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三国]香草门庭(三国同人)——青山见晓

时间:2024-10-17 20:33:43  作者:青山见晓
  随着这通可以上天水太守政绩表的政令,跟两部归心似箭的人群离开长安,荀柔见了太尉府剩下的甘宁。
  这一位,并不急着回家过年,而荀柔也想到如何安排。
  新一任水军都督就此诞生。
  说来也有点凄惨,除了沿黄河运输粮草的几艘船,朝廷现在根本没有成建制的水军。
  毕竟纵横中原大地,并不需要强大的水军部队,而周围包围着凉州、并州、司隶名将的荀柔,一直也没想起这一点。
  当然,即使前几年想起,他也花不起这个钱。
  以至于,明年都要南下江东了,荀柔才陡然发现好像缺点啥。
  他并不想重复曹操赤壁的冷幽默,但扒拉半天,他还真没有这方面人才。
  幸好有自己撞上来的甘兴霸。
  他倒不是要甘宁几个月就把水军建起来,只是先搭个架子,有那么回事就行。
  任命甘宁时,他已经做好准备,实在不行,东行时可以路过荆州,找刘表“借”一下蔡瑁、张允。
  不过,甘兴霸本人显然认为自己肩负重任,当即袒肩,立下军令状,要在出征前,训练出一支所向披靡的水军。
  荀柔虽然想象不出,怎么在天寒地冻时节训练水军,但还是高度赞扬他这种工作热情。
  然后,甘宁就光着膀,精神抖擞兴冲冲执令出去了。
  荀柔在榻上用棉被将自己裹紧,羡慕地喟叹了一声。
  外间门帘掀开,瞬间寒风伴着雪飘争先恐后涌入室内,荀柔不自觉哆嗦了一下,见荀欷之妻糜贞,领着两个抬着食案的侍女,绕过屏风逶迤而至榻前。
  秀美的少女淡绿衣裙,巾帼束发,除腰间一枚再无装饰,全无出身豪族的富贵之气。
  “叔父,”糜贞轻轻一屈膝,恭敬道,“汤药并膳食俱已备齐。”
  “另,方才十六叔遣人来问,今日申时,可否方便前来相见?”
  荀柔再次不自觉打了个哆嗦。
 
 
第289章 家事与国事
  阿姊已经三天不理他了。
  原因有二。
  其一,他没将侄儿荀欷带回。
  其二,之前商量好的侄女荀襄的亲事,他把新郎新娘都落冀州了。
  第二条,是由糜贞十分迂回委婉的传达给他。
  不过荀柔认为荀襄还年轻,成亲不必急于一时,推迟一二年尚可。
  而第一条,是在阿姊,但凡需要沟通传达消息,都将糜贞推到他面前,如此再三后,他才明白过来的。
  明白之后,再面对糜贞,荀柔就些不自在。
  与曹孟德和解后,他只考虑到荀欷性命无忧,而通信又表示,曹操不再限制他人生自由,他当时觉得,有食有衣有人照顾,继续留在兖州,专研学问也不错,就没着人去讨要。
  他不小心遗忘,在千里之外的长安,还有一个女子,独守空房,翘首盼望着她的丈夫……
  “多谢,”荀柔清了清嗓,“也请转告文若,我在家无事,他公务繁忙,要过来见面,依他方便。”
  “唯。”糜贞再次屈膝一礼。
  “伯昭在兖州一切安好,”他又清了清嗓,看向垂首肃立的小姑娘,“明岁,我定将他带回,令你们夫妻团聚。”
  女子身形明显一僵。
  荀柔看不清她的表情,大概也猜到她心情必然有些复杂,“此处无事,阿糜自去罢。”
  糜贞屈膝深深一蹲,低头道,“多谢叔父。”
  她如此毫无怨色,荀柔越发不自在,“这一年家中多赖阿糜照顾,我当谢你才是。”
  “不敢当。”
  女子再拜起身,举袖半掩,却还仔细依次看过火炉、水壶、熏炉、灯火等处。
  男女有别,荀柔也不好看着她,只将目光落在别处,拿余光虚瞄些许,待她循循退出,这大松了口气。
  至于榻边侍童窃笑,他只当没看见。
  食器在食案内,食案搬至榻上。
  摆在荀柔面前是一盏肉羹,一碟菹菜,一碟酱。
  中午不算正餐,只是避免服药伤胃,因此简单。
  冬季没有鲜蔬,也不能每天都是豆芽,用盐腌的芜菁、菘菜,也算是一时珍馐。
  荀柔盘起膝,就着腌菜把热羹饮尽,等一刻,侍从递上温在炉上的药盏。
  他没去见兄长,亲哥却还惦记着他,让凤卿带回三斤辽参,五斤银耳,还有两朵不知道是不是被坑了大钱的灵芝。
  正好他一回长安就躺下,立即全都用上。
  饮食服药后,躺下休息,荀柔一时未即入睡,闭目养神。
  凤卿的亲事,他不觉得急。
  但由此,不免联想到另一个问题,时间更为急迫。
  阿姊年过不惑了。
  好巧不巧,贾诩也给他压在冀州了。
  那时候,他以为自己行将就木,说出那句话,多少也是冲动,看贾诩对阿姊的意思,就想将阿姊托付给他照顾。
  阿姊自己的意思,他却没过问。
  毕竟,生存是第一选择。
  但过了那一个时期,他不免犹豫,阿姊对贾诩,似乎有一二分动意,但是否确定要嫁给他呢?
