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没有春夏秋冬的概念,所以用雪后指代深冬。
没有一个部落不焦虑冬日食物的,伏甄不敢置信的问:“你说的是真的?”
如果她没理解错对方的话,小麦不但可以吃,还能长久存放。导致天冷之后食物短缺的最大一个原因,便是大多的食物不能长久存放,往往囤积的东西还没吃完,就已经腐烂变质无法再吃。
“不妨与祭司直说,我们部落能吃的东西很多,但问题都出在没办法存放上。就说被你称作土豆的,我们原水便长着不少,但往往东西还没吃多久就坏了。而且不知为何,族人也有吃了存放一阵子的土豆死掉的,我们便不敢长时间存放。”
没有冰箱,没有冷库,也没有正确的存放方法,会出现这种问题很正常。
因为常念发现了麦子,大家也都停了下来。厉想着趁日头最晒人前到达原水部落的驻地,便提醒:“边走边说吧。”
坐了一路的毛驴,常念屁股硌得有些疼,他将缰绳递给了厉,与伏甄说:“你或许不知道,土豆其实是很容易存放的一种食物,之所以出现你说的情况,是因为储存的方法不对。食物的储存方式不同,它们存放的时间也不同。就好比土豆,如果只是堆在那里,自然放不了太久,但要是用更好的方式储存,吃到天气转暖绝对没有问题。至于你说吃了土豆会死人,这是因为土豆存放的久了,上面就会长出白色的芽,这种白芽的毒性极强,甚至要比路上遇见的短尾蝮的毒素还要厉害。但想避免也很简单,只要将芽去掉,并在长芽的地方向下深挖,如此处理过的土豆便可吃了。”
伏甄心里一动,比起她并不了解的小麦,土豆的长久存放更让她感兴趣,于是恳求道:“还望祭司教我储存土豆的方法,我可应允祭司,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小麦,可派族人再来取一次,无论多少都可带走。小麦在我们原水每年都会长,即使今年全部被延越取走,只要有存放土豆的方法,原水也能安然等到天气转暖。”
还,还能这样吗?常念激动得都要说不出话了。这就好像去人家做客,饭好吃吃撑了不算,临走时又要打包带走,属实有些过分,但他如何也说不出“不用了”这样的话。
此时常念最恨的便是追风,如果不是那两头驴子揣着崽子,就能拉车出来多带一些回去了。
一行人走到一半时,遇到了原水的狩猎队。起初几十名战士对延越的人还十分警惕,待知道是他们救了自家首领和族人,并将人安然无恙的送回部落,心里别提多感激了。
让常念感叹的是,这地方的小麦可真多啊,就算将奴隶都带过来运送小麦,也带不走一半。如此以来,叫他心里舒坦不少,也使他有了不同的打算。
时值正午,他们终于来到了原水部落。
原水部落的样子和常念第一次见到延越时的感觉有些像,都是半地穴式的帐子,只是在居住区不远围着大大小小的栅栏。
栅栏里边养着许多鸡鸭,这些鸡鸭已经算是驯化过的,与野鸡野鸭有些许不同。经过驯养的鸡鸭个头更大,肉也更多,有些类似上辈子视频里见到过的家禽。
原水部落的族人与狩猎队反应一样,先是防备,得知真相后又十分感激。
常念也见到了原水的祭司,是一位三四十岁的女人。听了常念救治蛇毒的法子,她显然十分想学,只是没好意思说出口。
他倒也不是想敝帚自珍,只不过在原水的时间有限,要做的事又很多,只得紧着重要的事情来。
午饭路上就随便吃过了,来到原水常念也休息的差不多了,便与厉说:“我想派二十人先回部落,让庚和申带着那二百多名奴隶过来,好多背一些小麦回去,一部分做种子,一部分也能留给咱们吃用。只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在原水多留几日,你看可以吗?”
不知道是忙活的,还是风吹的,他的头发上插着一片金色的叶子,厉伸手帮他取下来,说:“祭司安排的很好,我没有意见。”
两人此时正在帐子里,厉逆着光,常念有一刹那的恍惚,觉得自己与厉好似一对相濡以沫的情侣,这样的错觉让他即温暖又感伤。
他真的太好读懂了,只是眼神的变化就让厉察觉他似乎有些难过。
“怎么?是我说错了吗?”
常念忙收敛神情,用开玩笑的口气说:“这么多小麦在延越就好了。”完事,他看着外面的远山和蓝天若有似无得说了声:“我是不是很贪心。”
厉本能觉得,他这句贪心并不是指小麦,但为什么呢,他的难过好像是一瞬间涌出来的。
“不贪心,你要什么都不贪心。”
常念的感伤来的快去的也快,换了个坐姿嗔道:“就会哄我。好啦,说正事。”
因为说的话不适合被人听见,他倾身向前凑到厉耳边说:“如果有可能,你觉得将原水纳入延越怎么样?”
