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穿越重生)——不问客

时间:2024-10-22 08:32:49  作者:不问客
  说完水田犁,船家又提起了肥料作坊,也是此行的目标。
  谢砚行疑惑道:“肥料作坊?”又是个新物件。
  船家见他不知,当下一拍大腿,“嗨呀!这可是好东西!”
  “韶远县的肥料和咱们自家做的不一样,用什么做,做到什么地步,什么时候用全有讲究。韶远县知县特意让人去学习,还时不时去村里看看,就怕人学不会。”
  那这和肥料作坊有什么关系?
  船家忍不住羡慕道:“肥料作坊里用钱买泔水、鱼皮鱼骨、内脏、果皮这些。家里肥料做的不够,能从作坊里买。”
  他家同样有地,但家不在韶远县学不到技术,只好趁此时间南下问问卖不卖肥料,
  船家在漕运船上对着韶远县大夸特夸,谢砚行乐呵呵地接话,想着小徒弟到底做到哪一步,又是如何把他从边疆换到岭南的。
  若非是戍边之人与大徒弟有过节,留在那边也好,清静又无韩党打扰。
  不过岭南道同样可行,古来流放之地。放在不知内情的人眼中,这就是他谢砚行被皇上厌弃,贬谪都不足以形容,必须流放啊!
  “好,好事啊。”谢砚行喝了一口酒嘀咕道。
  “是啊,多好的事儿。”船家还想再说两句,不过船即将靠岸,南康府到了。
 
 
第040章 入城
  虽近年关,府城之中好不热闹。各家各户正备着年货,行走之间多在讨论韶远县。
  府城商队自从县里回来,嘴边是一刻不离这县城,从醉流霞说到行车路,从肥料作坊到水田犁,还有那什么招引计划。
  谢砚行一行人雇来马车,慢悠悠走向府衙。府衙中的人基本被清理干净,平清县亦如此,总之留给下任的算是个空壳子。
  好在府衙之中还有府同知支撑,短时间内不出乱子,谢砚行仅是和人打了个照面就走。
  府同知:?
  不是,您这就走了?
  走到门口,谢砚行忽然回过头来,“赵同知,麻烦安排马车,老夫去韶远县暗察一番。”
  赵同知:!
  赵同知与谢知府见的第一面,心中骤然有了不祥预感,这位上官,非是常理之人。
  他眼睁睁瞧着知府带来的人在谢夫人的安置下入了后院,而谢大人上了马车一去不复返。
  ·
  马车行过半路,谢砚行只感觉车身一震,倏忽又平坦许多,仿佛上了平整大道。
  向外一看,哪儿是什么仿佛,这就是一段平整路道。
  回头看去,本修得整齐划一的黄土路逊色无比,表面看似平坦,实则有多年行路走出的车辙印道,不若当前的路段,整整齐齐看不到凸起凹陷来。
  谢砚行眼中闪过惊叹,“自南向北修的路,这是韶远县修的?”
  驾车的车夫忙回道:“老爷,半段全是江知县让人修的。”
  听说县城里全铺上了灰路,叫什么水泥,可是哪有水泥遇水不塌的,所以大多百姓称为灰路。
  “水泥路?灰路?”倒是符合小徒弟的取名风范,看似不沾边实则是关键之处。
  他叫停马车,亲自下去试了试,还试图用石子划开路面,发现灰色水泥的表面坚实无比,下了十分力气也只能留下一道痕迹!
  若是……若是能用在城墙上?
  谢砚行心下一抖,原本愉快去县中找徒弟喝酒的心情陡然一转。
  麻烦,又是个麻烦。
  徒弟真会给师父找事干啊。
  和行军打仗沾边的关键辎重,哪有不麻烦的?即使不能用在城墙上,用来铺路也妨碍了许多人的利益。
  其实用来铺路也并非完全是好处,它会磨损行走在路上的动物蹄子,不过那是长期影响,眼下嘛,马车仍然是慢悠悠地驶向韶远县。
  不仅有马车,驴车、牛车,行人全在这条路上行走,比黄土路上的速度快多了。
  临至韶远县城,更是心惊,城墙全变了模样,谢砚行看得出来,这是新修的。
  随着马车越来越近,能看到的细节也越来越多。
  城墙底部用了坚硬的青石块,缝隙处应是用了砂浆和灰色水泥浆混合成的,再往上是成块的砖石结构,看起来很是结实。
  城门崭新,新上的清漆还散发着一股味道,闻上去呛人。唯独有点奇怪之处,没在城门上看见“韶远”二字的匾额。
  扫量着高耸坚实的城墙,谢知府心底难得与赵同知共情,他有个不详的猜测,而这猜测的正确程度在入城后更是直达顶峰。
  城内并非是想象中的街道房屋,而是空荡荡的水泥地,铺的很像棋盘,框定了地界。
  灰色水泥路与坚实的黄土面交错,给人一种荒谬之感,城里百姓呢?建筑呢?全没了?!
