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中原本以为这件事很快能了结,所以没有请很长的假,现在时间到了,他只能先回来一趟,顺便联系些人,想将这件事处理干净。又想起魏云舒是举报者,还是从小树村出来的,可能知道不少内幕能提供帮助,这才又来找了魏云舒一趟。
当然,不论是魏云舒还是应望都很清楚,他们当初既然找上了门,那么作为关键的证人,董振中无论如何都是会派人盯着他们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现在安心在白云市待着等消息的原因。
“那依你看还要多久才能得结果?”应望询问。
魏云舒说:“如果找对人,那应该快了。”
应望:“找不对呢……”
魏云舒:“打草惊蛇。”
应望脸色不太好看,夹起的一筷子粉都放下了。有道是顺藤摸瓜,他们现在就是那根藤上的瓜。
见他这面色,魏云舒又说:“不过跟我们关系不大,人海茫茫,我们已经逃出了那个小水潭,顺着水流汇入汪洋,他们找不到的。”
应望不放心,“董……”
魏云舒说:“我今天跟他说了,叫他没事别来找我们,也不必时刻盯着,我们跟那些人是仇人,不可能反水。”
应望问:“他答应了吗?”
魏云舒说:“答应了。”
他不答应也得答应。他们是帮手不是仇人,手里还掌握着董振中本人这个主帅,真要反水,那第一个死的就是帅。所以董振中不会得罪他们,他提了要求,董振中会答应的。
应望稍稍放下心,这才有心情继续吃粉。
经过沸煮又热烫的薯粉已经有些透明,上面沾着特调的油辣椒,经过盐、酱油、味精、葱姜蒜等调料的融合,酸辣粉吃起来真是又酸又辣,再来一两颗油炸的黄豆花生和腌芥菜,那滋味简直不要太丰富。
就两个字——过瘾!
应望吃的浑身冒汗,嘴巴里也觉得酸辣,但不知道是醋开胃还是怎么样,真是吃了还想吃。
魏云舒也喜欢。
一海碗的酸辣粉吃完他觉得不够,又去厨房里煮了大半碗,呼呼的吃下肚,这才爽了。
两人瘫在客厅,肚皮溜圆,一时都没动弹。
第19章
“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的肉我想多做点。”瘫了片刻,应望突然出声。
魏云舒一笑,“终于决定了?”
应望无奈,“是啊。”
自从浩浩的事情传出去之后,他们的两个小摊就彻底火了,原本不买熟食的人们也因为这八卦来试试。毕竟它太火了,大家有事没事就爱聊一聊,要没吃过小摊上的东西在别人聊天的时候都快插不上话了,可以说是“赶时髦”。
为了不掉队,也抱着“我倒要看看大家都在说的肉夹馍/卤肉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吃”的心态前来尝试,结果……
显而易见。
应望和魏云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顾客们催过无数遍“加量”了,但之前他们只是说会考虑,并未付诸实践。
关于这点,应望哪怕现在也没做好决定,因为他始终记着一点——白云市只是自己暂时的一个落脚地,把摊子铺开是需要投入的,而他们这注定要离开的人没必要投入太多,不划算。
下午的卤肉摊似乎已经到极限,但上午的肉夹馍还有操作空间。这还是顾客给他的灵感。
最先提议的人是老李头。
老李头是附近的居民,但他的女儿李翠芬却不是,前段时间会过来只是回娘家。可娘家再好也不能一直住着,总有回去的时候。何况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学,可不能耽误正事。
李翠芬婆家在城西,离南幼这边有段距离,每天上学上班前后来买那是不现实的。偏偏他家情况还特殊,浩浩只吃小摊上的肉夹馍和卤蛋,住的远了,那能买到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何况早上肉夹馍得买了就吃,冷了再热一遍就没那么新鲜了,加上现在天气热了起来,食物也放不住!
针对这个问题,两家人思来想去,还是得拜托李家这边买了肉之后他们再取回家去热一热。
卤蛋是要买的,但也不能仅仅只买卤蛋。
蛋的营养解决了,肉也不能少啊!
