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望和魏云舒暂时不知这些。
第二天清早,魏云舒先起床,穿上衣服洗漱完毕后拿着钱出去买肉买蛋买青椒,至于芫荽和葱已经跟张奶奶说好了,在她的院子里摘,之后算钱。
买鸡蛋的时候魏云舒耍了个心眼,专挑小的买。两块三一斤的鸡蛋,一斤能有八到九个,两斤鸡蛋买下来共十七个。
迎着清晨的凉爽风回到家,应望正蹲在院子里洗漱。看到他回来,应望就说:“怎么不叫我?”
魏云舒答:“我拿得动,没必要叫你,你多睡会儿。”
应望看他手里的东西,的确拿得动,也就没再说什么。
洗漱好,两人开始忙活。
魏云舒先去和面,应望就去厨房烧火洗肉,之后切块炒糖色开炖。他这边忙活完,魏云舒的面也和好了,等着醒发就行。
院子里,魏云舒又将不知道从哪寻摸来的破火盆烧起来,然后放上带了一路的小锅,加水煮了十个鸡蛋。
鸡蛋煮熟,之后剥了壳放进炖肉的锅里一块焖煮,等肉炖熟,鸡蛋也能沾染上各色大料调味及油脂的香。这是不怎么正宗的卤蛋,但绝对比白水蛋好吃。
这天中午,当两人拉着板车到南幼南小校门口的时候,摊子还没支起来顾客就围了上来。
“今天准备了多少肉夹馍,够卖吧?”有顾客问。
应望手上边忙活边答:“准备了十六个面饼,以及一样新品。”
虽然昨天那么多人嚷嚷着没买到、叫他们今天多准备点,但应望知道那是顾客“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心态在作怪,自己还是不能全听他们的。
因此也就多准备了五个,顺带想将十个卤鸡蛋卖完。
而果然,虽然有几个顾客对准备的这点数量不满意,但更多人则是被新品吸引了过去,纷纷询问是什么东西。
应望自然为其解惑,“跟肉一起炖卤出来的卤蛋,可以就单吃,也可以切小了和肉一块夹在肉夹馍里面,全凭大家各自喜欢。”
听说是鸡蛋,很多人都失望了,这算什么新鲜的?
也有人问:“怎么卖的?”
应望:“五毛钱一个。”
这是公道价。现在不论是国营饭店还是私人饭店、亦或是小摊上鸡蛋都是卖五毛钱,白水蛋、煎鸡蛋都一个价。所以现在应望卤鸡蛋卖五毛,那也是市场价。
鸡蛋和肉都放在盆里,掀开盆上的锅盖夹肉时一眼就能看到里面被浸的油亮金黄的圆滚滚鸡蛋,原本没咋看上的人这会儿先是呼吸一顿,接着就瞪大了眼。
嘿,这个颜色的鸡蛋还没见过嘞!看起来还不错诶。
转而又想,跟肉一块炖出来的鸡蛋,那味道能不好吗?估计还能有肉味!
这么想着,原本没想买鸡蛋的人这下也不吝那五毛钱,纷纷要了一个。当然,有想单吃的,也有想切碎了跟肉一起夹在肉夹馍里面的,还有人嫌弃肉夹馍略贵,干脆改买鸡蛋去哄南幼南小里读书的儿女或子孙。
总之,十个卤蛋没一会儿就卖光了。
以至于后面来的人只能过个耳瘾,听买了的人说那个卤蛋是多么多么的好吃。
来晚的人:“……”
“老板,下回多做点卤蛋。”
“行。”应望也没想到卤蛋生意这么好,比肉夹馍受欢迎这么多,“肉夹馍还有,要吗?”
顾客:“当然要,给我来俩!”
既然卤蛋买不到,那就多买个肉夹馍吃吧!
第11章
肉夹馍很快卖完,应望和魏云舒又马不停蹄的去菜市场买猪头,因为中午卤蛋卖的好,干脆又买了一斤鸡蛋,然后带着东西回家,一通清洗砍剁,可算是将猪头下了锅。
到这会儿,两人还没吃早饭。
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应望和魏云舒先每人剥了两个鸡蛋填填肚子,这才忙活起中午吃饭的事情来。
天天吃面不是个事,应望想了想,干脆将蒸笼架上,用炖猪头的火把米饭蒸熟。
至于菜的话就先用小锅炒一炒,倒也能凑合一顿。
不过……
“以后我们每天早上多烙点饼,然后自己先弄个肉夹馍吃了再去卖吧?”应望跟魏云舒商量着,不然天天忙到中午再吃饭,长此以往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住。
魏云舒对此表示同意,还说:“卤肉卤蛋虽然是做来卖的,但自己不是不能吃,得先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应望很赞同这个话。
他们每天忙的团团转是为什么?不就是想挣钱吗?而挣钱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过好日子!