耳边的吐气有些热,厉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握紧了些,才有些艰难的开口问:“为何?”
常念分析:“首先,他们有驯养动物的经验,延越那么多人,不能指着我一一去教,如果有原水的族人带领,牲畜驯养就能快速发展起来。其次,原水有缝人,以缝人的天赋,无论是织布还是裁衣都会更游刃有余一些。还有一点,原水的人口结构和我们正好相反,女人多男人少,两相互补,能优化现有的人口结构。”
察觉到这样说事似乎有些暧昧,他不着痕迹的退远一些,低声说:“从现在的一些动作不难看出来,大部落已经不满足于自己的领地,开始一点点融合周围部落。即便像破岳这样的中型部落,也开始接纳勾陈作为属地。”
厉当然也发现了,虽然常念移开让他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不过此时在说正事,他也正色道:“你说的没错,为此我也考虑了之后的对策。算上此次交换回来的奴隶,延越现有人口已经突破千人,按照部落等级的划分,可以称作中型部落。我计划在明年城墙建好以后组织一次夏季的交换集会,到时候会对外声称延越发现一座盐矿,增加延越在各部落之间的威望,借此笼络附近的小部落。勾陈有破岳做依仗,行事自然张狂,这也会成为一些小部落投靠延越的契机。”
常念发现厉与他刚来时有了很大的变化,不知道是不是在阿父去世后被迫快速成长。
厉的话还没有说完,“你说过未来延越不会依靠打猎为生,因为种植和驯养是更高等的生存方式,所以最近我一直在考虑,是否要建造内外两城。内城如你城图所画的大小来建造,虽然现在人口稀少,并不需要如此广阔的生活区,但可以先垒好城墙,空出来的地方暂做耕地之用。至于外城,则是准备用于安置其它想加入延越的小部落。以现在延越拥有的猎物,供给三四千人狩猎绝对不成问题,而我们也可从这些小部落中挑选合适的人纳入内城。”
关于内外城的建设,常念也有想过,只是意外厉没有史料作为参考,竟也能想到这些,不愧是他看上的王。
他的脸上有显而易见的兴奋和赞许,这无疑取悦了厉,同时也让厉明白,他们似乎想到了一处。思想上的同步有意无意地拉近了两人的距离,除了平日里的亲密,更多出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
而常念接下来的话,更印证了这一点。
“厉,你想的没错,我们确实需要内外两城,不但可以完成部落的融合,还能降低新部落加入后的阵痛。哦,阵痛就是......”
他的话没说完,厉便补充:“你说的阵痛,我理解为部落融合后带来的权力争夺和新人与老人之间的矛盾,对嘛?”
常念嘴角弯弯,眼睛也闪着光,点头道:“是的,你的方法不仅降低了部落融合的阵痛,也能让新来的人进入一种良性竞争的状态。比如,我们其实可以每十日在内城举办一次内部的交换集会,集会期间可以允许每个部落派出十到二十人进入,不仅是为了物品流通,同时也是对外的一种展示,让外城的人见一见内城的繁华,他们自然也会期待和向往这样的生活,从而努力达到我们定下的要求。”
虽然厉已经接纳他用种植代替狩猎的生存方式,但对农业依然没有完整的概念,他仔细分析道:“之前我和你说过一亩地的概念,今天就说的再细致一些,一亩地所产的粮食足够养活一个人,而像一个成年男人如果全力劳作,他足可以完成一百亩地的播种。”
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宋朝时一亩地的产量就已经能养活一人,何况他还是带着前世科学种植经验穿过来的人。
至于说一人能种一百亩,这也有历史作为依据。
史书上关于井田制的记载十分详细,不只有类似于周有经界,中有水沟,阡陌纵横,井然而生的样貌记载,还记录了一人可耕种的面积。在没有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情况下,商周的农民一人耕种面积就已100亩。
所以他的一亩地养活一个人,一人耕种一百亩这个构想绝对不是在画大饼。
厉仔细咀嚼他的话,半天才说:“你的意思是说未来只需要一部分人负责种地,其他人则是可以做别的,比如建更好的房子,比如纺织制衣,再比如造纸修路。”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现在我们的状态是为了生存,那以后延越就是要生活的更好。”
再多的常念没有说,因为太美好的构想反而像是梦。
“好,那我便与你一起期待更好的生活。”厉说着就要伸手揉常念的发顶。
虽然很开心能与厉同频,但是常念仍没忘记刚才自己为何恍惚,这是第一次他歪头躲开了厉的手。
刚刚气氛太好,厉这个动作几乎是下意识的,直到手掌落空,他依旧没有收回来。
常念怕躲闪的太明显,赶紧找补说:“又不是小孩子了,不准总摸头,会长不高的。”
他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并没有什么异样,但厉就是觉得,今天的小狐狸似乎不太一样,这种与往日细微的差别让他十分不舒服,那种曾经感觉到的即近又远的隔膜感再次出现。
常念对此似有所觉,他只得用正事冲淡这种不适。
“刚刚与你说这么多,主要还是为了这几日的规划。我准备多教原水一些东西,还想邀请伏甄明年春季来延越做客,并承诺可以同延越换到食盐,可以吗?放心,如果他们知道了小麦的好处,便明白这与发现盐矿是同等重要的事。”
厉的手已经收回来了,现在念在同他谈正事,他自然也要排除杂念。
“可以,我相信你心中定有衡量。”
将事情都讲完,日头也不如刚刚那么烈,常念起身说:“走,我们去找伏甄谈谈吧。”
伏甄见到两人,她觉得延越首领的眼神变了,虽然没再流露出想杀人的那种目光,可为啥还是冰冷刺骨呢?这真是个极度危险的人!