  荒谬惊讶褪去,谢砚行再看过去,恍然大悟,这是向外拓的韶远县县城!
  和其他人建城顺序完全相反,江无眠是框定好城墙、城内通道,再在留出的黄土地上建房。
  城墙和道路是同时启动的项目,不过水泥路道好铺,城墙是刚完工,从内而外透着一种新生感。
  路两旁还有些奇怪的木头放置,那是选定的排水管道。
  此地原本驻扎的那些人已然迁移,军队率先去了卫所岛上,流民与工程队的安置更好说,有的入住韶远县,有的直接在工地那边安营扎寨,有的遣返原户籍。
  现如今韶远县正在等着第二次人口普查,正好为扫盲班入学做准备。
  车夫倒不是第一次来,他对难得呆愣的谢砚行道:“老爷,各种车要从中间的大道走,两边留给人过去。”
  初期划分的道路并不细致,只是粗略规定什么车要走哪条路。
  车夫给路边站着的捕快交了一文钱,这才过去。看得谢砚行眉头一挑,这要是小徒弟想出来的敛钱之法,他高低要请家法处置了。
  好在车夫向他解释道:“驾车的得交钱,咱们是两人一车,交一文钱能进出,这是养路费。不驾车不交钱,商队的另外算,听回去的商队讲,他们按重量核算。具体多少小人也不清楚。”
  进了城变化就大了,路面全是水泥铺的。和外面不同,这一条路隔成左右,人流分为进城出城,看不懂也没关系,地上有箭头。
  谢砚行一瞧就知道这肯定是小徒弟弄出的东西,除了他谁还想着在地上画标识?
  这才过了多久?
  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韶远县大变模样。若是再给他两年,韶远县岂不是能比得上府城?
  谢砚行不清楚江无眠来之前的韶远县是什么模样,那会乱党还未彻底伏诛,一有动静,县里的人如同兔子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再挖个暗道溜走。
  商队直接断了往来,海船也不做停留直接北上去其他行省停泊。
  不过一年时间,整个韶远县在江无眠的治理之下,焕发勃勃生机,人人带着希望。
  尽管来去匆匆,但不至于是麻木躲避小心翼翼,而是心怀希望。
  称得上是治理有方。
  本是担心徒弟略过观政程序直接上任知县会有不适,亦或是手忙脚乱不通庶务,被人夺权了去,谢砚行还给他两个师兄去信,暗中帮扶小徒弟一把。
  不料,反倒是小徒弟自己治理得蒸蒸日上,还把自己从边疆转了过来!
  谢砚行百思不得其解,小徒弟到底做了何事,能让皇帝出手调动自己的职位。
  水田犁一定不是,这是小徒弟自己的功绩,最多会因此在边疆待遇好些,不会直接转为南康府知府。
  是眼前灰路还是路上听闻的肥料?
  谢砚行左思右想,总有错漏之处,不如直接上门问个明白。
  马车行至县衙门口,谢砚行还未上前去,听到后面传来一句,“韶远县人口普查告示。”
  谢砚行上前的步子一转,顿时去了县衙对过,声音正从那边传来。
  只见对过围有一群人,上首一位书生打扮的,对着告示念道:“自明日起开启人口普查,衙役上门,不收分文。每家每户必如实告知,不得隐瞒。自出生一月以上……”
  告示不长,核心内容是清查县中人口,同时更新户籍、路引。
  谢砚行听完背着手转身离开,心中思量着“人口普查”四个字。
  人口与田地是分不开的关系,田地又和税银税粮关系密切,查人口,不亚于直接清查税银税粮。
  谢砚行心中叹气,韶远县的人口好清查,大周的人口难查啊。
  不然哪来的隐户一说?
  不过这回想的有点偏,他小徒弟是有自知之明在的,征税制度动辄要命,不如向下兼容,推动基础教育。
  “来人止步。有何要事,速速道来!”看守正门的衙役亮出利刃,面容严肃。
  谢砚行心中未有惧怕之意,衙役的气势吓唬未见过血的百姓尚够,对他而言,不免小儿科了些。
  “南康府知府巡访。”将带有南康府府衙公印的木牌交与衙役,“去告知你家大人罢。”
  衙役即刻收刀,心中止不住地惊讶,头也不抬地行礼,急匆匆进门去禀告。
  江无眠正在看林师爷整理出的“基础教育普及细则”,上面增添不少细节。
  教育年龄是八到十六岁,在此基础上,江无眠再度细分,但并非是完全按照年龄分化,而是学习程度。
  “还是太过理想,我还忽视了部分情况。”江无眠放下纸回忆,到底是忽略了哪一方面?
