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被诅咒过,就连动物都很少出现。”厉警告道。
“然后呢?”常念平静的追问。
厉表情一滞,只眉尾的地方抖了抖,但还是强调:“诅咒之地危险。”
“危险?哪里危险。既然知道那里有碱蒿子,一定是有人去过了,去的人呢?死了吗?”
厉:......这还真没有。
那个地方他是去过的,在部落划界之初。由于越往日落的方向走花草树木和野兽越少,所以四方边界属日落方向定的最晚。
从日落处的边界回来,厉就将看到的一切和大祭司说了,大祭司告诉他,连野兽都不愿接近的地方一定是被诅咒过的。从那以后,寻界的人一旦走到湖的附近便会往回折反。
他们如此放心西边的边界,不止因为有盐湖,还是因为盐湖以西基本是大片大片的荒芜。没有草木、水和野兽,没有人能在那里存活,更不会有哪个部落会打一个诅咒之地的主意。
但如果说起去到那里的人,似乎回来之后也没有什么不妥。
见他的反应,不用回答也知道答案。常念强调道:“那里是盐湖,有盐,不是什么诅咒之地。”
厉的神情并没有放轻松,“盐不是一块一块的吗?怎么会在水里。”
也不怪他,原始社会信息沟通很少,别说还不知道在当下这个时代有没有人发现海盐。即便是有,也不会传到内陆的部落。
“这个解释起来很复杂。”
的确很复杂,和一个根本不了解世界物质构成也没学过化学的人解释盐湖,常念还真做不到。
“只要你记住,那不是诅咒之地,我以祖神的名义保证。”既然解释不清,那就用魔法打败魔法。
“好。”果然,厉不再诅咒之地这个问题上纠结了。
“等了解完部落的情况,去一趟盐湖吧。能不能变出盐,去那里试一试就知道了。”常念十分期待。
厉点点头,并没有在这上面多说。即使他相信那不是什么诅咒之地,但也并不认为那里会有被各个部落疯狂争抢的盐。
“如果真的是盐湖,它旁边不长草木的山应该就是石灰岩,是一种现在我们会比较需要的石头。”常念也不知道是讲给厉听,还是在给自己画饼。
第12章
两人坐在石头上聊到太阳快升到最高处,常念搞清了部落的大致情况,部落一共七百多人,战士几乎占了一半。部落的战士是部落最重要的力量,负责退敌和狩猎。剩下的女人有一百五十多人,孩子不足百人,老年和身体孱弱不能狩猎的有五十多人,最后还有九十多名奴隶。
说到奴隶,常念家里也有三名,一名女奴两名男□□隶。女奴就是玥,和母亲一起负责做饭和杂事,男□□隶有时也会同战士们一起狩猎。
部落里的奴隶属于私有物品,奴隶不参与分配,要由各自的主人负责他们的食物。所以除了祭司家里,一般一家只有一个奴隶。
七百多人如果放到现代看那可太少了,不要说地下庇护所了,就曾经地面上的一个小村子也得有几千人。可放到原始社会,七百人的部落便不能小觑。
据厉说,现在部落等级划分大致分为四种,像延越部落的规模属于小部落。一般人数少于一千人的,都属于小部落范畴。说是一千人以下,但绝大多数的小部落都在二三百人之间,人数超过五百人的小部落并不多见。再往上是中级部落和大部落,比大部落更强大的势力自称为城。据说这片大陆上,能称之为城的地方一共只有七个。
厉能知道这么多,还是因为延越部落是被朔风部落抛弃的遗民,而朔风部落就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大部落。
常念了解到延越部落的现状还算不错,食物方面春夏秋三季的食物都比较充足。只有冬季,由于许多食物无法长期储存,再加上冬日寒冷狩猎很困难,难免会短缺。
关于食物种类,很遗憾没有常念期待的水稻和麦子,准确来说是没有任何谷物,这让常念觉得有点棘手,不过对此他也早有预期。
除了他知道的红薯和葱外,目前还有另外一种蔬菜是芹菜,剩下有两种比较常见的植物是苎麻和辣蓼草。
族人一般用苎麻的根茎做麻绳,他父亲喜欢用苎麻的叶子做草药,可以帮助人止血。
辣蓼草则是被祭司给一些肚子疼的族人服用,这倒也没错,辣蓼草主治肠炎、痢疾、中暑腹痛。不过在他看来,辣蓼草最大的用处还是做酒曲。说到酒曲,他记得部落附近好像有个柿子林。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原始社会的水果品种不行,那味道很难形容,部落的人还都以为橙黄色的果子不能吃呢。
部族的食物来源更多依靠狩猎,而部落领地里的动物还算丰富,常见的野鸡、野鸭、猪、马、羊都有,还有鹿、老虎和狼,最离谱的是部落的领地里还出现过大象,族人们称它为巨兽。
好在只出现过一次,也并未主动攻击人,被驱赶后离开了部落。常念拿着炭笔将大致情况都记了下来,又写了一些计划。
厉看着他在竹片上涂涂画画,疑惑:“你是在勾画图腾吗?”
