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种了很多东北现在还没有的蔬菜,引得不少人来看。
白清霖也不吝啬给出种子,他空间里种子多的是,陆家种的都是他空间里培育出来的菜苗。还有陆爷爷几个兄弟家里,也都种上了各式新种子。
种新种子的目的也不是猎奇,主要是想给饭桌上增加点儿其他吃食儿。天天茄子豆角白菜土豆子,任谁一吃十好几年,都受不了。
白清霖还送出去不少向日葵种子,他家向日葵盘大,结的子也又多又大,炒出来喷香。从去年就有不少人看好他家的向日葵,今年天气一暖,立马就有人来要种子了。
知青点那边也来要了不少种子,勤快的知青早就把自留地都翻好了,今年他们要吃的蔬菜都得从自留地里出,否则就得吃野菜。
王巧云竟然也开始动手种菜了,如今知青点不愿意动手的只有三个人。
朱正民,徐江南和苏琦。
苏琦是家里有钱,什么都不缺。想吃菜了直接能掏钱买。剩下那俩纯属就是懒,满脑子只想着钻空子赚大钱,手底下没活儿,干啥啥都不行。
春耕一结束,进山挖野菜的人就多了起来。
白清霖和陆向阳跑的比较深,他们主要想要找腐烂的木头,这边有很多桦木椴木松木,上面能长出质量相当好的木耳跟香菇。把木头往空间里一放,撒点儿灵泉水,隔三差五就能摘一篓子,方便多了。
野菜自然也摘了不少,地里的韭菜还没长好,但是山里毛葱都长出来了。
毛葱就是野韭菜,也叫熊葱,叶片比较宽,香味更浓郁辛辣。
白清霖喜欢吃这玩意,一口气摘了许多,还在空间里种了一些。把毛葱拿去陆家,大伯娘特地留了油渣,泡了碎粉条子,炒了一大碗鸡蛋碎。用二合面做出来的韭菜盒子别提多香了,白清霖胃口那么小,都能吃上三大个,撑的直喘粗气。
其他人吃的更多了,陆金柱目前就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岁数,一顿吃了七个,感觉还能吃得下第八个。他老子累一天也就吃了五个,看儿子这么能吃,都觉得脑门子疼。
野菜会给村里人带来额外的收入,腌制的咸菜和晒好的菜干,和刚摘下来的菜都能拿去供销社换钱换东西。
知青们用野菜换了盐和点灯用的柴油回来,会做饭的知青还特别蒸了两大锅野菜团子,里面也放了油渣,那叫一个香。
而朱正民他们要吃,要么就得多给口粮,要么就要掏伙食费了。因为他们三个一点儿贡献都没有,也不摘野菜,也不买油。
苏琦到也无所谓,他把口粮都给了宁冬天,让他看着做。也不会吝啬拿肉票换肉回来吃。可是时间长了,徐江南这里抠门的要死,渐渐地跟他一起来的知青就有了意见。
其实徐江南也烦,他兜里的钱是有数的,不敢乱花。野菜也换不了几个钱,一斤才几分!一麻袋扛到镇上,就只能换个几毛钱。
他挖的那点儿野菜晒干了还得留着冬天吃呢,压根没有富裕的。
于是他又恨上了朱正民,每天话里话外的挤兑人。
朱正民每每被气的脸红脖子粗,但也没招。他不敢打架,也不会打架,多少年没受过的委屈,都在这里受尽了。
其实徐江南也倒腾过东西,跟村里收鸡蛋拿去黑市卖。村里收三毛五一个,供销社卖五毛,黑市能卖到七毛钱。
虽然鸡蛋好卖,但也不是每次都能收到鸡蛋的。一顿折腾累得半死,结果就挣了几块钱。这让徐江南十分气馁,总觉得自己当初脑子不好使了才跑到这个穷乡僻壤来下乡。
原本以为自己能截胡,占个大便宜。可谁知道在没有便宜沾的时候,生活竟然如此艰苦。
一转眼到了六月份,村里又来了新知青。这次来了三个,一个女知青,两个男知青。
女知青就是树上写的那个,朱正民第一个“贵人”,市政委的亲闺女,于梦岚。
她穿着如今燕城最流行的裙子,人长得漂亮,油亮的头发扎了两条粗粗的大辫子垂在身后,往那里一站,几乎就是一道风景线。
那裙子白清霖看着眼熟,这不就是自己设计的吗??衬衣款的连衣裙,领子上还别了个红色的蝴蝶结。
去年衣服做出来的时候北方都开始逐渐冷下来了,虽然在大城市买的也还好,不过毕竟过了季节。但是看样子,今年这个衣服还是很受欢迎的。
那俩男知青来自津市,还是一对堂兄弟。俩人说话带着浓重的津市口音,以及津市特有的幽默。
哥哥杨宏博说话就像个逗哏的,梗一套套往外抛,几句话逗得知青们都开始哈哈笑。
弟弟杨宏亮就是个捧哏,跟在他哥后面,“诶,是吗?真的?那可真不错。”
陆向阳可喜欢这兄弟俩了,估计东北人原本就幽默,如今碰到了津市幽默,不知道能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来。
知青们凑在一起自我介绍,白清霖看到朱正民今天竟然穿了一身洗干净的衬衣长裤,口袋里又别上了那根钢笔。他头发也剪过了,把自己捯饬的还挺精神。
只不过之前过于萎靡,瘦了太多,有些脱相了。
于梦岚自我介绍完了,目光在一群黑黢黢的男知青脸上绕了一圈,最后落到了苏琦身上。
苏琦来这边纯属自愿,家里也没有委屈他,干的活儿少,穿的精神,小伙子长得自带江南那股子文人韵味。更重要的是,他没有那么黑!
