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做什么事,俞主簿就是管账的,他去和楚询说其实最合适。
俞主簿却用一种微妙的眼神看了穆靖安一眼,接着道:“我不说,这些钱粮都是小楚自己的,账也不在我这里。你啊你,年轻人真是一点成算都没有。”
他说完就走了,丢下穆靖安,难得有些稀里糊涂。
楚询去厨房交代完想吃的,很快就回来了,见穆靖安站在廊下便走了过去:“靖安,你怎么站在这里,不进屋去暖和暖和吗,外面多冷啊。”
两人从前就常在一起,最近更是形影不离,刚穆靖安没跟着她去厨房,她还以为对方回屋去了呢,哪知竟是站在廊下吹风。楚询说着话,就一把牵住了穆靖安的手,带着她往屋里去。
穆靖安跟着她回了屋,这才解释道:“方才是俞主簿叫住我,和我说了些事。”
楚询听到俞主簿正了正神色,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穆靖安便将之前俞主簿的话说了一遍,她也没问楚询还有多少家底,而是道:“俞主簿说得不错,这花销确实不少,就算你之前得了笔钱,坐吃山空也不是法子。”
楚询想说自己余额还算充足,但想想现在与日俱增需要她养的人口,又将话咽了回去。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所以她摸了摸下巴:“你说得对,是该开源了。”
穆靖安听她只夸自己不说俞主簿,偏心得理直气壮,也是哭笑不得。她正准备说些什么,就见楚询手里凭空多了一个玻璃花瓶,造型别致晶莹剔透,看上去十分漂亮。可这只是开始,紧接着楚询手里的东西一样接一样,玻璃茶具、玻璃发簪、玻璃笔筒,不一会儿功夫,就摆了满满一桌。
饶是穆靖安见多识广,也没瞧见过这么多玻璃放在一起……哦,在楚询解释之前,她也不知道什么玻璃,而是将之看做价值连城的琉璃。
楚询直摆到桌子都摆不下了,这才停手,接着豪气的一挥手:“怎么样,这些能卖不少钱吧?”
第111章 卧榻之侧
倒买倒卖, 楚询也算是老手了。
虽然她拢共也没做过几回,就改做粮食批发了,但淘宝商城里倒卖性价比最高, 且出手不会影响到之后计划的也就是玻璃了。如果再扩展一下, 就是镜子香水之类, 小巧价贵的“奢侈品”一类——别看现在天下大乱, 可有钱人也是真有钱, 这些东西不会缺少市场的。
穆靖安看着面前满满当当的桌子, 一时有些失语。她拿起一只茶杯看了下, 发现比楚询当初卖出来的玻璃杯还要好些,主要是做工肉眼可见的精致了许多。
片刻后, 她放下茶杯问道:“这些都是淘宝给你的?”
楚询点头,半真半假的说:“只要给钱,淘宝什么都能卖。”说完拿起了穆靖安刚才看过的茶杯,冲她眨眨眼:“你要不要猜一猜, 这套茶具多少钱?”
穆靖安多了解楚询, 一见她这模样,便知道这玻璃茶具的价格恐怕远低于她的想象。于是她沉吟片刻, 报了个比她认知低的多的价:“十两银子?”
楚询一听就笑了,竖起一根手指冲她摇了摇:“猜错了, 是八十九文。”
穆靖安原也没想过猜对,但听了楚询的报价还是惊得微微睁大了眼睛, 罕见的露出了震惊之色。
楚询少见她这般失态,心里有点小得意,指着桌子又道:“那你猜, 这些一共多少钱?”
穆靖安这下心里有底了,再看向桌上那些玻璃制品, 表情也变得复杂起来:“拢共不到一两。”说完顿了顿,又道:“卖出去的话,价值何止万金。”
这何止是暴利,也难怪楚询根本不担心缺钱。
穆靖安很快收拾好心情,正色道:“不过这些东西若留在手里,那就永远只值一两,还是得尽快卖出去才好。这事可以交给俞主簿,他有熟悉的商家,从前穆家军的一些战利品都是他拿去换钱的。”
她也不说什么信不信任的问题了,对于楚询来说拢共一两银子的东西,她根本不会在乎。
楚询果然没有意见。她从前是和俞主簿打交道太少,只从对方手里领过几回军饷,要是知道对方有这本事,她早干起“奢侈品”倒卖的活了。不过现在知道也不晚,等回头她再买些镜子之类的东西加进去,免得眼前这一桌子东西还是太少。
……
自从俞主簿见识过楚询那一桌子琉璃,以及后来专程给他送来的等人高琉璃镜(穿衣镜)之后,他就再没嘀咕过楚询花钱如流水了——看这家伙满不在乎的样子就知道,她手里这样的好东西还很多,既然一时半会儿不会缺钱,等将来一统天下就更不会缺了。
倒卖的事就此交给了俞主簿,除了一开始这一批玻璃制品之外,楚询后来陆陆续续又交给了他不少东西。俞主簿也确实能干,每次都能卖出高价,使得楚询的淘宝余额在这个冬天不减反增。