因为在思考事情,炭笔的尾巴在下巴上一戳一戳的。听见厉询问,摆摆手否认道:“不是图腾。”他指着竹片上的文字说:“这些都是字,字就是可以把你说的事情都记录下来的东西。不仅可以做记录,还可以写规划。这个以后延越的族人都要学,你也要学。”
怕他不理解,常念接着解释:“例如,我需要几种草药,但我走不了很远,就需要出去狩猎的战士帮我找。我说出来,可能只有两样的话还会被记住,但一旦说的多了,有的人就容易记不住或者记错。有了文字就不一样了,出去狩猎的人可以把每一个草药的样子、味道和特征记录下来,这样就不怕记错。当然你可以说画下来也一样,可总有事情和东西是画不下来的,这时候就需要文字。而且相比画,文字更容易传承,也就是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常念解释的很详细,厉听明白了,他点头说:“文字很好,要学。”
“学习态度很端正。”他笑着拍了拍厉的肩膀,但下一秒就笑不出来了,麻蛋!拍的手有点麻。
悻悻的放下手,常念说:“学字不着急,还有很多事急着要做呢,不如我们一会儿去看盐湖吧。”
厉没在意常念的小动作,而是注视着一个个写满字的竹片拒绝道:“不行,现在日头已经开始下落,如果这时候出发,快一点也要在日落前到达,夜晚住在部落外面不安全。”
常念皱眉,不解地问:“你不是说那里几乎没有动物吗?”
“没有动物也不行。”历拒绝的斩钉截铁,没有一点余地。
索性也不急于一时,不去就不去呗,大不了明天再去。常念把空白竹片和写了字的竹片分别装好,拍拍手道:“那我们说说眼前的事吧,我回来几天了,很想强调一下卫生方面的问题。”
“卫生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厉这次是真的茫然了。
突然觉得化身十万个为什么的“厉宝宝”有点可爱,尤其没了虱子,更可爱了。他解释:“卫生,就是要保持干净。比如要每天洗脸,吃饭前要洗手,经常洗澡洗头。不要让身上爬出来各种小虫子。”说到这他问厉,“你觉得之前给你的肥皂怎么样?”
厉想也没想说:“很好用,洗的很干净。”
“那日的肥皂装满了三个竹筒,但是平均分给每家还是不够的,今天晚上我会再做一些。常洗手洗脸,可以减少细菌入口。嗯……这么说吧,如果我们手洗不干净,吃东西有可能会肚子疼。如果身上有虫子,时间久了容易得皮肤病,就是皮肤上起红色的点点或者溃烂。”常念尽量用他能听懂的措辞描述。
“好。”厉这次应的很干脆。
延越部落曾经就有人皮肤溃烂过,当初那人并没有受伤,也没有被蚊虫叮咬,但皮肤不知道因为什么快速溃烂,当时祭司也没有办法,最后引发高热死掉了。
见他听进去,常念接着说:“除了卫生问题,还要注意饮水问题。我记得部落总是有小孩子肚子疼,每次阿父都会给他们吃些辣蓼草,才好一些。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问题可能来自于平时喝的水。”
“喝水?你的意思是我们河水有问题?可如果不喝河水,我们要去哪里找水源?而且,我们喝同样的水,为什么其他人没事?”历眉头紧锁,对于孩子身体问题他很重视,但如果河水有问题,难道要整个部落迁徙吗?
