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小肥啾原始种田记(穿越重生)——清崽

时间:2024-12-03 09:36:23  作者:清崽
  几个月来,不止猎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落里的人变化也很大,以往那些年,就算生长季能够摘到许多叶菜和水果,也会捕捉不少猎物,但是大部分时候大家为了能够攒到更多的食物去换取更多的盐,并不会按照自己的喜好猛吃肉。
  但是今年的情况不同,部落大部分盐都不是用食物换取的,而是用陶器,这就省下了不少食物,而且根据上次的经验,下次也能拿陶器换物资,大家就不用像以前一样不舍得吃食物了。
  加上每天要做的事情多,大家的饭量也比以往变大了,而且又有各种比以前更美味的食物。这样一来,大家吃到的东西多,转化成的能量多,力气大了不说,从老人到壮年羽族再到幼崽,多多少少都比之前壮实了,新加入部落的那些幼崽,和刚来时完全不同,简直判若两崽。
  黑土部落的伙食本来就比较差,生长季过去几个月,一群幼崽也没比雪季好多少,后来又经历了一番恐吓,加上在山洞里缺水,来的时候幼崽们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胆子也小,饿了都不敢出声喊。加入百羽部落后,食物增加了,再加上白朔每天都会准备零食,给幼崽们开小灶,一群幼崽几乎是一天一个变化。
  一直跟在白朔身边的幼崽也有变化,但没有他们明显,原黑土部落的成员看着幼崽们的变化,彻底放心融入部落,一个部落有没有接受新的成员,看他们对幼崽的态度就能明白,毕竟成年羽族可以干活,幼崽就算帮忙,做的事情也没有吃的多,但白朔对两边的幼崽,完全是一个态度。
  今年大概是幼崽们几年中最辛苦的一年,但幼崽并没有一点不开心,毕竟吃到的食物多了,而且地里那些即将收获的食物,也有他们的一部分。
  伴随着大家的忙碌,之前种植的食物逐渐开始成熟。
  首先成熟的就是小麦,白朔不确定是因为生长季种植的原因,还是这边的小麦生长时间本来就比他上辈子的短,他一直以为首先成熟的是红根果,没想到会是小麦。
  第一批成熟的当然是他带着幼崽种植的那批,这些种植时间早了十来天,成熟时间也早,黄灿灿的小麦成片成片的,场景十分壮观。
  割麦子的工作幼崽做不来,所以这件事需要部落里的成年羽族来做,这批小麦是白朔自己的,所以他去找阿姆商量,让采摘队帮忙收麦子,他给十分之一做报酬。
  白朔需要帮忙的地方,就算没有报酬,大家也要争着做,更不用说还有十分之一的报酬,所以当晚吃完饭,一群人就去割麦子。
  采摘队以前都是走到哪里采摘到哪里,还是第一次收割这么一大片地方的食物,成就感就别提了。虽然以前觉得小麦的味道并不好,但是看到这么多食物在自己眼前,就算味道差点也高兴,如果真像白朔说的那样存储很久,他们雪季就不怕没有食物了,所以很爽快地答应了白朔的要求。
  而白朔则带着那些幼崽去捡他们掉下来的,积少成多,攒下来的也不少。收上来的小麦放在山下空地上晾晒,因为有了厨房,不用在空地上生火堆做饭,这边大片空地就用来晾晒各种果干和菜干,现在又多了小麦。
  看着饱满的麦穗,白朔仿佛看到了无数种面食在朝自己招手。
 
 
第33章 
