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年代文里卖美食(穿越重生)——柏林雨声

时间:2024-12-07 09:19:10  作者:柏林雨声
  魏云舒笑了下,“没事,我穿的厚,不怎么冷。”
  应望垂眼,“手都是冰凉的。”
  魏云舒嗯了声,“一会儿就热了。”
  这么说着,到底还是围到了炉子边,炉子里的火持续发散,身上的冷意渐渐褪去。
  应望里面穿着厚实的睡衣,外面还套了一件羽绒外套,脚上穿了厚袜子、套了厚棉鞋,暖烘烘的根本不冷。
  他屁股都没挨沙发,给魏云舒倒了杯热水就去看他买回来的菜,发现东西还挺丰富,猪肉、鲜鱼、蔬菜、豆制品和水果样样都有,够下一顿火锅了。
  应望把东西拿出来摆桌子上,嘴里问:“云舒,你又想吃火锅了?”
  “想吃包浆豆腐。”魏云舒咽下嘴里的热水,说:“我看到有包浆豆腐卖,听说做的还挺不错,就买了点回来。”
  “诶,包浆豆腐?”
  应望刚刚没仔细看,还以为就是普通的豆制品,没想到竟然有包浆豆腐,立刻去重新拿。
  仔细一看,果然是。
  应望惊喜,“在哪儿买的,之前都没看到啊。”
  “就在东边的菜市场,好像是新来的。”魏云舒说:“之前我去买菜的时候也没看到他的摊位,今早刚发现的。”
  应望笑着说:“那一会儿我调个料汁,然后做了吃。”
  魏云舒声音含笑,“好啊。”
  包浆豆腐可以用锅煎,然后倒下料汁盖上盖焖一会儿,边吃边煎最舒服。
  既然这就占了一个锅,那别的菜干脆也一锅下,应望决定把鱼片了,然后做一个鱼肉火锅。鲜肉就打成肉丸子,再把别的菜清洗干净,到时候边吃变下。
  说干就干。
  包浆豆腐不急,鲜鱼去粘液洗干净片下鱼片,加料腌制;鱼头鱼骨等炒香加水熬汤,因为之后还要下一些其它东西一块煮,防止有鱼刺不方便,所以在汤熬的差不多时要过滤一遍,这样汤里就只剩下浓白干净的鱼汤,也不怕吃的不小心鱼刺卡嗓子。
  鲜美的鱼汤在锅里翻滚,先端到桌上去煮着,清洗其它菜的事情交给魏云舒,应望自己则重新拿了锅去煎包浆豆腐。
  炉子里的火不算很大,这样的火力煎豆腐最合适,不会特别大煎糊了,也不怕没火力半晌煎不好。
  料汁是加了盐、味精、酱油、五香粉、自制豆瓣酱、自制蚝油、鲜红椒圈、蒜蓉、葱花等东西调制的,当豆腐煎的差不多时就把料汁浇淋上去,然后盖上锅盖再焖煮。等重新揭开锅盖,浓郁的香气铺鼻而来,这时再撒上白芝麻和芫荽碎,锅盖盖上几秒让热气焖一焖,整锅包浆豆腐就熟了。
  入口,调料的味道已经完全融入进了豆腐里,焦香和料香混为一体,牙齿一咬皮就破开,里面的浆又嫩又滑,冒着浓烈的热气,细腻的轻轻一抿就融到了嘴里,好吃极了。
  就连上面的料汁都很美味,在米饭上放一下就沾染了味道,连那口米饭都变得很香。
  “不错啊,这包浆豆腐做的好。”应望眼睛一亮,开始夸。
  魏云舒赞同,“是不错。”
  他们说的不错不是指味道调料好,而是说这包浆豆腐做的好,能做出这种外皮严实蓬松、内里软嫩细腻的包浆豆腐,那还是需要一点能耐的。
  显然,这位刚到这边来摆摊的人做到了。
  包浆豆腐很香,鱼肉火锅也不错,汤已经炖的泛白,腌制好的鱼片下进翻滚的汤里,没多久就重新冒了泡,鱼片变白之后也熟了。
  鱼汤熬的比较清淡,所以又用盐、酱油、少许味精和糖、蒜蓉、葱花、辣椒碎、芫荽碎等东西泼油调了一个蘸料,这个时候用筷子夹着鱼片沾一下蘸料,那味道就很丰富了。当然,不沾蘸料也很好吃,才杀了没多久的活鱼,加上天气冷易保鲜,鱼肉本身就够鲜美,滋味也很足。
  在应望看来,白菜煮清汤那是最好的搭配,鱼汤本身很鲜,嫩白菜在锅里滚一圈就能入口,吃起来清甜又鲜美。
  肉丸、豆芽、粉条、豌豆尖儿、冬瓜、鲜菇等东西陆续下锅,再加点蘸料拌一拌,那感觉是真好。
  包浆豆腐吃的最快,因为一直有火烧着,所以豆腐一直都是热腾腾的,料汁已经入味了,一块又一块,一口一个,根本都不腻的。
  火锅这边吃的也不慢,魏云舒是算着两个人的口粮买的,加上鱼肉本来就容易消化,等准备的菜吃的差不多时肚子里也基本饱了,再来两碗汤,那肚子是彻底饱了。
  应望吃的有点撑,瘫在座椅上连动都不想动。
  魏云舒也不想动,这一摊子暂时不想收拾,提议说:“去沙发上?”