厉不知道,他的小狐狸心心念念想收入延越的部落,会因为他的态度无形中加大了难度。
常念依旧带着浅浅的笑,有些兴奋地说:“伏甄首领,一会儿我们就开始处理小麦吧,等小麦做好了,我想与你商量几件事。”
虽然伏甄更想知道如何存放土豆,但既然他们还没准备离开,她也不能急于一时,便应道:“好,你需要我做什么?”
“你们有研磨东西的工具吗?”
伏甄想了想,吩咐身边的人说:“你去将祭司碾草的工具拿来,让延越祭司看看是否可用。”
等东西拿过来,果然是个石制的药碾,虽然不及阿父留给他的大,但也还成。
按照常念之前的吩咐,原水部落已经有人割了不少麦穗回来,并按照他交的法子去了麦皮,这会儿端过来的都是颗颗莹白的麦粒。
“启,你过来,用这个碾子将麦粒研碎,记得越细越好。如果一会儿累了,再换别人。”
常念吩咐完,又问伏甄:“我要的竹子可准备好了?”
伏甄心里腹诽小麦吃起来果真复杂,不过既然是能长期储存的食物,纵使麻烦一些,他们也必须学会。
“准备好了,我让他们抬过来。”
教原水的人如何劈竹子,并叮嘱他们能分多细就要分多细。最后在大伙儿目瞪口呆中,做出了一个筛面粉用得竹筛子。
他们平时都是用细枝和柳条做一些类似筐一样的编织物,像细竹丝编成的如此细腻的工具,原水的人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说作用如何,就说样子可真是整齐好看。
常念将启磨好的麦子用竹筛子过一遍,留下细细的面粉。“伏甄首领,这下你不会认为麦子难以下咽了吧。”
伏甄蹲下,用手抓了一撮面粉,细软的手感让她不敢相信,这便是他们用来喂鸡鸭的东西。
“麦子可以变成这样的吗?”
此时已经忙碌了一个多时辰,刚才因为编筛子他的手指已经泛红,厉走过去握住,像之前一样给他揉了揉。
这次常念没有抽开,主要是中午时两人的气氛太微妙,他想等回去再慢慢来。厉见他没有动作,神色也暖了一些。
“走吧,这就带你们尝尝小麦的味道。”
为了快速将面粉做熟,他决定给大家烙个饼。加水、和面、擀饼,做的不算太熟练,但也没有显得太生疏,毕竟之前带着玥包过饺子。
石板被慢慢烧热,常念取了一小块兽油,滋啦啦地在上面润过一遍。用手在上方试了一下温度,应该差不多了,一个饼胚被放到了石板上。
先不说味道,就他刚刚这一套动作都将原水的人看得一愣愣的,原来食物还能这么做?
他们与先前的延越一样,除了烤就是煮,连这块石板都是常念在延越的物资中翻出来的。
很快麦子的香气就被高温炙烤出,围在周围的人几乎都闻到了。看一眼,贴在石板的一侧已经被烙的金黄,他用竹夹子将饼翻了个面。
虽然石板的升温慢,但没用太久,一张饼便被他烙好了。
他将饼分成好几份盛在了陶盘里,然后选了最好的一角献宝似地递到厉跟前:“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感觉到自己这样做似乎有些不妥,他又转过头对伏甄说:“你们也试试。”
厉撕了一块送到他嘴边:“忙活一下午了,自己不尝尝。”
常念确实很想知道面粉的味道,也没客气,像个小鸟一样张嘴等人喂。这也是他第一次吃,外边饼皮焦脆,内里绵软,尤其是咽下之后,嘴里还有糖类化合物在高温中烘烤出来的清甜。
“好吃,你也吃。”他催促道。
58/110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