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夫郎是村霸,那咋了(穿越重生)——牧童神乐

时间:2024-11-30 07:53:09  作者:牧童神乐
  黑五抬起了头,眼中豁然又有了些光亮,是了,要不是程景生把孩子给买下来了,他怎么会有那几份卖身契呢?
  程景生慢道:“孩子在我这不会有事,你只需要告诉我,愿不愿意上公堂作证。”
  黑五哪还有不愿意的道理?都到这份上了,他想一脚踩死冯广才的心,恐怕不比程景生少半分。
  与此同时,杨青青在城里。
  今天程景生给他带了几个最精壮的伙计,驾着马车,要把三个孩子都接回山庄来。
  锦绣楼倒是好办,赎身的手续昨天就办好了,青楼遇到亲属赎人,自然是要狮子大张口的,不过,杨青青带上了杨玄,让他扮作来青楼买丫鬟的富商,一通讨价还价,一共花了五十多两银子,好歹是把卖身契给买断了。
  今天杨青青只要接人就行,伙计进去了没多久,就接了两个十二三岁的丫头出来,是对双胞胎,模样很好。
  杨青青看着,心里倒是五味杂陈。
  她俩正好也跟自家的两个妹妹一样,都是双胞胎,还都是这个年纪。
  只不过,她们还不知道她们的爹黑三已经死了。
  黑三的死,虽说是他咎由自取,差点害了杨青青和程景生的性命,可是,看到两个孩子怯生生的样子,杨青青心里却也很不是滋味。
  好在,以后把她们接出来,她们就不用再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想接黑五的儿子出来,则要费些功夫。
  好在,冯广才有个儿子,跟黑五的儿子同岁,都是五岁,冯家扣下黑五的儿子,面子上说的是让他儿子也过上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日子,为了让黑五替他们卖命,最近也确实是把黑五的儿子跟自己的儿子养在一处的。
  冯府的下人里有王捕头的内应,也串通了照顾两个孩子的老嬷嬷,今天,准备给黑长栓和小冯公子换上一样的衣服,让他俩在院子里玩捉迷藏。
  等俩孩子都躲躲藏藏上一个下午,让府里所有人都知道这俩孩子今天穿得一模一样之后,再让嬷嬷抱上黑长栓偷偷从后门溜出来,就说是带着小公子出门买糖,这样就能蒙混过关了。
  杨青青坐在马车上,带着人手,紧张兮兮地等在冯府的后门。
  等了大半个时辰,门口终于有动静了。
  老嬷嬷果然抱着个小孩出来了,门口的小厮听说是出来买糖,也没怎么在意,一切都很顺利。
  没想到,一上了马车,杨青青才发现不对。
  俩丫头都说,不认识老嬷嬷抱的小男孩。
  难道是老嬷嬷年老昏聩,一时紧张,又眼花,没弄清楚到底哪个是黑长栓,这是直接把冯广才他儿子给抱出来了?
 
 
第108章 结案
  老嬷嬷这下也是懵了,哎呀了一声,一脸的慌张。
  完了,看来这是真抱错了。
  “爹!娘!”那小冯公子一看自己竟被抱上了一辆陌生马车,害怕极了,一咧嘴,便哭喊了起来。
  此处离冯府后门不过转了一个街口,实在不安全,冯小公子的哭喊随时都有可能引起门口小厮们的警觉。
  不管了!杨青青一拍脑袋,叫车夫直接打马快跑。
  不管这孩子是谁,都先抱回家再说!
  马车一路狂奔,到了山脚下,也没人追上来。
  毕竟,冯府的下人都以为小公子只是被嬷嬷抱出去买糖,也得过个把时辰没回来,才能惹人疑心。
  山路不好走,杨青青叫伙计们把孩子们和老嬷嬷都给背上,尽快带回家再说。
  程景生见杨青青回来了,看他一点事都没有,大大松了口气,说:“后面院子已经准备好了,先让几个孩子都住进去。”
  自从几日前山庄里出了事,程景生就没再接待新的客人,把之前的客人送走之后,就空着院子,等把手头上的大事处理完再开放给新的客人。
  好在院子里清净,不然住进来这么多孩子还有一个老嬷嬷,难免会招惹更多人言是非。
  杨青青连忙附在程景生耳边,把孩子抱错的事情跟他说了。
  程景生眉头一皱,看了看哭得满脸是泪、表情莫名其妙的小冯少爷,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他还真没想到会出这种岔子。
  “好吧,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冯广才的儿子在咱们手上,他也不敢对黑五的儿子轻举妄动了。”程景生说。
  “我也是这样想,”杨青青说,“反正都这样了,也没别的办法了……”
  到了晚间,程景生便安排黑五先跟两个侄女见了一面。
  这两个孩子,原本还以为真是有一家富商要把她们买回去当丫鬟呢,心里很害怕,不知道以后是什么命运,等真的见到了亲叔叔,两个闺女都哭了很久。
  程景生告诉黑五,只要帮他们把冯记给告倒了,就让他带着孩子走,程家绝不会再为难他。
  黑五没想到程景生真的说买就把孩子买回来了,心里又是高兴又是伤心,满心都是对冯广才的愤恨,自然是满口答应,说不把冯广才送进牢里誓不罢休。
  过了几日,巡抚梁大人终于传信过来,让他们带着供状和证人到府衙去提告。
  “梁大人说,”程景生给杨青青念了手信,“他已经查明了,冯记是与知府串通,包庇他们在本府各县煽动百姓种植荼萝,又刻意组织山民在春耕季节伐木,导致荒田万亩,到了冬季又流民四起。”
  “只不过,知府包庇冯记一事,还需要最后的证据。”程景生道,“等我们去击鼓鸣冤,知府一定会强行弹压我们的提告,到那时梁大人正好去抓个现行,知府的罪名就坐实了,也好彻底铲除干净。”
  杨青青心里有些激动,他没想到真的能有一天自己可以扳倒害死原身的罪魁祸首。
  眼下,这一天却如此近在眼前。
  然而,他看着程景生的表情,忽然问:“景生哥,你一定不想让我跟你一起去,是不是?”