一切都向着井井有条的方向发展下去,楚询和穆靖安也在忙碌中得以喘息。
年底的时候,楚京又迎来了一批新的来客,只是这些人抵达楚京时的狼狈,实在有些出人意料了——这是一批楚国旧臣,难得一心一意心念故国并愿意付诸行动。崔氏刚打出拥立楚氏后人的旗号,他们便去梧州投效了,后来那傀儡皇帝死了,楚询又横空出世,他们便又舍了梧州赶来楚京。
当然,事情的经过并非这样轻描淡写,这些人几乎是偷偷摸摸从梧州逃出来的。但无论如何,以这些人的身份不会缺少人护卫,也不会缺少银钱赶路。
可当他们来到楚京时,却一个个狼狈得仿佛逃荒的乞丐。
守在城门登记入城的小吏是真将他们当成了乞丐,还照例给他们发放了米粥和军大衣,他们也和其他流民一样吃得狼吞虎咽。直到正巧碰见楚询和穆靖安一起骑马经过,有人看着楚询的容貌觉得熟悉,有人认出了穆靖安身份,于是猛的冲上前来拦住了二人去路。
不巧的是,他们冲出来得太猛又太突然,被人误以为是刺客。而更不巧的是,吴娇娘今日恰好随行,于是一手一个拎小鸡仔似得把人拎了起来。
郭薇也正好在场,她从前就听说过吴娇娘力大无穷的事,但吴娇娘生得纤细单薄,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她力能扛鼎的模样。直到此刻当真目睹了她的大力,郭薇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她看了看力大无穷的吴娇娘,又看了看身边的崔七郎,虽然什么都没说,但那眼神似乎已经说尽了一切。
崔七郎面红耳赤,有种被看轻了的感觉。然而他看了看吴娇娘,又看了看自己的胳膊,向来有自知之明的他实在说不出自己力气比对方大的胡话。
这边几人打着眉眼官司,那边被吴娇娘拎起来的老臣却是吓得心惊胆战,就怕对方一个冲动把自己扔了出去。于是忙不迭自报家门,说清了前来投效之事。
楚询听得懵懂,听完就凑到穆靖安身边嘀嘀咕咕。旁人以为她在怀疑真假,她问的却是:“他刚说的什么什么少监,原来朝中有这个官职吗?”
穆靖安没料到她连这个都不知道,失语一瞬,然后无奈点了点头。
***************************************************************
这群楚国旧臣的到来,很快在楚京上层引起了一阵波澜。倒不是他们刚到就开始搅风搅雨,而是这些人讲述的经历,让人不得不上心。
原来这群人从梧州出逃时,因为准备充分,走得还算是从容。他们也知乱世中行走不易,因此外出一直没带家眷不说,还准备了许多护卫保护安全。一路走来也还顺畅,直到途经长州时忽然被劫,财物被夺都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见人就杀,护卫一个都没逃出来,他们见事不好跑得快才留下一命。
能在乱世中混出头来的没有傻子,问清楚这些人的护卫规模后,楚询等人很容易就判断出这绝不是寻常山匪能做成的事,更非山匪们的做事风格。
郭薇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长州那边如今是施明义的势力范围,他手下尚算兵强马壮,是能做出这种事的。尤其他刚在咱们身上吃了个大亏,出于报复也不是不可能。”说着冲楚穆二人眨眨眼,两人也心领神会她说的吃亏报复究竟是什么了。
当初那群盟军首领是真被她们坑惨了,不管反应快慢,等他们赶回自己地盘时,后院基本都已经起火了。有的还在争权夺利,有的甚至已经坐上首领之位,面对忽然“死而复生”的首领,场面当真尴尬极了。可尴尬过后,难免的是新一轮的争权,许多势力甚至因此分崩离析。
施明义算是情况好的,因为他积威甚重的缘故,回归之后很快就收拢了势力。可与属下间隙已生,他也咽不下这口气,发现有人来投奔楚询,顺手把人宰了是很正常的事。
更加不巧的是,施明义的势力范围不仅距离楚京很近,而且恰好挡在了楚京和安阳之间——亏得胡先生他们赶来楚京时有大军护送,否则这群人恐怕更早一步就要遭遇不测了。但有这样一股势力横亘在中间,也确实让人如鲠在喉。
楚询盯着舆图看了半晌,心中便已有了决定,抬头看了看穆靖安。
穆靖安瞬间心领神会,估量了一下双方情况后说道:“施明义与我们已是结仇,卧榻之侧也不容他人酣睡。不若趁着冬日对方毫无防备,奇袭剿灭如何?”
