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年纪小,穿着红色的衣服显得粉雕玉琢的,很可爱,宁启忍不住上去揉了揉他们的脸颊,肉嘟嘟、软乎乎的,令宁启爱不释手。
“新年吉祥!给你们的压岁钱!”宁启过瘾之后,拿出怀里的红包,依次递给几个弟弟妹妹,郑云也一样。
“谢谢大哥、哥夫!”几人拿到红包之后很高兴。
“好了,你们去玩,我去找爹娘拜年!”
拜完年,宁启和郑云也得到了王桂花和宁柱子的红包。出嫁的哥儿和夫婿能够得到父母的红包也算是石溪村头一份了,宁启和郑云也没有拒绝,开心的接下了。
以前过年,虽然家里没有钱,但是宁柱子和王桂花他们也会给孩子们压岁钱,不过都是一文钱而已。
现在家里有钱了,他们也自然给的多了。
宁启虽然出嫁了,但是就住在隔壁,而且郑云父母也不在了,对他们来说,宁启和郑云还是他们的家人,他们就像是多了个儿子。
过年的几天,是村里人最清闲的时候,这个时候没有农活,吃食也都是半成品,他们就喜欢到处串门。
来到宁启家里,看到纸牌和麻将,一个个都觉得很有趣。
纸牌和麻将,在过年期间迅速风靡了石溪村,经常能看到村里的人凑在一起打纸牌和麻将。
村里人习性都还算好,没有人赌钱的,都是学宁启贴纸条,要么赌些糖果,这令宁启很欣慰。
不过宁启想想也是,喜欢赌钱的那些人早就到镇上赌坊去赌钱了,根本轮不到纸牌和麻将。
大年初六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这是入冬以来下的第二场雪,第一次下雪还是在一个月之前。
这场雪连着下了一天一夜,积起的雪花都有两公分厚。
看到这场雪,村里人都很开心,这意味着今年麦子会有一个好收成。
第二天起床,宁启朝窗外看去,雪已经停止了。
“郑云,快起来,我们吃完早饭就去堆雪人吧。”
虽然雪天很冷,但宁启还是很兴奋,吃过早饭,披上披风就到院子中去,和郑云一起堆雪人。
在现代的时候,宁启是一个南方人,工作也是在南方,压根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
上次下雪的时候,宁启就叫着郑云还有云儿、铁玉一起打雪仗,这次宁启想尝试堆雪人。
在现代刷小视频,经常看到北方人堆各种奇特的雪人,宁启就羡慕不已。想着什么时候冬天了去北方旅游,还没等实现,就穿越了。
这个梦想倒是在这里实现了。
不过,事实证明,堆雪人也不是人人都擅长的。
宁启看着眼前他和郑云堆出的两坨球体,最终还是放弃了,不为难自己。
在外面玩了一会儿,宁启的手和脸都被冻的通红,回到屋内,害怕宁启生病,郑云就赶快抱着宁启把他放到炕上,抓着宁启的双手给他暖手。
不过嘛,暖着暖着就变了味,两人都渐渐热了起来。
过年这几天两人都闲着,郑云是越来越胆大了,抓住机会就对着宁启一顿爆炒。
刚开始还会顾忌着白天,慢慢的,郑云发现只要他们两个在屋内,其他人就很少来打扰,到现在白天黑夜都不顾忌了。
被郑云折腾了半天,宁启先是睡了一会儿,睡醒了也不想起,懒洋洋的在屋内窝了一下午。
傍晚的时候,宁启起来走到前院,看到院子里放了两个精致的雪人,铁根在院子里面蹲着不知道在干什么。
铁根平时一般都是在后罩房中,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也不会到前院中来。而且张叔和张婶一般也不让他到前院,生怕他打扰宁启和郑云。
宁启走进一看,才发现原来铁根拿着一个树枝在雪地中画画,也许是后罩房位置太小,不够他发挥,铁根才跑到了前院中来。
他画的似乎是宁启和郑云,颇有现代简笔画的意思,现在已经快完成了。
“嘘~”,见郑云走过来,准备开口说话,宁启示意他停下:“铁根在画画,我们先不要打扰他。”
等铁根画完停下,宁启和郑云走上前。
宁启轻声开口:“铁根弟弟,你画的是我和郎君吗?”