  应望说:“不想动。”
  见他这懒洋洋的模样,魏云舒笑了,“真吃美了?”
  “包浆豆腐是真好吃,我感觉意犹未尽。”应望舔了舔嘴巴,“不过鱼肉火锅也好吃,热汤下肚暖烘烘的,舒坦!”
  魏云舒懂,站起身,“这躺着不舒服,走吧,去沙发上,软和点。”
  说着,他直接把人拽过去了。
  沙发上的确柔软,躺着也的确比椅子上舒服,应望窝着就不想动了。
  窗外的雪还在下,但没有之前那么大了,只零星下着一些。
  应望看着这小雪飞飞的景色,突然说:“感觉巴涛他们走街串巷的计划泡汤了。”
  “路上积了一些雪,路不好走,且气温降低,出门做生意的确受罪。”魏云舒附和。
  应望不确定的说:“巴涛他们应该不会迎着这样的天气出门吧?”
  魏云舒挑眉,“应该不会。”
  的确不会。
  巴涛昨天晚上跟小吃店的人商量了半晌,不断跟要出门的人一块确定今天走街串巷要带的东西,甚至连一些突发状况之类的都有过预演,乱七八糟的忙到晚上八点钟才下班回去。原本什么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结果今早起来一看这雪纷纷的模样就傻眼了,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会不会太突然了一点?!
  最关键的是今天早上送货的人已经把多订的货物送来了,卤味食材、包子食材等等东西都有多的。东西既然送来了,那怎么也是要下锅的,不能白放着,虽然天气冷也放不坏,但到底不如新鲜的好。
  东西既然全部清洗下锅,成品也不断出来了,那不拿出去卖好像不太好。
  巴涛原本想着干脆出去卖一趟算了,毕竟也要给火锅店那边送货,反正怎么都要出去一趟,那去走街串巷卖好像也没有什么不行的。
  可眼看着地上的雪越积越厚,温度也持续不断降低,长时间在外面,那人也得冻傻了。
  韦香就劝他,“要不还是算了,不然真冻感冒了反倒不划算。”
  巴涛皱着眉,“我都跟小老板说好了,连东西也都下了锅,现在不出去卖岂不是就有剩的。”
  韦香说:“人更重要啊。”
  巴涛难得犹豫。
  韦香又说:“要不你问问别人?毕竟不是你一个人去。”
  巴涛果真去问了。
  地上的雪花积了半指高,有些已经化了,地上渗了些水,走起来略有些泥泞,而且温度是真的低,比之前没下雪的时候低不少,风一刮脑门凉嗖嗖的,连骨头都在冷。
  不说店内厨房一整天基本不断火,而且入了冬就买了供员工取暖的器具和炭火,热气不断往外扩散,就是不围在炉子边都是暖和的。这一对比之下,出门那是真的受罪,原本说好跟巴涛一块出去卖东西的人这会儿也不想去了。
  他的态度很迟疑,也没怎么明说,但巴涛看出来了。
  再看其他人,也恨不得窝在炉子边待到天荒地老,哪里还有之前那股冲劲。
  巴涛:?
  要不要退缩的这么快?
  只是大家都不愿意去,巴涛也不做这种逼迫人的讨厌事,他沉思半晌,决定先让人把给火锅店的东西送过去,剩下的……
  先卖着吧,实在卖不完的包子就给员工当午饭,卤味嘛……
  这个可以放!
  泡一晚上,更入味!
  有了张援朝的技术背书,巴涛心下稍定,这才放弃了走街串巷的想法。
  只不过今天因为下雪,出门买菜购物的人也少了许多,小吃店的生意也不如之前好,到下午五点,卤味竟然都还剩下三分之一,包子和肉夹馍也还剩下一些,至于凉米粉之类自从天气冷了店里都不卖了,倒没有剩,不也不存在这个说法。
  可即便如此,小吃店的生意自从开张以来就没这么差过,往常这个点儿东西基本都卖的差不多准备打烊下班了。
  看到这里,不仅仅是巴涛,就连店里其他人也紧张起来,火也不烤了,动不动就站在门口朝外看,期待有顾客过来买东西。
  可再期待,熬到晚上七点,东西依旧没卖完。
  众人看着那些剩下的东西沉默了。
  “开业这么久,头一次有剩。”
  “怎么办?”