这绝对会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楚询接下了楚京这个烂摊子。施明义离得近,更知道有源源不断的流民涌入楚京,在他看来楚询必是自顾不暇了,又哪里还有余力征伐?偏楚询和穆靖安手下不论玄甲军还是穆家军,全都是可以奔袭千里的精兵,完成奇袭一点问题都没有。
穆靖安说完,楚询接着就道:“我这里有更好的御寒衣物装备,也有更好的干粮供应。”
淘宝上不缺好的御寒装备,更不缺各种各样的军粮,要是嫌军粮吃起来都太麻烦,还有更干脆的压缩饼干。带着这些东西行军,绝对可以说是轻装简行,也减少了恶劣天气的影响。
楚询刚说完,吴娇娘就站了起来,请战道:“末将愿往。”
后来的部将们闻言一愣,万万没想到竟被个女郎抢了先。当下就有人想要跟着请战,哪知又被一道女声抢了先:“郭薇也愿前往,助吴校尉一臂之力。”
崔七郎见状也不甘落后,或者说不愿和郭薇分开,忙跟着请战,倒是将穆家军部将全都甩在了后面。
紧接着穆家军众人反应过来,也纷纷请战,一时间议事堂内仿佛被一群好战分子占据了。至于胡先生等人的意见,那不重要,反正给钱给粮的也不是他们。
楚询对这局面也挺满意,悄悄看了穆靖安一眼——挺好的,从前打地盘都是穆靖安亲自领着人去,现在这些人倒是能单独放出去试试了,穆靖安只要事先做出安排就好。还有郭薇和吴娇娘,这一文一武都是她寄予厚望的人才,有她们领头,之后发展女官也会更加顺利。
众人又商议了一番,定下了出战人选和作战安排,很快就散会了。
第112章 回家
这次的事发生得突然, 因此出兵的时间也显得特殊,吴娇娘等人刚领着兵马出发没几天,年节就已经近在眼前。而随着时间距离过年越来越近, 整座城的气氛都变得微妙起来, 不是预想中的死气沉沉, 反而有一种蠢蠢欲动的躁动。
楚询似乎也被这种气氛影响, 私下里也和穆靖安商量起了过年的事。
刚卖出一批玻璃的她一点都不缺钱, 兴致勃勃对穆靖安说起了安排:“我打算买些鸡鸭之类的肉食, 给大家添个菜。现在城里房子陆续修起来了不少, 但看着还是太冷清了些。我还想再买些灯笼红纸之类的,在城中装扮一下, 多少要有点喜庆,还有炸药,其实略改改做成焰火也很漂亮……”
穆靖安就坐在一旁,听着她喋喋不休的说着自己的打算, 看模样比去岁在桐城过年时不知热情多少。就好像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地盘, 抛开了所有的不安。
看着她那兴致勃勃的模样,穆靖安也不好打断她, 直到她连把炸药改成焰火都说出来了,这才不得不打断道:“焰火就算了。□□最好一丁点都不要流传出去, 再则与施明义那边的战事一起,其他势力就不会再小瞧咱们了。开春之后必有战事, 还是别浪费人力做这个了。”
楚询知道她说的有理,可还是没忍住偷偷翻了翻淘宝。结果万能的淘宝这次让她失望了,相关搜索弹出来的都是电子烟花, 和她在视频中看到过的美轮美奂截然不同。
行吧,那就砍掉焰火这一项, 但灯笼红纸之类的装饰就一点都不能少了。
……
楚京重建的速度其实挺快,虽然冬日施工不便,但淘宝上采购建材确实省了不少事。再加上楚京的人口陆续回归,人多之后做事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目前来说,楚京贯穿南北的主干道朱雀大街已经重建完毕。街道两旁原本被烧毁的房屋废墟被清理一空不说,一座座新房也已经拔地而起。虽然青砖砌出的新房少了过往的底蕴沉淀,但规规整整的古建筑也不能说难看。更重要的还是实用,连原计划做商铺的屋子,现在也住满了人。
然后众人就以朱雀大道为中心,开始往两侧清理重建。
这个工作会一直持续到来年开春,期间全城的吃住供应都是楚询负责的,她也没有克扣任何人。这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许多人今岁受灾之后,过得比去年还要好!
显然,就算是天子脚下的楚京,也不是人人生活富足的。尤其是天下大乱之后,谁都不知将来会如何,于是攒钱攒粮成了百姓们唯一的选择。其他季节有活要干,自然不能太饿,但猫冬的时候就没关系了,一天一顿稀粥吊着命,省下的粮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救命了。
可楚询让人大冬天干活,就不会让人吃不饱,她更不忍克扣老幼妇孺的口粮。于是这个冬天才过到一半,往年会饿的皮包骨的人,今岁反而养胖了一圈。
谁都不是傻子,看得到真金白银买来的粮食冬衣,也看得到楚询待百姓的宽仁。再加上当初玄甲军攻城时抛来的炸弹威力震慑,上下一心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
因此种种,百姓们非但没因失去家园死气沉沉,反而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现在他们的希望说要过个好年,众人自然也是齐心协力的配合。楚询想要的灯笼都没用她在淘宝上“高价”买成品,城里就汇集了几十个匠人过来帮忙做了。
等大红的灯笼往城中一挂,新年将至的喜庆也就有了颜色。
楚询拉着穆靖安又一次在城中巡视时,看到的就是人人脸上带笑的模样。她挺高兴的,心里暗自骄傲,觉得楚京如今的模样有自己大半功劳。直到瞧见一个父亲将女儿扛在肩上,小女孩儿坐在他肩头伸手去摸檐下的红灯笼,她脸上的笑意忽然就消失了。
65/86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