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厂公他九千岁(古代架空)——风烟挽

时间:2024-11-25 08:19:32  作者:风烟挽
 
若有的选,谁又愿意不过孩童的年纪学会那些绸缪算计?
 
若是有的选,谁又愿意在十余岁的年纪面临生死?
 
贺卿允诺少年,等打完仗了,便让少年念书,自己会帮他。
 
少年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欣喜地看着贺卿:“真的?”
 
贺卿与之承诺:“我是军师,自然不会骗你。”
 
这是贺卿第一次见他,也是最后一次,之后军中便没了他的身影,贺卿去问过许多人才知晓,他已是殉国了。
 
尸首何处,埋骨何处,皆是不知。
 
贺卿又是一夜未眠,那日,他允诺他:我是军师,自然不会骗你。
 
 
第三十六章,狡兔死走狗烹
 
 
冬去春来又一年,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虽边关严寒,但所有人的心都是热腾腾的暖,此时的他们都期盼着彻底胜利然后回家与亲人团聚。
 
今日是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祭扫踏青……
 
春寒料峭,那雨丝细密地扎入泥土,唤醒了几分青绿色的春意。
 
与其余人的兴奋和期待不同,贺卿在营帐中小憩,头部那反复细密的疼痛令他难以入眠,不知从何时起,他便总会梦魇,梦见战场上厮杀的惨状,梦见战后的白骨露野……
 
他有些忘记了年月,更不知晓自己来了多久。
 
如今的他在军中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有多高?他也不清楚。
 
终于,这最后一仗打完便可以还天下太平了,而他们也可以回家了。
 
闲暇之余,贺卿总会思念殿下,不知殿下如今是何模样?从不见殿下的回信,他可安好?经年后他可曾娶亲?那皇位如今可坐的稳当了?
 
许老将军也苍老了,斑驳的青丝变作彻底的花白,却依旧能上阵杀敌。
 
每每劝他,便用古时的老将来作例,戎马半生,英雄迟暮,也令人感慨唏嘘……
 
“谁?”如今的贺卿过于敏锐,说是草木皆兵也不为过,听见陌生的脚步声行至营帐前便厉呵了一声,右手下意识地握住了藏在袖中的飞刀。
 
“军师,陛下的圣旨来了,元帅让我来请您。”一小卒战战兢兢的出现在营帐中禀报了句。
 
贺卿并未收起防御的姿态,只是说了句:“好,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贺卿来不及整理仪容匆匆地去主账接了圣旨。
 
圣旨到,主帅的营帐中乌泱泱地跪了一地,来宣旨的侍卫贺卿认识,是白青岫身边的一位。
 
圣旨上的言语说得那样冠冕堂皇,贺卿只听出来了皇帝害怕自己功高震主意图卸磨杀驴。
 
狡兔死、走狗烹,多可笑啊?
 
说是赐自尽,虎符是皇帝交给自己的,手谕是皇帝给自己的,这一座座收复的城池,都是贺卿来了以后才夺回来的。
 
他错了,他不该跟皇帝赌人心,他看低了权势对于君王的诱惑,是他将殿下一步步地捧到那个位置的,但他却忘了,当殿下成为一国之君的时候他就不再是殿下了。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更何况是皇帝呢?他们经年未见,这结果是可以预料的。
 
以往的他做过许多恶事,他为了往上爬也害了许多无辜者的性命,他却不认为那是错事,身在其中,哪里分得清那么多无辜有辜?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更何况那是一个你死我亡的局面。
 
如今也终于轮到了贺卿自己,他身为军师,也算是为国为民做了一件难得的好事。
 
只一件好事便要了他的性命。
 
营帐中寂静无声,是贺卿先反应过来朗声道:“谢陛下恩典,微臣接旨。”
 
等接过圣旨,营帐中只剩下二人,许老将军言语中是说不出的气恼,他说:“我不信陛下会这般做,等回去后我来问他,军师你好好活着,老夫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贺卿置若罔闻,他缓缓地展开那卷黄帛冷静地端详着,字迹无疑,印章也不错。他轻声笑了,他家殿下终于成为一位合格的帝王了,历朝历代诛杀功臣之事常见,他也不算冤枉,试问有几位皇帝能容得下功高震主的社稷之臣。
 
“老将军。”贺卿言语冷静,神情也甚是平淡,仿佛这件事不是他的事一般,“能同您共事,是贺某之幸。”
 
“诶。”许老将军只不住地颔首,“能同军师共事也是老夫之幸。”
 
“最后一战,便让我为先锋吧?
 