书里于梦岚之所以看上朱正民,就是因为他高大,长得好看,有文人气息还白净。可是现在朱正民跟书里写的天差地别,于梦岚完全看不上这样的朱正民了。
朱正民发现于梦岚总是看向苏琦,苏琦也看着于梦岚,心头的火腾的就起来了。
他仿佛是看见了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妻子跟她的奸夫,那眼神都带了刀子。
苏琦莫名其妙,只是觉得这个朱正民有些不正常。不过他自认为朱正民跟自己压根不是一个阶层的,根本看不上这个人。
新来的男知青自然要住到徐江南他们那个屋里,这兄弟俩也勤快,看见男的喊哥哥,女的喊姐姐,从来不让话落地上,很快就跟知青点的知青们打成一片。
自我介绍完了,白清霖拍拍屁股走人。他觉得这个知青点怕是又要热闹一阵子了,就看朱正民那副不甘心的样子,早晚得闹出来。
于梦岚是来乡下躲灾的。
市里现在动荡很大,她和几个兄弟姐妹都挑选了合适的地方下乡了。这里离她爸妈最近,也最合适她。
这个姑娘是个聪明人,既不会掩饰自己家有钱,也不会张扬。反而第二天就换了低调的衣服,跟着老知青一起上山挖野菜去了。
二周兄弟跟二王兄弟凑到了一起,几乎有说不完的话,很快就拍胸脯排了老大老二。
王爱民就待见这种麻利儿利索的人,毫不吝啬得把自己在乡下生活的经验和盘托出,并且把知青点人与人之间的恩怨也都讲明白了。
于梦岚上山,苏琦也殷勤的跟了上去。
漂亮的女孩子谁都喜欢,更何况这个女孩还有强硬的背景。苏琦又不是个傻子,他并不介意在这里找个合适的对象结婚。
于梦岚很喜欢听王爱民讲八卦,估计这也是人的天性。当王爱民说道白清霖和朱正民之间的恩怨的时候,于梦岚想了想,道:“朱正民?就是那个干巴瘦还装文化人的那个知青?”
朱正民就离他们不远的地方跟着,听见这句话,心差点儿碎一地。
王爱民和王建国面面相觑,俩人没忍住,哈哈的大笑起来。
“也不是装,”王爱民好歹说了句公道话,“人家是燕城来的知青,高中生呢。”
“看着不像,那眼神不正。”于梦岚又来了一刀。
朱正民脸都涨红了,他在后面跟也不是,不跟还不甘心,难受的恨不得狠狠的喊叫两声。
前面走的人压根没管他,不过不远处白清霖和陆向阳耳清目明,把这些话和这些人都听到看到了。
“这个朱正民,怕是又起了什么歪心思。”陆向阳现在也不怕朱正民了,朱家都没了,他之前所谓革会靠山也倒了。现在朱正民都不敢去镇上,也翻不出什么花儿来了。
白清霖想到书上的内容,笑得不行,“他看上于梦岚了。”
“于梦岚可不是王巧云那种傻子,人家什么家教?脑子快着呢,能看上朱正民那个软饭男?”陆向阳嗤之以鼻。
没有了软饭吃,朱正民确实直溜不起来了。
白清霖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转过头,“走吧走吧,看看今天能挖点儿啥。”
从今天起,这个朱正民暂时不足为惧了。
除非还有哪个女人瞎了眼,或者他能考上大学。
但白清霖已然不会再怕他。
第86章 再次造访
县服装厂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
其实去年他们制作出来的新款服装上了本市百货大楼,反响一般。李厂长拍板把衣服送去了燕城津市和沪市那边的百货商场,大城市对新衣服的接受度很高,销量刷的就上去了。
不过当时夏季已经临近尾声,裙子卖了一阵就改成了大衣。那几款新式大衣也受到了非常多的好评,整个秋冬两季他们都在忙碌制作大衣。
但临近夏季,裙子的订单开始从四面八方飘来,服装厂直接又开了两条新的生产线,创收创的李厂长合不拢嘴,笑的见牙不见眼。
服装厂创收,县领导脸上也有光。
现在的县领导是新提上来的,但之前那一连串的事造成的影响实在太过恶劣了,从市里到县里气压都低得很,很多人压根不敢冒头,每天心惊胆战的工作。
但服装厂总算开了个好头,不光是县里给开了表彰会,市里也跟着开了表彰会。
李厂长拿着奖状和奖品奖金回来,整个人都飘飘然了。
只有孟设计师比较冷静,提醒他这些创收款式可都是从小白知青手中买下来的。
市里表扬让他们更多的创新,孟设计师也不是不努力。只不过她之前原本就是个画画的,还是半路出家,现在赶鸭子上架,脑子里也没有太多存货啊。
