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程景生就跟杨青青一起做。
入秋的时候收的核桃还有很多,程景生负责砸核桃、剥核桃,杨青青准备开酥。
酥皮需要用水和一个面团,再用油和一个面团,将两个面团叠在一起擀开,反复折叠再擀开,就可以用来做派皮了。
杨青青先把核桃炒香,然后放进锅里,红糖白糖和奶油放在一起小火煮开,把核桃仁和鸡蛋加进去,搅拌均匀就变成了内馅。
炒核桃的味道太香了,光闻着味,都能感觉到果仁的酥香和甜蜜。连大鹅闻了都啪嗒着大脚赶忙跑进厨房,歪着长脖子看杨青青在搞什么名堂。
果仁裹满了糖汁,亮晶晶、红彤彤的。
杨青青忍了再忍,还是忍不住先舀了一勺子放进了嘴里。
核桃是从秋天储存到现在的幸福。因为炒过,充分激发了核桃的香气,加上糖和奶油,奶香四溢,越嚼越香,甜味也加得恰到好处,丝毫不腻,热乎乎吃上一口,非常治愈。
杨青青让程景生找来一个大陶盆,抹上一层油,先把派皮按进去,再在里面放上满满的核桃馅。
烤窑里面还有地方,杨青青又做了一个野莓派,用秋天熬的野莓果酱作为内馅,两个一起推进烤窑。
烤窑的火候得好好把握,虽然前两天用来烤炉肉的时候已经实验过了,但杨青青也是第一次用这个烤点心,所以很小心,每隔一小会儿就来看看火。
最终,两个长相很完美的派就烤好了。
派皮起了千层酥,边缘是漂亮可爱的焦黄色,奶香奶香的,馅料烤过显得更加浓郁了。杨青青忍着先吃一口的愿望,把它们用布包裹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果然又是个艳阳天,一家人穿戴好了,牵上富贵上山去了。
程景生背了几个水囊,昨天的派,还有若干个夹了咸菜的焙花卷。
自从怀孕了之后,杨青青已经有数月没出门玩了,相当兴奋。
山上的雪路被白永瑞走过多次,沿着踩出来的路线并不难行,很快,他们就走上了去往温泉的那条小道。
小道上原来有不少旁逸斜出的树枝,白永瑞先前已经带着柴刀来都砍伐干净了。
走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听到了潺潺水声。
杨青青很雀跃,连忙拉着程景生赶到近前,果然看见眼前热气蒸腾,现出了一片冒着暖意的泉池。
“哇!”杨青青感叹。
他凑近了一些一看,泉池底部还在不断地往上冒着气泡,有一股天然温泉的硫磺味。
杨青青很喜欢温泉的味道,总是让人联想到温暖,放松,和户外的美景。
温泉不止这一个池,白永瑞继续带他们往前面走。
“前面还有好几个小泡子呢,”他说,“我打算把房子建到那边。”
杨青青想到了现代会有的那种温泉私汤,提议道:“师父,你可以挖一条沟到你家院子里,然后引温泉水过去,还可以建一个浴房,这样你和师娘在自己家里就能享受了。”
白永瑞从来没想过可以这样,瞬间觉得很有道理。这里虽然荒山野岭,少有人迹,但师娘要是想泡温泉,总是不方便,要是引进自己家里就好得多了。
“你真是个小机灵鬼儿,”白永瑞开心道,“那我就那么办。”
杨青青觉得师父大抵是非常有钱的,大手一挥就可以开干了。
再往前走走,杨青青才发现这温泉规模是真的挺大的。
“马上就到山顶啦!”白永瑞说,“那的风光好。”
原来他是想把他的隐世小屋给建在山顶上。
越过岗子,一行人很快就站在了山顶的斜坡上。
回头看,山的这边是藏在小峡谷里的杨柳村,而另一面是山的南麓。
远远的,在一片雪原之间,杨青青看到一条冰蓝色的大河,大河穿过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杨青青看着像个很大的城池,他咦了一声,指着问:“那是哪?”
程景生没想到他问这个,说:“不就是府城吗?”