要是为了多挣点而省吃俭用、吃糠咽菜,那就本末倒置了。
中午这顿饭很快,因为都饿了,每人干了三大碗,菜也都吃光了。
吃过碗,收拾过碗筷,正午太阳正晒,是最适合睡觉的。只可惜厨房里炖着肉,必须得看火。
魏云舒瞥见应望不着痕迹的打了个哈欠,就说:“你去睡一个小时吧。”
应望摇头,“算了,我把昨天换下来的衣服洗了,动起来就不困了。”
“睡吧,下午还得忙呢,强撑着不是办法。”顿了顿,魏云舒又说:“你先睡,之后换我歇一歇。”
这么一说,应望心动了,他说:“那你记得喊我。”
魏云舒答应下来。
大清早就起了床,一直不停歇的忙着,应望是真的瞌睡了。跟魏云舒说好之后个没再迟疑,转身回屋躺上床,没一会儿就睡熟了。
魏云舒又去看了看灶里的柴火,然后进屋将脏衣服抱了出去,打水开洗。
于是,等应望睡醒推开门出来的时候,就看到自己的衣服晾在院子里。
第一眼,他以为是自己看错了,等再眨眨眼看清之后……
“云舒,你把我衣服洗了?”应望快步跑到厨房,对正掀锅盖用筷子试肉的魏云舒问。
“闲的没事干就洗了。”魏云舒说。
应望挠挠脸,莫名有点羞耻,“我的衣服,我自己洗就是了。”
“顺手的事。”魏云舒不放心上,放下手里锅盖,“筷子能插进去了,是熟了吧。”
应望走进来,“熟了。”
魏云舒:“那我把骨头剔了。”
应望看着魏云舒麻溜的动作,才突然反应过来,要是睡一个小时,不至于已经能顺滑剔骨了吧?
“你这人怎么说话不算话呢。”应望咕哝。
魏云舒没听清,“什么?”
应望正正神,“我说下次你按时喊我起来,现在你都没时间休息了。”
魏云舒明白过来应望是发现他睡得不止一个小时了,笑了笑,才说:“看你睡得熟,就没忍心喊你。”
应望说:“中午随便睡睡就够了,不然晚上睡不着。”
魏云舒想反驳,但想想又没那么说,只道:“没事,等把骨头剔了浸泡上,我再去睡也行。”
应望赞同,“你是该补一觉。”
两人边说着话边干活,没一会儿就将骨肉分离。
卤肉不单单要煮熟,更重要的是要入味,所以这浸泡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到时候灶里有炭火余热,只需要将卤的蛋肉放进卤汤里,盖上锅盖就不用多管了。
等魏云舒处理好肉、盖上锅盖,应望就催着他去睡觉。
魏云舒见余下也没多少事,也就没再多说,回屋睡了。
这边,应望将剔下来的光骨头拿去扔了,回来又将厨房先简单收拾番,然后开始往板车上装东西——等出发前再将云舒喊醒,他们就能直接出门了。
正忙着,应望又发现刘芳躲在屋里偷偷看他。每当他回头的时候,对方就要“嗖”的一下将脑袋缩回去,掩耳盗铃,假装没被发现。
应望觉得这小姑娘真有意思,明明想看他,却又害羞的不敢。
想着,应望放下手里的东西,抬步朝这房子的正屋走了过去。
正偷偷嗅着空气中的肉香、对陌生大哥哥很好奇的刘芳脑子里正计算着依照对方走路的速度这会儿应该已经进厨房了,看不到她,那她能探头了。如此,刘芳又想跟之前一样探头,结果直接跟站在门口的人来了个脸对脸。
刘芳吓的尖叫一声。
他不是进厨房了吗?怎么在这?!
偷看被发现,刘芳心里发窘,转身就想跑,然后就听见对方喊,“刘芳。”
刘芳脚下定住,慌慌张张的“啊”了声。
应望好奇的问:“我很可怕?”
刘芳使劲摇摇头。
应望纳闷,“那你怎么偷偷看我,被我发现后还转身就跑?”
刘芳被问的脸都红了,声若蚊蝇的说了句:“没……”
应望脸上带笑,“那我们聊聊?”
刘芳局促的问:“聊什么?”
