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宁启带着家里人赚钱之后,宁强的婚事不是没人盯着,只是以前没钱的时候,少有人想嫁过来,现在找上的,基本都是为了宁家的钱,宁柱子和王桂花都没让宁强知道,就自己拒绝了。
但是慢慢的,大家也都习惯了,也没有人惊奇了。因为他们发现吴二牛和三花婶还是和以前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没有因为和宁家结亲就有什么变化,也就渐渐的不议论了。
自从定亲之后,宁柱子和巧哥儿的接触也名正言顺起来,除了在饭堂,晚上的时候两人也会自己约着在河边转转。
村里不比城里,男子和哥儿定亲之后,便没有那么多规矩了,村里人也都见怪不怪。
两人的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更稳定了。
------
今年过完年酒厂重新开工之后,宁启又给厂里招了几个工人,蒸馏酒的产量一直在增加,现在镇上的需求已经饱和了,每个月固定也就是那么多坛酒。
随着产量增加,宁启的仓库已经堆了不少蒸馏酒,好在蒸馏酒越放味道越好,不过宁启还是得考虑到其他地方去卖蒸馏酒了,不能只局限在镇上。
于是,宁启和郑云一起,又到了镇上悦来酒楼,准备找李掌柜再谈一次合作。
宁启:“李掌柜,我和郎君又来打扰了。”
李掌柜:“哪里哪里,我欢迎还来不及呢。”
宁启:“李掌柜,现在悦来酒楼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不知道有没有到县里做生意的想法呢?”
李掌柜:“不满夫郎,我正有此想法,其实我家就在县里,只是我在家并不受重视,这才带着妻子来镇上开酒楼。”
经过李掌柜的一番解释,宁启和郑云才了解到。李掌柜原名李程,是县里李家的儿子,李家是读书人家,李程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书读的不错,现在是外地的一个县令。
李程书读的不好,也不喜欢读书,家里人不喜,便带着妻子来了石桥镇,自己开了悦来酒楼。
宁启听到之后,深觉无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擅长的东西,李程可能就是擅长做生意。
宁启劝慰:“李兄,个人有个人的活法,我觉得你现在就挺好。”
郑云:“是啊,李兄,做生意也挺好的。”
刚才的一番谈话,他们已经互通了姓名,既然决定以后都要合作,便开始称兄道弟了。
李程哈哈大笑:“多谢郑老弟和郑夫郎,这么些年我也早就想通了,我们还是继续谈合作吧。”
宁启:“那就好,我的蒸馏酒,现在生产的是越来越多了,镇上再怎么说,也只有这些人,需求是固定的,就想到县里卖,这不是首先就想到了李兄。”
李程:“那感情好,正合我意,你们不来找我,我还想去找你们呢。”
宁启:“既然我们都有意,那我们就在县里也合作开酒楼,这可以提供一些新鲜的菜谱和酒水,后期经营就靠李兄了。”
李掌柜:“郎君还懂做菜,这些菜倒是新奇,我愿意与你合作。”
经过一番商谈,最终还是确定,蒸馏酒还按原来的分成方式分成。至于酒楼,李程和宁启他们各出资一半,宁启提供一些菜谱和经营的点子,李程实际经营,平时宁启他们不会插手,最终给他们三成的分成。
宁启习惯性伸出手:“合作愉快。”
李掌柜疑惑,不知道这是什么新型的礼节,宁启解释之后,李掌柜也伸出手,准备和宁启握手。
郑云也听到了宁启的解释,不想让其他人握宁启的手,一把抓回了宁启伸出的右手,把自己的右手伸出去,和李掌柜握了握:“合作愉快!”