  “能怎么办,放着吧,明天继续卖,泡卤汁里也泡不坏。”
  大家再次沉默,突然在心里长长的叹了口气,觉得很不得劲。
 
 
第100章 
  第三日,雪停了。
  应望吃过早饭穿上厚衣服出门,已经被踩过的雪贴溶进泥土里,大有要融化的架势。路上的行人不算少,还有些在打雪仗的孩子,他们也不嫌冷,专门挑那种没被踩过的地方去捧雪,冻得红彤彤的手一使劲就揉成了一个雪团,然后砸在别人身上。
  应望双手插在兜里,快步的往小吃店走。
  他两天没有出门,也不知道小吃店那边怎么样了,尤其是担心巴涛之前说过的事情,怕他们真的出去走街串巷卖东西出什么意外,所以这会儿不放心去看看。
  小吃店里这会儿已经热火朝天的忙起来了,炉子里的火生的旺盛,店里有食物的香气充盈,在这个刚下过雪漂洗过的寒冬里,那食物香越发的迷人。
  有眼尖的店员一下看到了他,“小老板,您怎么来了?”
  “过来看看。”应望说:“都在忙?”
  店员说:“是啊,卤肉才下锅没有多久,这会儿他们正在洗素菜,杜姐在卖包子,我在这帮着搭把手。”
  应望看见他手里拿着抹布,不远处的桌上还摞了几个脏碗筷,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巴涛呢?”
  店员说:“刚刚有村里的人送了菜过来,听他说村里有人种的白菜水嫩,店长听了感兴趣,就说过去看看情况。”
  应望表示知道了,然后进了大家忙活洗菜的地方。进去一看,削皮的削皮、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果然都正忙着呢。
  大家看到应望进来,纷纷打了招呼,活泛的还关心着他冷不冷,哪里生的有火可以烤,气氛倒是挺不错。
  应望看店里除了巴涛之外全都在,一个个也都精气神十足,不像是受伤的样子,那颗心才放下去了。
  又过了约摸半个小时,巴涛回来了,看到应望在,脸上立刻扬起笑,“小老板!”
  应望问:“听说看货去了?”
  巴涛响亮的应了句是,又说:“今天送货来的人跟我说他们村有人种的白菜好,我想着我们店里也需要白菜,就跟过去看看,要是真的东西好,这边吃不下,还可以问问火锅店那边,就去了。”
  应望好奇问:“结果怎么样?”
  “东西确实水灵。”巴涛说:“就着生的我就试了试,吃起来比别人家种的清甜一些,等这霜雪覆过,之后吃起来肯定更甜。”
  应望提醒说:“不可随意更换合作商,我们之前签合同的人家如果东西也不差的话我们还跟他们买,商人要有信誉,不然我们名声坏了生意也不好做。”
  “我记下了。”巴涛又解释说:“小老板,我也没想不买之前供货人的东西,只是想着这不是到冬天了么,天寒地冻的,有些人家就不愿意早早起来折腾那点吃食,包子那边生意也比之前好做一些,每天包子包的也多了,酸菜用得快,所以就想着买些白菜来积酸菜,那多需要的白菜就从这家买。”
  如此,应望才没有再说什么。
  而且,做生意要守信誉,但不代表要不知变通、死板的一条道走到黑。有两个供应商,如果一个突然不供货了,那也不至于抓瞎,另外还有地方卖货,风险被分摊出去。何况,两个人是竞争关系,互相肯定会有危机感,这样他们到手东西的品质也会更好。
  想到这儿,应望也没有再多说,只道:“你估个数据,回头报给我,我斟酌没问题了就可以签合同。”
  巴涛响亮的答应下来。
  这话题翻篇儿,应望又说起自己今天过来的目的,问:“对了,之前你不是说要走街串巷的出去卖东西吗?这两天下雪,你们怎么安排的?”
  巴涛说:“没去。”
  应望挑眉,“多准备的东西呢?”
  巴涛回答说:“卖出去了。”
  应望看着他没说话。
  巴涛笑嘻嘻的解释,“小老板你是不知道,第一天我们剩了将近有三分之一的东西没卖出去,我嘴里急的燎泡。结果没想到那卤味泡了一晚上,第二天更入味儿了,很多中午买过的人原本没打算下午来买,但因为东西好吃又来了,我们准备的动作也全部卖了出去,生意好了不少。”
  说着,他去把昨天的账本拿来给应望看,应望对比了一下,昨天跟前天的营业额相比,只单卤味一项后一日就比前一日多了四分之一,其它东西被带着也有所增涨。
  “看来生意还行。”
  “确实还可以。”
  巴涛前天晚上到半宿才睡着,前边就跟烙饼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怕那些东西放一晚上给放坏了,不仅糟蹋东西,账面上的数据也难看,更说明他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
  第二天起来那黑眼圈大的很,早早的迎着雪就出门,到了店里第一件事就是试那些卤味,结果,他被惊艳了。
  东西不仅没放坏,反倒真如张援朝说的那样更入味了,他一颗心瞬间放回肚子里,妥了。
  等下午再听顾客夸东西好吃,原本没打算来买卤味、但因为惦记这一口吃的又再来的言语,那颗心踏实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