杨青青自从穿越过来,只知道自己在城里呆过十年,但从未去过,也不知道在哪里。
没想到竟这么近在咫尺,一山之隔。
只不过,由于南麓高险陡峭,只有一条古道通向城里,已经半荒废了。
大家从城里到杨柳村,还是得从另一个方向,绕北固村,过丰年镇,走上将近一整天的路,最终才能到府城去。
“原来是这样……”他默默地思索着。
山岗上毕竟风大,程景生怕他冻着,护着他回头走。
一边继续欣赏着温泉的美景,杨青青一边思索着,忽然,心里冒出来一个不切实际,但又很让人激动的想法。
一个温泉山庄!在遥远或者不那么遥远的未来,他们或许可以把这里建成一座温泉山庄,一定会是一个城里人度假的好去处。
第074章 大酱也可以很可爱
北国的春日难盼,但正因为晚到,更让人期待。
转眼,就到了冰消雪融的农历四月初。
冻土溶解,家家户户院子里的雪堆都渐渐矮了下去,村道上和田野上终于露出了斑斑驳驳的黑土地。
杨青青一早醒来,穿上了衣服,出了门往远看。
杨柳村之所以叫杨柳村,就在于山脚下那片杨树林,和贯穿村庄的小溪边那几行老柳树。
柳烟漫漫,近看还看不出新芽,但远看已经有了一层清淡的黄绿色。
春天是农家最忙的时候,整个村庄的人猫了一个冬天,这时都开始躁动起来,勤快的人家都已经准备开始一年的劳作了。
比如柳长英。
眼见着终于天暖日长了,他便迫不及待地把去年收下的瓜菜种子给拿了出来,用半温的水泡上,然后用小盘子盛上土,把种子先在屋里育成小苗,等长出来茎干和叶片,再拿到院子的地里种。
都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但北国的春天来的晚,所以像柳长英这样育苗的就算早的了。
今年他家里育的菜苗足足比往日添了一倍,因为杨青青也要种菜,他自己不会,所以是过来跟柳长英一起学着做的,家里盆盆罐罐,都灌满了土弄满了菜苗。
杨青青爱养东西,而且不论养啥,都是当块宝贝养的。
他一想到夏秋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瓜菜就觉得很激动,所以每天兴致很高,不给人家办酒席的时候就天天琢磨着这些事。
连柳长英都觉得他是魔怔了,中午俩人一起歇个晌午觉,杨青青都能梦话说种菜的事,给他一顿笑。
不过,今天他们不能伺候这些小菜苗了。
杨青青一早就跟程景生一起,挎着一筐鹅蛋来敲门。
柳长英赶忙给打开,他如今肚子已经圆起来了,即便还穿着厚厚的棉袄,都能看出来腹部明显的弧形。
“这大鹅蛋,看着真喜人。”柳长英说。
杨青青笑道:“有两个是今早才下的,还热腾腾的,等会拿去给灵溪正好。”
“这才刚开春,村里有鲜蛋的人家少,你这也算稀罕物了,用来补身子最好了,等会他见了肯定喜欢。”柳长英说。
牛灵溪前几日生了,生下了一个女孩。等会儿杨青青和柳长英就是要拿着东西去看他。
鹅蛋个大,五六个就装满了一篮子,杨青青还拿上了一大块自己烤的蜂蜜蛋糕,配方是他自己琢磨的,又用了院子里的烤窑。柳长英则是拿了一袋子小米和红枣。
去看牛灵溪,本来是没有程景生的份的,不过牛灵溪的哥哥昨天专门来过,不放心牛灵溪的身子,叫程景生去给他搭搭脉,开个补养的方子。
程景生自然答应,用医药箱带上了几味可能用得到的药材,跟杨青青他们一起去了。
牛灵溪需要吃药补养身子,也是有缘故的。
这几天里,杨家可不太平。
倒不是杨大健那两口子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周云仙依旧痴痴傻傻,而杨大健经过了这么多事,整个人也是苍老了很多,现在除了每天坐在大门槛上发呆,不会别的什么。
闹事的,是杨家四房五房的那些堂亲们。
杨青青是知道的,从进了这个月以来,就大有人盯着杨家二房的消息,就等着牛灵溪发动,揣测着是个男孩还是个女孩。
对他们来说,自然是盼着牛灵溪肚子里是个女孩,这样以来,在他们那些人眼里,杨家二房就算彻底“绝了后”,变成了人人都可以拉一刀子的大肥肉。
自从牛灵溪生产那天,四房五房的男男女女就纷至沓来,快把二房的门槛都给踩破了,但来来回回,说的意思无非是让杨大健认个过继儿子。
甚至有两个杨青青的堂哥,为了争当杨大健的儿子大打出手,闹得好不难看。
而杨大健始终发着愣蹲坐在家门口,由着两房的亲戚将他拉来扯去,却泥塑木雕一般没什么反应。
最后,竟还是牛灵溪自己撑住了场面,当着杨家亲戚们的面清点了自己的嫁妆产业,说这些东西,谁都别想拿走,别来他面前打这些龌龊的算盘。
杨家亲戚们一听就不干了,非说这些产业里也有杨迁挣下的,生怕牛灵溪带着远走高飞了,连点汤都给他们剩不下。
牛灵溪很果决,说,自己一不改嫁,二不搬离村子,这笔财产,是用来赡养杨大健老两口,并养自己的一双女儿用的。
他这么说了,杨家亲戚便彻底占不了理了,没皮没脸闹了一场,最终也只得偃旗息鼓。
刚刚生产完,又被扰了这么一场,寻常人的身子都会有些不支,程景生用心给他探了脉,便到外间去,让牛裕川招待着喝茶,开方子去了。
杨青青跟柳长英坐在他床边。
“你真准备一辈子呆在这了?”杨青青忍不住有些担忧,问。
牛灵溪点了点头,说:“是,我跟我哥哥说好了,让他走之前多留些家丁给我,我也想好了,即便是回了家,让我爹给我再寻一门亲事也没什么意思,我更想带着两个女儿,过好我自己的日子。”
他像是深思熟虑过了,又笑了,说:“其实我觉得这样挺踏实的,我公婆那两口子,丢给两个家丁婆子就行,我不用操什么心,眼下我有两个女儿了,再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就在杨柳村守寡,乐得清静。”
柳长英听了很高兴,说:“你能留在这当然是好了,你要是真走了,我得想你了。”
杨青青好奇地问:“那你想没想过,以后要干什么?”
