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夫郎是村霸,那咋了(穿越重生)——牧童神乐

时间:2024-11-30 07:53:09  作者:牧童神乐
  鸡蛋汉堡,车轮饼,烤冷面,铁板豆腐……古代人没见过的小吃品类也太多了,对杨青青来说也都不难做。
  好在家里人丁兴旺,做炸食的手艺柳长英已经都学会了,杨青青准备就把炸食摊子交给他,再从弟弟妹妹里找个帮手给他,自己则再弄一个煎东西的摊子,把两个摊子开在一起。
  不赶集的时候,他就帮人操办宴席。
  过了十五灯节,村子里开始有人操办喜事了。
  办喜事的是杨家三房,娶的也是本村的姑娘,为了省钱,不准备请专门的厨子来,就想让亲戚们过去给帮帮忙,说是帮忙的都可以免费吃席。
  说实话,杨家三房这个操作让人觉得略微有点抠搜,让亲戚去帮厨,不说给请厨子一样的价钱吧,起码也得有个红包什么的,结果就只是能吃顿饭而已,所以,亲戚们也不是特别积极。
  谁会为了吃那几口肉而弄得自己一身油烟,累死累活的?
  但对于杨青青来说,这却是个好机会。
  村子里包揽宴席活的,本来是个叫陈二柱的人,因为手艺不错,家家户户都认准他了,就连外村人有时也请他,杨青青想要跟他抢这个生意,冷不丁的还真不容易。
  好在有了眼下这桩喜宴,杨青青准备把它给接下来,这样,先让整个村的人都见识过他的手艺,让人知道他有能力接下这种活,打下了口碑,后面再正式接活赚钱就会容易得多。
  杨家三房本来的意思是,各家的亲戚都可以来帮忙,大家一起把饭给做了,但是杨青青不想这样。
  因为其他亲戚未必听他的,最后都会糊弄不清,他要是去做,就只带自家人,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为了说服三房的人,他跟程景生商量了,把过年没吃掉的一条宝贵的冻里脊肉给带上了。里脊炸的锅包肉,本来就是杨青青最在行的手艺,杨青青相信肯定不是光他们自家的人爱吃。
  陪他一起去的是姜腊梅,柳长英,还有四弟。
  四弟的大名叫福生,自从杨青青想了办法帮他说服了大哥之后,程福生就对杨青青非常崇拜,不管杨青青干嘛,他总是要帮忙。
  一行人到了杨家三房。
  三房主事的人是杨大福的堂弟杨大勇,这次就是给他的儿子杨连娶妻。
  杨青青跟他们不太熟悉,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偶尔串门见过几次,姜腊梅连忙又引见了一次,笑着说:“他大勇叔,这是你堂侄子,我们家的小青。”
  杨大勇很热情。
  杨青青坐下来便开门见山:“勇叔,我想办你家的喜宴,我会做的菜多,你家想要什么菜,只要说得上来的,我都能做。”
  杨大勇有些惊讶,没想到他是来提这事的,说:“你这么年轻,能办得了吗?怕累坏了你,你想来帮忙是好,跟你娘她们一起,到时候大家一起下厨就是了。”
  杨青青却说:“不怕,勇叔,你就把喜宴交给我,我有我娘帮衬,还有我们家的人,让他们给我打下手就行了。不然人多手杂的,到时候亲戚们一人一个主意,宴席未必能办好。”
  杨大勇想了想,是这个道理,杨家的亲戚们,也不都是相处愉快的,到时候万一要是在厨房里头争执起来,大好的喜事也就被搅和了。不过,他还是心里犯嘀咕,觉得杨青青还小呢,担不起这么重的活。
  杨青青便把那条里脊肉拿了出来,又笑道:“大勇叔,你看,堂弟成亲,我也高兴,这条里脊肉是景生过年的时候买的,我们家还没舍得吃呢,到时候我给你用这块肉做个咱谁都没吃过的好菜,算我的,怎么样?”
  程福生连忙帮腔:“勇叔,我小青哥做饭包好吃的,我敢说咱们全村的人家里面,就没有能比得上他这手好菜的!”