  毕竟成亲和喜欢,差别很大,生活习惯且不同,贾诩还有三儿二女,他是否会为了已有的儿女,让阿姊受委屈呢?
  万一他睡觉打呼说梦话呢?万一他是咸党,一家人都是咸党,姊姊是甜党,吃不到一块儿呢?万一他睡觉不洗脚呢?……对吧,这都说不准。
  生活日复一日,不是这么简单。
  不得不说,荀柔有点后悔。
  万一,只是说万一,阿姊觉得,其实还是在家自在呢?
  现在阿姊的年纪,不嫁人,都不必交五倍赋税了。
  但后悔也不行,话已出口,窗户纸捅破,就不能当没发生过,姐姐和贾诩两边显然都不能再与过去相同,阿姊现在还想嫁,他作为弟弟,怎么也不能再耽误姊姊的幸福。
  好吧。
  其实他也承认,贾文和此人,人品不提,对家人还是体贴的,保护的,阿姊嫁给他……也算得稳妥。
  他要确认阿姊的真心。
  是否相信贾文和是她一辈子的良人,是否婚姻生活能让她更愉悦美好。
  这件事,他不能自己去问,因为他很难在姐姐面前,遮掩住自己不舍的情绪。
  他也不需要所谓贤淑的夫人去劝说,女人就该一生奉献给婚姻,否则会下场凄惨。
  他想要找一个立场中立的女人,最好还是熟悉亲近的姊妹嫂嫂们。
  她要能客观并冷静的与阿姊分析她与贾文和二人的婚姻,还要能探出姐姐真正心意。
  如果阿光在,她十分聪颖,一定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族中兄嫂们当然也有亲近的,但包括公达、文若、休若在内,大多数婚姻,虽然和睦,明显是男性在外奋斗事业,女主在内照顾老小的协作模式。
  然而,阿姊若嫁给贾文和,却不是为这样的生活,所以,这人选实在难以抉择……
  荀柔在榻上辗转反侧,迷迷糊糊,似乎刚刚睡着就有仆从上来轻轻将他唤醒,禀告堂兄荀彧已到来。
  “直接请进来就是。”荀柔掩着呵欠,从榻上艰难爬起来。
  荀文若一身青色直裾,带着冠,配着印绶,一丝不乱,似乎才从官府回来。
  荀柔扯了扯睡得皱巴巴的衣衫,以示欢迎。
  “阿兄从何处来?”
  “鸿胪寺。”荀彧在榻前席上坐下,“明岁与西域两国通商之事已明确,待两家使者新岁入朝拜见天子后,就可让民间商队成行。”
  “大汉与西域消息中断数十年,这次必须要派遣官吏同行,鸿胪寺中可有通狄鞮者?”荀柔迎着扑面香气,霎时间觉得四月春回。
  《礼记》中“狄鞮”指西方,为通晓西方语言之人。
  好不容易通行,当然要打探打探对面的消息。
  “我已问过,原本有一家家传,迁都时遗散了,光禄姜大夫说天水、金城或有通译者,我方才已传令征召,二月间当有回音,西域使臣便要回国,也需等春暖雪化后这两日可好些?”
  荀彧关切问道。
  荀柔再一次为堂兄的办事效率震惊,只剩点头的份。
  荀彧于是又问饮食睡眠病症等。
  “饮食皆可,只容易疲倦,有些畏寒、咳嗽,”他问得细致,荀柔只能老实回答,“白日好得差不多了,夜里会咳几回,再过几天就能好,阿兄放心吧。”他转移话题道,“今年计税如何?府库可还能支持?还有明年春耕,太学陈、许二位博士可有谏言?”