宁启看郑云醋劲这么大,无奈的笑了笑,顺着郑云的动作收回了自己的手。
李掌柜和宁启接触这么久,觉得他不拘小节,有点把他当成了正常男子,看郑云这样也意识到不妥:“是我唐突了,我这几天会把酒楼的生意交给小刘,两位也见过,我们十天之后出发。”
小刘就是之前天天到宁启那儿买卤味的小二,李掌柜觉得他很有潜力,最近一直在培养。
合作谈妥,宁启和郑云便安排酒厂之后的一切事情。然后准备着手组建一支商队,运输蒸馏酒。
之前蒸馏酒运送到镇上,都是大强带着酒厂的工人运输的。
到县里需要一天的时间,算是长途运输了,靠他们肯定不行,必须得找有经验的人。
宁启和郑云先是到奴隶市场瞧了一下,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可以买下,但是没有找到。
正当宁启和郑云为这个为难的时候,云儿替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云儿父亲以前在京都确实算的上是一个不小的官员,家里也有培养自己的护卫,而且身手很好。
只是在朝堂斗争中站错了队,新皇上任的时候,就把他们一家全部流放了。
在知道自己将被流放的时候,云儿的父亲便解散了家里的护卫、家丁和丫鬟。只是护卫是从小培养的,都很忠心,不想走。
但是当时云儿家里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护卫留下来也没有用,为了生计,只能离开。
流放途中,云儿爹娘都没有活下来,只有云儿活了下来,一路辗转,还被发卖了。
护卫们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一直寻找云儿,想把她找回去。
前段时间,他们才探听到云儿的消息,悄悄的和云儿联系。
只是云儿经历了起起落落,心态已经发生转变,郎君夫郎待自己又完全不像下人,觉得跟着郎君夫郎在这个小山村过着平静的日子也挺好,就没有跟他们走。
护卫们遵从了小姐的意思,便自己走了,只是走的时候留下了现在的住址,离这里不远,有两三天的路程。
原来他们这段时间,是靠着走镖糊口。
只是走镖收入很不稳定,想挣钱,就得接很危险的单。现在知道郎君和夫郎找人,云儿便想到了那些护卫。
宁启听到很高兴,便让云儿给他们写信,说清楚情况,询问他们愿不愿意过来。
七天之后,这群人就一起过来了,一共十八个人。
“郎君,夫郎,这就是我家以前的护卫。”宁启和郑云安排好酒厂的事情之后,便一直在家,云儿把护卫们带到前院,给他们介绍。
“郎君好,夫郎好。”护卫们排成两排,声音洪亮。
“郎君,夫郎,我是护卫长,叫李长在,现在便带着这些护卫在走镖。”问过好之后,护卫长上来和他们交流。这些护卫因为是从小培养,都是跟着主人家姓的。
宁启看这些护卫一个个都很有精神,也很满意:“云儿给你们写的信,应该都说清楚了,我这边需要一支队伍,往县里运送蒸馏酒,可能以后还要往其他地方运送,需要一些身手好的。”
护卫长:“是,我们相信小……,云儿姑娘的眼光,都愿意跟着郎君和夫郎。”
进来之前,云儿一再强调,自己现在已经不是小姐了,希望他们不要再那样叫。既然决定跟着郎君和夫郎,以后一定要以他们为主。
郑云在这时开口:“你是护卫长,那你便来和我比试一下,让我见识见识你们的武功。”
虽然这些人以前都是护卫,但是郑云还是想亲手试一下他们的身手才能放心。而且郑云也想看看自己这个野路子和他们这些正规路线培养出来有什么差别。
护卫长拱手:“那我便不客气了。”
郑云已经摆好姿势:“尽管来吧。”
看他们要比试,其余人便退到了廊下,腾出院内的空间给他们。
“郎君,加油!”离开前,宁启还给郑云比了一个加油的手势,郑云听到之后更加振奋了。
两人有来有往,你一拳我一脚,开始切磋起来。
刚开始,两人还能打个平手,但是到后面,郑云慢慢的便跟不上,他毕竟不是正宗的路子,是自己练出来的。
而且李长在能做护卫长,没有很好的功力,大家也不会服气。
“行了,我认输。”郑云也知道,再打下去,自己也不是对手,便爽快的认输了。
“听说郎君以前是猎人,没有练过正宗的武术,能有这个身手已经很厉害了。”护卫长对郑云的身手也很佩服。
他的身手,毕竟是专门培养出来的,当时在京都,也是能排上名号的,只是他们都是从小培养的,离开之后别家也不敢用,才想着带兄弟们去走镖。
郑云作为一个村里的猎人,能够和他有来有往的打几个回合,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他手下的很多护卫都做不到。
“哈哈哈,以后有空,希望你教教我,我还想更厉害点。”
郑云也输得心服口服,他也不是输不起的人。只是男人总是对武术有莫名的执念,现在又更厉害的人在他面前,他也想学学,超过他。
护卫长:“只要郎君想学,在下一定倾囊相授。”
郑云:“你挑出两个身手好的,便留在我家里,做护院吧,其他的跟着我和夫郎到酒厂去。”
