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白找,我们可以杂交!”宁启说道。当时出门找樱桃,宁启并没有说清楚他的目的。
“杂交?怎么杂交?”郑云很是疑惑,从来没有听过这个方法,他只听说过嫁接,这里也有人种过其他的果树,有时品相不好就是需要嫁接的。
“等明年你就知道了!”让宁启现在和郑云解释清楚,宁启觉得有点为难自己了。
杂交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宁启只知道理论,还从来没有试验过,因此他只能等明年杂交的时候再让郑云亲眼看看什么是杂交。
而今年,因为刚生完孩子,樱桃开花的时候,宁启便没能过来试验。
不过杂交这事也并不着急,一时半会儿也杂交不出来什么结果,宁启已经做好了长期试验的准备。因此,差个一年两年的,宁启也不在意。
并且现在的樱桃品种还是少了,杂交也出不来效果,因此宁启准备今年雇人去寻找樱桃品种,争取将现有的樱桃品种都搜罗过来,方便明年进行试验。
樱桃成熟之后,宁启还在客栈推出了几种用樱桃做的甜品,这些都是季节限定品种,过了樱桃这个季节,到其他季节想要吃,就很难了,只能用樱桃干做。
这些甜品在客栈推出之后,就卖的很好,游客们都很喜欢。这样一来,樱桃也算是多了一个销路。
------
夏季有荷花和睡莲吸引游客来游玩,但是光有荷花和睡莲可不行,宁启接着又想到了石溪村附近山上的小溪,小溪沿着山沟往下流,有些地方平缓,有些地方湍急。
夏季的山中,要比山下凉快很多,他们每到夏季就经常到小溪中去捉鱼游玩。对于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山中的小溪都是很好的游玩之地,更不用说对于那些游客。
相必对游客来说,在山中一边玩水,一边沿山而上欣赏风景,也是不错的体验。
这小溪在外山中就有,外山的地界村里人也经常去摘野菜、找蘑菇等,没有大型的野兽,因此在那里游玩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这些想法已经在宁启的心中萌生许久了,见郑云回来,宁启便让奶娘把两个孩子抱走,和郑云商量。
“郑云,我想在山上沿着小溪修一条石阶,一直修道山顶,夏季可以吸引游客到那里游玩,并且每隔一段距离可以修一个小亭子,供游客休息。亭子修好后,还可以在亭子周围卖一些吃食和其他的手工艺品,游客休息的时候肯定会买些的。”宁启拉着郑云到书房,一边说着,一边给郑云画简易的设想图。
“阿启你的想法真多,那山顶呢,是不是也应该修建一些东西?”郑云看着宁启在纸上的规划,觉得山顶似乎有点空旷,便开口问道。
“对,山顶可以修建一些道观,求财或者姻缘相关的。”宁启想了想回道。
求财就不用说了,每个人都很喜欢,虽然宁启不迷信,但是这里的人对于这些还是很喜欢的。他和郑云住在县里的时候,不少听周围的邻居说要到附近哪个道观去。
至于姻缘,尽管这里大部分人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每个人心中相必还是会想要找到好的另一半,求的也不少,因此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建设山顶的项目。
“阿启,我们现在可能银钱不够,光是修建石溪村进村的道路,我们就花费了将近二千两银子,如果在山上修建小路,那样势必不是几千两银子就能解决的。”郑云说道。
宁启沉默,郑云想到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从山下沿着小溪一路修建到山上,再加上亭子和道观,花费势必不小,以他们目前手中的银钱确实不够。
而且在山上修建道观,也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修建的起来的,必须要找现在的道观合作。
“这样吧,我们先开始动工,可以分成几期修建,今年先修建一部分,其余的等明年再说。我们还可以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和我们合作的。”宁启回道。
说干就干,两人商量好,就开始请工人,并找人和他们一起上山规划路线,很快就开始了建设。
往山上的路,大部分都需要石头来修建,不过山上最不缺的就是石头,可以就地取材,有些地方本身就是岩石,直接在石头上开槽出台阶就行。
在工人修建期间,宁启找到杜子越三人,给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准备拉他们投资。
“投资?”杜子越、王景乐和李简听到这个新鲜的说法,都很疑惑。