铁根盯着宁启和郑云看了一会儿,才缓缓点头。
“画的真好看,为什么要画我们?”宁启接着问道,毕竟他们接触的很少。
这次铁根沉默的更久,才指了指宁启,接着又指了指郑云:“好人。”
后面宁启再问什么,铁根都没有回答,就只是盯着他们看。直到宁启问了他想不想学画画,铁根才点了点头。
宁启和郑云刚准备带着铁根回去,张婶就慌慌忙忙的跑了过来:“郎君、夫郎,真是不好意思,没有打扰你们吧。铁根平时都不会自己过来的,今天也没有看着他,没想到刚才去看看他,发现他不见了。”
宁启:“没事,张婶,铁根就是在这里画了我和郎君的画,你看,很像吧。”
郑云:“对啊,张婶,铁根挺乖的,一直都没有打扰过我们,你们也不用拘着他。”
张婶这才转头看向旁边的雪地,看到了铁根画的画。
张婶是知道铁根平时喜欢在地上乱画的,但是没有印记,还以为他是乱画。这也是第一次看到他画的东西,竟然这么好。
宁启:“我刚才还问他为什么要画我,他指了指我说是好人。”
张婶:“这孩子,我没想到他能记得我平时说的话,我有时候看他的时候,会和他念叨,都是郎君和夫郎心善,收留了我们,才能让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没想到他记到心里了。平时说话也没给个回应,我们都以为他不懂呢!”
说到这里,张婶高兴的热烈盈眶,第一次觉得铁根还是会把他们的话放在心里的,不是什么都不懂。
宁启:“张婶快擦擦眼泪,应该开心才是,其实我觉得铁根是什么都知道的,只是和别人不是很一样。”
“我看他画画就很有天赋,刚才我也问了他想不想画画,他还点头了。”
“要是你和张叔同意,我问问李书生能不能教他画画吧。”
张婶:“这样太麻烦了夫郎了,而且学费一定很贵吧。”
宁启:“没事,我给李书生开的月钱很高,平时他还教我的弟弟妹妹读书,顺便教一下铁根应该还是可以的。”
张婶:“那我回去和孩子他爸商量一下。”
宁启:“行,你们明天给我答复。”
说完,张婶便牵着铁根往后罩房走去,铁根走的时候还时不时回头看看宁启和郑云,他们跟他挥挥手。
“这雪人是谁堆的?”张婶和铁根走后,宁启走到雪人身边,问郑云。
郑云走过去揽住宁启:“这是下午的时候,我让铁玉过来堆的,感觉你很喜欢雪人,但是我们都堆不好,我就趁着你下午睡觉的时候找铁玉堆了两个,一个是你,一个是我。”
“谢谢,我很喜欢。”没想到自己都不执著的一件小事,就让郑云这么上心,宁启心里很高兴,也回抱住郑云。
这样一个全心全意想着你的人,谁能抵抗得了呢。
两个人拥抱着彼此,站在院子中的雪地里,享受这一刻的幸福。
对面是两个和他们长得很像的雪人,地上是他们的画像,廊内红色的柱子,映衬着屋顶及地上白色的雪。
从远处看去,这一幕就像是一副勾勒好的彩色水墨画,画中最显眼的还是那对拥抱在一起的璧人。
------
正月十六,酒厂开工,宁家人又进入了忙碌。
蒸馏设备从这天开始,每天都没有停过,过年期间发酵好的酒要赶快蒸馏出来。
安排好一切事情之后,宁启找到李复言,询问他能不能教铁根画画。
张叔张婶之前已经给了宁启答复,感谢他让铁根学习画画。
李复言:“东家,我倒是可以教,只是我一直都专注练字,画画水平实属一般,也只能教个皮毛而已。”
宁启:“没事,那孩子有天赋,你先教他一些基础的就行。”
铁根那孩子现在才八岁,自己都能拿树枝画的那么好,还有之前送他们的泥人,也是他上的色,相必对颜色也很敏感。
第33章 樱桃结果
可以先让他先学了毛笔绘画的基础,看看效果还需不需要找其他的老师。
李复言:“是,东家。”
覦3覡T
从这天之后,铁柱每天到酒厂做工都会带着铁根一起过来,把他送到李复言那里去。
铁根每天听到去学画画,自己拿着东西就出来了,和以前对着他说话半天都没有反应的样子很不一样。
他不止有画画的天赋,还有兴趣,宁启觉得他在这条路上,说不定真能走的很长远。
------
这天宁启和郑云从酒厂回家的路上,看自家种的樱桃树似乎有些开花了。
第二天宁启和郑云便没有去酒厂,两个人一起到樱桃园去看樱桃树开花的情况。
今年连翘树基本都没有开花的,就偶尔有棵树上零星挂着几个黄色的花朵,和没有一样。
一般连翘树种植下去之后都要两三年才能开花结果。
樱桃树也一样,只是种植的时候,樱桃树有一些是在树旁边挖的树苗,不是扦插的,那些树苗较大,种植的时候还保留着老枝丫,今天才开花了。
这种小樱桃树开的花,花瓣是白色的,有五瓣,花蕊是嫩黄色的。