  荀彧眼睛不眨一下,温声和气道,“既然华太医令你不要劳神,就多多休息,长安一切安好。”
  荀柔不自然的抿了抿唇,他也知道自己话题转移得生硬,上面三问,哪一个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讲清楚。
  要别人能这样问他,他一定以为对方消遣自己。
  只是,他这不是怀疑他哥,对刘辩和他的关系有猜测嘛,这事,他一想就能尴尬得头皮发麻,脚趾抠地。
  “田帛入库皆清楚,月前发下官吏俸禄,不足前番所欠,计量余数还算宽裕,至于春耕还要等东风春信后,方能确定,不过京畿附近开垦新田千余,又有阿弟今岁收回雒阳、弘农、河内,想来明岁大抵无忧。”荀彧道。
  “嗯。”荀柔只能一点头。
  “有一事,却不知当不当讲。”荀彧唇畔微笑依旧,只是神色却带上几分为难。
  “兄长,请说。”看来是躲不过去了,荀柔硬着头皮道。
  “前番,我往曹太公府上问候,夫人丁氏却道,要为其长子曹子修定下一门亲。”
  嗯?
  不是他的事。
  荀柔精神一振。
  “曹子修与天水一女子,两情相好,她以为妥当,于是便告诉我一声。”
  堂兄又不是曹家人,曹子修成亲,怎么还特意告知一声?
  荀柔想了想,问道,“难道想请休若兄打探女子品行?”
  “并非如此,”荀彧摇了摇头,才道,“此女乃天水王氏女,含光曾见过。”
  他见过的天水王氏……
  “啊……王”后一半名,在堂兄不赞同的目光下吞回,“是先前……与我家议过亲的那位,淑女?”
  他为荀仹选的那个姑娘。
  荀柔得到了一个肯定。
  “丁夫人太小心了,既然未成,女郎自然可以另行聘娶。”再想起那个如朝霞灿烂的少年,他有些唏嘘。
  不过就算惋惜,他也不至于不许女方另择夫婿。
  “堂兄当时就可告知丁夫人,请他家自便,我家哪有那般霸道,议亲不成就不许人家女郎另嫁。”荀柔刻意地勾起唇角,“毕竟我与曹孟德有通家之谊,待曹子修成亲,我若不在长安,就请文若记得,代我送一份贺礼去。”
  “啊,”他忽然又想到,“难道是伯旗阻挠么?应当不至于罢。”
  当时就是荀祈自己没答应,婚事才没议成,荀祈就算知道消息,心中不快,也不至于这样做。
  “当时,我亦如含光之言,告知丁氏,丁夫人也道,并非担心荀氏跋扈。”荀彧道,“伯旗之后亦未阻拦。”
  荀柔好奇心着实被堂兄吊起来,“那她为何如此?”就是两家关系好,等成亲的时候,送一张喜帖也足够了,“难道想请阿兄为媒人?”
  这其实不可能,且不提合不合适,就一国尚书令,能丢下工作跑千里地去做这事?
  “丁夫人道,其实婚期已定明春三月,就是想请太尉东行时,转告曹兖州。”
  ……啊……啊?
  荀柔眨眨眼。
  “这……岂不是……”曹孟德赶不上儿子婚礼了?
  岂止赶不上,曹子修成亲的时候,还不定能得到消息。
  他未必三月时能抵达冀州。
  想想曹操得知消息的心情,荀柔小有激动得搓搓手,心里开满名为幸灾乐祸的小花朵。
  “丁夫人对曹孟德”他满怀八卦之心道。
  荀彧并未让他失望,“丁夫人道,家中太公、叔伯皆耻曹兖州之前之不忠,故不复与之交通。”
  这其中或许有自保之意,但也不妨碍荀柔心情飞扬。
  好嘛!
  曹孟德也有今日!
  就为看曹操一瞬间的精彩表情,他也盼年后早些启程。
  “文若明岁,咳咳,可愿随我出征?”要一起去看热闹嘛?很好看的!
  荀柔居然激动咳嗽了。
  荀彧短暂的愣了一愣,摇头失笑,“日晡已过,天色将暗,含光夕餐过后,早点休息罢,彧当告辞了。”
  荀柔端起侍从递来的盏,慢一拍反应过来,堂兄今日来是陪他闲聊,方才似乎是有意逗他高兴?
  难怪像讲故事一样。
  那他是挺开心的。
  ……似乎忘记什么?
  荀柔想了想。
  也罢,大概也不重要。
  自从上次病后,记忆是不如从前了。
  晚膳后他下定决心,请大兄荀悦之妻大嫂邹氏帮忙探阿姊的心意,毕竟兄弟叔伯中,也就大兄没置妾。
 
 
第290章 女主冀州
  荀襄裹挟着寒风冻雨,进入清河郡守府正院大门。
  她一袭紫色氅衣,内着武将大红袍裙,头戴鹖冠簪羽,皮靴沉沉踏在门口青砖上,发出两声闷响。
  武将官服果然是最方便行动的服饰,冬夏皆宜。
  魏郡偏南的地理位置,不适合照顾整个冀州,再加上清河、安平两郡,是被曹操攻下的,如今虽然退回,但紧邻兖州,不得不防,故荀襄将州治所移到清河郡广川县太守府。
  此府本来的主人太守张绣,丝毫没有权利被侵犯之感,倒不如说,喜从天降,求之不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