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草原生存记[穿越]——芃县令

时间:2024-11-22 08:16:00  作者:芃县令
  将童长史的事情扫尾结束,贺兰定继续处理部落的事宜,着人唤来郑令修,询问小学堂改制进行如何。
  “等您回来,黄花菜都凉了。”郑令修早就摸准了贺兰定的脾气,说起话来非常自在。
  “许多人家都把家里适龄的孩子送过来上学。近日不是出货高峰么,各家都忙,我就给孩子们排了半天的课。还有半天回家帮忙干活。”如今的郑令修俨然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校长”了。
  “除了新生入学,还有八个孩子毕业了,不准备继续上了。”有的回去嫁人了,有的在镇上找了一份适合的差事。郑令修尊重学生们的选择。
  “再有一个。”郑令修遇到一个困难,“学生多了,周练、月考需要出的试卷就多了,我手下几个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抄眷试卷,学习的时间都被挤占了。”
  贺兰定道,“这个好解决,用雕版印刷啊!甚至还可以搞活字印刷。”
  贺兰定掏出一枚自己的印鉴章展示给郑令修,“和印章的原理一样,将试卷的内容雕刻在木板上,然后涂墨油拓印下来。”
  不等贺兰定将印刷术的研究工作甩给郑令修,郑令修抢先道,“可是油烟墨很贵!”
  如今的小学堂,大家用的笔是羽毛笔,纸是贺兰家自己制的葛纸,各项成本其实很低。
  不然贺兰定也不会直接免了所有人的学费。但是印刷试卷的成本可不低,普通的墨汁是不好用来印刷的。
  如今不是没有雕版印刷,但其成书价格并不比手抄书便宜,其中,贵就贵在印刷用的油墨烟。
  见贺兰定茫然的样子,郑令修解释道,“不仅要烧松木取烟,还要用鱼鳔胶做粘合之用。”光是这两道工序的成本就不低了。
  贺兰定:ok,再一次开金手指失败!
  “那.....那就用黑板和粉笔吧。”贺兰定立刻找到了新的解决办法:把试卷内容抄在黑板上,学生们在纸上写答案,这不就妥了么!
  “行,这事儿就拜托郎主了。”郑令修笑盈盈地将工作转手丢给了贺兰定。
  贺兰定:不是?!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
  吐槽归吐槽,贺兰定脑子里已经开始回忆粉笔的制作方法了:大约就是石膏加石灰混在一起?
  “对了。”临走,郑令修将阿兰几人的学习情况报告贺兰定,“差不多了,开店算账,人情交往,都大差不差了。”
  郑令修还在家时学得就是这些管家打量铺子的技能,算是专业对口了。
  郑令修不放心问,“你就让一群女子去雍州开店?”万一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贺兰定一边琢磨粉笔制作方子,一边道,“我能是没谱的人?”
  贺兰定在雍州盘下的是两间相邻的铺子,一间交给阿兰开甜品店,一家则开贺兰百货。
  “两家店可以守望相助。”贺兰定道,“除此之外,我还会招募一些健妇充作甜品店的护卫。”
  贺兰定给天平店的设定是只招待女客,如此,护卫什么的用男子就不大合适了。
  见贺兰定考虑如此周全,郑令修放心下来。她是真心希望阿兰她们能够在雍州做出一番事业来的。只是这世道,男子顶门立户都不大容易,更不要说一群女子了。容不得她不多虑。
  心满意足的郑令修正要告辞,却被贺兰定叫住,“崔小郎如今怎说?”先前崔真不是不配合教学工作的么。
  提起崔真,郑令修冷哼一声,傲然道,“他能怎滴?君子一诺千金,他都输给我了,自然该听我的。”坚持什么的,不就是用来打破的么。不愿意教女学生,教着教着就会习惯的。
  “你也别欺负人家,转头人跑了,就亏大了。”崔小郎可是宝贵的综合性人才。
  “明白。”说完施施然走了。
  又见了几个大管事,贺兰定总算把这段日子的事物了解理顺畅了。长舒了一口气,松松神后,贺兰定取出了郑枢送来的煤矿图。
  地图上的大鲜卑山就是后世的大兴安岭。如今叫大鲜卑山,顾名思义,这山和鲜卑族有关——如今的大魏皇室,拓跋鲜卑初起时就是一只活动在大鲜卑山森林的猎牧部落。三次南迁后建成了如今的大魏王朝。
  如今大鲜卑山一带归护东夷校尉管理,当地蛮夷部落林立,贺兰定想去那边采煤,并不容易。
 
 
第一百四十章 
  根据郑枢提供的资料, 许多古籍中对煤都有所记载。
  比如《山海经.山经》中将煤成为“石涅”,在汉朝时曾有人将煤制成了煤饼当做燃料,只是这种燃料并没有能够大范围推广开来。
  至于为什么没有能够推广开来, 贺兰定有两个猜想:
  一是, 古代的植被覆盖率很高, 出门就能砍到柴火做燃料。且这种燃料还是可再生的, 也不用花钱, 砍完了继续长,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把绿地森林变成黄土高原。
  二是,古代的交通不发达。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有煤矿, 想要全国范围内推广以煤作主要燃料, 那必须得先建成较为发达的交通体系, 将煤从矿场运出去。
  两种因素叠加之下,普通老百姓们还是会选择自己砍柴自己烧,而官方也没有那样多的人、物力去建成交通网络——倒也不是不行,将建造佛寺、开凿石窟的人手和资金抽走去修路, 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指日可待啊!
