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竹西看着站在前面侃侃而谈的许玖,忍不住感叹她在外面确实会做人。
“本月15号,著名魔术师魏廉被人于办公室内杀害,经过重案组与协助专家联合侦查,嫌疑人郭林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范围内……”在提到协助专家的时候,许玖的视线不期然落到叶竹西身上,两人视线短暂交汇,又快速移开。
“后在昨天,也就是19号的时候,重案组获知郭林失踪的消息,为此展开更深层的调查。并于昨晚接到崖县刑侦队同事们的汇报,一·一五案的嫌疑人郭林被发现死于崖县的山路下。经过检验科的DNA比对,这具被烧焦的尸体就是郭林的。昨晚李法医和我共同完成了二次尸检,我们发现死者死于末次进餐三小时后,死因为利刃贯穿心肺脏。”
崖县刑侦队的林队长下意识看向李法医,后者端坐在那,给了他一个不尴不尬的笑。林队长收回视线,之前李法医给的初步尸检结果可是疑似枪击,经过这一晚就变了……他看向站在前面从容不迫的许玖,应该是重案组的法医给出的结论,只不过碍于李法医年纪稍长护着他的面子。
刑警查案可不能为了面子不探究真相,如今两次尸检的结果相左,作为负责侦查的林队长必须问清楚:“许队,死者身上的创口疑似枪弹留下的弹道创口,你们昨晚二次尸检之后否决了枪击的可能性是吗?这对我们确定接下来侦查的方向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侦查人员有问题务必问清楚,这对确定后续侦查方向很有必要,李法医深知这一点,他也没觉得尴尬下不来台,法医的工作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一次尸检无法完全找到答案,还需要复检才能确定一些疑问。
许玖解释说:“创口和体内的创道确实非常像枪弹创,但由于郭林的尸体皮肤被完全焚烧过,导致无法判断尸体体表是否有火药颗粒等现象,使得我们无法进一步根据创伤形态判断是否为枪击。”
林队长急着问:“那你又如何判断是利器刺入的?而且利器……这是圆形像弹孔一样的创口,怎么会是利器呢?”
李法医轻咳一声,说:“林队稍安勿躁,听许法医慢慢说。”
只一晚的时间,李法医对这位来自公安部的年轻女法医就心服口服了,可以说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之前虽然面上不怎么显,但言谈举止间多少还是有些质疑和不屑的。
林队长惊讶于他的转变,也耐着性子听许玖继续往下说。
许玖没有空口说,而是放出几张尸检过程中的照片,都是郭林内脏的局部放大细节图,集中在被贯穿的心脏和肺脏上。
“尸体虽然经过焚烧,但好在山民发现得够早,除了皮肤全部烧焦无法辨认之外,内里脏器肌肉组织和骨骼并没有过多损坏,让我们依然能从细节找出真相。”
“昨天的二次尸检中,我从死者心脏和肺脏的创口部位发现了一些微量碎屑,经过分析检验发现大概是木屑、灰烬、泥土之类的物质。非常微量,如果不是拿显微镜仔细去观察的话,甚至看不见,更不好提取。”
这回是重案组的毕胜率先发问了:“伤口内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
“在法医鉴定经验中,无刃刺器可以造成和枪弹创十分相似的创口创道,往往想要确定枪击创,就要同时考虑是否可能是无刃刺器造成的创道。”
林队长道:“无刃刺器是什么?”
许玖解释说:“只有尖头、没有刀刃的利器,比如最常见的螺丝刀,还有铁钎之类的。这些无刃刺器刺入人体后,会留下与枪弹创非常相似的创口和创道,甚至连创口周围是隆起的这一点都非常相似。但是一般案件中,能通过皮肤表面是否有灼烧痕迹和火药颗粒来区分无刃刺器和枪击。本案则因为凶手多了一个焚尸的步骤,导致尸体表层肌肤被烧毁,因此才会陷入难以判断的局面。”
话说到这里,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基本都已经明白了过来。
林队长眉头微微蹙起:“所以许队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凶器是铁钎,而留在尸体内脏创道中的各种碎屑就是作证。”
作为凶器的铁钎上沾满了这些碎屑,所以刺入死者体内后才会留下这些痕迹。
毕胜说:“不是枪击的话,是否就能排除被杀人灭口的情况?”
这也是林队长最在意的问题,他们负责侦查的人需要确定侦查方向,如果是牵扯进“蛛网”案被灭口,那对他们这个小地方的刑警队来说是可以松口气了,毕竟案子到此就可以全部移交给重案组负责,他们最多抽调人手进行配合。可如果不是灭口,是其他性质的案件那恐怕侦查主力还是他们当地警方的。
许玖看向梁新巧,说:“有些现场勘察的结论就让我们的痕检员给大家说说吧。”
梁新巧站起身走上讲台,放了几张幻灯片,道:“经过前后两次现场勘察,排除车内是第一案发现场的可能性。首先根据尸检结果显示,死者死于无刃刺器刺破心脏肺脏当场死亡,现场应遗留大量血迹,但车内环境并不符合这一特征。”
毕胜问:“会不会是烧掉了?”
