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齐清定(近代现代)——thxtea

时间:2024-12-07 08:59:05  作者:thxtea
  几百块!
 
第039章 压力
  二更。
  明盐在视频里给他看:“鹿在吃我们家种的月季。”
  谢元惊奇地看着镜头里那么近的大眼睛食草动物。那样软的嘴巴,却不怕月季的尖刺。“它们不嫌扎嘴吗?”
  “不嫌,但是它们也知道挑嫩的枝条吃。看够了?那我就去把它赶走了,不然待会挨揍的就是我了。”
  谢元恋恋不舍地看着明盐的手机镜头晃动,他拉开玻璃门。不等驱赶,小鹿就警戒地竖直了尾巴和脖子,下一秒跃过装饰性的木栅栏逃之夭夭。
  “元元,你想不想我?”没鹿看了,明盐调转镜头对着自己。
  说实话,有一点。曾经谢元以为只要自己有了固定工作、赚了钱就好,上班之后才渐渐感到,工作也并没有那么轻松。他不想和明盐诉说这些,不希望他出于关心的干涉。那种对方易如反掌的帮助,会让在压力中喘息的自己显得渺小无能。但他又确实想念和明盐相处时一些单纯的,在世界上有另一个灵魂可相依的满足快乐。
  “我想你的话,你会提前回来吗。”
  “会啊会啊!你想不想我?我来看看机票。”明盐积极地翻开电脑。
  “不用了,”谢元狠心打断他,“你好好闭关读书写作吧,我比较想看到值得看的新书。”
  明盐蔫了。“还说什么我高兴就好。”
  “我说狗高兴就好。你是狗吗?”
  “别骂了别骂了,在写了在写了。”明盐噘嘴。“好狠的心啊谢老师,有时候我都怀疑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爱我。”
  谢元于心不忍,正打算安抚他两句,明盐这个欠揍的又说:“那我不要跟你视频了。我去看你们公司直播间的录屏。”之前谢元上直播间推书,公司账号发了直播的录屏,明盐发现后就看得津津有味,反复回放,还硬是从谢元紧张僵了的脸上截出两百个几乎没差的微表情来做表情包,乐此不疲。
  谢元拿他没办法,只能说:“你不要突然回来,好吗?我不需要那种惊喜。”上次在楼下猫他,简直两败俱伤。
  “我懂我懂,我买了票就会第一时间告诉你。我下午四点来,时间接近三点你就会提前开始高兴。”
  “对了。”谢元想起来,“青云的营销编辑……他们叫什么,产品经理?上个月给我发了豆邮,我今天才看到。”
  “啊?他们找你干嘛。”
  “挺客气的,问我要不要你的新书,还说如果有什么想法他们可以私下转达给你。话里话外就是想让我别发差评呗。”
  明盐只能尬笑一声。这种事正主已经努力很久,都主动献身了,奈何黑粉管不住啊。
  谢元写了几年书评,豆瓣账号已经攒到数千粉丝,豆邮长期都是未读999+,塞满了各种小广告。他会想起来去翻,也是出于眼下的经济压力。找他发软广的人始终都有,只要一条动态就能收入一礼拜的买菜钱。但他心中有种说不清的爱惜羽毛,不想脏了自己一个字一个字、认认真真写起来的号。为工作给同事的新书写好评,就是他退让的底线了。
  在未读列表里翻了好几页,实在是没有能接下去手的商务合作。约书评的同行只能给一本样书,多抓鱼卖了都收不回时间成本;而愿意付费的普遍一言难尽。为什么拼多多卖辣条的也来找他?算了算了。
  明盐的新书,有关注者问他看了没有,什么时候发评。他好像真成明老师的黑粉头子了。但可以“私下传达”之后,他又何必费时费力去写呢?看他评论的人也就是图个乐子罢了。谢元回了一句:【不关注,不想给他流量。】
  次日醒来,看到明盐给他发了个链接。点进去居然是他“不想给他流量”的发言页面。下边有显然是明盐的读者嘲讽他“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又有谢元的关注者调解说,楼主应该是个编辑,劝粉丝不要替明盐得罪圈内人。
  【编辑了不起?什么人都能上网假装编辑了。】
  【这么恶毒,现实里一定很苦吧。】
  【现在AI这么发达,编辑马上被取代,楼主等着失业。】
  还有若干更难听的人身攻击。
  而明盐亲自在下面实名回复了一长段。
  【第一,编辑和作家一样,我相信不会被AI真正取代。文学是一门艺术,千变万化,每个句读都会有不同的意义。如果机器可以胜任编辑的工作,它至少要有和我们同样的灵魂和感情。
  【第二,楼主是我最尊敬的编辑之一。他是我的小说读者,我是他的书评读者,他对我的评价公正客观。坦白说,我当前的写作目标就是令楼主满意。如果能写一本书被楼主肯定,于我的成就感不啻于得到文学大奖。】
  哼,谢元想,算你识趣。
  他又仔细读了一遍明盐的回复,嘴角渐渐上扬。任何工作人员都可能受粉丝伤害,无可避免。但只要正主拎得清,谁管那些网线一拔就看不见的流言?
