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吃吃喝喝的重生小日子(穿越重生)——枫香

时间:2024-11-05 20:15:09  作者:枫香
  本来宁总的下班时间是下午四点,今天防着再出什么事情,他乖乖待到了五点半才走。
  为什么是五点半不是五点?因为他要等老姜过来接他。
  “唉……有这时间我都走路到家了。”卓逸大楼的位置距离姜家真心不远,当然距离卓家更近。
  他刚才趴在办公桌上看动画,下巴放在桌子上时间长了有点痛,干脆到楼下混入前台,突然感觉肚子有点撑。
  哦,一罐薯片炫完了。
  他又拿了一包巧克力棒。
  前台小姐姐人美心善,给他偷渡来了好多零食,还借给他看漫画。
  温伟回家过年去了,现在家里就唐鸿一个司机,还跟着姜易云,他身边彻底没人管,开心~
  他就说春装不用改,区区五斤肉,他分分钟就能吃出来。
  想到前台小姐姐,好像有一段时间没人跟他说话了,顿时头皮发麻。
  手指敲击前台的声音,像是咚咚敲在他胸口,仿佛回到了第一次见到他老婆的那一次,那种心如鼓擂……嗯,还是不太一样。
  姜易云已经站在前台看了他有一会儿了。
  他刚才上楼先去办公室,没见到宁乐意,问了其他还没下班的人,知道他先下来了。
  大堂里,沙发会客区没有人,能藏点人的地方就只有前台了。
  他走过去一看,果然见人趴在那儿吃零食看漫画。
  他也不吱声,就这么看着宁乐意浑然不觉,看完了一册,好像才发现不对。
  宁乐意抬头的时候,嘴里还叼着一根巧克力棒:“老姜,你什么来的?”
  姜易云把他的巧克力棒掰断,塞进自己嘴里,把他拉起来:“走了,回家。”又问他,“包呢?”
  宁乐意感觉叼着巧克力棒的姜易云,像是叼着牙签的大佬:“在翠羽。爸应该会帮我拿回去。”
  “你上午什么都不带,就这么过来了?”面对一个难搞的客户,怎么像是过来遛个弯?
  “我不是带了手机?哦,还带了钱包。”不然还要带什么?
  姜易云想想也是。
  两人坐上车,管家太太发自内心地称赞:“我们家先生真厉害。”
  宁先生就很开心,问管家太太:“那你能把巧克力棒还给我吗?”一根只吃了一截,没吃完的感觉就很难受。
  管家太太瞬间翻脸,把巧克力棒一口咬碎:“不!”
 
 
第115章 红枣茶
  姜易景的婚礼按照安蔡本地农村的习俗办了三天。
  新娘温婧也是安蔡人,只不过位置在安蔡镇的北边,靠近常宁。
  姜家在安蔡镇的南边。
  温婧家也没拆迁,两边没讲究什么排场,请了一条龙到村子里,两边在村里搭了棚子摆开桌子吃饭。
  迎亲的队伍从温家宅开到姜家村。
  一路放鞭炮,搬嫁妆。
  宁乐意看着茫茫多的被子放床上摞到天花板,还在往衣柜里塞,不敢往新房里待,站外面找姜易云。
  姜易云递给他一杯红枣茶:“怎么样?小心烫。”
  宁乐意小心咪了一口甜甜的红枣茶:“被子超级多。一辈子都盖不完。”
  有个温家跟过来送亲的婶婶笑着说道:“我们家婧婧这辈里最小,两边奶奶和外婆都给种了好几年棉花。被子是稍微多了点。羽绒、驼绒、蚕丝什么的被子也买了几对。”
  另一位嫂子说道:“新房那边还有很多呢。我都说阿嫂他们不用准备那么多,新房子才多大,都要放不下。”
  这位嫂子姓温,论起来和温婧也是亲戚,都是温家宅的人,十几年前嫁到了姜家村。
  她这个话里面带着点刺,宁乐意和姜易云就当没听懂,笑着只顺着字面意思恭维两句亲家。
  姜易景和温婧的新房,严格说来是在现在区政府附近买的房子,算起来差不多内环了。
  房价非常贵。
  只不过考虑到姜易景和温婧上下班方便,而且教育资源和各方面配套都好,两家才咬牙付了首付买了房。
  房子自然不可能很大,套内只有七十多平米。主卧的面积都还没有农村的杂物间大,次卧比楼梯间大不了多少,勉勉强强放个单人床一个书桌。
  温嫂子嫁到姜家村那么多年,当然知道姜家有钱。
  姜家兄弟姐妹几个,早早都搬去了镇上住,平时也不住在村子里,偏偏村里的房子一个比一个修得好。
  姜易景家这次趁着结婚,把老房子更是里里外外重新装修了一遍,光是这装修的钱都不少了。
  不过姜宏宇这个四叔那么有钱,大侄子结婚买那么点大的婚房还要借贷款,丢不丢人?
