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圣人之言已全然占据他们的时间,分不出人来教导七岁孩童识字。
教学夫子实在不够,您真要按所讲的计划开办官学,还是另请高明吧!
此事不像是修路,修路有江无眠给出的方案,要的技术也不算太高明,用人数堆砌上去就行。
韶远县别的不够,有了流民聚集,后期的确不缺劳动力。
进学需要的是高级些的知识人群,它的技术含量说要高到哪里也不算太高,只是基础识字和百位数内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不涉及太高深的经义、术数方程之类的知识。
简而言之,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
难点在于如何找到足够多的人教导学生。
官学实际用途还是教导科举人才,不可因噎废食,本末倒置,让夫子全然去教导一些不参与科举的学生。
针对这点,江无眠也有针对性的对策,“初期试点,先收部分学生再向外拓展。”
不能一起收,还不能分开收吗?
官学就在县衙附近,那就从县城开始试点,先开一期工程,再开二期工程,和城外试验的外城区一模一样。
事情堆积在一起也有先后处理顺序,教学也同样如此。
规定名额,限制先后,框定区域,从一个点辐射到一个县。
前期教导的学生能化身夫子再去教导新学生,学生成长起来再投入教育事业或建设事业,理想状态中,人才会源源不断。
江无眠给许成画饼道:“到时,许教谕桃李满天下,韶远县诸多学子皆要承情。”
许教谕目光复杂,说来说去,还是逃不开给诸多人开蒙的事务!
知晓自身跑不了,许成认命翻看起江无眠的规划。
除却对学堂规矩、学生结课标准做了规定外,江无眠对教学夫子的教学任务以及教材都有所改动。
“新教材,基础识字,炭笔减轻负担……”许成紧皱的眉头缓缓松开,时而惊叹时而思索。
夫子曾有过学生时代,清楚其中有多艰难。
束脩仅是开始,真正压垮家庭的是培育读书人所需的笔墨纸砚与书本。
前朝时期曾用竹简、丝帛记载文字,价格高昂,因此催生出纸笔记载,初期纸张仍旧成本高昂,直至本朝降下。
然书本价格居高不下,至今未有解决方式。
江无眠给出的计划中,前期摒弃如此多的成本,转化成炭笔、木板,书本教材则是尽量简化,多是基础用词与简之又简的圣人之言。
“大人安排,属实精妙!”许成一改不情不愿的态度,整个人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刻开始教学。
不过在教学之前,还有一系列的前情准备,诸如找书坊印刷新教材,官学重新洒扫翻盖,贴告示告知县城中开蒙收人、县学上学时间新规定等诸多杂事。
初次试点,学生不是太多,所以官学只要多翻盖一下后院,加两个学堂即可。
有经验丰富的工程队搭建,新的官学很快翻盖起来,江无眠还从落户韶远县的人中找回两个夫子。
原预定的教学名额再度增多,官学不得不推迟落地时间,又增加两个学堂和学堂后院给新夫子使用。
按照当前的建设成本,建筑主体的红砖称不上太贵,外层糊了一层本地自产水泥,地基用的传统方法,算下来的成本并不是很高,也只有几十两而已。
自从开始翻盖官学,韶远县的热闹从过年转到称赞江无眠身上。
对比前任知县大肆敛钱的行径,新知县又是开矿又是水田犁,开肥料作坊,给大家修路,现在又开始修建官学,全是在为韶远县的百姓考虑啊!
新知县上任不到一年,抵得过前任知县上任六年还多!
不过专门掌管账簿的蒋秋只想说:上任一年,比前任知县六年花的还多!
看看衙门收支,全靠矿产支撑!商队收益只能填平一部分开支,肥料作坊尚未盈利,水田犁收益逐渐饱和,水泥收益刚起步。
刨去矿上收益,剩余的支出盈利加加减减,县衙账簿留的数字竟是负的!
江无眠扫了一眼,“盈利逐渐增长,过不久能收支平衡,再过不久能完全盈利。”
衙门的钱多是为了买粮、办官学、修建水利而已。
晚稻刚收割入粮仓,韶远县免税,家家户户留有余粮,有抵抗风险的能力,暂时不必考虑从其他地方买粮的情况。
官学是当务之急,修建水利设施是下一步。
而衙役的紧要事则是清查人数,日后试点推行时,不至于落下任何一个该被普及知识的人。
江无眠则是把更多精力放在新教材印刷上。
韶远县有家书坊,半死不活的那种,平日全靠与官学合作才能糊口饭吃,衙门散发出去的告示也都是这家书坊出的,真要靠人手动抄写,猴年马月都出不来这么多的告示。
带上新教材,江无眠去寻人印刷。
书坊掌柜一见人来,立刻笑着引他进门,江知县可是他们的大主顾,从来给现钱,绝不拖沓。每逢上门,必然是桩大买卖。
“江大人,您今天又是准备印多少告示?”