想必不会比令郎逊色。”贺卿说的其实是肯定句,若是要死,不如战死沙场。
 
“军师说笑了,犬子哪比得上你,不过是空有一身武力的草莽。”许老将军也是笑了,这笑的却比哭的还难看。
 
“却是我高攀了。”贺卿往前走了几步握住许老将军枯槁却有力的手,他说,“老将军,我知道现在军中百姓口中将我传的神乎其神。
 
可曾几何时,备受辱骂饱受争议的也是我。
 
您也清楚我其实没有那么厉害,那一条条的计策说是绞尽脑汁也不为过。
 
我不过是想赢,想守山河如故,想少死一些人……”
 
许老将军红了眼,贺卿说的这些,他都知道,因为那些决策来得并不容易,所以更显难得,若真的有百姓口中的那般轻易便好了。
 
可就因为这样,便成了你的错。
 
贺卿微垂着眼睑,那眉眼温润似乎看淡了许多事物,他将腰间常年佩戴着的玉佩摘下放到许老将军手中:“许老将军,这枚玉佩,劳烦您替我转交给陛下,就说是物归原主了。”
 
“诶。”许老将军紧握玉佩重重地点了点头,随后将玉佩收入怀中后退了几步刚要拜下去便被贺卿制住了。
 
许老将军抬头看向贺卿,脸上的沟壑如刀刻斧凿的一般,在战场上满是肃杀的面庞,在这时候却是那样的柔情,他说:“军师,不是老夫要拜你。
 
这一拜,替的是百姓和将士们。”
 
贺卿不赞同,可到底拗不过对方,半晌无言,终于还是松开了握住对方胳膊的手,后退了两步。
 
许老将军一拜拜了许久,时间仿佛在此刻停滞而后才缓缓流动了起来,他站直了身子恢复了往常的姿态,贺卿却分明看见了他眼角的湿意。
 
贺卿有几分恍然,原来自己不再是那个令人口诛笔伐的恶名昭彰的奸臣了。只是不知自己若是死了,林询、朔月……这些人会不会替自己难过,这中间是否还有殿下。
 
与其在这当口自缢,倒不如上阵杀敌,贺卿穿的盔甲是许云桡将军的,白袍银铠,再好看不过。
 
贺卿对于借用英雄的盔甲有几分惭愧。
 
许老将军却说无碍,很衬你,这身盔甲穿着比云桡俊俏多了。
 
那日是一个难得的晴日,双方都杀红了眼,贺卿手持银枪骑在马上的时候有一瞬间的恍然。
 
他想起了原来的他最擅长的兵器不是那一寸短一寸险的匕首,而是这一寸长一寸强的长枪,都道剑乃君子之器,枪乃百兵之王。
 
骑马冲阵长兵器或是重器是最有利的,而枪若用得好的话更是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刺、挡、压、挑、缠……
 
枪法灵活多变,历史上的将军不少是用长枪的。
 
匕首从来都不是君子之器,只是后来他只能使用匕首了,思及此处,贺卿释然地笑了。
 
那战鼓声阵阵、号角声冲天,贺卿手持一杆银枪纵马向敌军那样决然地冲去,消失在了硝烟深处、消散在了人群中……
 
·
 
等到战役结束,已然是残阳如血,那用是将士们的鲜血染红的半天云霞。
 
目光所及是赤地千里、尸横遍野,所见之处,更是满目疮痍。
 
从此,国家重归太平,这太平是用无数人的牺牲和鲜血换来的,他们的尸首长眠于他们守护着的土地,他们的亲朋却再也等不到归人……
 
活着的将士为死去的将士埋尸,身上浸染着的鲜红早已已分不清是谁的血了,或许是自己的、也或许是敌人的、也可能是战友的。
 
“找到军师了吗?”许老将军声音喑哑,他年事已高,早已疲倦至极,可他却不愿回城中休息,右臂中了一箭还是在战场上不知在坚持什么。
 
小卒禀报道:“回元帅,没有。”
 