“我?”牛灵溪还真没想过他会问自己这个。
一个丧偶带娃的夫郎,能干啥呢,在家守寡呗。不过,牛灵溪还真不是这样想,他还真有想干的事情。
于是,他会心一笑,就跟杨青青说了:“我想跟我爹一样,买地做地主,开垦荒地,修渠打井。”
我嘞个杨柳村大地主,杨青青睁大了眼睛,牛灵溪果然不简单,这大半年来经了不少事,变得有主意多了。
“我看行,”他说,“咱们村的荒地、没人要的地就靠你了。”
把零零碎碎的荒地开垦出来,统一耕种是有好处的,这样种庄稼的效率更高,出了什么虫害也更方面统筹管理。
不过,当地主,最重要的不是地,而是种地的人。
牛灵溪又说:“咱这地界每年都有逃荒来的人家,我们老牛沟最多,可是老牛沟的地也渐渐不够种了,我准备跟我爹说,让他们来杨柳村,这样,地也有人开荒了,也有人种。”
牛灵溪不愧是地主的儿子,讲起经营农场来就头头是道的,杨青青不知不觉就跟他聊了很多。
回家的时候,他放心多了,跟柳长英说:“我看灵溪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柳长英点了点头,说:“不过,灵溪不是杨柳村人,却想在杨柳村当地主,而且要引外村人进来种地,怕也是不容易。”
但凡闭塞的小村落都排外,牛灵溪虽然勉强算杨家的人,可若是行事有什么不妥当的,还是难免被人当成外人挑毛病。
杨青青说:“那不是还有咱们吗,到时候能帮着调停的就调停一下。”
说到底,杨柳村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杨柳村,不也是南边逃荒过来的人一家一家聚居起来的吗。
回到家之后,杨青青又跟柳长英忙活了一会儿。因为第二天是四月初八,下大酱的日子。
大酱是用黄豆做的,冬天的时候,就把攒下的黄豆给煮了,捏成一个一个的砖块形,储存在玉米仓里让它们漫漫发酵。
经过了三四个月的熟成,大酱块被菌丝充分发酵,充满了鲜味,到了四月里,就该下大酱了。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就忙活了起来。
下大酱是个看手气的活儿,作为一种发酵食物,不同人身上的菌群不同,也会影响大酱的菌群和口味,因此,谁来下是很重要的。
要是人身上的菌群不对,下出来的大酱就有可能是臭的,不好吃了。
柳长英就恰好很擅长这个,他做出来的大酱,鲜香浓郁,完全不会有任何刺鼻的杂味。
于是,杨青青就乐得给他打下手,帮他擦洗酱缸,准备别的东西。
下大酱是一件讲究玄学的事,到了下酱的时候,柳长英就把院门关了,说:“大酱害羞,要是给外人看见了就不发了。”
这乌漆嘛黑又重口味的玩意儿,竟然还会害羞,杨青青一时竟觉得怪可爱的。
把硬的像砖头一样的大酱块刷洗干净,去掉表面的灰尘,大酱块经过几个月已经干得不行了,刷洗过也不会散,像石头一样邦邦的。
然后,把大酱块掰碎丢进大缸里,然后不要钱般地往里倒盐。
一斤的豆酱块,就得加四两的盐。
最后是倒上水,放置在有阳光的地方,用酱耙子反复地捣一捣,然后撇去上面浮起来的杂质,之后每隔几天就得捣一遍,直到大酱彻底发酵好了,变得鲜香浓郁为止。
捣完了之后,柳长英就给酱缸表面蒙上一块白棉布,还很讲究地系上一根红布条。
看起来很喜庆,莫名的让人相信它会变得很好吃。
干完了这些,很快就到了送五弟进城当学徒的日子了。程景生要带着五弟一起去城里,把他送到那家金银器铺子,安置好了再回来。
而跟他俩一起进城的,还有杨青青那份伪造的契书。
第075章 村霸撒娇了
52/77 首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