  情人节这天,明老师居然没有动作,一天都安静如鸡,奇怪。晚上回到家,芮姐和鸿哥出去吃了。谢元正打算看看冰箱有什么凑合凑合,门就被人敲响。
  “谢卷毛,外卖!”
  “放门口吧!”这是什么破名字。
  外卖员的脚步声下了楼。谢元打开门一看,明老师给他叫了工体对面一家日料店的寿司刺身拼盘,还有另一家的红豆年糕汤。装在保温袋里,红豆汤捧起来还热乎乎的。
  谢元笑着想,自己真好贿赂啊。行,情人节卖签名版割二茬韭菜这事也不骂你了。
  经过二部上下一个多月反复失望才终于挑出来的两个新人,在年后入职了。郑辞斐和甘灵都是女孩,后者同谢元一样是日编。倒不是二部有那么多日文引进版权要做,而是看多了不靠谱的求职者之后,是个能用的都得珍惜了。甘灵毕业两年了,曾经是全职译者,履历里有他社的好几本书,甚至有一本日本文学最经典的大部头;她的简历是找到董乐那边递进来的。二部面试前,董乐曾翻出甘灵以往的试译给大家作为参考;并不算多流畅,当初董乐改样章改得大刀阔斧,拒了之后对方不服,还来回掰扯,不欢而散。但显然最终在领导们那里,甘灵展现出的能力是可用的。
  不怪谢元多心,甘灵入职后就展现出了二部想要的能力:进取心。
  二部分配工作的小会上,蒋静言把董乐最近收回来的试译列出,通知几个人自行认领。过去谢元都是等着前辈们安排,但甘灵不是他的作风,马上就回复。
  【二部-甘灵:好的静言姐,谢元做12,辞斐做34,我做56。】
  【二部-蒋静言:好。】
  次日,甘灵来问他:“谢元,你的两篇试译改完了吗?”
  “改完了。”
  “好,那我们一起交吧。”
  【二部-甘灵:静言姐,六篇试译都改完了,放在共享文件夹里,你们看一下。】
  【二部-蒋静言:好,辛苦了。】
  谢元心里有些别扭。但是职场上的事,他不好跟明盐说,只能晚上回去先和林芮聊。“每次她自己先选就算了,凭什么安排别人?我还比她早来半年,她怎么好像是我们的上级一样。”
  林芮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全身肿得走样,晚上一到九点就犯困,但还在吃力地坚持她的兼职。她出社会算早,又有年长的男友提携点拨,是谢元能咨询这些人情世故的最近的人了。
  “日韩的前后辈观念你就别在这里想了。你不赞成她这样安排你,未必你的领导不乐见。”林芮推开电脑,捧起牛奶杯。因为怀孕,她的手指都肿成一节一节,动作迟缓笨重。“元啊,你觉得什么样的人能升职?”
  “有能力的……?”似乎也不对。苏剑卿肯定是二部文字能力最强的编辑,但守着她的稿子数年无声无息,在公司里几乎是个透明人。
  “对,更具体说,是管理能力。怎么向领导展现你有管理能力?先把相应的事做了,才能开口要title。这就是升职的途经。能主动揽事、担责任的人,领导才愿意用。如果你想升职加薪,就不能一直被动地任凭安排,这样只会成为别人展现能力的道具。”
  谢元终于发现自己任劳任怨做了半年杂书,但还是一个新人小白。
  受芮姐点拨之后的日子里,他渐渐看清了二部的权力结构、各人对于职业发展的思路和自我定位。苏剑卿是一心只想做书的淡泊派,对升职加薪没兴趣。魏蓉蓉已经成家,老公大小是个中层,经济方面没压力、又有了新生儿这个重心,自己的工作稳定就行,也乐于与人为善。董乐家境不错,个性敞亮不计较,工作能力也毋庸置疑;但两位领导有时嫌她太跳脱,嘴上没把门的,还是个小孩子性格。
  沈一念是想把二部扩大的,只是在蒋静言之外,迟迟没有第二个主编人选。将来有了更多的人手,二部早晚也要像一部那样逐渐细分,有更多能管事、主持工作的人。这好像,也不能靠先来后到决定。
  谢元对于管理别人没兴趣,他自知更认同苏剑卿的选择。他只是担忧,如果将来一个专业能力上并不让他服气、性格也不对盘的同事做了他的领导。
 
第040章 副业
  淳意从上市前就与时俱进,一直想推行线上办公系统,据说人家有些大社用着挺方便,听着也高级。因为没有各方面都满足淳意需求的服务好买,老板衡量成本,一度组建了技术部。但老板不懂技术,聘的产品经理和几个程序员对编辑出版流程的理解能力也有问题,总之技术部摸了两年的鱼都没什么有用的产出,曾经做出来的内部系统难用得大家怨声载道:编辑们的工作都在纸上,而设计制作的版本更迭一天三次,全都要往系统里誊一遍,这不是没事找事降低效率吗。