卤鸭没了,卤猪头肉和卤猪蹄浩浩又不吃,那怎么办?只能把主意打到肉夹馍里面的肉上去。
所以老李头就想买肉夹馍里还没切碎的肉块。哪怕凉了也没关系,拿回家热一热也没区别。
所以老李头就跟应望他们询问了,看能不能单卖里面的肉。
对此,应望起先没作考虑,因为肉本身就贵,当初为了将价格打下来、让顾客觉得还比较划算,所以才在馅料里加青椒葱花芫荽。现在单独卖肉,那价格得定多少合适?生肉本身价贵,熟肉太低了不划算,太高了顾客肯定不能接受,这个度不太好把握。
但没想到,刚开始他没应承,老李头却不死心,隔三差五的就要问一问,问的应望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后来不仅仅是老李头询问,别的顾客陆续也在问,他们都想买肉块回去当一盘菜吃。
应望:???
这事态发展是不是不太对,大家不都喜欢实惠的东西吗?
缺衣少食那么多年,肉以前买起来更是难上加难,现在买肉方便了不少,人们不是应该哪怕水煮都觉得格外美味吗?
怎么还有人追求味道?!
不对劲!
应望和魏云舒甚至对自己的认知都产生了怀疑,想着他们或许根本不是回到了过去,而是换了个世界生活?不然这思想观念怎么会差那么多呢!
百思不得其解,应望不得不跟顾客们询问原因,当然,他的态度很自然,就跟聊天似的,一点儿不显得刻意。所以很快,他们知道原因了。
原来想单独买熟肉的顾客并不是一味的追求“味道”,而是想要一个面子,他们想在有重要客人上门或者重要日子的时候买回去撑场面。以跟国营饭店老师傅比起来也不差的手艺做出来的肉味道极好,不论是拿来待客还是用来庆祝都不差,同时自己也能享受到美食,怎么算都不是很亏。
说白了——只是偶尔来一次,那也就没那么心疼了!
应望知道后:……原来如此。
有了这个理由后,应望总算对这事上心了,也琢磨起了可行度。
现在他们每天清早就起来买菜,然后回来炖肉和面烙饼,中途还能抽空做个早餐,时间并不是很紧。而他们现在每天中午卖的肉夹馍维持在二十个左右,需要用到四斤生肉。张奶奶家的锅大,四斤肉炖着不占多少地方。
换而言之,增加肉的数量是没问题的——卖肉块的客观条件允许。
所以应望就跟魏云舒商量了起来,最后的商量结果也并不出所料——可以试试。
魏云舒问:“你打算准备多少肉来卖?”
这个问题应望也想过了,“先准备五斤。”
魏云舒:“熟肉?”
应望点头,“对。”
经过这么多的肉夹馍卖下来,应望和魏云舒心里都已经有数。一斤生肉煮熟之后大概能有六两到七两的熟肉,掉秤超过三分之一。如果生肉五斤,那也只能得个三斤多点的熟肉,真要是一人一斤的买,也就三个人的份。这未免有点少了,五斤熟肉倒合适一点。
魏云舒想了想,说:“第一天试卖,差不多了。”
应望笑起来,“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次日早,魏云舒照例去肉摊买肉,然后一口气买了十二斤五花。
肉摊老板听到这个数量都惊了,“今天怎么买这么多?”
魏云舒说:“想加量试试。”
肉摊老板竖起大拇指,“还是你们有魄力。”
他显然是知道两人合伙做生意的。
魏云舒语气平静,“先试试,还不知道能不能行。”
肉摊老板边下刀边说:“肯定能成,你们那生意太好了。”
魏云舒:“借你吉言。”
利落的买好肉,魏云舒付了钱就带着肉回去了。
周围的摊贩们也看到了魏云舒手里拿的肉,纷纷询问是怎么回事,怎么今天的肉比之前的大那么多,是不是要扩大生意了,还是打算做别的生意?
大家猜测不断,直到肉摊老板出来说了魏云舒说的话,然后……
“真的要加量?”
“那今天去他们小摊上买东西的人岂不是比之前容易了?”
“可算是要增量了,我都听好多人说他们俩摊子上的东西太难买了!”
“……”
这年头有点消息是捂不住的,何况大家都是在城南这边活动。这么多天下来,应望和魏云舒的生意早就传遍了,菜市场的摊贩们也不可能不知道,对于他们摊子的现状也一清二楚。说实话,很羡慕,羡慕人家生意好,挣的钱多。
但八卦也没少听。
菜市场作为一个八卦集中营,附近买菜的住客们只是过来买趟菜,然后就得知了“肉夹馍摊子今天要加量”这个重磅消息。
顾客们:?!!!!
终于是要叫他们等到了吗?!
“真的假的?没骗人?”
“哪能骗你,菜市场都传遍了,说是人家老板今早买了十多斤肉回去,他亲口跟肉摊老板说的要试试加量!”
