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剿匪工作也并没有持续太久,消息就扩散了。得知有这样一支精兵专门剿匪,而且不知用了什么手段, 轻而易举就能找到匪巢, 这些山匪顿时吓破了胆,连夜带着家当就跑了。人分散了往山林里一钻, 那就真是大海捞针,很难再找到了。
短短半个月时间不到, 楚京方圆数百里,再见不到一处匪患!
然而穆靖安清点了一下收获, 不少,但也不太多,她估摸着办个登基大典还差得远。于是在手下前来请示后, 她看了看自己带来的两千精兵,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楚询守着楚京等老婆回来, 每天都得去城楼眺望一番。她等了十天,没见人影。等了半个月,依旧没见人影。等到一个月的时候,她几乎坐不住了,可又不能任性的离开。
没奈何,楚询只能向系统求助:“统啊,能帮我找找看小将军跑去哪儿了吗?”
可惜系统也不是万能的,虽然淘宝上有各种通讯工具卖,可这里并没有网络设置。至于无线电什么的,淘宝上只有对讲机卖,距离太远也就链接不上了。所以小将军这一走,一开始双方还有联系,现在人早不知跑哪儿去了,就是系统也没办法联系上对方。
退一步让系统亲自穿上皮肤去寻人也是不靠谱的,因为现在楚京重建和她称帝的大典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淘宝每天都要购进许多物资。这些都是“陶公”在周转,要是系统忽然消失不见,这些物资就没人可以帮忙打掩护了,惹出的麻烦恐怕不会小。
楚询没办法只好放弃找人,就这样唉声叹气的过了许多天。直到又过了半个月,她刚从城楼上回来不久,亲卫忽然来报:“主公,穆小将军回来了。”
一听这话,楚询拔腿就又跑回了城楼,远远望见一支军队正在靠近。
她当即取出了望远镜,放到眼前一看,那领兵走在最前面的不是穆靖安又是谁?
楚询当即大喜,就要奔下城楼骑马去迎。但就在放下望远镜前,她随意的一瞥,忽然察觉到了不对——小将军是出去剿匪的,按理说带回来一些罪不至死的俘虏是正常的。可她看着那一串被绑回来的人怎么有些不对,一个个满身文弱,怎么看都不像是穷凶极恶的劫匪啊?
心里揣着疑惑,楚询动作起来却不慢,跑下城楼就骑马出城去了。
楚询看到穆靖安的时候,穆靖安也看到了她。甚至不用望远镜,远远望见那城楼上一道熟悉身影,她就猜到了那人是谁。因此楚询跑出城来迎接,她也一点不意外。
“驾!”穆靖安一夹马腹,一马当先迎了上去。
两人很快便在半道遇上了,楚询一扯缰绳,控制着马儿绕着小将军跑了一圈。确定她此行没出什么意外,这才彻底放心下来,然后看着穆靖安就一个劲傻笑。
穆靖安也笑,然后趁着人离得近,一把将人拉到了自己马背上:“别动,让我抱一抱。”
楚询本来也没想挣扎,虽说大庭广众之下如此亲密有些害羞,可她们都已经见过家长定亲了,些许亲昵又有什么关系?于是她乖乖窝在对方怀里,脑袋还在穆靖安颈间蹭了蹭:“你跑哪儿去了,怎么一去这么久?还有我当初和你哭穷,真就是说说而已,缺钱的话可以让俞主簿继续卖玻璃的。”
她碎碎念着说了不少,话语间满满都是后悔与思念,拽着穆靖安的衣角大有再也不放人离开的样子……嗯,还是和从前一样,不,应该是比从前更粘人了。
穆靖安等她说完才开口,手往后方的队伍一指:“我去了一趟梧州,借钱。”
*********************************************************************
梧州距离楚京不远也不近,快马加鞭也要赶上小半个月的路,否则崔氏当初也不会选择在梧州经营势力与曹氏分庭抗礼。再加上两地中间相隔着不少势力,所以根本没人想过穆靖安会一口气跑到梧州去。
借钱当然只是说说而已,事实上穆靖安这一去,直接就把崔氏的老巢给端了!
话说半年前崔家主葬身枣丘,消息传回崔氏之后就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但好在家族里规矩森严,族中也还有德高望重的长辈做主,因此闹腾过一阵之后,崔家主的次子很快继承了家主之位。可崔氏的难关却并没有就此度过,因为梧州好不容易凑出来的军队,被崔七郎带着投敌了!
这可就相当致命了。
虽然崔氏有钱有底蕴,可他们目前占据的地盘也就梧州附近,之前两次招兵已经将治下的青壮征兆了个七七八八。这些人不仅是他们手里的兵,更是给他们耕种交税的根基,现在算是一股脑被崔七郎给带走了——别说什么流民好招揽了,有恒产才能有恒心,这些没恒产的流民谁又能真心信任?