  这下杨大勇可真信了,程福生从小就是个小胖子,程家穷得连口稀粥都喝不上,但偏偏他最胖,就是因为他从小就馋,爱吃百家饭,哪家做饭了,他闻着味就过去流口水了。人家看孩子怪可爱的,又馋得可怜,都会给几口尝尝。
  时间长了,村里哪家人的饭他都吃过。
  所以,程福生对村里谁做饭的手艺最好,是有很权威的发言权的。
  杨大勇再一想,杨青青给他们做宴席,不但不要钱,还自带这条里脊肉,觉得是感念,也是个爽快人,很快就答应了。
  杨青青很有信心,喜宴的时间定在正月二十三,时间还早,他便先跟大勇叔把菜式给定好。
  三房的日子过得虽然并不紧巴,但在杨柳村也不算富裕的,他们家为这场喜宴准备了四五只鸡鸭,一条猪腿和三四条大青鱼,别的荤肉就没了,豆腐也很有限,土豆白菜和各类干菜倒是不缺的。
  杨青青便先按照肉类食材的数量和宴席的桌数,设计好了荤菜的种类,然后再考虑素菜。
  杨青青很专业,把菜色和食材的用量都写在纸上,跟杨大勇一一对过了,留了一份给他,让他到时候把食材准备好,另一份自己带走。
  离酒席还有五六天,接下来,杨青青该开始在家里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团队,给大家分派工种。
  他得把自家的这些人,都像专业的厨师团队一样培训出来,不论是办酒席,还是将来开饭店,大家都能高效专业地弄出各种美食。
 
 
第068章 事已至此先甜再说
  家里不缺想要赚钱的小朋友。
  杨青青回了家,在老宅宣布了这件事,妹妹弟弟们就都很积极。杨青青跟他们说,虽然三房这次不会给工钱,但干完了活,杨青青会给大家发零花钱。
  最重要的是,如果这次的酒席办得好,后面赚零花钱的机会还会有很多。
  特别是开春之后,那时村里喜事就办得更频繁了,而且还有外村的人来吃席,这样,他们的名声就能传到外面去,去别的村里赚钱。
  小朋友都很踊跃,杨青青很高兴,便给他们都分配了任务。
  老四力气大,干活也麻利,负责水台和切配,也就是负责鸡鸭鱼开膛剁块,再负责蔬菜清洗切配。
  两个妹妹年纪还小,干不了重活,不过很细心认真,杨青青让她俩做打荷,也就是调制调料、切葱姜蒜、盛菜摆盘,清洁台面什么的。
  老三负责凉菜,他虽然下厨的经验不多,但杨青青觉得他很聪明,只要他让他做的事,他都能按照步骤认真做到,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老五负责蒸菜,杨青青准备的菜单上蒸菜不多,所以他的责任也最轻,其实杨青青本来不用让他来,他开春就要去城里当学徒了,应该让他在家好好休息,不过五弟很懂事,也想来帮忙。
  白案不是小朋友能做的,制作面店需要熟手的经验,只有柳长英才能胜任了。
  炉灶厨师自然是杨青青,掌最重要的大勺,同时也要调度其他所有的人。
  程润生得在学堂教书,所以就在家,顺便负责带孩子。
  安排得妥妥贴贴了,杨青青才终于被程景生接回了家。
  在外奔波了大半天,又是跟人谈判,又是给大伙分派任务的,程景生生怕他给累着,虽然才半下午,但还是一窝蜂地给人抱到了炕上,渥上汤婆子,围上盖被,放上零食,让他好好歇歇。
  杨青青感觉自己真的像个小地主,被长工很妥帖地服侍着,要求道:“景生哥,把富贵也给我抱来嘛。”
  程景生哪能不知道这个,还没等他说完就已经把狗给他放怀里了,杨青青嘿嘿一笑,把毛茸茸的大狗拢在怀里当暖手宝。
  富贵长大得很厉害,眼看着也抱不了几天了,所以程景生并不吃它的醋。
  “你也要!”杨青青又伸手要程景生。
  程景生笑了,坐在了他身旁,杨青青就要靠在他怀里,两个人挤挤挨挨,最终形成的效果就是程景生抱着杨青青,杨青青抱着狗,杨青青在中间,觉得特别特别暖和。
  程景生温柔地在他耳边关切道:“你今天有没有不舒服?”
  杨青青听着他胸腔的共振,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幸福,他仔细想了想,自己今天忙得热火朝天的,一直都没有关注身体情况。
  现成的撒娇机会当然要用一下,杨青青从头到脚认真感受了一遍,最后说:“我的脑袋,有点晕晕的。”
  “那是累着了。”程景生就很心疼,帮他按脑袋后面的穴位缓解。
  杨青青嗯了一声,颇有些娇气地说:“哥你按轻一点儿,我怕疼。”
  “放心,疼不着你。”程景生笑,很有技巧地帮他按摩,舒服,但是不痛。
  很快,杨青青就觉得头晕缓解了一些,很放松,他打了个哈欠,软软地趴在他肩头,用鼻子蹭了蹭程景生的脖子,像小狗一样嗅了嗅。
  程景生身上总有一种香香的皂角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杨青青太喜欢他了,所以,就算有时候有点汗味,杨青青也只会觉得他很有男人味,很有魅力,一点也不觉得难闻。
  一时间,两人都没说话,程景生静静地帮他按摩,杨青青没再抱着狗了,而是抱着程景生的腰,整个人亲昵地窝在他壮实的怀里。
  杨青青的头发软乎乎的,蹭在程景生的肩窝。
  程景生忽然想到什么,说:“对了。”
  杨青青抬头:“怎么啦?”
  “你今天怎么还没给我分派任务?”程景生问。
  杨青青都被他按摩得困了,傻傻思考了几秒,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办酒席的事怎么没他的份。
  “你要什么任务呀,你还要给病人看病,”杨青青懒懒地说,“所以你自然是跟大哥一样,当我和长英哥的贤内助喽,在家带孩子嘛。”
  陈景生便露出一个落寞的表情,看起来活像一个小孩儿,因为杨青青不带他玩而很遗憾。
  他说:“咱家孩子还在肚子里,哪里有孩子给我带?”
