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岁事当长贺(玄幻灵异)——耍花枪

时间:2024-10-17 20:51:15  作者:耍花枪
  诺加的语气平静,平静到鄂布伦察觉到一丝诡异。
  他回来,不仅仅是要拿回满赤仑,他还要取代撒都海的地位。这样的合纵连横之法,不是只有撒都海可以使用。
  与其像撒都海称臣纳贡,不如投靠更为强大的兖朝。
  诺加抬手放在鄂布伦的肩上,一股并不沉重但不可忽视的力道传达过来,鄂布伦皱起的眉头缓缓舒展开。
  他咧开嘴笑起来。
  不愧是他的外甥,和他一样,充满掠取之心。
  满赤仑,本就可以更为强大。
 
 
第316章 布防
  陆旋不急于开战,而是率兵屯田开荒,督造战车、火器,命各镇疏浚城壕,加固城墙,做着攻守兼备的准备。
  除此外,他每隔一日会抽出时间组织操练。
  但奇怪的是,他并非按照寻常方式按部就班,士兵在他的指挥下,练着一种旁人看不懂的阵法。
  随着号令旗挥舞,排列成阵的盾兵立刻蹲下身体,用盾牌将身体遮挡住,弯腰屈膝,以这样的姿势快速移动。整个身体龟缩在盾下,只伸出胳膊挥刀,也不知到底在砍什么。
  这阵法还有个唬人的名字:玄武阵。
  其他人从未见过这样可笑的阵法,一众将领议论纷纷,观察数日,没瞧出个所以然来。
  终于有个脾气暴躁的忍不住去找淳王告状:“殿下,您没看见他是怎么带兵的!让盾兵躲在盾牌下,到处乱窜,还叫什么狗屁玄武阵,我看就是乌龟阵!是王八阵!”
  这人言语描述的阵法太过匪夷所思,闻所未闻。赵靖珩忍不住派印俭前去查探,然后得到了情况属实的回复。
  赵靖珩在床上静养,没法去亲眼见证,脑中一想,都觉得可笑至极,不怪那些将军要来投诉。
  这些疑问,当然是要召本人亲自来解释才好。
  赵靖珩命人将陆旋叫来,亲自询问,那阵法到底是哪里得来的灵感。
  面对淳王的质疑,陆旋更为无辜不解,这就是他专门想的破敌之法,专克北蛮骑兵。
  敌军自诩草原上的民族,擅长养马,更擅长马战。而兖朝官兵应对这样的骑兵,似乎只有硬碰硬正面冲杀一个方法。
  火铳队伍正面迎击的效果只能持续一段时间,等骑兵冲到阵前,就来不及更换火药子窠了。
  如果在平原开战,除非提前布置好,否则像挠钩、套索、拒马等阻止骑兵的装置,是无法在旷野地带起到作用的。
  “马的本能,是绕过眼前障碍,而非踩踏上去。因此,它们看见地上的盾兵,会下意识闪避。士兵躲在盾牌之下砍马腿,能行之有效的破坏战马行动能力,一劳永逸,是最有效率的方法。”陆旋说得有理有据,乍一听,还真是那么回事。
  赵靖珩想了半天,没想到该如何反驳,摆摆手,放过他了。
  或许有些道理,但比起他口中克制骑兵的理由,怎么想,都更像是在测试那些官兵的服从性。
  赵靖珩索性换了个话题:“诺加那边进行得怎么样了?”
  陆旋说道:“进展还算顺利。诺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有行动力。他已经开始向那些与他差不多的势力发出结盟的信号,并且陆续得到了回应。”
  赵靖珩感到些许宽慰,笑着道:“你做得很不错。”
  “若没有殿下将他们限制在关外,现在也轮不到我来做这些事。”陆旋认真道,“殿下最大限度地牵制了他们,我不过是前来坐收渔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
  “你也学会了花言巧语。”赵靖珩笑着,一声叹息,“我这辈子并无什么丰功伟绩,待人待事,都差那么一点……不,还差很多啊。”
  陆旋没有轻易接话,淳王所感慨的,绝非只是眼前军事。或许,还有些别的遗憾。
  “行了,你回去吧。”赵靖珩心情似乎好了些。
  陆旋的到来,分走了他身上大部分重担,让他得以轻松休养。又能时不时听到些新鲜事,心中阴郁消散了不少。
  过了一段时间,赵靖珩又收到了新投诉。
  这回不是集体活动,而是个人行为——陆旋只要一不高兴,就会独自驾着乌夜骓出去烧草场。
  他是爽快了,关外的人烦不胜烦,这回被骚扰的人反倒成了关外游民。
  赵靖珩陷入沉思,转向一旁同样听得眉头打结的印俭:“你说,当初我要是早点让他来西北,这棵苗子是不是不至于长成这样?”