第99章 荷花
“也就是合伙,但是与合伙不同,你们拿出钱给我们这个项目,但是不参与经营,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项目人力占比百分之五十,银钱占比百分之五十,一共需要花费一千两银子,你出了一百两,那等到年底,就可以将利润的百分之五分给你……”
宁启解释了一番,并说明了石溪村山上建设人力与银钱的占比情况与预计投入的银钱,三人都是聪明人,宁启一解释他们就听懂了。
杜子越三人都觉得这种合作模式对他们来说很方便,一来他们没有那么多精力放在石溪村的项目上,二来他们自己都有银钱,可以投资给宁启。
如果是其他人找他们投资,他们可能还会考虑那人会不会亏钱或者分成的时候骗他们。但是对于宁启,他们都很相信。
到目前为止,宁启做的生意就没有不赚钱的,即使是前期看来像是会亏本的生意,最终都被他扭亏为盈,就像是云启客栈。并且宁启有钱之后,对石溪村和周边村子的村民都很照顾,他们相信宁启的品行,断不是会在分成上面欺骗他们的。
三人即刻决定每人给宁启投资二千两银子,合在一起也就是六千两。
拉到三人的投资之后,宁启给李程也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了他们对于山上建设的想法,并询问他是否投资。
李程的回信在宁启寄信的第五日便到了,与信一起到的还有三千两银子。李程也很相信宁启和郑云,在收到信件之后,立马就派人送来了回信与银子。
有了这九千两银子,加上宁启手中的能拿出的八千两银子,宁启预估了一下,差不多能够将石阶全部修完,一直修到山顶,但是中间的亭子还有山顶的道观,还差银钱建设。
不过有这一万七千两银子之后,宁启和郑云心里也有底,已经完全不着急了。
现在他们的生意,主要挣钱的还是酒厂和悦来酒楼,每个月都能有许多利润,客栈也有小挣。从山底修建石阶到山顶可能就得修到明年,越到高处越难修,并且冬天的时候,天寒地冻,修石阶还得停上两个月。
等到了明年,修亭子和客栈的银钱肯定就能慢慢挣出来了。
在开工之后,郑云几乎每日都会到山上去看修建的情况,及时和工人们沟通宁启的想法。宁启因为刚生产完时间不长,郑云坚决不同意他经常过去,只是隔好几天,宁启才会和郑云一起过去看看情况。
这天,宁启正拿着拨浪鼓在家中逗大宝和小宝。大宝和小宝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能根据人的动作做出一些反应,很是有趣。
宁启拿着拨浪鼓转动,大宝听到声音会跟着声音扭头看向拨浪鼓,小宝会咯咯笑。
“大哥,大宝和小宝醒着呢,老远就听到他们的笑声,好乖!”宁启听到宁强的声音,扭头便看到大强和春哥儿一起过来。
“我们小宝以后肯定是个开朗的哥儿,从小就爱笑。”春哥儿也笑着说道,走过去逗两个小侄子。
“这两个孩子确实挺让我们省心的。”宁启看着两个宝宝笑道。
从怀孕到生出来,两个孩子基本就不怎么折腾人,虽说现在也会哭闹,但是也很好哄。
“你们怎么一起过来了?是酒厂有事?”宁启继续问道。大强和春哥儿一般不会一起过来,自有了宝宝之后,反倒是春哥儿更经常过来。
“大哥,听说你们在山上修路差银钱,我这里有两千两,你们先拿去用!”大强将银子递给宁启。
“我也存了一千两银子,虽说比起你所需要的可能差远了,但是这是我们的一份心意。”春哥儿也将银子递给宁启。
“我已经拉杜子越他们和李程投钱了,你们的自己拿着花就行,有需要帮忙的我会叫你们的。”宁启没有收他们的银子。
酒厂现在的盈利,分给了宁强三成,春哥儿两成,剩下的都是宁启拿着的。宁启知道,他们拿出这些钱已经不少了,宁启不想让他们承担风险。
“大哥,这些银子都是你带我们赚的,现在你需要钱,我们自然是要帮你的。”大强坚定的说道,不容宁启拒绝。
“是啊,大哥,你要是不拿,那我们以后也不要那些分成了。”春哥儿也很坚定。
“好吧,那我就收着了,不过会给你们分成。”宁启接过钱道。
“大哥……”两人都还想说什么,但是宁启没让他们说下去,也很坚定地要给他们分成。两人知道大哥不会占他们的便宜,也妥协了。
六月,正是荷花和睡莲开放的季节,历经两个月,山上的路已经修了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是从山底往上慢慢修的,因为地势相对没有那么陡峭,修起来容易许多,只用了两个月。
这三分之一的石阶修完之后,宁启去看了一下,已经能供游客上去游玩了。
宣传手册的效果不错,荷花和睡莲开放之前,又陆陆续续来了许多游客来石溪村游玩。
到了荷花和睡莲开放的时节,云启客栈和石溪村许多人家都住满了来欣赏荷花和睡莲的游客。
这日,荷花池边,站着两位书生模样的游客,在欣赏荷花开放的盛景。
“原来这就是书本中的荷花,确实好看!”