  可是, 煤对草原老百姓而言却是一种非常适合的燃料。草原没有柴木可砍伐, 只能以混有植物纤维的牛粪作为燃料。
  一旦煤进入草原,多余下来的牛粪则可以作为肥料来提升地力,土壤肥沃又会带来粮食的丰收,这将会是一个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将煤作为燃料, 窑炉的温度也会更高, 用来锻造武器可以去除更多杂质, 锻造出削铁如泥的宝剑不是梦想!
  对了!贺兰定眼前一亮:有了充裕的燃料, 自己说不得还能搞出蒸汽发动机呢!直接跳过以水力、风力为动力的中间过渡阶段,跑步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
  正思维发散着,外头传来动静,却是阿史那熊塔过来了。
  “去东北的商队已经组建好了,哪天出发?”阿史那熊塔请示贺兰定。
  去东北行商,其目的是去大鲜卑山探路。按照郑枢圈画出的地方,在大鲜卑山的北麓和南麓都有一座露天煤矿。只要把地表的杂物清理掉,不需要打井深挖,直接开采地表的煤矿就可以了。
  贺兰定将煤矿地图交给阿史那熊塔,叮嘱道,“行商是次要,主要是找到这两处煤矿,注意不要和当地势力起冲突。”
  大鲜卑山那边资源丰富,除了有许多少数民族生活在其中,高句丽亦对其虎视眈眈。贺兰定的计划是低调行事、悄悄滴发财。
  “明白!”阿史那熊塔知道自己此行身负重任,关系到怀朔未来的发展。
  待去东北的商队出发,贺兰定琢磨着要不要提前把窑炉建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锅子都洗干净支好了,就等“煤”下锅了。
  正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大将军府来人传唤。
  贺兰定猛一拍脑袋,终于想起自己好似忘了什么事情——出门小半年,回家也没去见见阿翁和舅舅,显得很没良心啊!
  带上从雍州买的当地特产,贺兰定来到大将军,却没能见着阿翁和舅舅。一问才知道,阿翁去练兵了,舅舅去督促水利了。
  闻言,贺兰定吃惊,心道,大家伙干劲很足啊!就连阿翁都燃起来啦!
  可是.....既然阿翁和舅舅都不在,唤我过来作甚?
  贺兰定正挠头,大管家领了一个人过来。
  是个女人?!还是个看起来比较成熟的女人?!看起来二十五六岁的模样。
  贺兰定心中紧铃大作,后撤一步——这!这!这!阿翁为了自己也是煞费苦心了啊!
  “这位秦娘子。”大管事给贺兰定介绍,“将军特意为小少爷您从河东郡找来的。”
  贺兰定脑子里嗡嗡作响:怪不得阿翁和舅舅都不在,他们这是跑了啊!毕竟,给大外甥找人.妻是件光荣的事嘛?!
  “小少爷?”贺兰定脸色太过难看,大管事上前一步,关切询问,“小少爷可是哪里不舒坦?”
  “没有没有。”贺兰定连连摆手,擦擦额角的冷汗,虚弱道,“只是有些震撼。阿翁和舅舅对我...额...用心良苦。”
  但是,这真没法接受啊!自己又不是禽兽牲口。
  “那是自然的。”大掌柜一张橘子皮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小少爷说想酿酒,将军便特地从河东郡挖来了会酿酒的人才。”
  “嘎?”贺兰定傻住——似乎单纯是自己思想不健康了。
  “酿酒?”