  程景生垂下了眼睛,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承认了:“是,衙门里面不是你该去的地方,况且知府摆明了要拉偏架,到时候,如果对我们用刑的话……”
  “那我也要跟你一起!”杨青青连忙说,“景生哥,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我要做的,跟你本没有关系,你愿意帮我一起报仇,已经够了,我不想让你一个人承担。”
  程景生张口,又想劝他什么,杨青青赶忙又堵了他的嘴:“你别想像那年一样,把我落在家里,你就是把我锁家里,我翻窗户掀房顶,也是要跟上你一起去衙门的!”
  程景生彻底无奈,他也知道这次是拦不住杨青青的,笑了:“说了好多次你是个上房揭瓦的性子,这回你还真要掀房顶了?”
  “那有什么难的,”杨青青很执拗,“你可别不当回事,我可是说到做到的!”
  程景生叹了口气,知道他能闹腾,也知道不能不让他见证这事最后的结果,只好答应了。
  去衙门的那天,程景生和杨青青带了很多人一起。
  除了黑五作为关键的证人之外,还有很多,有前年上山服徭役后,吃了五精丹深受其害的各村村民,有受人哄骗,为了五精丹倾家荡产的街头乞丐,还有很多妻离子散,孤儿寡母的百姓。
  受冯记祸害的人,何止成千上万。
  程景生写好的供状,上面不光有冯记这一阴谋的前后始末,最后,还有这许许多多证人按下的手印,程景生和杨青青带着这份供状走遍了周围了许多给村子,红色的指印就按满了一页纸又一页纸,最后,整份供状看起来已经像一本厚厚的书。
  程景生和杨青青捧在手里,只觉得沉重得可怕。
  一群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府衙前,一路上,跟上他们聚集起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因为人群聚集得多,所以,冯府的人也早早就听见了风声。
  冯广才这几天为了找儿子,已经焦头烂额了,又听说程景生和杨青青纠集了一街的人来告状了,他早早就赶到了府衙门口,红着眼睛冲上来拉住了程景生:“果然是你在背后没完没了地捣鬼,我儿子呢!是不是也被你们拐走了?”
  “我劝你还是别着急要回你儿子。”杨青青却在一旁冷笑道,“到时候,你再谢我们的恩情也不迟。”
  冯广才气得恨不得当场就把杨青青掐死,被程景生一手给挡开了,他咬牙切齿说:“谢恩?当初没把你弄死,还是我手软了!”
  杨青青说:“勾结洋商祸害百姓可是死罪,会殃及族人,等判罚下来,你自然是得掉脑袋,你儿子少说也得被连累流放。幸亏你已经报了官说儿子走失,不然的话,就等着让你儿子流放到千里之外的烟瘴之地!”
  冯广才冷哼了一声,道:“你不会真以为,凭你们几个草民,几张不如擦屁股纸的所谓供状,就能告倒我吧?”
  “这不仅仅是几张供状,”程景生沉稳道,“这是成百上千个家庭,这上面都是活生生的人命。”
  冯广才依旧嚣张跋扈:“好,那你们倒可以试试看,看到最后,到底是你这区区一沓子命如草芥的所谓人命重,还是我百年冯记的这块招牌重!”