到也按照之前小白知青给的设计按葫芦画瓢出了几款,但反响一般。不过就算一般,都比她之前设计的那些衣服卖得好。
所以今年,备不住还得求助小白知青。
“小白知青倒是好说话,就是那个陆向阳……”孟设计师一想到陆向阳年纪不大但全身心眼子的德行,就觉得自己有点儿心梗。
那孩子太精明了,去年就放话说再次合作不可能就拿这么点儿设计费,必须要分成合作。今年服装卖的这么火爆,盈利翻了好几番,那个陆向阳不可能看不出来。
其实不止这些,南边燕城那些大城市突然流行起了一种头花,做工简单却又新颖。这种头花是一股脑出现的,卖头花的人早就不知所踪,却把那些头花的漂亮样子印在了不少人心里。
服装厂买了几个头花,他们原本还打算拆解一下看看要不要开一条线做头花,结果发现这头花也太简单了。
一块碎布头,一截松紧带就能做出来一个。如果手巧的包个扣子,用木头做个花朵样子缝上就可以了。
等他们反应过来,已经有不少人都会做这样的头花了。想想之前陆向阳可没少从服装厂弄那些碎布头,听说连纽扣厂的废弃扣子都被他买走了。
那么这批头花到底是谁弄出来的,不言可喻。
这也证明了那个小白知青脑子里的东西,可不止这么几条裙子,几件大衣如此简单。他随便想点儿小花招,就能赚不少钱。
那些头花最便宜都要五毛钱一个,可是成本呢?几分钱都不到吧?
孟设计师和李厂长算了一笔账,李厂长长叹一声,恨不得把小白知青绑架到服装厂让他强行当自己厂子的设计师。
问题这事儿,就算孟设计师愿意让位,人家也不乐意来啊。
厂子里的设计师是按图拿钱的,通过了上面批下来开始制作,就拿一个设计图的钱,否则平时拿的都是死工资。唯一的好处就是每年会有一次去南方和南边服装厂开会的机会。
这算是公费出差,虽然累,但是南边不少好玩的,也能长长见识。
可是人家小白知青一个小小的头花就能至少赚个大几千,凭啥要来他们服装厂做这个死工资小设计?
“得再去拜访一下,”李厂长也服气了,“叫上那个陆向阳,还有王金桂同志一起。小白知青胆子太小了,我现在想一下都觉得自己跟他说话嗓门大了都会把人吓哭。”
上一次他有些冲动,把小白知青吓到了,一开始还不服气,但后面衣服大卖他就服气了,甚至无比后悔。
人家才十四岁,自己都快三十了,岁数比小白知青大一倍呢,咋就那样说一个孩子呢?
其实他也压根不想喊陆向阳,但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没有陆向阳,小白知青压根就不会跟他们谈任何细节的。
陆向阳刚出了几天的车回来,这次是短途,但是要拉煤,整个人都灰头土脸的。
刚从单位锅炉房洗了个急匆匆的澡出来,就听有人喊他,说县里来人找他了。
县里来人?
陆向阳满脑子问号,去了门卫那边一看就笑了,“哟,李厂长,孟设计。”
“你这小子!”李厂长看见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可是也没办法发作,毕竟当时确实是他做得不对,人家顶他几句也是应该的。
陆向阳也不介意,笑呵呵道:“怎么?无事不登三宝殿,来谈明年新款了?”
孟设计师打圆场,笑道:“是,今年小白知青设计的衣服大卖,销量特别好,想必你也知道了。”
陆向阳点头,“知道知道,县里开表彰会了,市里也给你们服装厂发了奖金。这么大的事都上了报纸了,我怎么能不知道呢?”
这报纸他还给白清霖拿回去看过,并且笃定县服装厂早晚会过来人跟他谈后续合作。
白清霖还有些犹豫,拿不准呢。毕竟如今衣服款式流通时间特别长,一个新款能卖好几年呢。那个县服装厂至少能拿着他的设计吃上两年红利,可能会愿意这么快就谈合作吗?
“都受到表彰了,若是明年没有动静,他们脸上也不好看。你且等着。”陆向阳信誓旦旦。
李厂长他们是坐公交来的,没有自行车,不过这也难不住人,直接就跟车队借了两辆车。三个人又去喊上早就得到通知的王金桂,一行四个还去张凤的供销社买了点心糖果,然后急匆匆的就奔第五大队去了。
小白知青的亲戚又来看他了!!
64/143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