明白他显然是想错了,常念赶忙解释:“河水有问题,但并不是不能喝。河水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杂质多,一个是有小虫子。”他其实想说寄生虫,但是这个词太超前,还是换了个容易被接受的说法。
“关于杂质,相信你也能看出来,河水并不是完全清澈的。这里边的杂质对我们身体有害,需要过滤掉。而小虫子,这个我们眼睛看不出来,也很难过滤掉,所以需要我们把水煮沸,就是咕嘟咕嘟冒泡泡以后放凉了喝,就不会有问题。不知道你发没发现,我回来之后,家里的水都是烧开后再喝的。至于你说的为什么别人喝水没事,孩子却会肚子疼,这就涉及到了概率。”
常念觉得自己此时像个老师,一个问题扯出另一个问题。他从地上拾起一个小石子,在两个手中来回倒,“概率问题就好比我这双手,石头可能出现在我的左手,也可能出现在我的右手。你不能因为打开我的左手没石头,就否定我右手也没石头。小虫子和杂质也是,你不能因为别人喝了没事情,就觉得河水本身没问题。。”
看着常念摊开的双手,厉点头,“我明白了。”说完他又问道:“既然你提出来了,是不是有解决的办法。”
常念很想赞一句“孺子可教”,不过并没有那个胆子,即使厉很可能听不懂。
“是的,有办法。”给出肯定答案后,他仔细讲道:“过滤器的做法不复杂,需要的材料我们这都能找到,只有一样东西准备起来需要花上一点时间,过几日我做出来就能投入使用了。以后喝的水都用滤水器过滤再烧开,这样基本不会有人拉肚子了。”
说完他叹口气,小声嘟囔:“一直喝河水也不行,还是需要打一口井。”
虽然他说的声音很小,但厉还是听到了。“井?什么是井。”
“这么小声你都能听见!”常念有点吃惊。“井啊,现在不算是最急需的,这个还要再等等,如果需要挖了,我再和你解释。”
“好。”
“那个......”常念刚想说接下来的规划,大祭司走过来打断道:“说什么呢?也不看看太阳多高了,还不回家吃饭?”
厉抬头看,发现太阳已经下落了很多,不知不觉两个人聊了这么久了吗?
一边的常念也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嘿嘿一笑:“阿父不过来我都没发现,这肚子都饿瘪了。”
“走吧,玥按照你说的方法烤好了鱼,回去尝尝。”大祭司笑眯眯的说,看他的样子,是在家先尝过了,应该是味道不错。
常念这才发现,厉插的鱼不知何时被拿走的,又是谁送去家里烤上的。“好呀!”说着,他去拽厉,“快走,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
厉躲开他亮闪闪的眼睛,低低的“嗯”了一声。
第13章
“你在做什么?”
头顶的日头被两个高大的身影挡住,投不下一点阳光。常念一个哆嗦,手里的硫磺掉到地上,摔成了几瓣儿。
“我,我在......”看着头顶近在咫尺的两张脸,常念话没说完,噗的一声笑了。“你们离我这么近干嘛?”
两人的样子有点滑稽,像搞笑动画片里年迈糊涂的父亲和不大聪明的大哥,头挨着头,眼睛里写满了好奇。
迟疑地收回脑袋,大祭司蹲下去捡碎在地上的硫磺,眼中的好奇变成了担忧,“这就是你在祖地找到的东西吗?都摔碎了,祖神会不会降下责罚?”
“你家祖神就那么小心眼?一点硫磺而已,也至于责罚。”常念尽量用玩笑的口气让父亲放下顾虑。
“硫磺?这个吗?”大祭司指着手里的黄色碎石。“为何叫硫磺,是颜色吗?祖神是不是会把颜色分成好多种,而这种淡淡明亮的黄,叫硫磺。”
......
他要怎么说,硫磺是化学元素,跟颜色没关系。但还要肯定他的想法,同一色系确实有很多种颜色,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
常念小课堂不想开课,讲的太多老师脑壳疼。
可父亲真诚发文,他只得再次努力措辞,“您说的没错,同一种相近的颜色,确实有不同的名字。就比如它,它的这种黄叫明黄色。”他也蹲下来,捡起一块放到手里,“但他为什么叫硫磺,我也不清楚。不过比起这个,阿父应该会对他的功用更感兴趣。”说完,常念还对着大祭司挑了挑眉。
大祭司眼神一亮,而站在不远处的历也凑了过来,齐声问:“什么功用?”
嗯......压迫感好强。
常念轻咳一声,退后了一点距离说:“就好比现在,将给你们的肥皂中加一点硫磺,肥皂便会有更好的清洁效果。有的人身上太脏洗不干净,用了加入硫磺的肥皂或许就会洗干净。当然,这不是硫磺最大的作用,他既可以是一味药,也可以帮助我们储存火种。”
即使现在的人早已经学会钻木取火,但即使是强壮的战士,想要成功引燃火焰,也需要耗费好一阵功夫。要是碰到一个阴雨天,点火就变得更加困难。至于打火石,更是稀罕,延越部落也只有两块。
历抬眼打量,怪不得他一会儿搬点竹筒,一会儿砍点芦苇,一会儿又去薅点红薯秧,好像一只准备筑巢的鼹鼠。原来是在忙活这么了不起的东西吗?
大祭司十分激动,红着脸询问:“这硫磺要如何储存火种?”
啊......这,东西没做出来,又和没有化学基础的父亲讲不了原理,常念只得说:“红薯秧还要浸泡一段时间,明天才能做好。等东西做出来了,我再和你们解释。”
“明日吗?”大祭司一脸惆怅,不过惆怅只是稍纵即逝,没让身边的两个孩子发现。
9/110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