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武川镇的贺拔父子四人调来怀朔任职,为得是什么?
为得就是借力打力,利用武川贺拔的力量压制段氏以及贺兰部落盘踞怀朔多年的势力。
什么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就是了。杨钧就是要吞掉怀朔,又或者说,其背后之人要吞掉怀朔,准确说,是要吞掉贺兰。
“这怎么办?”段宁完全六神无主,段家已经把一切都压在了怀朔,压在了贺兰定的身上。想到兴修水利而花出去的五铢钱,段宁的心都在滴血。
“眼下就是杀了杨钧也没用了。”贺兰定浑身冰冷,不全面的情报让他对情况的危机程度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么一个失误很可能会让自己多年的心血全部化成泡影。
“先避其锋芒。”贺兰定冷静道。
“什么?!”段家父子俱是大惊,两人瞪圆眼睛看着贺兰定,不可思议贺兰定竟然做出这样窝囊的决定。
“不然呢?”情况越危急,贺兰定越冷静,他反问段家父子不避其锋芒,那要怎么办?
“半路截杀了他?”杨钧举秀才出生,但军事水平不差,想要杀他不是一句话那么容易的事儿。说不定杀不成反而暴露了自己,让人拿了短处。
见段家父子不服,贺兰定再指出一条路,“或者买通仆人给他下毒?让他半死不活地吊着?”这些都是贺兰定一路上想过的办法。
“这个可以有!”段宁眼睛一亮。
段长摇头,“但是这只能解一时之困。”倘若杨钧背后之人真的是冲着贺兰来的,那杨钧倒下了,必然还会有其他人来。
贺兰定接过话,“两手做准备。”一方面转移贺兰部落的资产和人口,将工坊和仓库转移。另一方面遣人潜入杨钧暗中动手。
“阿翁,贺兰大宅留给您养老。”贺兰定突然没头没脑来了句。
“您上书一封,就说在怀朔近二十年,早就将怀朔当做了自己的家乡。另外近日蠕不稳,恐他们南下惊扰皇陵,您要在怀朔护卫大魏、护卫皇陵。”
“如此,您留守怀朔,与草原上的贺兰部落守望相助。”贺兰定将段氏父子留在怀朔,主要是为了怀朔附近刚刚开垦出来的那些良田。
“杨钧一来,首抓军事,一时半刻顾不上农事。且他读书人,要脸皮,不会一上来就与阿翁相争。”贺兰定思路非常清新,“抓住了军权,他第二要下手的就是怀朔羊毛联盟。”
“我会召开会议,让联盟众人配合行事。”对商人而言,跟着谁能赚钱,谁就是老大。一面是带领他们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贺兰定,一面是过来摘取胜利果实的陌生人。谁都知道该怎么选。
一条清晰的撤退路线已经在贺兰定的脑子里形成:贺兰部落除了羊毛生意以外的所有工坊全部转移;段家父子留守怀朔,保住良田,稳住粮食供给;羊毛大联盟不做改变,作为明面上的诱饵。
“那城墙还修吗?”段宁都快要哭了。那可都是他老段家的心血啊
“修!”贺兰定斩钉截铁——这怀朔,他早晚还是要回来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贺兰部落搬迁工作开始, 虽然一切都是悄悄的进行,并不声张,但是这么大一个部落活动起来, 就算再小心, 也会引来注目。
不多时, 便引来了多方注意, 窦家、鲜于部落先后上门拜访。
贺兰定对外的统一说辞是:“我与那新来的杨将军有些私人小过节, 他来做怀朔的镇将,我日子肯定好不了。”
“他是朝廷命官,我是升斗小民, 我只能避其锋芒, 将大部分的部落资产转移到敕勒川去。”贺兰定看中了怀朔之北一处叫吐若奚泉的地方。那是一处原野, 土地相对肥沃,以雪山融水为主要水源,只是气候相对怀朔又要恶劣三分。
“何至于此啊!”窦兴非常不理解贺兰定的所作所为。他却不知道,贺兰定已经不是单纯的豪商了。
那些隐匿在草原的人口, 日夜炉火燃烧的打铁坊,装满兵器的武备库.....无论是哪一个, 落到杨钧的手里都能让贺兰灭族。
贺兰定不能去赌, 他输不起。虽然眼下看起来的确窝囊得要命,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己如今要做的就是保留火种,以待来日。
“羊毛大联盟的一切事宜都不变。”贺兰定给窦兴吃了个定心丸。
窦兴拍腿叹息, “那杨将军吃相是着急了些。”这人还没到呢, 就开始插手怀朔的军务了。直接从武川镇调来贺拔父子四人掌军。这不是赤裸裸地要将原本段将军一脉, 也就是贺兰定一系赶出怀朔么。
“只怕以后的日子要难了。”窦兴也心生忧虑。
窦兴前脚走, 鲜于安后脚就登门了,像是说好的似的。
鲜于安还是慌急慌忙的模样,脚还没进屋,大锣嗓子就嚷嚷开了,“贺兰部落要搬迁?”
