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鱼旗就让我束手就擒,何况这八方鱼旗阵,恐怕我前脚踏出阵眼,后脚就能见着师姐了。
我如今真有些害怕见到师姐,害怕在那张脸上看到嫌恶的神情,也怕见到玹婴,听她亲口承认那些时日以来对我只是利用,打破我心里仅存的,最后一丝幻想。
也不怪三哥老是训斥我没出息,遇事只会逃避。
记得那一年去外祖家参加喜宴,途径汀水郡,在汀江上遇到了渊魔肆虐,整艘船都被卷入暗流,几个家仆在我眼皮子底下被水刃拦腰斩断,零碎的尸首顷刻间沉进江底。我哪曾见过这等残忍血腥的阵仗,实在怕极了,便躲在船舱里不肯出去,眼看着船体将要破碎,我也将尸沉江底,是水性极好的师姐义无反顾的从甲板上跑回来寻我,紧握着我的手,带我跳进江水,在那汹涌的暗流中拼死护我周全。
即便后来师姐总说,她救我只是为了报答我父亲母亲的养育之恩,可我仍暗暗发誓,从今往后我这条命就是师姐的,有朝一日,若非死不可,那定要为了师姐去死。
如今,我却辜负了师姐,背弃了自己的誓言,甚至事情到了这个份上,还在执迷不悟。
我承认,我无时无刻都在克制着想见玹婴的念头。
31.
“魔修所习功法多为歪门邪道,日久天长,必定毁坏修习之人的良知与善念,放大其心中贪欲,渐渐养出弑虐残暴之性,更有甚者,藏恶于骨血,伪善于皮肉,奸诈狡猾,巧舌如簧……我宗门弟子如遇此等魔修,务必小心,慎之又慎。”
这些话是一众宗门长老惯常挂在嘴边的,说起来总是不厌其烦,而我呢,总是不以为然。
正邪不两立,我知道啊,我自小就知道了,我想这天底下除了师姐没人会比我更痛恨魔族,更厌恶魔修。
可这样一个我,在面对玹婴时却把她当成了不得已走入歧途的可怜小孩,真心实意的想教化她改邪归正,然后,与我结为道侣,共度此生。
玹婴逃走的前一日,我们俩还在小拂岭的果林里摘了一筐青梅,傍晚时在溪边洗净了,夜里正好阴干。
晒着月光,望着青梅,玹婴紧握我的手,笑容灿烂明朗。
“明年这时候就能喝到润青亲手酿的青梅酒吗?”
“是我们两个一起酿的。”我故意逗她:“擦下口水,喏,都快滴下来了。”
玹婴一怔,抬手摸了摸嘴角,随即弯着眼睛扑到我怀里,要将那莫须有的口水统统蹭到我身上。
她是小孩脾气,爱撒娇,爱闹,有些许像小时候的灵姝,不过灵姝是张狂骄横的小豹子,她却像一只乖巧黏人的猫,时常小小一团蜷在我身旁,畏惧世间一切风吹草动,唯独对我毫不设防。
可怜无辜又冤枉的玹婴。
倘若当初那该死的魔修没有将襁褓中的玹婴掠去,玹婴便不会在那种乌烟瘴气的地方长大,不会成为所谓的魔族圣女,更不会被围剿,关押。
以玹婴之天资,若好好长大,她的十六岁本该是鲜衣怒马,烈焰繁花,而并非背负一身骂名,遭世人唾弃。
每每思及此处,我心里便难过的厉害,很想弥补她年幼时受过的苦,很想还她坦荡清白,很想让她从今往后每一日都过得舒心顺遂。
可我的“很想”,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玹婴并不情愿留在我身边。
我怕见到玹婴,更怕在玹婴眼里,我和镇魔塔同为害她失去自由的囚笼,怕玹婴恨我,还要强忍着恨意与我虚与委蛇。
逃避的确没出息,却也好过无处可躲,唯有一死才能解脱。
为着我那苦命的母亲,我是万万不能死的,所以这一次仍旧打消了不顾一切去见玹婴的念头。
第6章 陈情书(六)
32.