许老将军胸前的玉还温热着,却是如坠冰窟,身形有几分不稳竟要向后倒去,身边的将士及时搀扶住了他。
 
许老将军借力缓神半晌,言语苦涩道:“回去吧,休整两日,再班师回朝。”
 
王师凯旋,皇帝领着朝臣们出城迎接,等全军抵达长安已是夏末的季节,这场战役,不知不觉间,前后已经打了三年。
 
而当朝皇帝也已登基四年有余,如今朝中局势稳定,天下也终于海晏河清,长安自是一片热闹祥和,庆祝着今日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可在看不见的地方,无数的妻子失去了他的丈夫、儿女失去了他们的父亲、父母失去了他们的儿子,无数的家庭需要用一生去缅怀排解这样的苦难。
 
许老将军刚要跪倒在地就被皇帝制住了,那轮廓深邃形容愈发成熟威严:“元帅劳苦功高,一路上辛苦,委实不必行此大礼。
 
朕备下酒宴,于今日君臣同贺,大家不醉无归。”
 
白青岫扫视了一眼却不见贺卿,不由得问了句:“军师呢?”
 
众人戚戚不敢接话,许老将军这才开口:“回陛下,军师已经殉国。”
 
白青岫愣怔了一瞬,声音微哑,言语还算是冷静,他必须在朝臣们面前维持皇帝的威严:“是被敌军暗害了?还是被流矢击中了?”
 
许老将军言语间有几分怀念和惋惜:“是在两军交战时在战场上牺牲的。”
 
白青岫的声音不由得放大,质问道:“他是军师,他怎么上的战场?你们怎么让他上的战场?尸首又在何处?”
 
原先许老将军对陛下是稍有怨怼的,如今却生出了几分震惊来,似乎陛下并不清楚那道圣旨的事,否则又何以问出这样的话来?他答:“将士们清理战场的时候,并未找到军师的尸首,也或许是因为血肉模糊认不清了。”
 
众人因着天子的怒意低着头不敢言语,白青岫却转而换上了笑容:“将士们辛苦了,今夜无君臣之别,尽兴即可。”
 
那庆功宴白青岫用得索然无味,明明是那样的热闹,他却觉得寂寥,身为九五之尊却像是个陪笑的,强撑着精神陪这些劳苦功高的重臣一两个时辰。
 
等到庆功宴结束,已是夜半更深时分,白青岫拖着步子回到长生殿准备安寝的时候,内侍却来禀报说是许老将军求见。
 
白青岫有满腹疑虑,自然是要见的。
 
许老将军步入殿内,将玉佩交给白青岫说道:“军师让臣交给陛下的,他说是物归原主了。”
 
白青岫坐在椅子上万般思绪,却怎么也想不起这玉佩的来历:“他为何上战场,他答应了我要平安归来的。”
 
他这是犯了欺君之罪,世上再无这般胆大妄为之人了。
 
白青岫屏退左右,许老将军这才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那颗心仿佛被生了锈的兵器插入又狠狠地翻绞了几下,疼得难以喘息,他们之间到底是缺少了信任,最终铸就了今日的结果。
 
“这是那呼风唤雨的九千岁的作风?
 
旁人传的圣旨他便深信不疑?
 
他的信件朕也从未收到过,朕还说他是薄情寡义呢。
 
老将军你或许不了解朕的秉性,可他应当是了解朕的为人,朕喜欢权力,朕喜欢猜忌,也忌讳功高震主,但无论如何都不会杀他。”
 
最多也只会将他锁在身边掌控他。
 
白青岫的言语平静,许老将军却从这声音里听出了哀恸,听得对方说,“以他的性子,他并不会听信这所谓的圣旨,更不会慨然赴死,他只会跑回长安来找朕,质问于朕……”
 
说不定还会欺辱于朕,毕竟那人连自己的话都不听,还会听写在黄帛上的圣旨?
 
“陛下可曾听闻,有些将士见多了战场上的惨状,战友的离去伤亡,即便活下来也会性情大变,夜不能寐,过度警觉……
 
更有甚者会忘却一些事物。
 
微臣也曾见过军师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模样,可后来,见过太多的生死,便日夜忧思、殚精竭虑,早已不再是原本的那副模样了。
 
那时的他,或许是再没有心力去思考判断这许多……”许老将军怎么会不心疼,他心疼这些牺牲将士,更心疼贺卿,他何必将这样重的担子揽在自己身上彳亍前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