梁新巧摇头:“死者是被铁钎刺中心脏肺脏死亡的,车内也没有遗留下凶器。而且车辆的焚烧状况不足以掩盖全部的血迹,我们并未在这辆车上发现任何大片血迹,足以说明死者是死亡一两个小时候才被人搬上车的。”
这时候许玖插了个话题:“根据死者胃内容物的状态,死者是末次进餐三小时左右被害的,我们筛了残存的食糜,发现他最后一次进餐吃的是米饭炒菜,应该是正餐。”
但是目前无法确定这顿饭具体是什么时候吃的,17号中午,还是更早?因为尸体经过了焚烧,无法根据尸僵尸斑等现象辅助判断了。
第17章 序17
众人陷入沉默之际,于茵抬起头说:“16号的时候郭林应该还活着。我和交通队一起排查过车辆,现场发现的那辆车是属于郭林的,而在16号夜里23点之后,郭林驾驶这辆车通过了首都到南省的112国道收费站。”
于茵快速操作自己的电脑,调取部分监控截图,昨天晚上她就在跟交通队联系调取监控,不仅找到了郭林这辆车的部分行动路线,甚至还通过技术还原了清晰度,收费站的摄像头清晰拍下了16号夜里23点驾驶车辆的是郭林本人。
时间范围再次缩小,具体的死亡时间应该可以定为17号郭林吃过那顿正餐之后,山民发现郭林尸体的时候是17号晚上20点左右,根据尸体被焚烧的状态大致估算,火应该才烧起来不久,郭林的具体死亡时间大概率是17号下午。
梁新巧继续说道:“我们在车后备箱发现了一些烧剩下的手提箱,并且找到了一些钻石……”
“钻石?!”林队长大惊,这钻石一出来,案件定性为劫财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如果是劫财,那是随机还是有预谋?随机的话对于侦查人员来说绝对是噩耗,流窜作案最难查。
可能是猜到了林队长此时焦躁的内心,许玖出言给了他一个定心丸:“我认为案子的性质应该是熟人为了劫财作案。”
一直坐在角落里记录的叶竹西抬眼看向许玖,像是有什么心电感应,许玖也看了过来,视线交汇,许玖看出了叶竹西眼底的疑惑。
许玖继续往下说:“而且这个人,大概率和郭林的关系比较亲近,是他愿意在潜逃过程中也去找的人。要知道,郭林这笔钱财的来路十分不正,他能带着这笔钱去见一个人,那这个人对他来说应该也多少值得信任。”
叶竹西立刻想明白了其中所有的关键,重新低下头去记录。
而其他人却听得有些糊涂,尤其是林队长和李法医这些,对魏廉案并不熟悉的人。
魏廉的一·一五案牵扯反黑重案,重案组不能轻易对非案件相关人员透露细节,所以许玖只捡了魏廉被害本身来讲,告知崖县警方魏廉办公室中有一间密室,密室中藏匿的现金珠宝全部不翼而飞。
说到这个,又轮到于茵出面分析监控,她调出一组昨天才查到的画面,说:“魏廉工作室12楼的监控经过了处理,无法恢复,我们只能从郭林作案后可能的行动路线进行排查。比较幸运的是郭林所住的小区设有监控,我们排查过后发现他在案发当天晚上20点钟回到了自己家里,当时手上就拎着一个手提箱。”
于茵将手提箱的画面放大,调了清晰度,但由于这个时间天已经黑下来,只有路灯照亮,就算她尽力去调整大小和清晰度也看不清楚。
梁新巧瞪着眼睛看了好半天,才说:“看样子感觉和车里烧剩下的手提箱残骸差不多?”
许玖没说话,这个画面至少能说明当晚回家的时候郭林手上就已经有了一个手提箱,而且应该是装满了现金珠宝的。
而魏廉工作室的监控她们之前就查过,并未拍到郭林案发当天离开工作室时的画面,于茵检查过监控母带,全都是被人做过了手脚。对方是个很厉害的黑客,虽然还是留下痕迹被于茵捉到,但却没办法顺着追查过去,后路切得很干净。
于茵感受到了挑战,对此十分在意,许玖倒是没什么感觉,如果买凶杀魏廉的人那么好抓的话,那她反而要重新审视一下“蛛网”的能力了。
许玖道:“这个手提箱是直接从魏廉工作室带出来的,还是半路有人给他的,我们暂时不得而知,茵茵调查监控也没有查到郭林的这段动线。”
庞雁接话说:“车是郭林本人买的,一辆二手车,但这个牌照不是他的,首都的汽车牌照相当难搞,郭林这个是他老婆娘家堂兄弟的。”
许玖点了下她,问:“这个堂兄弟查了么?”