没人愿意到寒川瞭望台做督长,因为受不住冬日里一个接着一个寒冷凄厉的永夜。
这一天的太阳迟迟未能从东方升起,便意味着漫长的永夜已经悄然而至。
每逢永夜来临之际,那些不愿入寒川投胎转世的恶魂就会化作煞鬼,煞鬼形若乱发,神似黑烟,随阴云狂风四窜人间,多是附到原来的尸骨里作祟,而尸骨破土即为骨煞。
骨煞是黄土里见不得光的枯骨,若想要重塑肉身便要去蚕食活人肉,强占活人身,于是这里拆一个头,那里卸一条腿,都当做是自己的,东拼西凑,永远不知足,最后修炼成煞不煞鬼不鬼的千手魔。
千手魔是众多邪魔中最难缠的那一类,除非灰飞烟灭,否则不死不休,因此永夜前夕,寒川的督长要在瞭望台布下困煞之阵,以免煞鬼为祸人间。
我未曾想到,向来尽职尽责的沈砚居然会延误布阵的时机,使得数十只煞鬼趁乱逃出寒川。
这实在是极大的疏漏,宗里追究下来,就连沈砚的嫡系师门也难辞其咎,因此沈砚连同他一众师兄师姐都不得不为这桩疏漏善后,去凡尘间追寻那数十只煞鬼的下落,以求能够将功补过。
或许念在这几个月相互照拂的份上,沈砚特意来向我辞行:“润青师姐,我就要走了。”
见他面色十分憔悴,我不由宽慰道:“区区煞鬼,于清台岭的师兄师姐们而言不过探囊取物,想必用不上多久便能平定,你无需太苦恼。”
沈砚如同霜打的茄子,垂着头,气若游丝:“到底是我连累师门,给师父丢脸了。”
我想了想,用他的家乡话道:“可还记得你当初为何来中原?”
沈砚忽然挺直了腰,眼神多了几分如沈墨一般执拗的坚韧:“姐姐说,我们乌秅一族身负守卫长生天之责,便不该做那天神脚下祈求庇佑的石像,应当做信仰天地,忠于山河,翱翔九州的鹰隼。”
乌秅是草原上一个古老且神秘的部族,据说族中之人生来便能与万物通灵,被草原牧民视为“天神的手与眼”,因此地位高贵非常,极受尊崇,就连拥有庞大疆域的后国主见其族长都要俯身行礼。
我乍一听闻此事时,不由问沈墨,乌秅一族如此位高权重,难道不怕惹来后国主的忌惮?
沈墨说,长生天的神脉在阿郎山,乌秅先祖奉天神之命世代守护神脉,所以留下族约,乌秅族人永世不得踏出阿郎山半步。
“那你为何会来中原?”
“什么是神脉?从未见过。我只知道很多人生病了,牛羊也病了,他们怀着最后一丝期望来到阿郎山朝圣,恳请长生天救救他们的儿女,可我们乌秅族人,所谓天神的手与眼,只能束手无策的祈求天神庇佑。”
于是那尚且年幼,对中原话一窍不通的沈墨,不顾全族人的反对,千里迢迢,一腔孤勇的来了中原,寻求她的救世之道。
我看着沈砚,笑道:“你姐姐从前只有一把琴,一柄剑,一匹快马,而你呢,你如今不仅有族人支持,还有宗门教导,师门庇护,可比你姐姐那时好多了,此番延误布阵时机,虽犯下大错,但能将功补过,也不失为一场历练。”
沈砚眼睫微动,过了好一会才道:“润青师姐,我姐姐到底哪里不如那个魔修?”
他们姐弟关系应当是极好的,所以做弟弟的总想为姐姐打抱不平。
可他这样问,当真比劈头盖脸两耳光还叫我难堪,好像我是那等朝三暮四喜新厌旧的下流人。
“我跟你姐姐,我……”
辩白的话在喉咙里攒了一箩筐,却一句也说不出口。
我能说什么呢?难不成要说沈墨是一厢情愿吗?