应望问:“你是白云市人?”
刘芳点头,“是啊。”
应望说:“那你肯定对白云市很熟吧?”
说起自己熟悉的东西,刘芳没那么紧张了,“这周围我都知道。”
“真厉害。”应望夸了句,“我刚来这里,很多地方都不知道,之前还差点走错路呢。”
刘芳惊奇,“在哪里啊?”
应望拎了条长凳放屋檐下,自己先坐下,然后又招手示意刘芳过来一块坐,嘴上还说:“白云师专那边,当时我从巷子里出来,差点走反了。要是真往那边走,那我估计都回不了这里,人都要转晕了。”
刘芳被应望这个语气逗笑了,“多走几遍就知道了。”
“没错。”应望说:“那是我第一次走那条路,不熟悉。”
刘芳感同身受的说:“我以前也会走错路,要不是哥哥来找我,我都回不来。”
应望笑,“原来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啊。”
刘芳也觉得很神奇,她不懂什么叫做“同病相怜”,只是觉得他们都走错过路、经历一样,只觉得那种不熟悉的陌生感一下就消失了,也愿意多说。
于是,通过之后的聊天,应望知道了刘芳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们一直是跟奶奶生活。只是张奶奶年纪大了,很难找到什么工作,只能接点零散的活,然后卖点菜,勉勉强强维持生计。也正是因为家里穷,所以刘青刘芳兄妹俩也上不起学。
“我要快点长大挣钱。”刘芳说。
应望想说你现在最该做的是读书,等社会发展起来了,没有学历更是寸步难行。
可应望说不出口,因为义务教育还没普及,那点微薄的收入又怎么送得起孩子读书?
“会有那么一天的。”
“嗯!”
第12章
“你们不做早上的生意?”
正在帮着称卤肉的应望被顾客这个问题问的一愣,反应过来才回答说:“早上我们在别的地方卖,就没来。”
陶敏慧立刻问:“在哪卖?”
陶敏慧自从昨天下午买了卤肉回去试过后,今天一早上都对卤肉念念不忘,早上上班也没太多心情,就期盼着赶紧下班了去买卤肉、然后回家美美的吃一顿。结果万万没想到,她钱都准备好了,卖卤肉的摊子却不在!
陶敏慧别提多郁闷了,中午糊弄着煮了个面条,然后一下午都没什么精神。等好不容易挨到下班,她更是毫不犹豫的离厂就跑,闻着味儿找到了摊位。
“在南幼南小那边。”应望说:“不过卖的是肉夹馍,不是卤猪头肉。”
陶敏慧听到不是卖卤肉就有些失望,可还是问:“肉夹馍是什么?”
应望就说:“是一种北方的吃食,里面放了肉、青椒这些,还可以加卤蛋。”
陶敏慧想象不来,不过既然有肉有蛋,那味道肯定不差,“你们中午几点开始卖?”
应望说:“差不多到学生放学的时候。”
陶敏慧说:“那我明天过去看看。”
应望笑,“欢迎。”
两人也没偷摸着聊天,所以摊子周围的人都听到了,他们默默记在心里,想着改天也去看看。
“今天有卤蛋,五毛钱一个,要吗?”应望问陶敏慧。
跟卤肉装一起的东西,味道肯定不会差了,陶敏慧想了想,“给我装两个。”
应望用塑料袋单独给她装了两个。
肉切好,两个袋子一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陶敏慧拿着东西就走了,迫不及待的赶回家想凉拌了吃。
“今儿有卤蛋?”她走了,才有人又出声询问。
“对。”应望介绍说:“鸡蛋和猪头肉一起卤的,喜欢卤猪头肉味儿的千万不要错过。”
有人问:“不买猪头肉能买吗?”
“当然可以。”只要是摊子上的东西,只要卖出去就能赚,多点少点他都无所谓,“您要多少?”
那人是新顾客,“卤蛋来一个,肉来半斤,肉给我切肥的。”
应望从陶罐里夹出一块肥肉来,“这块成吗?”
顾客一看满意,“成!”
应望就叫魏云舒切。
说起来,他们这卤肉生意虽然昨天才刚开始,但今天已经有回头客了。就比如现在摊子前的人,有些是被卤肉香味吸引过来的新顾客,有些则是面熟的回头客,尤其是回头客,买的都不少。
新顾客中难免有害怕踩雷的,他们一听回头客说卤味不错、且看他们实际真买了不少,也纷纷花钱称了些。
于是很快,这锅卤肉卤蛋都卖完了,甚至还有人没买到。
6/70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