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疯了!禁欲将军被清冷侍郎强制爱(古代架空)——闪了腰腰

时间:2024-10-19 10:51:20  作者:闪了腰腰
  戚许突然有些后悔,要不正事也别说了,还是先把这尊大佛请走吧!
  沈书元没给他继续思考的时间,主动坐回桌边,喝了口茶:“我继续说给你听,我想西北的很多事情,你定然还不清楚。”
  戚许知道他已经失去拒绝的机会了,只能坐回桌边。
  沈书元仔细想了想:“完了,理不清思绪了,都怪戚郎好好的非要撒娇,唉……”
  戚许抿唇,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晚上还不知道要如何折腾,此刻居然错的也是自己!
  沈书元瞄到他的脸上的神色,又说道:“唉,还是我的错了,今天看到戚郎练拳,又换了一身这么好看的衣衫,思绪便怎么都压不住了。”
  戚许这几日本就为了长肉之事在纠结,此刻听到沈书元夸自己,神情稍显轻松,放下了茶盏:“说到要让豫王去桐州。”
  “多谢戚郎提醒。”沈书元连忙点头,握住了戚许的手。
  戚许看着专注揉捏自己手指的清知,无奈开口:“还是我先说我心中的疑惑吧,若是清知知道就帮我解惑。”
  “我问了军中的一些人,大多数说法一致,都觉得宁峥当日出征很奇怪,但我有问过,那两万大军是临时点兵,按说也不会提前做手脚。
  关于这点,我奇怪的是,宁峥就算之前不在西北,赤州的气候地形也都和西北差异很大,但也不该会如此行事。
  军中那么多人都觉得不该出征,他也不像听不进谏言之人,为何要一意孤行呢?”
  沈书元了然地说道:“因为他有必须出征的理由,这个我已经知道了,稍后告你,你继续说。”
  戚许点点头,继续说道:“还有就是那个斥候,我之所以对他没兴趣,就是因为知道他所说之事,应该是真的,他若是真的有问题,或者发现了什么,不可能还活着。
  军中若真的有人有问题,使了些手段将他留下了,没有让他回京受审,也不该在宁峥棺椁回京之后,还留着他的命。
  就算不知道我会去西北,但也能猜到军不可能一日无将,就算不是我,也会是旁人,万一皇上有旨意调查此事,那这人不就是最大的变数吗?
  对于这件事,我奇怪的是,斥候为何会什么都没看见,两万大军生死,这是一场大多的战役,怎么会毫无波澜呢?”
  沈书元听到此处也点点头:“这点我和你的疑惑一样,看了舆图之后,我有几个猜测,我毕竟没有去过西北,你看看我说的是不是可行。”
  “你说。”戚许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这件事他在西北也想了很久,却没有什么收获。
  “斥候需要探听前方消息,路况,周围环境,西北天寒地冻,他就算提前离营,也不会真的前行很远。
  所以他一定是算好了回来禀报的时间,才会正好看到大军覆没,回营禀报。
  若我们现在都觉得他说的是真话,那就有几个问题,为何他前行的时候没有遇到北珏军,回来的时候也没有遇到撤退的北珏军,最后便是他压根没有交战的两军。”
  “这几个问题,除了最后一个,倒也不是没有可能,西北地广,差之毫牦便可能失之千里。”戚许说道。
  “但若是这么说,战场上派斥候出去又有何用?”沈书元问道。
  戚许笑了下:“所以一般不会只派一队出去,都要往几个方向行进,才能知道对面的大军是从何而来。”
  说到这,他也发现了不对:“这斥候只有一人?按说也不应该,一般都要有几人同行,不然一人出事,那消息是定然带不回来的。”
  沈书元笑了下:“这件事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军中调查此事之人,定然已经问明缘由,很可能是宁峥单独指派的。”
  “怎么会?两万大军出征,只让一名斥候探路?”戚许皱眉。
  沈书元呼出一口气:“等下我和你说这两万大军是要去做什么的,你就明白了,此刻先不急。
  我们还是说会这名斥候的问题,我记得宁峥出事的地方是在一处隘口,若是这样那就代表前方的道路不会太宽,斥候还会错过大军吗?”
  戚许想了下那处的地形:“倒也不是不能从别处来兵,只是要绕些远路。”
  沈书元说道:“确实,军中要是有叛徒,将宁峥离营的时间,行进的路线泄露出去,对方确实很可能会打宁峥一个措手不及,绕路而来也不算是奇怪事。
  但这就回到了之前的问题,两万大军已经被攻破,北珏若是不准备乘胜追击,而是直接撤退,还有必要绕远路吗?”