  大管家点头,介绍身后的女子,“这位秦娘子可是酿酒的好手。”
  贺兰定想提纯酒精作为军备物资。可是要提纯酒精,首先得要有酒,但是贺兰定不会酿酒,便将寻访酿酒师的事情托付给了阿翁和舅舅。
  河东郡人善酿酒,据说那边产出的酒“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
  段宁去河东郡寻访挖掘酿酒师却没那么容易。这年头,各家各户,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工匠之家,都把自家的秘技、手艺藏得严严实实,轻易不会露于外人——一个方子养三代人不是胡说的。
  段宁废了好一番的功夫,才找到了这位会酿酒的秦娘子。
  秦娘子是河东郡本地人,家中世代酿酒为生。到了秦娘子这一代只得了秦娘子这么个女娃娃,为了不断家业,秦老爹就为秦娘子招了个上门婿,将酿酒的绝技和家中生意都交给了女婿。
  但是嘛,世上多是负心汉、薄情郎,这女婿一开始看着还不错,但是等秦老爷两腿一蹬归天了,就暴露了本性。什么招妓、家暴、赌博,无一不沾。
  大概是老天爷看不过眼。一日,这女婿喝多了酒,解手时没站稳,一个踉跄,后脑勺着地。等第二天被人发现的时候,身上都凉了。
  这糟心玩意死了,秦娘子却没能迎来好的生活,一群亲戚虎视眈眈地盯着秦家的产业呢。
  “恰好大少爷去河东郡,这位走投无路的秦娘子将家里产业全卖给了大少爷,人也跟着回了怀朔。”
  贺兰定松了一口气,这才敢细细打量了一眼对面的女子,心里为自己刚刚的胡思乱想道了声抱歉。
  秦娘子直接回视贺兰定的打量,冷冷道,“我只酿酒,不卖方子。”
  “行!”贺兰定也只要酒。
  “那我们商议个合作方案。”见对方是个直率的,贺兰定也开门见山说起正事,“是你自己开酒坊,把酒卖给我。还是我提供粮食,开你薪水,你帮我酿酒?”
  “我可以自己开酒坊?!”秦娘子吃惊,一直平板的脸上终于有了变化,她扭头望向大掌柜。
  大掌柜笑盈盈道,“秦娘子听小少爷的吩咐就是。”
  秦娘子心脏砰砰直跳,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背水一战真的迎来了转机。她看向贺兰定,坚定道,“我要自己开酒坊!”她要在这寒冷荒芜的北疆将秦氏酒坊重现人间!
  十日后,怀朔镇城南商业街上多出了一家酒肆。
  酒肆门面不大,门口摆着一个大酒坛。随着日头升起,温度慢慢攀升,清冽的酒香越来越浓郁,浸满了整条街道。
  看着曝晒在阳光下的酒坛,贺兰定终究没能憋住担忧,“这.....真的没问题?”——这么晒着,不得把酒精都挥发啦?!
  秦娘子非常感激贺兰定给自己的机会,并在心中默默认定贺兰定将会是自己此生以死效忠之人,但是涉及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她丝毫不让。
  面对贺兰定的质疑,秦娘子坚定不移地回道,“这是我们秦家的秘诀。”
  “酒水酿成之后,用坛子盛酒,于阳光下暴晒十日,然后封盖收藏,酒香则经久不衰。”说完,秦娘子抬头看了眼惨白耀目却丁点热气没有的太阳,陡然有些迟疑了。
  “啊......大约是可以的。”这北地的水和太阳都与河东郡不同,自己按照秦家的祖传方子,能造出曾经的酒水滋味吗?
  贺兰定还是觉得这样暴晒会让酒精挥发,这多浪费啊!
  “你店铺里卖的酒水我不管。”贺兰定道,“我这边要的酒水不要经过这道程序,酿成后直接送去贺兰大宅就行了。”
  基础的酒水已经到位,蒸馏设备也提前备好了——贺兰定画了图纸,请王铁匠打了一套铁制蒸馏冷凝设备。
  只是铁制设备只能当做过渡使用一段时间,因为酒水中乙醇和空气接触后会产生乙酸,而乙酸会腐蚀金属。这套设备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生锈了。
  “这是图纸,到了雍州后找加琉璃工坊,打造两套这样的设备。”贺兰定将蒸馏设备的图纸交给可单鹰。
  转眼又到冬日,可单鹰又要启程去雍州给刺史府送节礼了。
  这一回除了送礼的队伍,阿兰一行人也会一道前往雍州,去那遥远而繁荣的中原腹地开始一段崭新的人生。
  贺兰定拍拍可单鹰的臂膀,轻声道,“辛苦了。”才跟着自己在外奔波小半年,又要再度启程了。
  可单鹰憨笑着,只一个劲儿得说不辛苦,“和前几年比,这点子苦算什么啊。”大家都不怕苦不怕累,怕得是付出一腔心血后依旧一无所有。
  贺兰定又看向阿兰,将近一年的学习培训生涯,让她看上去从容许多。往日的那种紧绷、焦灼,甚至是癫狂,终于消失无踪。
  “看起来还不错。”贺兰定笑了,“祝您鹏程万里,达成所愿。”
  阿兰点头,“必不负所托。”
  “黑塔和陆木那边我会照应。”贺兰定承诺,“等陆木再长大些,明年天气暖和了,我送他们随商队去雍州见你。”
  提起心中记挂,阿兰淡然的神色有所波动,一双眸子染上了水光,却硬生生忍住不肯落了,只哽咽道,“一切都托付大郎了。”
  长长的车队使出怀朔沧桑古朴的城墙,承载着希望之火从一个荒野走向另一个荒野。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