当时种樱桃树的时候,宁启特意把大颗的的树苗种到了一片,一共四十多颗。
樱桃树刚开花的时候树上还没有长叶子,远远望过去,白色的花朵连成一片,看起来煞是好看。
宁启和郑云走到樱桃园去看,之前种的四十多颗大树苗基本都开花了,只是现在树苗才只有一人多高,开的花也不是很多,加起来可能还赶不上两三颗大樱桃树开的花。
“真好看啊!”宁启看着一大片白色的樱桃花感叹。
“阿启,等以后这些樱桃全部都开花了,肯定更好看。”郑云接着道。
“是啊,我都有点期待了。”虽然宁启当初种植这些樱桃树的时候,是为了卖樱桃挣钱,但是不妨碍他欣赏樱桃花的美丽。
“阿启,地里的野草都开始长起来了,我们得找人来除草了。”郑云看着地下长起来的野草,觉得不能再任由他们长大了,不然长大了更不好处理。
“那我们等下回去就找人吧。”宁启说道:“等明年这些树长大了,我们可以买些鸡鸭养在这里。鸡鸭可以除草,还可以给地里提供肥料,一举多得。”
“阿启想要,我们今年就可以买。”郑云道。
“哈哈哈,现在树苗还太小,怕养了鸡鸭之后,把树苗给啄死了。”宁启解释。
宁启看着眼前白色的花朵,想到他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也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说起来,他来了也有一年了,这一年,他慢慢融入了这里,从刚开始害怕郑云这个大个子,想着稳住郑云,到现在跟郑云的感情也稳定了,还有可爱的家人。
对上辈子的事,宁启也越来越少想起了,现在越来越专注于这个世界了。
“阿启,我们走吧,回去找人来除草。”郑云突然出声,打断了宁启的思考,宁启应了一声,和他一起向家里走去。
回去之后,两人就分开在村里散播找人除草的消息,照样是一天二十文,包午饭。
用了几天,地里的草就除完了。
樱桃花花期只有十多天,花还没完全落下,叶子就开始长了起来。渐渐地,微风吹过,白色的花瓣开始落下,几天之后,只能看到绿色的叶子,樱桃开始孕育。
樱桃一天天长大,从青色变成了橙红色,这代表着樱桃成熟了。时间也来到了三月底。
“爹、娘,樱桃成熟了,这几天我们去摘樱桃吧。”宁启和郑云提着篮子,叫上爹娘一起去摘樱桃。
今年的樱桃很少,他们就没有找人去摘,自己家去摘就行了。这点樱桃,也没有拿到镇上去卖的必要,就自己摘了在家里吃。
樱桃是一批批成熟的,他们每天都能去摘一点,多了的还能带到酒厂,中午吃饭的时候给那些长工一人分一点,就算是季节福利。
厂里做工的人第一次看到樱桃的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樱桃他们以前摘了都是拿到镇上卖的,而且还不便宜,比肉都贵。现在东家还让他们免费吃,一个个都开心的不得了。
宁启和郑云平时来酒厂的时候,中午也是跟着大家一起吃饭的。
这天宁启和郑云提着樱桃到食堂,把樱桃递给了巧哥儿,让他打饭的时候一人给一些。
“李婶呢?”宁启没看到和巧哥儿一起做饭的另一位婶子,便问道。
巧哥儿缓缓回答:“他家孙子生病了,好像病的很严重,现在缺钱,刚才做饭都心不在焉的,我就让他在里面收拾一下,没有出来打饭,希望东家不要怪罪我自作主张。”
巧哥儿这段时间经常在饭堂打饭,接触的人多了,性格虽还是文静,但和人说话声音洪亮了许多,是那种温柔又坚定的感觉。
李婶平时做事很利索,听到她缺钱,宁启便想帮帮她:“郑云,你先打饭,我去问一下情况。”
郑云知道以宁启的性格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好,阿启,我打完找个地方等你。”
宁启进到饭堂后面,果然看到李婶心不在焉、愁眉苦脸的,没有注意到他进来。
宁启便出声喊她:“李婶,听说你孙子生病了,严重吗?”
李婶这才回神:“东家,实在不好意思,刚才走神了。”
“我孙子前段时间发烧了,一直没好,我们到镇上看了好多次,但是现在还是一直咳嗽,咳起来撕心裂肺的,镇上的郎中说是太久没好,伤了肺腑,要用好药,但是这段时间看病已经花了不少,现在手里的银子全部凑出来,还不够买药。”
说着,李婶就哭了起来,看起来甚是痛苦,为自己救不了自己的孙子痛苦。
在这个时代,农村的孩子因为没钱治病,夭折的得有多少。
宁启:“还差多少银子?”
20/68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