  “自然不用。”
  “那为何不走隘口?斥候又怎么会没有遇见呢?”沈书元问道。
  戚许张了张嘴,却发现确实说不出反驳的话。
  “两万大军都杀了,别说他们不知道会遇见斥候,就算知道会遇见,一个斥候杀了便是,没有必要为了他绕道而行吧?更别说西北严寒,绕远路极有可能迷失方向,或者遇上暴风雪,那就算杀了两万大军,自己还是有全军覆没的风险。”沈书元说道。
  “你说的对,若是我一定会从隘口回去,已经知道西雍失了两万大军,就算还有活口撑到回营禀告,也不怕追兵来袭。”戚许深吸了一口气:“这么看来,确实很奇怪啊。”
  沈书元笑了下:“北珏在西北大营的北方,斥候要打探消息定然也是向着北走,回营自然就是由北向南。
  所以他什么都没看见,你说会不会袭击宁峥的人,是从两边而来?”
  “两边?”戚许皱起眉头:“你是说西或者东?不可能,先说东边,那里有东执军,若是真有大军行进,他们不可能发现不了,他们要是发现了,一定会主动拦截或者对峙,不可能让对方有机会袭击宁峥。
  西边的话,是勒多,他们已经臣服西雍十几年了,怎么可能会出兵攻击宁峥呢?
  更别说他们若是想从西边直接过来,一定要和北珏借到,不然也要绕上很远一段路,沿途不可能没有风声。”
  沈书元深吸一口气,犹豫了一下,才转头看着戚许,认真地说道:“现在我就要和你说,宁峥带着两万大军是去做什么的了。”
  戚许看到他的眼神,就知道此事只怕不简单。
  “那两万大军是准备借给北珏大皇女,助她回京登基的。”沈书元说道。
  “你说什么?”戚许瞬间就站起了身:“宁峥叛国了?”
  沈书元摇摇头:“这件事皇上应该知道,是他准许的,但对外是不能说的,你看你听到的一瞬间,想的都是叛国,就算是皇上下令,旁人的想法也不会改变,更别说这两万大军全军覆没了。”
  戚许低下头,似乎在认真的想着刚才听到是什么意思,他皱紧眉头,眨着眼睛:“两万人,其中有一万多人都是兴州人士,有的家里失子,有的失夫,不管失的是什么,都是哀嚎一片,满是悲戚。
  现在你说,他们是为了去帮北珏人?不,他们自己可能都还不知道!”
  沈书元握住戚许的手:“此事有风险,却也不是没有收益。两万大军身死,是西雍,是皇上,是宁峥都没有想到,也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你没发现这件事,基本没有调查吗?你当时到了西北,没有过多追究此事,是对的。”
  戚许不解的看着他。
  “不然镇国公府的世子身死。两万大军覆没,怎么会如此轻易的就过去了?是因为这件事不能查,因为这件事不小,不可能是皇上一人决定的,定然有些心腹大臣都知道此事,可能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
  若是调查此事,这两万大军为何离营,就一定会被查出,而皇上,不管他初衷为何,此事都已经有了结果,他不可能背下叛国的罪名。
  那必须为此事负责的,便只有镇国公府了,他们就算咽下了所有的委屈,一声不吭,也定然要满门抄斩。
  那旁的知道此事的大臣,还能心安吗?所以皇上不能查,也不敢查,此事只能匆匆埋葬,所有知情人才能做到心照不宣。”
  沈书元说到这,缓缓呼出一口气:“所以,镇国公想认你做义子,一是还需要有人在西北帮皇上做事,二是因为他需要找到伤害儿子的凶手。”
  戚许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这件事对他的冲击太大了,他以为的保疆卫土就是抵御外敌,他从没有想过有一天,皇上会把自己的军队,送给外敌。
  “戚许,我知道这些事情,对于你而言很难一时就接受,但还记得我和你说的那个忠字吗?
  西雍是皇上的,所有的臣子都需要忠君为国,这其中的一些决定,可能看到结果的时候是错的,但一开始做的时候,谁知道呢?”
  “北珏现在情况十分复杂,两万大军不一定能帮大皇女重回皇都,而且若是我们出兵了,大皇女自然会用的毫无顾忌,先锋突进可能都是我们的人。”
  戚许抬起头紧紧地抓住沈书元的手:“就算皇上想不明白这些,宁峥会不知道吗?他为何不反抗,为何要去做,他当西北军是什么?”