  搞到现在,线上办公名存实亡,技术部到底在干啥没人知道,反正编辑们要修个电脑,还得找原先外聘的网管——技术部说他们不是修电脑的。
  如果财会的报销管理系统能电子化,也是好的,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了。言而总之,元宵节前两天大老板回来了,迟到两周的翻译稿费当天就进了谢元的工资卡。财务室的姐姐们,效率是没说的。
  一趟下来,谢元也明白了不能等饭吃完了再去买米。他这天特地没带饭,主动跟董乐说:“乐乐姐,中午吃饭带我。”
  “好嘞。”
  董乐和魏蓉蓉,还有对面一部几个她们要好的饭搭子,又在路上遇到前台陈姐;看今天人多,你一言我一语地决定去郭林吃炒菜。
  前前后后三三两两地往那边去。谢元走在董乐身边,找着空和她说自己想接译稿,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
  既然甘灵一个怼过编辑试译意见的译者都敢于主动找编辑递简历,他如果连给自己找活儿都来不了口,就太怂了。果然董乐拍拍面包服蓬松的前胸,“没问题,我待会就帮你问。不用不好意思,好书找好译者是互惠双赢,你不嫌我们公司稿酬低就行。”说着,她往前面张望,直接就喊:“慧慧!亲爱的!过来过来。”
  谢元在公司官网看往年笔试结果公示时见过孙慧的名字,Z大研究生,在一部做译文。脸是见过的,公司里多少打过照面。她是个秀气的女孩,长发圆脸,样子很甜。
  女孩们走到一起就像有分子间引力,一靠近自动手臂挽手臂。董乐搀上她:“这我们部的谢元,学日语的。之前给我们译过一本书了,保质量保速度好沟通。你们那儿最近有没有要发译的书?”
  “有哦。”孙慧撩起鬓边垂下的发丝,扭过来看了谢元一眼:“你好呀。待会吃完饭回去我加你。”
  谢元赶紧说:“谢谢慧慧姐。”
  孙慧有点不好意思:“不要叫姐啦,我会年龄焦虑的。”
  董乐抬高嗓门:“你过年也被催婚了是不是!”
  孙慧颇为无奈,跟董乐彼此倒起苦水。谢元听着她对春节返乡见闻的描述,听到了久违的一些词。“诶,你是哪里人?我是荔南的。”
  孙慧惊喜:“那我们很近啊!”
  她家在荔南同地区下属的另一个县,算得上是谢元的同乡,连方言都是彼此几乎能听懂的。董乐说:“缘分啊!我怎么早没想到?”
  认了老乡的结果,就是第二天再在走廊上遇到,孙慧喊他:“谢元!你能帮我们换个水吗?”
  举手之劳,谢元就跟她去了。公司里男生少,女生们都是自己换水,但孙慧组里一个比一个文弱,俩人扛一个桶都够呛。她们只好逮到谁请谁帮忙换桶装水,有时司机帮她们,有时是印厂来送蓝纸样书的小工,有时连蒋静言都被叫去帮忙。
  把水换上后,孙慧连连道谢:“我们这大半天都是去隔壁接水喝的,多亏你了。”
  谢元有点不好意思,自己离这台饮水机也不远。“下次直接喊我来换就行,不用客气的。”
  很快,孙慧就拿了两本贴着便笺的原版书来二部找他:“这是我们准备做的两个轻小说系列,你看下哪本有兴趣。试译还是要试的,但是如果你译得好,我就不给别人试了,也省我自己的事。”
  谢元连忙站起来谢谢她,又从自己空荡荡的小柜子里给她拿麻花:“我室友春节从天津带的十八街麻花,新鲜的。”
  孙慧掩嘴笑了一下,道了谢就带着几个麻花走了。
  明盐听说他接了新的翻译工作,把他大夸特夸一番。谢元谦虚道:“是同事照顾我啦。她们都很好,我给孙慧拿了几个麻花,她今天就带桂花酥糖给我。”他从旁边拿过来镜头前,“你吃过吗?要不要给你留点。其实我不是特别喜欢吃,太甜了。”
  明盐也不太爱吃甜。他指尖抵着脸,质疑道:“她为什么给你送零食?”
  “因为我给她零食。”
  “我都没吃过你的麻花!”
  “我家客厅里一年到头都堆着,你要吃自己拿啊。没给过你因为我觉得你也不会爱吃。”
  “你凭什么觉得我不爱吃,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现在就要吃,我要闹了。”
  真是够了,明老师矫情个什么劲啊。谢元不接茬,“哦。那你先闹,我把音量关掉去看书了。”
  明盐给他气笑了。“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小作怡情?你就不能配合哄哄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