  这边以肉类作为主要食物,但在白朔心中,主食还是面食和米饭,之前采摘的小麦数量太少,就算那些干瘪的颗粒,白朔依旧找地方种上了,因此除了最开始烧了几个麦穗,后面再也没舍得吃过一粒麦子。
  现在一下收上来这么多,后面还有好几块地会陆陆续续成熟,之前欠下的面食全部可以安排一遍。
  晒干的麦穗要先进行脱粒,这个比较简单,最近太阳好,晒上两天几乎都干透了,把麦穗放在手心用手轻轻地一搓,小麦就哗啦啦地下来了。
  不过这种方式只适合小麦数量少的时候用,现在数量多,就不太适合这样做,几百斤搓下来,手心要着火了,白朔去找了几个烧坏的陶器放在麦穗上,往里面放上一些石头,然后推着陶器在一片麦子上来回滚动,用碾压的方式让小麦脱粒。
  这种好玩的时候永远少不了幼崽,只是幼崽数量比陶器多,白朔分成几个小队,让幼崽们轮流推。
  中午太阳太大需要休息,白朔在山洞铺了草席,一群幼崽围起来睡午觉。
  以前幼崽们没有睡午觉的习惯,但最近天气热,白天时间变长了很多,于是白朔调整了一下工作时间,早上工作时间提前,晚上睡觉时间变晚,而中午太热,在山洞睡午觉。
  整个部落只有幼崽有这个待遇,其他人要趁着食物丰盛的季节到处寻找食物。
  白朔兄弟三个和乌焰睡觉的位置在乌焰的山洞,山洞已经分成了两部分,巢穴也有两个,里面那个整齐的是乌焰午睡用的,外面是乌苍和乌焰晚上休息的。
  乌焰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分完所有的财产,因为最后乌苍脑子突然好用了,说乌焰没变人形的三年是他养大的,不能长大了就不要老父亲,乌焰打不过正值壮年的老父亲,最后只守住了自己单独的巢穴和一筐零食,剩下的东西还是父子俩一起用。
  白朔不喜欢在人多的地方睡觉,而上山又太麻烦,于是借住在乌焰这边,距离储物仓库近,还不用上下跑。
  最近的工作不少,幼崽们中午基本是闭上眼睛就开始睡。在白朔几人睡着了的时候,白乐悄悄跑了出去。
  白乐力气大,但他年龄小,没有获得推陶器的资格,然而那个陶器看起来很好玩,于是趁着其他幼崽不在,他要玩一会。
  白乐先是推了一段,因为胳膊短的原因,不太方便,于是蹲在陶罐旁边,把里面的石头拿出来,刚要站起来,看看陶器大小,探头进去试了试,干脆直接钻进去。本来只是想藏起来,但稍微挪动了一下位置,陶罐就自动转起来了。
  于是等白朔睡醒午觉,带着幼崽们继续上午的工作时,麦穗上就多了一个在自己转的陶器。
  新玩法+1 。
  幼崽们搬走石头,自己钻进陶罐,让其他幼崽推着他们在小麦上面滚来滚去,滚几圈后,陶器里面的幼崽和外面的幼崽再交换一下位置。还有幼崽不用别人帮忙,自己学着白乐的样子,在陶罐里转圈。
  幼崽们太活泼,一天的时间,小麦的脱粒工作几乎全部完成。
  白朔也不管陶器里面装的是幼崽还是石头,反正最后只要结果是他想要的就行,这些幼崽的年龄都和他差不多大,正是爱玩闹的时候,干活的同时发现好玩的事情也不错,不但没有耽误工作,还增加了工作积极性。
  当天晚上,白朔带着幼崽们把那些碾过的麦穗捡起来,一些不太饱满的小麦不容易脱离,这时候需要再碾压几次,好在这部分数量比较少,所以就算返工,用的时间也不多。
  因为麦穗晒得干,小麦脱粒后不用再次晾晒,直接用大缸装起来,让亚成年帮忙搬到仓库里去。
  此前烧制陶器的时候,白朔就让捏陶坯的族人做了很多能够容纳大量物品的大缸,最大的能放上百斤的物品。把小麦放进缸中,上面用箩筐盖住,用的时候直接拿。