  印俭仔细思考,摇摇头:“我倒觉得,他早点来,就会早点去烧草场。”
  赵靖珩仰头思索,片刻点点头。
  言之有理。
  皇帝赋予陆旋的权力,不仅仅是在军事上,他接替淳王总督西北边镇,无论文武,大小官员都要服从他的指挥。
  对于边境各镇的管理,陆旋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依地势有针对性的布置攻防。
  有些边镇只需要坚守住,不让北蛮部族劫掠到任何东西,就可以让他们烦恼,生出重重矛盾。
  整个北蛮部落联盟,都是靠着劫掠、分赃维持的。联盟之下各部族亦要给各大家族分赃,最后再漏到剩下那些零散人口手里。
  例如满赤仑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部落,资源极其有限,底下的各个家族,都要靠着汗王的分配。分配不均,就会导致家族间的矛盾。
  连部族内部都有诸如此类的矛盾,更何况是那样大一个北蛮联盟?
  各部族为何结盟?不就是为了一起分赃。他们本身贸易薄弱,无法供养大体量的军队。时日一长,内部分赃不均,所谓铜墙铁壁的联盟,也就不攻自破了。
  有了这样的考量,陆旋准备亲自巡视边防,带领一支千人队伍前往几个重镇,视察当地军械粮草储备情况。
  尤其是几个军器局,是重中之重。
  一路往东,所到之处边防颇为完善,足以证明淳王管辖之下治理严明,付出诸多心血。
  抵达岜州,在当地官员的接引下,陆旋视察了岜州军器局。
  一面翻看手中账簿,一面听军器局大使的汇报,听着听着,陆旋注意力从账面转到了汇报的军器局大使身上。
  “按照工部下发的图纸铸造的火器十分精良,比起以往所使用的,威力大大增强。使用门槛也远低于之前的火铳,瞎子也能命中。要是我领兵,用这些火铳定无败绩。”那名叫王赟的军器局大使,见到陆旋态度积极得超乎寻常。
  谈及火器,中规中矩,说起领兵打仗来,王赟神情自豪,带着跃跃欲试。
  岜州军器局中生产的火器数量多,且鲜少残次品,一切流程严格按照标准,上下井井有条。
  陆旋合上账簿,突然发问:“你在任军器局大使前,不是工匠吧?”
  乍然被问了个与火器无关的问题,王赟愣了愣,才回答道:“回元帅话,就任军器局大使前,我曾任抚宁都司。”
  果然,感觉没错,他曾当过武官。陆旋大为奇怪:“你一个武将,还是都司,怎么会到军器局来做大使?”
  王赟脸青一阵白一阵的,忍了半天没忍住:“摊上个糊涂上司能有什么办法?这是上级的调令,我还能违抗不成?”
  这要是给那帮文官听见了,高低得参他个辱骂上级的罪名。
  陆旋好奇:“你的上级是谁,怎么会将打仗的武将调来军器局?还是你做了什么,得罪了人?”
  王赟索性破罐子破摔,一昂首,把自己的遭遇一股脑吐露出来。
  两年前,他还在担任抚宁都司,为了得到当时经略抚宁的官员的重用,十分积极活跃,甚至自己出钱扩充武备,购买火器,资助军器局。
  奈何他的这份苦心并没有得到上级官员的认可,反而认为他是对火器感兴趣,打发他去军器局担任大使,可以成天和火器打交道。
  “我的确存心表现自己,想要得到上级重视,没想到是一番衷心表给了瞎子看。”王赟哼笑一声,“有这样英明的官员,何愁朝廷有将官可用!”
  陆旋不得不赞同他的话,到底什么样的糊涂蛋,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思索片刻,陆旋问道:“那你是愿意继续留在军器局,还是重返军营?”
  王赟显些蹦起来:“自然是愿意返回军营!”
  陆旋上下打量他,说道:“即日起,恢复你抚宁都司的武职。王都司,莫要辜负良机。”
  突如其来的任命,让王赟一时没能反应过来,好一会儿才手忙脚乱跪下,行了叩拜大礼。
  “元帅恩同再造,属下必定效犬马之劳!”他过于激动,以至于声音颤抖。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军器局大使固然是个重要的职位,但能带兵的武将更为难得。
  有这样的人才,陆旋是不吝于提拔的。
  看着眼前的王赟,他逐渐理解淳王的所作所为。
  站到这个位置上,肩上担的绝不只是几个边镇,整个大兖都压在他的身上。但凡是个助力,他都不能放过。
  什么出身、过往,心思手段,都比不过“有用”二字。
 
 
第317章 诀别
  巡查过大半,心中大概有了数,陆旋着手估算各镇所需要驻守兵丁的数量。
  再根据兵丁消耗计算出他们所需的粮草,接下来,就是找朝廷要兵要粮了。皇帝向他承诺过,会尽全力支持,陆旋也不会跟皇帝客气。
  陆旋立刻书写奏疏,向朝廷索要三百万两军饷,米一百万两,还有马匹要吃的粮草百万两。
  怎么和朝臣去说是皇帝的事,陆旋只管伸手要钱要粮,等着接收就是。
  这封奏疏送到都城,立刻引起部分朝臣不满。
  陆旋前去西北已有数月,未出一战,未立半点功勋,有消极怠兵之嫌。现在还要如此大笔的军费,简直不像话!