至此,崔氏元气大伤。但好在崔氏的积威还在,再加上新家主捏着鼻子还是招募了一批流民兵,周遭的势力倒也没敢轻举妄动。如果时间足够,他们休养生息上一段时间,倒也不是不能缓过劲来。
可惜穆靖安来得太快了,她带着两千骑兵如野火燎原一般席卷了梧州。
流民兵果然是靠不住的,他们已经习惯了流亡,也就无所谓忠诚。在极度惜命的情况下,面对精锐铁骑简直是一触即溃,几万流民军愣是没挡住这两千人的兵马。
短短几日,梧州失陷,崔氏众人连跑都没来得及跑,就被穆靖安带兵围了个正着。
然后曾经的天之骄子沦落为了阶下囚,崔氏数百年的积累,也都成了穆靖安的战利品——小将军对此尤为满意,崔氏家底之厚,远不是寻常的山匪能比。打一个崔氏,比端一百个匪窝还要赚得多。虽然其中大部分不是现成的金银,但这些好东西拿来换钱也是很容易的,她回来的一路上就换了不少。
此行归来,穆靖安的战利品直接就把楚询官署的库房都填满了不说,楚询的淘宝余额更是“噌噌”往上涨了一大截,直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了一长串的十一位数!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如果把崔氏的家底全部折算成现钱,这个数目肯定还要再翻上不少。
饶是楚询对穆靖安丢下自己离开一个半月的事耿耿于怀,见到这么多钱的时候,心头也不由狠狠一跳。再次有了那种发财了的狂喜。
而抛开这些不提,崔氏这些人的处置依旧成了问题。
官署议事堂内,楚询麾下的重要人物再次齐聚一堂,商量起了这个问题。
王元为人最是老道,也最是保守:“崔氏经营百年,名声赫赫,贸然将之灭族恐怕不妥,会让人生出兔死狐悲之心,今后再想收服人,恐怕就不容易了。不如还是把人留着,别给他们出头的机会就是。正好小将军收缴了崔氏的家产,没了钱,他们再想做什么也不容易。”
然而这话一出,都没等穆靖安开口,最先跳出来反对的就是楚询。她先是说了穆将军曾经遭遇的暗算,又说起梧州百姓被折腾的艰难,最后总结:“崔氏野心勃勃,行的却是阴诡之事,不得不防。”
王元听罢便不再多说什么。郭薇和胡先生却是人精,既然崔氏和穆靖安有仇,她拿下崔氏时便可以自行报仇了,根本不必将人带回来。而她既将人带回来了,自然有所打算,恐怕并不想要这些人的小命。
果然,就听穆靖安说道:“我父与崔氏的仇,我已经报了,剩下这些皆是局外人。”
楚询一开始不清楚她的打算,但很快她就知道了——崔七郎得知了崔氏全族被俘的消息,也早听说过他家与穆家的仇怨,这时候正焦急的等在议事堂外。此刻听到穆靖安的话,立刻就按捺不住了,冲动的跑进来代替崔氏投诚,并将自己手下的兵马尽数交出。
然后由崔七郎出面劝说族人,最终成功从新家主口中挖出了崔氏的一些底牌。比如哪家势力是崔氏扶持的,哪家势力已经被崔氏渗透,哪里的谁谁谁是崔氏安插的探子等等。
别说,崔氏的人领兵打仗不行,但搞起情报暗探之类的却是一把好手。
楚询根据崔七郎交上来的名单,摊开舆图查了查,最终发现楚国境内一十三州五十七个郡,几乎全都有崔氏的探子!也不知崔氏到底经营了多久,堪称一个无孔不入。
但现在,崔氏的兵是楚询的了,崔氏的钱是楚询的了,崔氏的探子也是楚询的了!
至于崔氏那些子弟?随便找个地方安排监视,比如派去给百姓扫盲,正好还能发挥余热,反正饿不死就行。
第123章 万事俱备
穆靖安顺手绑回来的崔氏, 楚询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感慨过崔氏情报组织的无孔不入后,她便将这股复杂的势力交给了更为擅长的郭薇处理,她自己则是沉浸在了余额暴涨后的买买买中。
重建楚京, 买!
重修皇宫, 买!
以工代赈, 买!
讨好老婆, 买!
大手大脚的花钱总是令人愉快的, 更别提许多东西确实是刚需。楚询这一逛淘宝就有些挪不开眼, 等她终于觉得买够了回神, 已经是几天后的事情了。然后她就得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郭薇抱着摞文书找上门来,沉着脸, 见到她便是一句:“主公,不好了。”
楚询的心狠狠一跳,彻底从暴富的喜悦中回神:“怎么了?”