  有这种想法的人没几个,就算很多人都这么想,姜易云也压根不会在心上。
  他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放在宁乐意身上:“小心枣子核。”
  本地规矩,女方送亲的人过来要给喝红枣茶。
  以前条件差的时候,就是枣子核煮水,枣肉是要做糕团的。
  现在条件好了,都是整颗的小红枣泡水。
  吸足水分的小红枣表皮变得光滑饱满,像是还挂在树上的时候一样,还是正红的颜色,看着就很喜庆。
  实际准备的时候肯定不会只准备女方送亲队伍的那点,来的人人都有,还有得多。
  宁乐意喜欢吃这种小红枣,只不过他不会买,买过几次小红枣都发酸:“这个小红枣好吃。”
  姜易云就去问谁买的红枣,没一会儿就用个保鲜袋装了一袋回来:“镇上干货店买的,具体哪家干货店不记得了,我先拿去放车上。”
  “一起去!”宁乐意跟着他一起走。
  村里人等他们走出围墙,才小声嘀咕:“男的和男的在一起,瞧着走路也不扭屁股啊。”
  “看着就像好兄弟。”
  他们说话间,看到一个背着另外一个跑的小伙子,感觉宁乐意和姜易云这一对很平常。
  “马家沟那里不是有一对?有什么稀奇的。”
  这种事情虽然少,但也不算稀奇。
  还是那句话,别人不碍着自家过日子,管得着嘛。
  姜易云把小红枣放车上,没着急回去。
  大堂哥结婚,家里多得是长辈们招待,用不着他们这些晚辈。
  伴郎伴娘都得是未婚的,他们两个已婚人士也不用去凑热闹。
  姜易云拉着宁乐意在自家村里来回转圈,转到河边。
  宁乐意看到用来拦截水草和垃圾的栅栏:“啊,不能划船了?”
  姜易云沉默:“……还没忘记修码头呢?”能把船划到对岸了吗?
  宁乐意跟着沉默:“梦想总是要有的。”
  姜易云就拉着他回自家老房子。
  老房子已经彻底翻修好了,外表看上去就像是一栋漂亮的红顶小洋楼。
  院子里的花草树木看得出移栽不久的痕迹。
  这些花草树木之前搬去了小农庄,前不久刚移栽回来。
  房子里硬装已经差不多完工了,剩下窗帘和一些电器还没安装,家具也还没添置。
  相比较他们家现在住的房子,现在看着这边的房子觉得很小。
  “我以前觉得这里房子很大。”
  “没多大。我们家就三口人,宅基地就这么大。我爸选的位置好,周围自留地能多一点,现在把外面自留地圈起来,院子就显得大一点。不过以前这边地势低,每次下暴雨涨水就被淹,这块地没人要。我爸妈造房子的时候,花大力气垫高了不少,不然每次下雨都要抗洪抢险。之前造的时候没做好防水,地下室还渗水了。”
  他说着说着就笑起来,“要是你嫁进来,就能多批一个人的宅基地。”
  宁乐意瞟他一眼:“想什么呢?”小娇妻倒反天罡!
  姜易云抱着他轻轻摇了摇:“想跟宁总一个户口本。”
  噫~又撒娇,真拿小娇妻没办法。
  家里还没家具,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两人楼上楼下转了一圈,就重新回到了喜宴。
  宁乐意之前没注意,现在听姜易云说,才发现姜易云家真的距离姜家其他三个伯伯家有点远:“我还以为是附近批不出宅基地了,所以爸妈才选了靠河那边的位置。”
  姜易云悄悄指了指连成排的姜家三个伯伯家的房子:“没。我爸妈想自己做点小生意,这边地方小了点,住一起还话多。”
  宁乐意自家人口简单,但以前住在村里面,确实不少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完全能理解,但:“做点‘小’生意?”
  小生意可真小啊。
  姜易云眼里带笑,一脸严肃:“嗯,小生意。”
  热热闹闹吃了个午饭,家里人实在太多,宁乐意和姜易云出去找卖小红枣的干货店去了。
  结果镇上的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最后只能去书店待了会儿。
  今天天气很好,露天咖啡馆坐满了人。
  两人就待在阅览室里,一人一本书看着,身边还有许多做作业的中学生,也有一些中老年人坐在那儿看书看报纸,有些耳朵里塞着耳塞听收音机,还一边打毛衣。
  坐了一会儿,宁乐意看到王老师手上抱着一叠资料进来,应该是没找到空位,正准备走。
  他赶紧站起来,朝王老师招招手。
  王老师几步过来,把手上的东西都放在桌上,小小声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宁乐意往旁边窗台上一坐,同样小小声问:“怎么那么多人?”这不都过年了,家里不是应该很多事情要忙的吗?