  皇帝赵青炜看着奏疏上庞大的数字为难,但在朝堂上,自然是站在了陆旋这边。
  赵青炜极力为陆旋找补,对此的说法是:“陆元帅审度时势,分布战守方略,颇合机宜防守即固,徐图进剿,尤是万全之策。”
  闭着眼褒奖陆旋一番,不顾朝臣反对,皇帝下令,着令兵部、吏部准备下去,就按陆元帅奏疏去办。
  巡查一圈返回肃州,每日陆旋都忙到焦头烂额,兵员调动填补、粮饷、论功行赏,都要他操心。
  唯一清闲的时候,就是关起门来给班贺写信,除了感慨淳王不易,就是感叹自身的不易。三句一声吁叹,只盼早日回到恭卿身边,聊表慰藉。
  一直以来的稳步进行,陆旋感受不到任何阻力,几乎就要以为权力让渡就要这样平稳完成。一桩案子打破了表面平和,暴露出潜藏的抗力。
  陆旋治军严格,比淳王更甚。不论武职高低,凡触犯军法者,一律从严处置。
  这是陆旋从骆总兵那里学来的,就算是亲信,该罚的也得罚。
  骤然变严的约束,多少会导致抵触。于是便有人不服从军营的严苛管理,夜不归营,几人结伴在外饮酒作乐,竟然还将一名女子拖入巷中轮番施暴。
  那名女子报了官,几个喝得东倒西歪的醉汉倒在街头,被巡查的官差抓了起来。待几人稍稍醒酒,得知他们是官兵,其中三个还是武官,衙门无权问责,只好把人转交给了军营。
  可在那之后,便没了下文。
  最终,这件事还是传到了陆旋的耳朵里,以他的脾气,断然不能容忍此类事发生。
  他明令禁止,不允许官兵奸淫妇女,那几人撞在了他的刀口上,必须严惩以儆效尤。当即命人将那几个犯事的官兵抓起来,关入牢中,等候发落。
  被抓捕的几人不服,在监牢里叫嚣:“那是个低贱的蛮女,有何不可?”
  陆旋没有多犹豫一刻,下令立刻处死这几人,却被人拦了下来。
  原因无他,这几人身份特殊,并非寻常兵丁,而是跟随淳王而来的武勋后人,各个家中有人在朝中做官。
  是淳王手下的人?陆旋即将下达的命令暂时被收了回来。
  正所谓打狗也要看主人,不知会一声,总归不太好。
  陆旋的拜帖送出去前一刻,淳王派人来请陆旋的人已经到了行辕外。
  淳王待在王府里静养,外边的事也瞒不住他。陆旋心中主意已定,不会因为淳王而改变,哪怕是违抗淳王的命令。
  见到陆旋,赵靖珩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问道:“你准备怎么处置那几人?”
  陆旋反问:“那些,当真是殿下的人?”
  赵靖珩没有否认:“是。你会怎么做?”
  陆旋抱拳拱手,面不更色:“那下官就在此告知殿下一声,那几人,我非杀不可。”
  赵靖珩无声轻叹:“看来,我要辜负他们的父兄了。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等我离开之后再处置他们。”
  “殿下决定回都城了?”陆旋问道。
  赵靖珩点头道:“这里只需要有一个发号施令的将领,既然你能担起重任,我也不必继续留在这里做你的阻碍。”
  的确,有淳王在这儿,总有人仗着自己是淳王的部下,对陆旋的指令不能全力执行,而陆旋有时也要顾及他的颜面,不能下手太狠。
  陆旋缓缓点头,淳王的意思,他明白了。
  淳王要完全放手,让他不再有任何顾忌。
  “有没有什么要我捎回去的?”赵靖珩问道。
  陆旋犹豫片刻,点了点头:“有。”
  延熙六年二月,淳王赵靖珩抵达京城。
  皇帝亲自召见,于殿堂内,百官前,对淳王功绩进行全盘认可与嘉奖,给予至高的荣誉赞赏。
  这场将淳王捧至最高点的盛会,同时也意味着终结。戎马半生的淳王此次回朝,手中兵权已经全部被收回,日后大概率不会再有重返战场的机会,或许都不会再踏足西北。
  皇帝亲自下了定论,对淳王是非功过的议论就此为止,为他留得一个善终的体面终局。
  赵靖珩平静接受了一切,宠辱不惊。他放松紧绷的身体,也泄了强撑的一口气,身体精神双双失去支撑,疲惫至极。
  挺直背脊从百官神色各异的注视下走过,是他自尊不容许自己流露出可遭人攻击的薄弱。唯独这份坚持,一直维持到他消失在众人眼前。
  就在赵靖珩即将离开皇宫前,匆忙感到的太监拦住了他的去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