  这一次收获了二百多斤小麦,一缸装起来,剩下的留着打牙祭。
  先准备磨面的工具,原料还是石头,把两块平整的大石头打磨成圆形,中间钻出放置石磨芯的圆形凹槽,便于石磨芯旋转,下盘挖出磨槽,上盘挖出进料口和侧方磨拐的插口,上下盘刻出磨齿,就做好了石磨。
  石磨不但可以用来磨小麦,以后其他作物收获后也能用得上。
  晒干的小麦放在水中淘洗干净,晾晒到半干时开始磨面,抓住磨拐,向着一个方向一直转,时不时往进料口加小麦。
  拉磨这项工作白朔做不来,但部落最不缺的就是力气大的,这次连幼崽都没用上,一群亚成年就把石磨围起来了。
  亚成年拉磨的速度很快,白朔想加料都要提前开口,让对方慢慢停下来,不然刚靠近就有可能被撞飞。
  大概是第一次种植,土壤肥沃,加上幼崽们平时有时间就去两块地里拔草捉虫,这次收上来的小麦质量特别好,大部分颗粒饱满。
  一颗颗完整的小麦从进料口落到两个磨盘中间,经过上下盘的碾压,顺着磨齿移动到磨槽中。
  看着饱满的小麦经过石磨后就碎成无数小块,围观者的眼睛越睁越大,石头能砸碎东西不奇怪,部落里的石碓也能做到,但无论是自己用石头砸,还是用石碓,都需要不断调整物品的形状和位置,确保用的力气能够均匀地作用于每一处。
  但用石磨,他们全程什么都没做,只有一个人在那转,白朔也只是偶尔加点料,出来的碎块竟然是一样的。
  这个发现让大家惊奇不已。
  白朔没有看围观者的反应,磨槽中积攒不少还没有完全磨好的粗粮面后,白朔用一个干净的陶罐把这些收集起来,然后开始磨第二遍。
  第二遍磨完后重复刚才的工作,三遍磨完后,能够明显地看出小麦粉和麦麸混在了一起,想把两者分出来,要用筛子。筛子部落有,和编织品一样,由部落里的老人制作,用刚抽出的麻纤维编织出一块三十厘米左右的大小的圆形布料,周围用竹片固定住,就成了一个圆形的筛子。
  筛子之前的工作是筛陶土,用筛子筛一遍,土料中比较大的颗粒会被筛出来,能够节省不少时间,带着硬颗粒的陶泥捏成陶坯,就算晾干的时候没问题,烧制过程中也会因为受热不均匀导致开裂,增加了过筛这一环节,烧制成功率大大提高。
  筛面粉用的是同款筛子,只不过是新的,编好的网筛洗干净后晾干,舀一勺磨好的带皮面粉放进筛子中,左右慢慢晃动,细腻的白面会从筛子底部漏到碗中,筛子里只剩下麦麸。把麦麸倒进单独的容器中,再筛下一勺。
  就这样来回筛两遍,碗里只剩下不含麦皮的面粉。
  因为全程手工,过筛时并没有完全将麦麸筛出去,因此面粉不如上辈子吃过的白,不过这并不影响食用。
  最开始只有磨面是亚成年的工作,后来筛面的工作也被他们抢走了,这种晃一晃两边就能出现完全不同物品的感觉,让一群人仿佛找到了新的玩具,你筛一会我筛一会,玩得不亦乐乎。
  幼崽们也想玩,但他们完全抢不过亚成年们,特别是刚加入部落的几个亚成年年龄已经接近成年,翅膀发育得和成年羽族差不多,被幼崽们缠着的时候,这几个羽族直接往半空中飞,这下幼崽们只能干看着。
  白朔看他们都想试试,排了一下顺序,让每个亚成年和幼崽都有机会“玩”。
  排好顺序,看着高高兴兴干活的幼崽,以及快转出残影的亚成年,感叹:“明天如果还有这么大力气就好了。”今天一群人可能感觉不到什么,明天早上醒来时,恐怕有一半以上会胳膊疼。
  乌焰听到了白朔的话,看看玩得十分愉快的幼崽和亚成年们,再看看白朔,决定等会就不参与了,发现白朔十分宝贝地抱着一碗面粉,问:“要去做饭吗?”