郭薇便将手中的文书都放到了她面前,厚厚的一摞:“主公, 你先看看这些吧。这些都是北州历年来的情报, 我重新整理过了,观之有些不妙。”
北州是楚国的北方门户, 再往北就是异族的地盘了。楚国建国数百年,北面有的时候是异族建立的王朝, 有的时候王朝覆灭又分散成一个个大小部落,数百年间分分合合已经许多次了。这一次楚国运气还算好的, 天下大乱之际,北面的胡人正好还没统一,因此各方势力根本没人将心思分到北面去。
然而此刻郭薇却重点提及了北州, 这让楚询立刻意识到北面生出了变故。于是她一面翻看面前的文书,一面对郭薇道:“这些太多了, 你先说说现在什么情况吧。”
郭薇便道:“崔氏的情报系统止步北州,因此北方如今什么局面,我等暂且不知。但看北州过往数年的情况,每年几乎都有胡人南下扰边。可惜先帝在时,朝政已经落与权臣之手,曹氏又一心篡位,根本没有理会北方局势。这两年天下大乱,北州更只有北州军勉力支撑……”
楚询翻看的速度很快,因此也看到了不少内容——北州这些年一直不太平,她不知道,只是因为一直有人粉饰太平罢了。另外曹新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这些年倒也没有断了北地的粮草。
看到这里,楚询突然叫了一声:“糟了。”
郭薇停住了话头,满脸的无奈,因为她知道楚询说的“糟了”是指什么。
枣丘会盟后曹氏覆灭,更要命的是曹氏临死前还放了一把大火,把楚京内的一切都付之一炬了。她们根本不知道楚京的朝廷还要负担北州的粮草,这半年来只顾着重建楚京,对北州根本不闻不问!如此半年过去,北州军恐怕都已经断粮了,这要是再遇见胡人大举南下可怎么办?!
楚询顿时坐不住了,“噌”的一下跳了起来,拿着手中的文书便要出去找人。
刚出门,正好遇见端着盘葡萄回来的穆靖安,后者一见她这风风火火的样子便猜到有事,于是问道:“发生什么事了,怎么这般着急?”
楚询确实挺急的,反手就一把拽住了穆靖安的手腕:“走走走,我有要事去寻胡先生和王大人,咱们一起去。”
穆靖安虽不知发生了什么,可还是听话的跟着走了,匆忙得连手里的果盘都没来得及放下。而郭薇也没闲着,就跟在两人身后,路上顺便将事情简明扼要的和小将军说了一遍。
胡先生也在官署办公,寻常就是坐镇指挥调度。
王元则不同,他更关心农事,尤其楚询三不五时就拿出些新种出来,更是将他牢牢绑定在了田间地头。因此官署里虽然也有他的办公房,但十有八九是找不到人的。
等派人把王元也叫回来,已经是大半个时辰之后了,胡先生也已经知道了事情始末。
王元回来时袍脚还沾着泥,也没时间去换,进门便问道:“何事这般着急,将老夫唤回来?”
胡先生罕见的脸色凝重,三言两语又将事情说了一遍。饶是王元沉稳老练,听完这些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曾统管户部,更清楚北州军屯养不活北州军,朝廷每年都的分拨大批粮饷过去。只是后来朝政糜烂,他也远离了朝堂,因此根本不知道曹新连皇帝都杀了,居然还养着北州军!
话又说回来,大概也是因此,楚国国库虽空空如也,曹氏的家底也没见得比崔氏更厚。而当初曹氏那么干脆的舍弃楚京,也未必没有投奔北州军,以图东山再起的可能。
只可惜,曹氏在楚询这个复仇者的报复下基本死绝了,北州军的事也随他们暂时被掩埋了。
此刻终于轮到楚询头疼,她无奈又不解的看着众人:“北州乃是楚国门户,不容有失。北州的军屯养不起大军,他们既然知道曹氏覆灭,楚京又落回了楚氏后人手中,为什么连封求援的书信都没送回来?难道是我的名声太不可靠,还是他们当真已经投效了曹氏,所以不敢?!”
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她们都不是北州军的统帅,也不了解对方。
****************************************************************
北州距离楚京颇为遥远,一时半会儿想要弄清北州情况是不可能的。而在得知北州隐患之后,楚询等人也做不到视而不见,商议一番,最终得出了两样章程。
一来得派人去北州看看具体情况。比如胡人今岁是否犯边,北州有无战事。又比如北州这半年来的粮草如何解决的,如今是否缺粮。再比如北州军统帅接下来是何打算。是只顾着御敌于国门之外,还是生出了野心想要自立,亦或者想要寻个明主投靠减轻压力?
二来楚询称帝的事,等不及皇宫修门面,必须得提前了。这归根结底还是个正统性的问题,一旦楚询称帝,她就能名正言顺的向北州发出诏令,到时候也能轻易看出对方态度。只要北州军不是野心勃勃,顺势接下楚询的诏令,之后她就能名正言顺的让淘宝去边关送粮了。
当然,如果北州军当真接受了楚询称帝后的诏令,这对于她们来说也将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股不小势力的投诚,势必会起到带头作用,许多小势力恐怕会随之投效。
如此能省她们不少功夫,双方也能少许多死伤。
思来想去,楚询干脆拍板,只要把皇宫的外墙先修了就成,里面的宫殿暂时不管了。反正普通百姓也进不了皇宫,面上看的过去就行。至于宫门里破破烂烂什么的,左右能进皇宫的都是自己人,只要大家忍一忍别当面嘲笑她,她也不是很在意。
72/86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