  杨青青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拍拍他安抚道:“那你就不用没苦硬吃,带着富贵和俩大鹅就行啦。”
  程景生很执拗:“不行,我担心你,万一累着了怎么办,我得跟你去。”
  杨青青想了想,但还是道:“我给人家做饭是为了赚钱,但是你在家呆着就能赚很多了,让你出来岂不是反而亏本。”
  他说完了又想,这下显得自己好无情,好像是个只追求效率不讲情分的资本家。
  程景生的表情也很委屈似的,杨青青心软了。
  “好啦,你想来就来嘛,你负责上菜,跑堂?怎么样?”杨青青用手环着他的脖子。
  程景生这才绽开一个笑,说:“好。”
  杨青青又说:“那你得学会报菜名哦,还得热情一点,别绷着张冰山脸,都是乡里乡亲的,让人家看了害怕怎么办?”
  他算是发现了,虽然每天他跟程景生撒个娇就能看见他家夫君灿烂的笑脸,但程景生给外人还是很难有一个好脸色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面无表情面对来看诊的病人。
  杨青青也常常跟他说,让他能不能多笑一笑,程景生说不太容易,给人看病是件严肃的事儿,嬉皮笑脸说说笑笑的,给人家搭错脉了怎么办。
  杨青青就说,看师父给人诊脉的时候就谈笑风生的,也没出过错。
  程景生就说,他怎么能跟师父比呢?
  好吧,那也不是不可以,严肃一点,还能免得病人跟他胡搅蛮缠,也是有好处的。
  可是,做跑堂的可不一样,得微笑服务。
  程景生一看就不是个做服务员的样子,那么高大俊朗的一个青年,又威风,又严肃,真的可以热情又殷勤地给人上菜吗?
  杨青青想想就觉得很滑稽,笑了半天。
  他用两根手指把程景生的嘴角向上拉了起来,说:“你得像这样,喜庆一点儿,知道了吗?”
  程景生却很有信心,说:“你放心,我肯定喜庆。”
  “真的?”杨青青不太相信,“为什么?”
  程景生笑了笑,温柔地低声道:“一想到手里端着的菜热乎乎的,香喷喷的,是你亲手做的,我心里就喜庆。”
  “你这个人。”杨青青心里甜蜜蜜的,笑着却不说话了。
  “真的,”程景生接着说,“我都不敢想,成亲的时候能吃你做的饭,该有多喜庆,多吉利,多幸福。”
  程景生总是擅长说这种憨憨的情话,可能他自己都意识不到那是情话,但听得杨青青心里滚烫滚烫的。
  杨青青虽然本来就是个专业的大厨,但毕竟是第一次在古代掌勺做给外人吃,心里也不是不打鼓,可是,程景生这么一说,他忽然就觉得心里连一点细微的忐忑都没有了。
  他不知不觉间,眼睛微微发红,不想让程景生看见,把头埋在他胸前蹭干了热乎乎的眼泪。
  有程景生这句话,就算酒席那天被砸了场子,人人都说他做的饭不好吃,他也不怕,一点都不怕。
  晚上,两个人和师父师娘一起,吃的是元宵。
  倒不是元宵节剩的元宵,那些已经都吃完了,但是杨青青嘴馋,又想那个味儿了,所以,程景生就跟他一起现滚的。
  南方的汤圆是包出来的,但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
  把馅料和好切成小块,沾些水,然后放在盛了生糯米粉的笸箩里摇,等馅料团表面都均匀沾上一层糯米粉后,再撒些水,一层一层地滚,元宵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圆了。
  南方汤圆的口感是滑溜溜、软乎乎、一□□浆的,但北方元宵不是,元宵是表面软糯,内里扎实,馅料里也多用口感脆韧的坚果粒,煮完之后,元宵汤浓浓的,糯米香浓郁,别有一番滋味,吃上一碗非常暖和。
  今天的元宵馅,他们用的是红糖,芝麻,花生碎,还有些别的干果,甜甜蜜蜜的。
  冬天的晚饭,喝这个最再舒服也没有了。
  杨青青把一碗元宵先捧给师娘。
  师娘笑眯眯地:“你们小两口可真不会过日子哟,天天给我们俩老的吃大鱼大肉的,这灯节都过了,还有这么好的元宵吃。”
  杨青青知道她说他们不会过日子是反话,是怕他们照顾得太丰盛了,破费。
  杨青青连忙说:“师娘说哪里话,要不是你和师父冒着雪来了,景生的伤我真不知道咋办了,这几天忙,我还没顾上好好做几个菜孝敬你俩呢。”
  “不急在这几天,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呢。”师娘说。
  杨青青不知何意,师父和师娘总得回北固村去。
  结果师父开口了,说:“景生啊,我跟你师娘已经看好地方了,我这把老骨头,也不想给人看病了,烦的很,我准备在你们杨柳村上面的山上建个屋子,那的风景好,我以后在好好享清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