贺兰定笑道,“不是搬迁,就是转移一部分人去吐若奚泉开荒种田。”
鲜于安松了一口气,拍拍胸口,后怕道,“吓死我了,我家婆娘听说贺兰部落迁徙,嚷嚷着要一道走。”
如今鲜于部落是主母阿狄掌权管事,要是阿狄一心跟在贺兰部落迁徙,那还真谁都拦不住。
“阿狄夫人呢?今日怎么不见她来?”贺兰定问。他还是挺喜欢与这位豪气的女首领做生意的——是个有头脑的。
“嗨!”提起这事儿,鲜于安满面红光,“阿狄怀孕啦,我要当爹啦,不叫她骑马吹风的。”夫妻二人成亲多年,终于怀了头胎,重视异常。
贺兰定连道恭喜,又将自己和窦兴刚刚所言说了一遍,“其实也是为了避避新镇将的锋芒。”
闻言,鲜于安腰杆一塌,没了精神,喃喃道,“完了,我媳妇肯定要跟着贺兰跑了。”自家婆娘自家知,鲜于安不明白自家婆娘对贺兰小儿这种盲目地信任从何而来。但是眼下,贺兰部落要迁徙,阿狄必然也是要跟着一道走的。
整个敕勒川如阿狄这般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主要是,大家住的都是毛毡房,搬家容易得很,分分钟的事情。
因此,贺兰定哪怕想将搬迁的动静压到最低,但是还是挡不住许多小部落的跟随。
“大家都相信师父。”阿鹤难受极了,因为他不在贺兰部落搬迁的名单内,贺兰定安排他留守怀朔。
同样被安排留守怀朔的还有侯景。
侯景原本就是怀朔的一名戍兵,文书档案都在军中存着。贺兰定只不过将他的小队抽出来跟着自己一起做事。
贺兰定道,“这次只留你在怀朔军中。”至于当初与侯景一起被抽调的士兵,贺兰定全都带走了。
侯景却得意一笑,“那些家伙没有我机灵。”无需贺兰定解释,侯景就明白了自己被退回怀朔军中的原因——替郎主看场子呗。
“我是朔州人,跟着您的时间也不长,姓杨的也不会怀疑到我头上。”
贺兰定大喜,“孺子可教!”和聪明人说话就是容易。
怀朔戍军大部分都受过段家或是贺兰定的恩惠,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段家走了,新将军便是他们的主子。虽然段家父子一定在军中安插的人手,但是贺兰定也不能全然不管。而侯景无疑就是个绝佳人选。
贺兰定的安排正中侯景下怀。对侯景而言,此时回怀朔军中对自己而言就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位置——贺兰定是最后的赢家,那自己就是贺兰家的人,跟着一起鸡犬升天。要是杨钧技高一畴,那自己早前与贺兰的粘连早已一笔抹去,也影响不到自己。
因此,侯景欣然同意了贺兰定对自己的安排。
整个贺兰部落如同一个巨大的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拆卸、搬运、装车。长长的马队一路向北,穿过幽绿的草原,抵达新的聚居地。
技术人员是第一批撤离的。工匠组、打铁队都是贺兰部落最最宝贵的财富。如今还多了一个制药组,就两人,正是阿昭从宫中送出来的两位退休的宫女。
两位原本在尚药局做活,虽然没有正经学过医术,但是在尚药局她们接触到的是大魏最顶尖的医疗水准,长达二十年的耳濡目染之下,对望闻问切之术略有小成,而且极善制药。
对于刚到怀朔,还未能落脚,又要迁居更北之地,两位药师没有任何怨怼。她们像是沉默的羔羊,主人将她们牵到哪儿栓着,她们便在哪儿吃草。
或者说,大部分的贺兰族人,以及陆陆续续加入贺兰部落的那些流民们,他们都像是温驯的羔羊。贺兰定领他们往哪儿去,他们便往哪儿去。
这种沉甸甸的信任和依赖让贺兰定在无数个深夜中辗转难眠,他无法克制地从头开始复盘,思索推敲每一个细节,推演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自己还需要有哪些应对措施——他怕自己辜负了这些信任。
至于远在洛阳的阿昭,他是真的顾不上了——幕后之人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是元叉,要么是刘腾。贺兰定更倾向于是刘腾,因为刘记商行是刘腾的产业。而刘记商行可以说是整个大魏对贺兰定的底细了解最透彻的存在。
从风靡南北两国的豆制品,到后来的精盐、晶糖,只有刘记商行清楚知道这些富可敌国的方子从贺兰定手里出来——贺兰定终究为自己往日的粗枝大叶付出了代价。
不管怎么样,对方盯上了自己,又怎么会放过宫中的阿昭呢?可是,贺兰定已是自身难保,更论其他呢。
贺兰定担心阿昭的处境,却不知自己这一回的猜测并不全然正确。小小的贺兰部落根本入不了那人的眼呐。
一切的起因源自任城王元澄觉得朝廷对六镇守将的任用选择太过轻率,万一蠕蠕南下,恐难以抵挡,危及皇陵。因此上书要求胡太后注重守边将领的选派,严肃政治军纪。
刘腾趁此机会,插手北方军镇军务。他的确看上了怀朔,但是他想要的是以怀朔为跳板,掌握北方六镇,以此国之爪牙辖制国之肺腑。
能够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小太监一步步走向大魏朝堂的权利巅峰,刘腾又怎么是短视之人呢?一个小小的贺兰部落他还不放在眼中。他要的是更多!