我只能说那时还不懂事,当然,如今也不见得懂事了。
33.
流沙声消失的瞬间,我立即睁开眼,将窗前的沙漏反转,并用炭笔在旁边的木板上轻轻划一道线。
六个“正”字了。
永夜的雪竟然下了足足三十日,房门已经完全被掩埋。
我穿好沾染寒气的外衣,小心翼翼爬上梯子,鼓足了劲一把掀开天窗,也掀开了外头积压厚重的雪,打了个寒颤,爬到房顶,只见莹亮的雪光与月光交缠着,铺洒在这片死寂的旷野上,倒是同白昼一般明澈。
我如往常一样将房顶的雪清扫干净,以防止大雪压垮这最后的容身处。
“郁润青!”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我不知怎么的,忽然连站都站不稳了,狼狈的摔进雪堆里,一抬头的功夫,那矫捷灵敏的小豹子就轻盈跳到了房顶。
灵姝,她又来了。
我的心一下子绷得很紧,也说不清是欣喜还是不安,飞快的看了一眼灵姝,便垂眸望向她华贵的裙摆。
“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天是黑的,地是白的,连个活物都没有!害我好一通找!”灵姝大抵是在雪野里兜兜转转了许久,憋着满腔怒火,揣着一肚子怨气,此刻见了我恨不得生吞活剥,嘴上自然更不留情面:“郁润青,都怪你!要不是姨母挂念你总叫我来探望,我何至于受这份辛苦!”
我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目光落在灵姝微红的面颊上,试探着问:“要不要,去屋里坐,暖和暖和。”
灵姝看向我时总一副咬紧牙关的样子,说老实话,我真怕她一个没忍住扑过来咬我一口,她那口牙,凶得很,扯下我一块肉丝毫不难。
好在灵姝不屑咬我。
34.
为了招待灵姝,我特意生了火,煮了一壶雪水。
至于茶,早在半个月前就没有了。
说起来也真是够倒霉的,谁来接替沈砚不好,偏偏是千尺峰的大师兄,那是比戒律堂掌教还要冷厉严肃的人,于他而言,既然要受罚,就该罚的永世难忘,怎可隔三差五送茶点,又怎能隔三差五来探望。
许是因为这位铁面无情的师兄,陆师姐也一个多月没有来看我,此刻见到灵姝,我还是欢喜更多,无奈好些时日未曾开口,喉咙里像有什么东西堵着似的,一字一句都颇为艰难。
“殿,殿下,今日,为何前来?”
在昔日好友面前,我竭力想维持几分体面,只可惜如今的境遇叫我难以与灵姝相对而视。
耳边传来一声冷哼,灵姝似乎比刚刚更为恼怒。
“知道你不愿意见我,你当我愿意见你?愿意到这鬼地方来?”
“我……”
“罢了!归根结底就是看在姨母对我母亲有救命之恩的份上,不然我才不会做这个信差!”