江无眠提出一摞按顺序排好的纸张,“印书,每本首印三百册左右。”
初定的生员名额是二百人,多余的是衙门里用的,剩下的是给过来凑数听课的人用的。
单本书页数不多,但是架不住书多、首印多啊!
掌柜一听喜笑颜开,欢庆自己终于有个能吃一年的大买卖,可一算所需数量,又愁眉苦脸道,“大人,您要的太多,书坊的纸不够,需宽限半月从青州府运纸回来。”
江无眠:“……”
南康府八个县没一个卖纸的吗?
第042章 造纸
大周纸张产地分南北,北方以宁西道为主,多产苎麻、麦秆纸张,南方以淮扬道为中心,多产桑柘纸。
岭南道产的桑柘运往淮扬道,经作坊加工为纸,顺商队南下,运往各州府之中。
后经前朝末年动乱,两地书坊向其他州府移动,从此在各地扎根。南康府中本有造纸作坊,动乱之中遭了乱党,眼下已经荒废,只能从青州府一侧寻货源。
韶远县急需自己的造纸作坊,能自产自销,县内饱和还能向外拓展,整个南康府都是潜在市场。
江无眠不再提此事,下定金定下印刷量后离开,不过他倒是让张师爷带人过来检查,保证雕版不会有错漏之处。
造纸作坊一事放入江无眠的计划案中,不过先以官学为重。
刚回衙门,还未走入侧厅,周县丞的声音从户房传出,“诸位,今年仅在县中展开试行,名额满了,明年请赶早再来。”
“陈员外,官学里满了,回头教完再教你们村里,江大人安排了。”
“明年,明年一定。”
江无眠心下摇头,明年农闲时不知能教出几个学生来,若是人多,直接进村扫盲。
声音逐渐远去,回到侧厅,谢砚行正批着计划。
见他到了,指着批改出的计划问道:“来时试过水泥路,地面坚实整齐,的确适合铺路。县中新城墙又用了所谓的水泥,效果如何?”
江无眠看了眼批改的计划,他曾设想先将水泥推到各个县中,最终因卖价没谈拢,只韶远县用上了。
明年开春忙完,韶远县自行组织的商队会去附近县中销货,行货单上能添上水泥、红砖等诸多特产。
韶远县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不怕没有销路。
“纯水泥并不适合,时间一长开裂脱落。县里的墙是按比例混合砂浆,又抹面溜缝的。砂浆增强黏着性,水泥本身坚固,能撑上三五年。”江无眠给的数据较为保守,水泥混合砂浆抹面还在试验中,一切皆是推测。
三五年?!
谢砚行心惊,稀奇问道:“不需征发徭役修墙,仅靠平日维护,单单如此能撑三五之数?”
“岭南多湿气。”江无眠皱眉,略有嫌弃地道,“时间一长仍然会浸水破裂,三五年已是极限,时间一到,城墙必须换新。”
谢砚行爽朗一笑,“往年皆是一年一次徭役,征用人手修筑城墙、水渠、河堤与防御工事等等,如若能减轻徭役,是大周百姓幸事!”
说到这里,他沉吟片刻,“公文暂且按下不表。”
小徒弟刚做出水田犁,加之月上霜的交换,不适合再出面。
韩党的手不伸进岭南,不代表伸不进来,暂停一段时间暗中发力,争取能给韩党痛快一刀。
至于私下售卖一事,“仅是红砖即可。”
江无眠点点头,单是红砖也有利可赚。
他又道来铺路的实际花费与需要的人工成本,特意点明水泥优点缺点,以防圣上诘问。
“时间一长并不抗压,容易碾碎,且会消磨损伤马蹄,不适合急行军。”
谢砚行“噢”了一声,“容易磨损,成本比夯土路高,故而在路上收取养路费?”
入城之后,除却行人外,拉人、拉货的马车、牛车、驴车全按标准要交钱,竟是如此。
当然,有此缺点并不能掩盖它的有点,从实用角度看,利大于弊。
若是官道全换为水泥,行军速度加快,岭南与京中消息传递能迅捷不少,南下赴任应不会被默认为流放。
江无眠解释道:“目前养路费仅在城内试行,城外的路随意。这些花费是县衙财政支撑,算做基础建设支出。”
谢砚行品了品“基础建设”四字,深觉徒弟说得在理,只是这花费不太合理。
在江无眠去寻县学教谕的时间里,他在县衙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多数地方破旧不堪,只有路是新铺上的。
县衙都这般情况了,哪儿来的余钱去贴补修路?