  沈书元缓缓的呼出一口气,这就是武将和文官永远没有办法和解的根源。
  文官看的是全朝,舍弃一方,只要能换更多的百姓安宁,那舍弃的便有价值了。
  可武将不同,他们驻守边关,看的就是一方平安,他们不可能接受,他们是被舍弃的那一方。
 
 
第444章 最重要的事(二合一)
  沈书元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戚许是不可能轻易接受的。
  就算是自己,当初听到的瞬间,都无法接受,更别说心底善良的戚许了。
  更何况,他又亲眼看到了那些失去亲人的百姓是如何的悲戚。
  “我要进宫面圣。”戚许瞬间便站起了身:“皇上需要给两万将士一个说法。”
  沈书元只是坐在椅上,淡定的呼出一口气:“我刚才说的话,你听了没?”
  戚许不解地转身看他:“什么意思?”
  “我们现在都是知道的那一方了,所以你去上奏,死的定然是镇国公府,而你和我,这两个本不该知情的人,定然也会为此付出代价。”沈书元说道。
  “为什么?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我们压根就和西北没关系。”戚许说道。
  沈书元笑了下:“你以为镇国公为何要和我说,他要认你做义子,又为何选在了我去吊唁那天说?”
  戚许瞬间明白,无力的缓缓坐回椅子:“为了将你和他绑在一起,宁峥的棺椁回京,对于镇国公府而言是悲事,更是私事,为何会独独留下你。
  用认我为义子此事为饵,让你定然还会登府拜访,你们相熟,甚至是勾结的罪名便能定下了。
  再寻个机会将两万大军为何出征告诉你,那时的你已经骑虎难下,只能隐忍不发了。”
  说到此处,他握住沈书元的手:“又是因我,才会将你卷进来。”
  沈书元摇摇头:“与你无关,我当初就看出他有所图,是我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反而还因为我上了贼船,把你也拉了上来。
  你看我若是不问此事,你在西北也没查过宁峥,我们两人定然都不会知道两万大军到底是去做什么的,在此事上自然也会安全无虞。”
  戚许缓缓呼出一口气:“该知道的,我既然想要守护西北,这些事情都该知道的。”
  沈书元回握住戚许的手,他的戚郎真的已经长大了。
  “对了,我刚到西北不久,就收到了你的来信。字迹连我都没分辨出有何不同,但信里问了些西北之事,我记着你说的,公事不问,便没有回信。
  本想着带回来给你看看,结果这次我重伤未醒,信自然也没有带回来,这次再回去,只怕不一定还在了。”戚许说道。
  “带回来也没什么用,一封信很难看出端倪,你我之间的关系,现在看来朝中应该很多人都明白了。
  只是心照不宣罢了,这样也挺好。”沈书元笑了笑。
  戚许微微一怔:“表兄弟吗?”
  “当然不是,若只觉得你我之间有亲戚关系,可不敢这么折腾我们。
  你就看杜蓝,他和主家的那些堂兄有何好关系?就算是自己家里的那些表兄弟,但凡危害了他的利益,定然也是该如何办就如何办。”
  沈书元满意的摸了下戚许的掌心:“就像你这次回来,在府养伤,正是拜访你的好时机,都没个来说媒的,不就已经代表了很多吗?”
  “什,什么?”戚许一下就站起了身:“那,那怎么办?”
  沈书元站起身,让戚许坐回椅子,笑的狡猾:“我们不需要办什么,我们只需要拉拢好豫王,再牵扯上镇国公,那自然有人帮我们办。”
  “利益纠葛,最终可能一拍两散,到时都是把柄。”戚许有些担忧。
  “我之前就说过,你我一起,律法又没有不准,有何好怕?”沈书元淡定一笑:“戚郎,此生风景已看大半,就算此刻回身下山,自也有别种风景。”
  戚许没有听懂这句话的意思,但听出的了话中的淡然,明白清知定然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他便放心的点点头:“都听你的。”
  沈书元知道他没听出自己这句话中辞官的意思,但此刻也没必要说的太过明白,这一步已经是最后一途,明显还早的很呢。
  “继续之前的话,这两万大军你知道是做什么的了,现在还觉得勒多借道不可行吗?”沈书元问道。
  戚许想了下:“北珏的大皇女能找我们借兵,别的皇子自然也能找勒多借兵,虽然勒多臣服西雍多年,却也不是心悦诚服,而是当年大败,需要休养生息。
  所以这次有个机会打击西雍,他们不会拒绝。”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这当中又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北珏不怕吗?皇子皇女都向别国借兵,这些兵若是真能打进京都,他们凭什么觉得,还能保住北珏?”沈书元说道。
  戚许点点头:“都打到京都了,为何还要帮别人登基,直接攻破不是很好吗?
  就算和大皇女之前有所协商,可只要京都被破,这些便都不作数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