  *
  多年之后,杨青青还记得他与程景生在公堂上互相扶持的那一天。
  知府果然从一开头就对他们极尽恐吓威胁之能事,连着冯记的人一起对他们咄咄逼人,几次三番要以无故闹事为由把他们拖下去打板子。
  多亏了衙门外面群情汹涌的百姓,随时准备挤进去护着他俩,知府还从未见过民情如此激愤,一边抹着汗让人去调兵来镇压百姓,一边与程景生他们周旋。
  最后,杨青青从怀里把冯记勾结洋商的那份契书拿出来的时候,知府和冯广才都是满脸的惊愕恐慌。
  冯广才更惊又怒,想到自己竟轻信了那张杨青青还给他的假契书,气得发狂,差点直接扑上来把杨青青给撕了,而知府也终于汗流浃背,直接不想再让杨青青他们开口说一句话,也不再有心力小心周旋,冲动之下把一筒行刑的签字一股脑全丢在了地上,叫衙役直接把他们两个打死。
  百姓都叫嚣着往衙门里冲,被调来的兵丁用木棒和鞭子强行镇压着。
  一时之间,群情汹涌,恶化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好在,这时巡抚梁大人及时到场,镇住了场面,知府的脸色一下子灰败不堪,而冯广才更是直接晕了过去……
  冯记的药铺彻底关了门,不仅在本府本州,全国各地的分号也都由官府收了,贴上了封条让人重新盘走。
  冯广才上刑场那天,倒是真的感谢了杨青青和程景生,哭着喊着让他们照顾好他儿子,别让他真的小小年纪就成了流放的罪奴。
  杨青青答应了,只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程润生的学堂如今办得大了,每年都有许多寄宿的小学童,就让冯广才的儿子跟他们一起上学吧,将来若是能读书明理,也能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杨青青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冯记如此不择手段地大肆敛财,是为了上供给当时京城正在夺嫡的王爷,做支持他的幕后小金库。
  那位王爷显然是被他的某个更有本事的兄弟给斗倒了,然后才有了冯记的灭顶之灾。
  不过,这些上头神仙斗法大事,杨青青是不太关心的。
  那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上层人们,和他们永远没有尽头的互相斗争和倾轧,不论是非兴亡,对于百姓来说,都是一样的灾祸罢了。
  所以比起那些所谓的大事,他还是比较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比较关心今天中午能给程景生、未满和自己做些什么好吃的东西。
 
 
第109章 大结局~
  大雪封山之后,温泉山庄是不营业的。
  一年的辛勤劳动正式宣告结束了,杨青青和程景生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第二天一早,带着未满和几个伙计一起,把山庄的门锁了,回山下的村子里过冬。
  伙计们牵着几头梅花鹿,拉着的板车上,柳条笼里装着一群大鹅和兔子,狗群也在前前后后跟着,冬天山里太冷,动物们也要和人一起下山。
  北国冬日深长,严寒逼人,但杨青青偏偏还是最喜欢冬天。
  干完了一年的活,冬日里就是纯粹的放松玩乐,因为太冷的缘故,就算再勤快的人,也得被迫休息,相当于所有人集体放假,多令人轻松惬意呀。
  特别是猫冬前的日子,每一年,杨青青都会像搬仓鼠一样,把小小的家里填得满满当当的,然后就会变得安全感满满,心里感觉温温吞吞的,像喝了蜂蜜水一样甜蜜熨帖。
  虽然日子富裕了,但冬天,杨青青和程景生没有在村里建新房子,还是喜欢住在山坡上原来的小家里。
  小房子只有三间,屋子和厅堂都不大,可是杨青青觉得很可爱,冬天一家三口挤在里面,就像冬眠的动物挤在温暖的小洞里,皮毛挨着皮毛,胸膛贴着胸膛,互相暖和着彼此。
  再往后,就是一家四口了。
  小房子的门口,那块雕刻着杨青青和程景生两人的浮雕砖块下面,已经贴上了一块新的砖块,上面是未满捏的自己,歪歪扭扭的,但是很可爱。
  杨青青把落在上面的雪轻轻拂掉,笑着说:“景生哥,咱们还得捏一个新的小人儿。”
  程景生摸了摸他圆鼓鼓的肚子,也笑了。
  山坡上的小家没有翻修,不过山坡下的老宅倒是大大地翻修了一遍。
  原来的院子已经变成两进了,左边还新扩出来一个侧院,三弟马上就要娶亲了,那是给他建的新房。
  老宅的地方大,程景生他们带下来的动物多,山坡上的小院养不下,所以得牵到老宅去。
  杨青青说鹿已经认准人了,知道凑近了人就能讨到吃的,所以不用圈着也跑不了,程景生将信将疑,但也按他说的办了。
  果然,那对梅花鹿白天都在外面野着,但按时会回来吃饭,晚上不用人栓,就会自觉挤进温暖挡风的牛圈里,跟牛一起睡觉了。
  “你俩还挺聪明的。”程景生笑着摸了摸鹿的脑袋,帮它们撑开装着麸皮的口袋,让它们把头伸进去吃。
  毕竟,山里冷得那么骇人,草根都被厚厚的雪埋住了,哪里能跟无限供应干草的家里比呢?
  杨青青偷偷避开程润生,从厨房抓了几把苞米粒,悄咪咪地喂给了几头鹿,让他们记得家里的好,天天都回来。
  程润生还是那么节俭。
  虽然,今年他已经在柳家祠堂边上兴建了一座单独的学堂,足足的两进院子,前面是学堂,后面是学童的宿舍,每年春天都有几十个孩子入学,光是学费,都够一家人衣食丰足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