虽说官场之中,县衙越破旧越能说明知县清廉,但韶远县的县衙破旧到如此模样,也不见上任知县清廉到何种地步。
恰恰相反,苛捐杂税样样不落,收受贿赂毫不手软,管家银子进了私家口袋,喂饱了一只蠹虫!
尽管追回了些银钱粮食,可也被江无眠用在百姓身上,县衙反倒是没截留。
当下的账簿盈利全靠矿脉撑着,其他作坊利润还不够修一条路。
谢砚行想来就连连摇头,别说修码头缺少人手,单是县衙的盈利都不能支撑码头修完,必须缓缓为之。
江无眠与恩师观点大差不差,于是韶远县县城内部的扫盲班试点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官学主建筑落成当日,江无眠请许成许教谕过去审查,“官学外部修建完成,内里桌椅书柜等物尚未采买齐整。”
许多与官学合作的铺子不是空了就是继承者的手艺不行,达不到要求,得重新找地方采买。
许成是县中教谕,教书育人多年,对官学之事熟稔于心,采买一事交与他才能最快归整齐备。
许教谕只问道:“不知官学花费……?”
东西他能采买,可谁出钱啊?
“县衙出钱。”不等许教谕露出喜色来,强调道:“预算有限,不得过线。”
不过线有不过线的方法,总之不是他们自行掏钱垫付就行。
许教谕完全没把江无眠后续说的警告放在心上,他火速列出一张置备单子上报,花了半月将官学收拾出来,投入使用。
因江无眠提出的要求,官学整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照旧奔着科举入仕去,另一部分则是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放出的名额满员,由新来的两位夫子教导。
此前他特意嘱咐过,这些人先教上一个月试试资质,能奔着四书五经去,那就由县衙资助去上课。
不能读书的,继续基础教育,待日后学出来了,就去各个村中普及教育。
许教谕看了看报名来的学生,直接按照男女分成左右,中间留下宽大过道。
岭南道的男女大防并不严重,其实整个大周都不算太过严厉,毕竟没人没劳动力啊!
待最后一人入座,官学彻底落成!
忙完官学,他总算是抽出时间来关注造纸之事。
“林师爷,两个寨子的态度如何?”江无眠找来林师爷问道。
当日两个寨子派人过来学习肥料制作方法时,不仅有负责教学的衙役,还有假装偶然路过的林师爷。
他带着江无眠给的任务,问过寨子里肥料情况。
“寨中与其他县中并无区别,多是岭南道的寻常肥料,甜柘渣滓同样是其中一种。”林师爷将他打听到的消息道来,“甜柘除却直接卖给人熬煮石蜜外,另外还与山中人交换药草一类,往来密切。与其他商队同样有交换,少部分以物易物,多数部分收现银。”
这么说来,寨子并不排斥商业往来,那在此设立造纸作坊应该不成问题。
现在阻拦他的唯有一件事,南方桑柘如何做成纸张?
江无眠条件反射想找金不换,转瞬之间又反应过来,不说金道长还在为陶瓷忙碌,单是专业就不对口。
果然,人有了外置劳动力自己就会懒惰。
江知县反省了一秒,就让人去问问本地造纸作坊是否有人买了,没人拿下他要租用一段时间,最少半年起步。
林师爷:“……”
大人,看看县衙账簿的钱!
江无眠愉快地宣布,“水田犁铺子已经盈利,走我的私账即可。”
这份买卖,他可是有分红的。
林师爷无声叹口气,有钱就能为所欲为,看看他们大人,都已经能眼不眨地租下半年造纸作坊了!
造纸技术并不繁复,当前的技术已趋于完善,江无眠无甚更改的方向,他仅是改良了下抄造后的环节。
大周造纸属“浇纸法”,就是用模具将纸浇筑而成。这种方式出来的纸张质地粗糙,数量较少且成本高。
尽管经过多人改良,已经减去不少成本,但纸张使用感称不上好。
江无眠用的是“抄纸法”,能笼统分为四步,分离原料、打浆、抄造、挤压水分干燥。
前面两步和“浇纸法”一样,区别在后面一个过程。
所谓的抄造其实就是将纸浆摇匀铺匀,在纸浆里加入杨桃藤、黄蜀葵等浸出液,用以增加纸张粘合度,增强韧性的同时会让纸张更加细密匀称。
30/179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