“……”
豹贵妃是落魄过的贵妃,豹公主却是没吃过半点苦头的豹公主。
当年圣上刚刚对贵妃与公主有所疑心,豹妖便设法将灵姝送到了岭南郁家,恳请我母亲能在生死攸关之际护灵姝周全。
我母亲虽治家不善,沦落到变卖祖业过活,但对于皇城里的风吹草动可是敏锐极了。母亲打量着豹贵妃生下豹公主,让天子和妖邪的血脉搅合在一起,若叫人知晓了,对圣上而言那就是万劫不复,可圣上不仅没有将豹贵妃置于死地,还大有促成豹公主前往岭南躲避风头的意思。
因此我母亲料定终有一日豹贵妃会复宠,豹公主也必将成为我家东山再起的关键人物,所以这些年来对灵姝是千般宠万般疼,要星星绝不给月亮,比起疼爱女儿的圣上怕是也不遑多让了。
这样长大的灵姝,说话是完全不用思虑斟酌的,就像秋风拂过时那扑簌簌的落花,我眼睁睁看着,再怎么心急也接不住,只能任由它随流水匆匆而去。
不过……我被埋在这场无休无止的雪里,倒很久没有这样热闹过了。
我用余光小心翼翼的窥探灵姝。
在炉火旁坐了会儿,她身上沾染的寒气已然消融殆尽,那张圆中带尖锐的小脸泛着一层莹润水汽,浅淡的红晕从脸颊漾到鼻尖,乌黑中泛着绿意的杏眸里映衬着摇晃的烛火,仿佛是双目之中燃着两簇旺盛的小火苗,明亮,生动,暖融融。
我突然很想跟她说说话,就像从前那样。
可她的目光一落到我身上,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不安便如蚯蚓一般往外钻。
灵姝会不会想起那天晚上的事?她若想起会不会更讨厌我?我呢,我又该如何向她解释?
我一时出神,并未察觉灵姝已经注视我许久,见我迟迟没有要开口的意思,灵姝脸上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不待我细看,便只剩下咬牙切齿的怒容。
“郁润青,真有你的。”灵姝没头没尾的说了这样一句话,随即从怀里取出母亲的家书,重重拍在案几上,竟是一副对我失望透顶的样子:“看来我可以回去转告姨母,让她不必日日为你忧心,你在这地方过得别提多舒心安逸。”
明知这是讽刺,我却也只有点头的份。
灵姝睨了我一眼,嘴角扬起,露出一颗尖锐的虎牙。
“对了。”她冷笑着说:“想来你还不知道,两个月前,玹婴这个玄冥教圣女,不仅亲手杀了教主,强占了诛神殿,还解开了上古魔器重葵剑的封印,重葵剑认主,上万教众对她自然心悦诚服,甘愿俯首,现如今已有十八个魔修心甘情愿的为她祭剑。郁润青,你没听明白吗?她邪念已生,魔心已定,早晚是要成魔的。”
“不……”我终于忍不住打断灵姝:“她不会。”
————————
后悔写第一视角了,因为师姐,灵姝,玹婴视角的剧情真的很刺激,但我现在还写不出来,可难受死我了QAQ
第7章 陈情书(七)
35.
凡胎为石,生而似魔,便是如玉一般的美石。
当年那上千个以血祭鼎的灵童中,唯有玹婴活了下来,故得此名。
可玹婴从来都不是甘愿成为玹婴的。她说自己经常梦到幼时景象,她的娘似乎穿着一件红袄子,是抽了丝的绸缎衣裳,摸起来滑滑的,却总会刮到她的指甲,爹爹则长着乱蓬蓬的大胡子,最喜欢用胡子蹭她的脸,只要她一哭,爹爹就会发出洪钟一般的大笑声。
我记得玹婴说这话时眼角有些泛红,低着头,强忍泪水,那样子真是可怜又可爱。如此思念父母的孩子,又怎么会成魔。
灵姝大抵料到我不肯相信,继续说道:“你爱信不信,横竖玹婴已经将重葵剑修炼至四重葵,你应当比任何人都清楚,若想修炼至五重葵,必定要以剑主人的血亲祭剑,眼下玄冥教和问心宗这两方人马正为了找玹婴的血亲而掘地三尺,声势之浩大,连我父皇都惊动了,所以我才会知晓。”
“别说了,灵姝。”我有些疲惫的对上她的视线:“不要再说了。”
可灵姝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乖乖听我的话,毕竟我也不再是从前那个郁润青。
“凭什么不说?我偏要说!你当初一声不响的到这来,我还以为你是有多大的志向,非要寻仙问道才好,结果呢?”灵姝讥诮的笑了出来,冷言冷语,简直像一场预谋已久的报复:“亏得你自负聪明,竟叫这般愚弄,我若是你,早就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豹公主,几时学的这样坏?
4/10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