虽然家里平时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现在这么多人,酒厂那边一时也用不上,郑云便想着给家里留两个。
“李长发,李长蓝,你们便留在郎君家里,以后保护好郎君家里人。”
护卫长点的这两个身手和他不相上下,只是这两个一个不好说话,一个性格偏冷,才让他做了护卫长。
第36章 准备工作
“是,护卫长。”两人走过来,向他们行了礼。
“云儿,你安排下他们。”郑云叫道。
“是,郎君。”云儿便带着他们下去。
剩余的人,便跟着宁启和郑云去了酒厂。
这么多人,家里也住不下,好在当时建酒厂的时候,建的很大,现在还有多余的房间,便让他们先住在那里。
到了出发那天,宁启和郑云交代护卫长,让他等他们的消息,等酒楼一切事宜准备妥当后,给他写信。
等他收到信之后,立马带着几个人将蒸馏酒运送到镇上。
宁启他们和李掌柜约定在镇子入口碰面,一起到县里去。
“郑老弟,郑夫郎,你们到了,这是我准备的马车,我们一起做马车过去。”宁启和郑云到的时候,李程已经在等待了。
李程这次到县里去并未带他妻子,而是准备自己先回去,等一切稳定之后再把妻子接过去。
“李兄,久等了。”郑云和宁启说道。
几人坐上马上,车夫驾着车向镇上走去。
这马车是李程家里的,很宽敞,坐四个人不成问题。
为什么是四个人,是因为,宁启和郑云带了云儿过来。
宁启坐在马车上就感叹,不得不说,马车就是比牛车舒服很多。不过郑云还是很贴心的给宁启带了坐垫,防止他坐久了不舒服。
马车比牛车快上些许,他们到县里的时候,还未到傍晚,李程家里就在县里,便直接回家去了。
他本来邀请宁启和郑云到家里去做客,但是想到他在自家的处境,一面给他造成麻烦,宁启和郑云便也没有打扰,自己找客栈去住了。
第二日,宁启和郑云便开始找合适的房子租住,他们和李程合作开酒楼,必定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一直住客栈也不方便。
“郎君,夫郎,你们看这个房子,地方不大,你们两位带着丫鬟住刚刚好,院子中还有水井,吃水也方便。”人牙子带着他们到一户房子中,宁启和郑云看了之后感觉很满意。
“价格如何?”宁启开口询问。
在此之前,宁启和郑云已经看了几户房子,要么是位置很偏,要么是房子太大或太小,还没有水井,或者就是房主不接受短时间租住。
甚至还有些环境不好,采光也不好的。
“每月二两银子。”人牙子看他们满意,伸出手比划出二两银子。
宁启:“太贵了。”
人牙子:“这房子离闹市远,旁边住的也都是商户或者读书人,平时也不会吵到你们,而且要出去买东西也不远,这个价格已经很实惠了。”
“要不是房主急需用钱,租的急,也不会这个价格。”
宁启:“这样,一两九钱,我租三个月,后面可能还会续租。”
人牙子:“行吧,看你们也是诚心租房,我就答应你们。”
房子租好之后,宁启便让云儿去李程家里,告知他房子的位置,让他以后有事情商议便来这里即可。
宁启和郑云来到县里的时候,除了一些衣物,没有带其他的东西,两个人一起,很快便把房间收拾好了。
忙了这两天,宁启晚上便偷了个懒,和郑云一起,带着云儿到饭馆吃了个晚餐。
“郑老弟,郑夫郎,你们找的这地方不错,闹中取静,很是舒心。”
第二天一早,李掌柜便早早的来到了宁启和郑云的住处,宁启和郑云今日起的晚,还在吃早饭。
早饭是粥和水煎包,粥是云儿熬的,水煎包是宁启做的。
“李兄来的这么早,来尝尝我夫郎做的水煎包,云儿,再搬个凳子过来。”郑云看到李掌柜过来,便赶快让他坐下。
云儿应声去搬了一个凳子,请李掌柜坐下。
看有客人过来,云儿打算退下自己到厨房去吃饭,宁启阻止了她:“云儿,不要紧,继续做在这里吃。”
“李兄,不要介意,云儿虽说是家里的丫鬟,但是我们一直当他是家人的。”宁启解释。
平时在家里,有张叔张婶他们一起吃饭,宁启便也没有和他们一起,现在就他们三个人,便没有必要让云儿一个人躲到旁边吃饭的道理。
李程倒是对这些不是很在意,只是他觉得新奇。其余人家和下人处的再好,也没有让下人上桌的道理,这两位倒是独一份了。
“李兄,尝尝水煎包。”郑云拿了一个递给李掌柜。
李程从进来开始,就对这水煎包很感兴趣,只是被其他的事吸引了注意力。作为一个酒楼老板,看到新鲜的吃食总想研究一番。
李程早上其实已经吃过饭,但是现在看着水煎包,他觉得他又饿了。
水煎包形状是一个椭圆形,扁扁的,比烙饼厚上些许,被煎地两面金黄,上面似乎还覆盖这一层薄薄的冰花,李掌柜迫不及待的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皮柔软,内陷是粉条、豆腐、萝卜、鸡蛋、韭菜,混合在一起,一口下去,外皮和内陷的口感在嘴里一起迸发,美味极了。
22/68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