  王老师把手上的书放在阅读架上,翻开笔记本,摆开纸笔:“这里有暖气。”
  剩下的不用多说,宁乐意就明白了。
  现在这天气,在家做作业手指都能冻僵,根本握不住笔。
  文化公园也有免费的阅览室,但是位置很少。
  宁乐意当初造这个书店,主要目的一个是让安蔡的学生能够更加方便买到教辅资料,另外一个目的是让一些节俭的老年人能够有个可以免费吹空调的地方。
  现在这样也挺好的。
  王老师显然是这里的常客,坐下没一会儿,就有学生拿着习题册过来问题目。
  宁乐意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类似的老师,阅览室里还不止一个。
  姜易云的手机振动了一下,拿出来一看:“爸在找我们了。”
  两人把老师身边的黄金宝座让了出来,马上就有一个学生抢走,像是抢到了一个数学BUFF。
  有什么能比做数学题的时候,身边坐着一位数学老师更让人安心的呢?
  两人又回到蔡家村,车子差点没地方停,干脆停到了自家院子里。
  院门一开,发现里面已经停了两辆车。
  姜易云想也不想,就把车子横在那两辆车的车屁股后头。
  宁乐意下车就笑:“一会儿爸出不了门,还得让你先动。”
  姜易云下车整理了一下领带和袖口,又给宁乐意整理了一下:“我们肯定先走。一会儿还要当司机,把亲戚们都送回去。”
  亲戚们大多都住得不远,但有些也不算近。
  尤其是一些老长辈,肯定得车接车送。
  宁乐意打哈欠到一半,顿了顿才接着打完:“我都差点忘了。应该借两辆大巴,像公交车一样,一个村一个小区送。”
  “大巴会有人嫌不够体面。一会儿你直接送到村口就是了,别送到家门口。现在村里面违章搭建太多了,进出就一条路,连个调头的地方都没有。”姜家村位置略偏,附近没有太多工厂,没什么人过来租房,所以违章搭建不多。
  姜易云早上去接的有两个村子,真的是车子大一点都进不去。
  “知道。”宁乐意出门前还是嘀咕一句,“我统筹几万人返乡都没这么乱。”
  说完,他自己就笑了,“不能这么比。人家结婚就这么一次,之前没经验。我们都组织好几年了。”都是磨合好的专业团队,甚至已经形成了传帮带的模式,工作效率专业水平肯定不能比。
  当然被统筹人员的配合度也不能比。
  亲戚怎么能和员工比?
  多得是亲戚不听安排,还得反过来安排人的呢。
  等一切都忙完,姜易云和宁乐意回到家里,都已经晚上十点了。
  “感觉不比自己结婚轻松。”姜易云下车就想进门躺平,感觉自己结婚都没这么多事情。
  宁乐意比他早一点到家,已经拿着逗猫竿,逗了一轮猫。
  大黄像二黄一样瘫在地上,吐着舌头。
  姜易云摸了猫撸了狗,跟着宁乐意坐到沙发上,没看到其他人:“爸妈呢?这么早就睡觉了?还是在打麻将?”
  宁乐意指了指厨房的位置:“拍视频呢。他们在争取教网友做过年菜色。”
  “年夜饭视频不是已经发过了?”
  “嗯。我妈在教做包汤圆,年糕的N种吃法。”年还没过呢,他已经吃得人都快像年糕了。
  申城夹在长江和钱塘江中间,是河流汇聚之地。
  糕团领域中,北有崇明糕、南有水磨年糕,还有各种各样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冷吃热吃汤吃干吃有馅没馅甜的咸的糕团,也是糕团汇聚之地。
  过年买菜难,他们家人还多,年前就进行了许多批次的囤货。
  宁乐意已经连着两天早饭蒸崇明糕,中午炒年糕,晚上汤圆,感觉胃都要黏糊在一起了。
  姜宏宇端着一碗酒酿汤圆出来,也不去餐厅,就坐在客厅里慢慢吃:“乐乐是吃腻了?明天早上爸爸给你做酒酿年糕吃。”
  宁乐意举起双手投降:“不要了!我不想吃年糕了!给我炒盘青菜吧。”
  姜宏宇觉得也行:“青菜炒年糕也好吃的。”
  姜易云感觉宁总听到年糕两个字都快应激了:“别逗乐乐了。”他把宁乐意的脑袋拉到自己腿上枕着,又拿了个抱枕给他盖住肚子,“明天早上我给你煮碗菜梗丝肉丝面,再煎个荷包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