此时的洛阳皇宫中,阿昭也知道怀朔镇将变动一事,她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如今她自己手中的屑末权利全都都是源自胡太后的施舍,根本没有任何自主权利。
一灯如豆,佛香袅袅。昏黄的灯光下,阿昭跪坐在桌案前,腰杆挺直,悬臂抄写佛经。经书上的因果轮回、劝人行善之语,一个都字都进不了阿昭的脑子。
此时的阿昭满脑子都是: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太慢了!自己的速度太慢了!这样的自己根本帮不了阿兄!帮不了怀朔!
阿昭想要更多的话语权,但是,除了讨好太后,她实在不知道还能从什么地方得到自己想要的权利。
她又想,为什么元叉和刘腾能够攫取到滔天权势呢?因为他们拥立有功?因为元叉姓元,代表着大魏皇室宗亲?因为刘腾是个无根之人,表面无害,更受陛下青睐?
那自己的优势在哪儿呢?
阿昭绞尽脑汁地思考着,经书抄了一卷又一卷。
灯油暗了又重换一盏,笔头秃了又再换一支。从夜色浓重到天光破晓,阿昭磨破了手掌,笔杆上沾了殷红,终于抄完了十卷经书。
活动了一下酸胀的手指,阿昭扶着桌案起身,嘱咐随侍婢女,“走,去佛堂。”眼下的自己,能做的只有投其所好了。或者说是摇尾祈食。
洛阳的天空才蒙蒙亮,抬头看去像一顶倒扣的锅底,压在人的心底沉甸甸的。
阿昭觉得如今的自己就像是被栓上脚链的苍鹰,明明有可以搏击苍穹的翅膀,却被捆缚住无法冲击云霄。
“陛下生辰将至,我身无长物,一针一线都源自陛下的恩赐,实在想不出什么拿得出手的生辰礼物了。”阿昭对身后的侍女说着话,但是她知道,不消一个时辰,这些话就会传到胡太后的耳中。
胡太后兴许治理朝政的本事一般,但是对后宫的掌控力还是值得称赞的。
“只能将这十卷《无量寿经》供于佛前,求佛祖庇佑陛下健康长寿,无病无灾。”说着这样的话,阿昭的嘴角噙这温和的笑意,心中却是惊涛骇浪平地起,恨不得将这样虚伪又无能的自己一个浪头拍死的沙滩上。
然而,除此之外,自己还能做什么呢?只能于这无尽黑暗中蛰伏、隐忍前进。
【作者有话说】
贺兰定:我忍!
贺兰昭:我忍!
贺兰暄:欧耶,我们是忍者神龟家族!
第一百六十三章
神龟二年九月, 敕勒川草原的第一场初雪落下之时,贺兰部落已经完成了搬迁工作。除了羊毛工坊、贺兰小学馆、贺兰食肆以及贺兰百货,其余贺兰家的所有作坊和资产全部完成了转移。
阿史那虎头就是在这个时候回到怀朔的, 见此情形只觉天都要塌了, “这是发生什么事儿啦?!”自己媳妇还都没娶上, 怎么连家都没啦!
“不是没了。”贺兰定振振有词, “是战略性撤退!”
“战略性撤退?”阿史那虎头反复品味着这个新名词儿, 觉得自己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将搬迁的事情丢到一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儿。他们本来不就是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嘛!草原才是他们的根,怀朔只是个临时落脚点。如阿史那虎头这般想法的族人不在少数,这也是贺兰定搬迁工作如此顺利的原因之一。
阿史那虎头说起正事儿, “铁矿山找到了, 就是有些麻烦。”
营州建德郡广都县, 也就是后世的鞍山一带,如今是高句丽的管辖地带。和大鲜卑山的露天煤矿不同,广都县的铁矿开采没那么容易。
阿史那虎头道,“恐怕要炸山开采, 如此动静就太大了。”这就必然绕不开当地人的眼睛了。
但是阿史那虎头已经想到了个好办法,“现在的高句丽王高云偏宠爱小妾, 和世子高安的关系不好。”
“咱们不如.....”阿史那虎头做了个手起刀落的动作, “结果了高云,扶持高安继位,到时高句丽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贺兰定:!你这是真敢想啊!!!
见贺兰定双眼微瞪的模样,阿史那虎头挠头嘿嘿一笑,“我这个主意不错吧。”
120/164 首页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