  “大人!”衙役的到来惊醒沉思中的江无眠,“门外有人自称是新知府上门,此为印信。”
  江无眠登时起身,他接到的消息是还有三五日才靠岸,为何如此提前?!
  接过木牌一看,的确是知府印信。来的真是南康府知府,授业恩师,谢砚行。
  江无眠只觉心中一片激动,立刻大步流星出门。
  不管为何早了三五日,且无人通知他们去迎接新知府,所有疑问押后再提,毕竟恩师径直上门,身为弟子当是要出门迎接!
  县衙正门处,江无眠只是抬眼一扫,熟悉的身影落入眼底。
  当年一别已有四年之久,虽有通信,却不知近况如何,江无眠百般挂心。
  直到今日,师徒二人聚首,心中情绪起伏,百般感慨。
  “见过恩师。”江无眠执手行弟子礼。
  谢砚行亲自扶起小徒弟,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连道:“好好好。”
  两人在门口叙旧,听的衙役目瞪口呆,尤其是亲自送知府印信的那个,更是忍不住吸气。
  恩师?知府?!
  他们大人竟有个当知府的恩师?!
  那岂不是说他们韶远县背后有个知府大人当靠山!
 
 
第041章 教谕
  身后留下一地惊诧,江无眠将谢砚行请进衙门侧厅,他心中疑问尚未问出口,只听谢砚行道:“人口普查?你是想查韶远县的税粮税银?”
  江无眠咽下想说的话,转而把桌上讨论出的结果递过去,“恩师,您太看得起学生。”
  税银税粮是他能动的东西吗?那是皇帝要动,底下人都敢动皇帝的东西。
  “人口清查是为普及知识。”江无眠解释道,“韶远县的发展太快,现行的人数跟不上安排,只能缓上一缓,转而发展人才。”
  谢砚行翻看得很快,又让江无眠从头到尾数过他在韶远县的安排,听完以后,他道:“不错,你的安排顺序没错。不管是想做何事,粮食才是本钱。”
  有粮才能安稳,才能让韶远县走的更远。
  “普及基础,开化民智。”谢砚行心中感叹,自己的小徒弟真是志向远大,计划写的头头是道,还敢于行动。
  他不吝赞叹道:“恒阳为政,百姓之福啊!”
  江无眠道:“读书时最基本的餐补足以吸引大部分人,少做一顿饭,减轻大部分家庭负担。读书识字后,能负责书籍印刻、图书推广、抄写书籍补贴家用、给人写信。
  此为初级教育,仅是基石。再向上细分专业,科举、术数、管理经营、工程建设、百般工艺……日后码头建设不可或缺的人才。”
  “它和招引计划联合推行。”江无眠又将之前定下的计划交给恩师过目,“这份计划目的是招揽人才,引进技术。”
  谢砚行看过后若有所思道:“招揽造船人才,你想建设码头,开设造船厂,发展近海商业?”
  设计得很好,只有一个问题。
  这个知县做到头了,码头可能刚建完,第一艘船还没出海行商!
  “计划而已,连人还没凑齐。韶远县太远了,商队无意过来,何况是有一技之长傍身的人才。”江无眠说得也是事实,这份计划截止时间便是他三年任期结束那天。
  谢砚行翻到招引计划的安置部分,“精通宝船技术,免安家费用,送韶远县城内房产一套、奖励纹银若干两,附赠……精通审核账本技术,提供员工住宿房……还算全面。”
  只是被其他人看见,怕是能大骂一顿,砸钱招揽人算什么本事!
  嗯,有钱怎么不算有本事啊?!
  在这之后,师徒两人通过气,江无眠把他这边如何做的交代清楚,未免两人消息不通,出了岔子。
  谢砚行琢磨了一晚,发现自己回韶远县一事的关键还在大徒弟身上,事是小徒弟挑起的没错,可达成这件事的是大徒弟啊!
  “恩师,您在这里随意,学生先去见过官学教谕,商议官学细分一事。”
  谢砚行摆摆手让他快去,自己寻来纸笔,写信给大徒弟问事情原委去了。
  韶远县官学不大,有个教谕,下有一位夫子,两人承担官学一切事物。
  在江无眠未上门之前,他们负责的是开蒙学生,教化科举,为韶远县输出人才。
  江无眠上门之后,官学顿时化身扫盲班,学习从七岁抓起,培养基础人才。
  许成恍恍惚惚听着江知县道来的前景,这是他听错了吧?昨日喝的酒太烈,今朝未醒吧?
  韶远县七岁幼童开始全面识字?笔墨纸砚怎么来的?教授学习的夫子如何来的?束脩呢?
  “大人。”许成斗胆开口,“官学夫子不够,韶远县招揽多年,暂且有两位夫子,一位年纪大了荣养,仅剩下官与另一位夫子支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