“哪个老板?”
“个子高的那个,大老板!”
“哦哦,肉都买了,那就八九不离十了,哈哈哈哈可算是加了,再不加我都要连着六天抢不到肉夹馍了!”
“唉,谁说不是呢,没想到这钱想花还花不出去了!”
“今天应该能了。”
“哈哈哈哈有道理有道理。”
“……”
消息如风过境,瞬间人尽皆知。大家怀着满腹期待,早早的来到了南幼南小校门口,等着买今天的肉夹馍,顺便看看小摊是不是真的加量了!
第20章
艳阳高照。
如今的南幼南小校门口可跟刚开始摆摊时的两个摊位不同了,除了卖糖糕和卖冰棍的,还有卖包子馒头的,卖油炸麻花的以及卖粉的。
显然,已经有人发现了校门口的商机。
不过即便如此,供摆摊的位置依旧宽敞。
应望和魏云舒拖着板车一过来就看见了一群站在树荫下纳凉的人。他们中有单纯来接孩子的,也有专程过来买肉夹馍或者卤蛋的,更甚者,还有因为今早的“加量”传言来看热闹的。
两人一出现,立刻有人招手,“小老板,这儿!”
他们还给占了个阴凉的好位置。
魏云舒拉着东西过去。
不等摊子支起来,要买东西的顾客立刻穿插着排队。排在第一的人笑的宛若一朵喇叭花,兴冲冲的问:“两位小老板,听说你们今天加量了?”
应望一愣,哭笑不得的说:“您从哪儿听来的谣言。”
那人笑脸顿时一垮,“假的啊。”
“倒也不是。”应望说:“之前不是好多顾客说想要肉夹馍里面的肉单卖嘛,所以今天就准备了些。”
大家惊了,“真的啊?”
应望笑,“真的。”
老李头这回没挤到前头,在后边一听这话立刻急了,“小老板,给我留一斤!”
别的顾客不干了,“嘿,老李头,你说给你留就留啊,得等前面的人买了再说。”
老李头面色一僵,赶忙问:“小老板,今儿准备了多少肉啊?”
应望手上不停的忙活着,嘴里答:“有五斤的样子。”
老李头心下一咯噔,前边这么多人,能轮到他吗?
不仅仅是老李头,不少人心里都在嘀咕。要知道,这群跟自己抢东西的人在卤肉摊子上每次下手都是至少半斤起步的买!而前头的……应该不是每个人都要称肉吧?
他们不确定,而那些只想买肉夹馍的人也紧张了起来,“小老板,肉夹馍还卖吗?”
应望说:“卖。”
那人:“里边的肉呢?要是被他们称完了……”
“肉夹馍要用的肉我会提前留出来。”应望解释说:“除了肉夹馍的肉,另外我多备了五斤来单卖,不用担心肉夹馍里面没肉。”
闻言,那人的一颗心顿时放回肚子里,夸了句,“老板考虑的周到。”
应望笑笑。
摊子支好,一切东西预备好,魏云舒揭开盆上的盖,露出里面炖金黄油润的肉,询问:“您要什么?”
第一位顾客望着那油滋滋的肉就止不住的咽口水,问:“单买肉多少钱?”
价格来之前应望和魏云舒就商量好了,此时魏云舒直接回答:“五毛钱一两。”
那就是五块钱一斤。
比起一斤五花肉两块五来,这五块钱一斤的熟肉乍一听真的贵,叫人听了就心生退意的那种。
可一斤生肉煮熟只剩六到七两,五块钱的生肉得到一斤三两的熟肉,此外还要用到酱醋盐糖香料柴火人工等一系列的东西,所以算来算去卖五块钱一斤他们也就挣个小一块。
只不过五块钱一斤听着略吓人,所以改成五毛钱一两。
可即便如此,周围不少人还是倒吸口凉气,一两五毛钱?!
金子做的哇!
不少人当即就生了退意。
基本都快确定自己今儿买不上肉的老李头听着周围窃窃私语嫌贵的话,心里重新燃起希望:嗯?看来自己还有机会!
在老李头祈祷之时,第一个顾客就说:“小老板,你们这肉是不是卖的太贵了?五块钱我都能去买两斤上好的五花肉了。”
“我们这就是用上好的五花肉做的。”魏云舒解释说:“生肉煮熟之后掉秤严重,何况我们还加了很多其它的东西,杂七杂八算下来都是钱,所以卖五块钱一斤都是成本价。”
11/70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