庞雁一愣,摇头道:“还没来得及。”
她们最近实在是手忙脚乱,要调查的事一件接一件,往往之前刚布置的任务还没完成,技侦那边就又来了新的调查方向。刑警破案都是所有警种通力配合的,法医、痕检、检验、计算机新兴技术等技侦人员判断侦查方向,侦查人员才能少走弯路。魏廉这个案子像条八爪鱼,好像有很多条手足,各种各样的调查任务不停地出现。
许玖之前宽慰她们,“蛛网”的核心调查只会比这更加复杂困难,魏廉的死不过是一块敲门砖罢了。
许玖并未说什么,只道:“之后可以查一下。我刚才提到,凶手应该是个和郭林较为熟悉的人,动机则是为了劫财而杀人。”
“我之所以会这么判断,主要源于以下几点。第一,郭林车后备箱的珠宝不翼而飞,我不认为那一箱只有我们捡到的那一点钻石,合理的推测是更多的珠宝已经被凶手转移;第二,凶手应该是知道郭林身上携带了钱财,但却不知道钱财具体在哪儿,更不知道手提箱的密码,这个推论的理由很简单,由李法医来向大家说明。”
突然被点名的李法医清了下嗓子,朗声道:“昨天在许队长的提醒下,我对死者手腕脚腕的深层肌肉组织进行了解剖,发现了约束伤。”
此言一出,众人都很惊讶,会议室里传来交头接耳的声音。
第18章 序18
因为尸体体表被焚烧过,所以无法从皮肤状态看出约束伤和威逼伤,但如果解剖深层肌肉的话,还是会查出一些端倪。李法医对许玖很是心服,不仅因为她表现出来的专业素质,更因为她的严谨。若不是她考虑全面,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恐怕要放过死者曾经受过约束这一条线索了。
“凶手对死者进行过约束,足以证明他需要死者提供他想要的东西,很可能就是钱财的具体信息、以及手提箱的密码。”许玖说:“还有,关于焚尸,一般在犯罪心理学里认为,焚尸行为更具有熟人作案的特征,凶手的行为逻辑在于希望让人完全认不出死者。这一点在他特意把郭林的身份证件拿到旁边去烧时体现的淋漓尽致,凶手非常不愿意让人轻易认出尸体是谁,证明他和郭林有着社会关系,而且是很容易查到的那种。”
“综上所述,我才说凶手应与郭林熟识,有办法知道他最近发了财,但却不知道具体情况的。当然,郭林犯得事儿太大,就算是亲密如他的老婆,恐怕也不会知道这钱到底哪儿来的。”
许玖看向林队长和庞雁,说:“散会之后,庞雁先去找郭林的老婆来谈谈。林队,您带人排查一下崖县本地有没有郭林认识的人,我总觉得抛尸到这里不是一个巧合。”
专案分析会的收获不小,最起码确定了下一阶段的侦查方向,无论是重案组这边的庞雁和毕胜、还是崖县林队长率领的侦查队,大家都斗志满满。
会议结束各自去忙,许玖跟叶竹西等所有人都走了才离开。
叶竹西凑过去,第一句话就是问:“你什么时候想到郭林不是被灭口的?”
她昨晚得知郭林可能被害,第一反应就是被灭口的,可她观察许玖的反应,却觉得她从头到尾都没往灭口那个方向想,似乎一直认为是独立于一·一五案之外的另一桩案件。
许玖说:“在得知他的尸体是两天前被发现时。但我其实不能确定,就只是一种猜想,直到尸检之后才确定的。”
叶竹西这下就更疑惑了,侧目打量着她。
她这满脸都写着“好奇”和“为什么”,却又别扭着没问出口的样子把许玖逗笑了。
许玖反过来问她:“所以你想问什么?直接问就好。”
“咳。”叶竹西清了下嗓子,好奇心盖过其他,问出自己的问题:“两天前发现尸体怎么了?为什么就不会是灭口?”
许玖很有耐心地回答:“不符合买凶杀人之后再灭口的犯罪画像……”
叶竹西是很聪明的,但她不是专业的刑警,又是第一次参与命案的调查,完全没有经验,一下子想不到这个是肯定的。
“根据咱们之前的猜测,‘蛛网’买凶杀人将魏廉灭口,找到的是符合作案条件的郭林,成功之后如约将珠宝金钱支付给郭林,背后与郭林接洽交易的人甚至替郭林处理了监控的麻烦,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会灭口的样子。一般这种情况,但凡要灭口,肯定是警方已经觉察到了嫌疑人并准备有所行动,为了保险起见背后买凶的人会想办法先一步灭口。但是,我们昨天才把嫌疑人确定到郭林身*上,甚至还没能来得及接触他的家人呢,他却已经在两天前就被杀,还是死在了崖县,用放火焚尸这么容易吸引到目击者的方式灭迹,怎么看都不像是‘蛛网’要灭口。”
10/88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