  白朔点头,虽然筛出来的数量还是有些少,不过可以试一试了。面食的种类十分繁多,他打算先从简单一些的做起。
  清水加咯咯鸟蛋和面,里面加一点盐和葱花,放在一边醒面。
  醒面的同时,白朔找了一个周围没有问题,但底部有些漏水的大缸。先让亚成年帮忙拿到水边刷洗干净,然后在缸底放了一些点燃的木炭,等大缸温度把里面的水分全部烤干后,开始沿着里圈刷油。
  把已经醒好的面拿出来揪成大小一样的面团,每个都和他的拳头差不多大,将面团擀成一个个两巴掌大的小饼,表面刷上一层油,然后贴在缸的内部,靠底部木炭燃烧的热量将面饼烤熟。
  随着炭火的烘烤,面粉的香味完全被激发出来,加上葱花和盐的焦香味,哪怕没有尝过,一群人闻着这股味道也开始流口水。
  面饼烤到外表金黄,白朔指挥亚成年用竹夹拿下来,放到旁边桌子上。乌焰站在旁边,用石刀将还冒着热气的面饼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
  乌焰切好后,白朔负责派发,一个幼崽一块,一个亚成年两块,不是白朔偏心亚成年,是拉磨这工作,实在太辛苦。
  经过炭火的烘烤,面饼外表焦香酥脆,里面松软,还带着淡淡的咸香,哪怕不用其他食物做点缀,都让人觉得无比美味,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让人回味无穷。
 
 
第34章 
  乌焰切下的小块并不大,只有幼崽的半个巴掌大,再加上本来做出来的小饼就比较薄,幼崽们两三口就吃完了,吃完后眼巴巴的看着白朔,等待下一批。
  白朔开始教灰念往里面贴小饼,然后又指挥其他亚成年和面,这次需要把部落里成年羽族的也做出来,光和面就是几十斤,需要几个力气大的亚成年来做,他负责在旁边做监工,偶尔看到不对的地方指导一下。
  也幸亏白朔把最后一个厨房全部都征用了,不然他们这么多人,分散到各个厨房里,到时候管理起来更乱。
  当天晚上,其他成员就吃到了酥香可口的小饼。
  幼崽们和亚成年们在尝到烤饼的时候,只觉得好吃,而成年的羽族在吃到这种食物的时候想法又不同了,不是觉得不好吃,而是更加震惊。
  他们中也有人吃过小麦,不过是放在锅里煮,煮熟了直接吃了,吃到嘴里几乎没有什么味道,比现在吃的差远了。
  虽然大家最喜欢吃的食物还是肉类,但这种和肉食完全不同的口感也征服了一大批羽族。
  烤饼的味道太好吃,只是因为一天下来磨的面粉不多,所以做出的烤饼也只够大家尝尝味道,当晚就有人主动接替了亚成年磨面粉的工作。
  磨面粉是一项十分辛苦又无聊的工作,亚成年们刚开始还十分兴奋,然而磨了一天后,再多的激情也没有了,感觉两个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只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一下。
  最初一群亚成年还会跟幼崽抢着筛面粉,现在就算给个筛子给他们,他们也提不起力气。
  幼崽们也累得不轻,再好玩的事情,干多了也没有了最初的兴奋,现在成年羽族接替了他们的工作,幼崽们自然高高兴兴去吃零食,每次有新的食物,他们都能领到额外的一份。
  把工作全部交给成年羽族后,白朔开始算账,前几个月,前前后后摘下的小麦大概有三百斤左右,现在收获的那块地,种了十来斤的种子,最后收上来的小麦重量大概有二百斤。
  也就是说,一斤小麦种在地里,几个月后能收获二十斤小麦,虽然播种起来麻烦,中间还需要除草,但这个回报比确实不低,比白朔最初预计得还要高一些。
  现在距离生长季结束还有不到两个月,而旱季是两个月,也就是说,要再过近四个月才到雨季,白朔考虑了一下,决定趁着现在不缺雨水,再抢种一季小麦。
  现在种下去,前期有足够的雨水灌溉,后期不下雨,但有他们部落旁边这条河,小麦又不像其他植物那样需要大量的水源,旁边这条河足够用了,就算不够,还有他们挖的水窖。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