“是啊,是啊,没想到这石溪村还能种植荷花,我一直以为只有南部那边有呢!”
“诗文中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果然一点都不夸张,这荷花确实品相高洁,就是花中君子!”
“李兄说的不错,不过那边的睡莲也不甘示弱,从水面上冒出,浮在水面上,就像是翩翩起舞的美人!”
“刘兄,天气太热,荷花池中间还有亭子呢,我们过去坐坐吧!”两人又近距离欣赏了一会儿,李姓书生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说道。
“好!”刘姓书生回道。
荷花虽好看,只是盛开的季节已经到了夏至,天气实在炎热,站在太阳下面观赏荷花,没一会儿就被热的满头大汗。
两人是今日来的最早的两个人,刚来的时候夜晚的凉气还未散尽,不算特别热,只是站了一会儿之后,随着太阳的升高,暑气就慢慢上来了。
两人看到亭子中的有阴凉处之后,就直接往那边走去。
亭子是在荷花池和莲花池的中间,并且连着亭子的,还有两边的连廊。亭子和连廊都是在荷花池修建的时候一起建成的,通往亭子的是两条石径,一条在荷花池中,一条在莲花池中,石径不是笔直的,而是蜿蜒曲折通向亭子。
而此时,宁启和郑云还有他们雇的叶哥儿,正在亭子中坐着,等着顾客上门。他们面前放着一个大木桶,木桶中嵌着一大块冰块,冰块中间挖了一个大洞,洞中放着许多吃食。
看到两人过来,三人便起身招呼:“两位客官,要买点冰冰凉凉的吃食吗?”
“都有什么吃的?”两个书生正觉得热,听到有冰冰凉凉的吃食,就迫不及待问道。
“有雪糕、凉糕、还有冰饮,都是一直放在冰块中冰着,正适合现在吃,看两位需要什么!”宁启说道。
“凉糕和冰饮我知道,这雪糕是什么?”刘姓书生好奇的问道。
凉糕和冰饮在云启客栈中都有卖的,他们也吃过,只是雪糕却从来没有听说过。
“就是这个,有各种口味的,有绿豆糕、红豆糕、冰棒、樱桃口味、糯米糕、牛奶棒等!”宁启说着,打开冰块上的盖子,给两人看了看里面的吃食。
这些雪糕、凉糕和冷饮,都是在云启客栈做好之后运送过来的,雪糕是昨日做了冰冻好的,凉糕和冷饮是今天早上现做的。
雪糕做好之后,宁启试了一下,虽没有现代的雪糕那样细腻,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郑云也很喜欢,一下子吃了好几个,后面还是宁启担心他吃坏肚子,才制止了他继续吃。
客栈的工人也都很喜欢,对于他们来说,从没见过这新鲜的吃食,自从来了客栈,比他们以前吃过的新鲜吃食都多。
对于其他游客来说,也是如此,毕竟现在没有冰箱,有钱人家夏季能用的冰块也很少,不像宁启这样直接拿冰块做冰箱的,根本没有研究出来雪糕的机会。
这两个书生很快决定好了自己想要的口味,宁启收了钱后,叶哥儿很积极地给两人拿了雪糕。
“这雪糕怎么没见客栈中有卖?”李姓书生坐在旁边吃着雪糕,便好奇的问道。
“这是今日刚上的新品,客栈中也是今日才开始有卖,两位相必是来的早,没有见到。”宁启回道。
这两个书生过来之后没一会儿,这亭子中就陆陆续续来了许多人,几乎每个人都买了吃食,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买的雪糕,雪糕没一会儿就卖完了。
雪糕卖完之后,凉糕和冰饮便也卖的也很快。
“叶哥儿,你回客栈叫人再送些过来吧,并叫一个人过来帮忙。”宁启道。
“好。”叶哥儿应道,立马起身往客栈走去。
在荷花池和莲花池周围,人多了之后,慢慢便有人发现了边上停放着的几个小船,小船边上还有几个划船的人坐着。
“小兄弟,你这船可以做吗?能到莲花池中间去吗?”有人问道。
“可以,每个船上面可以做四个人,每人二十文钱,时间是两刻钟。”旁边坐着的划船人回道。
“我们两个要做,但是不和其他人一起,这样得多少钱?”刚才询问的人问道。
第100章 【倒v结束】
“你们两个人包一条船的话,需要六十文钱。”划船人笑着热情的回道。
“行,那带我们过去吧。”这两人都不是差钱的主,也不想和其他人乘坐一条船。
待两人平稳上传之后,划船人将船上绑在岸边桩子上的绳索解开,说了一声“客官坐稳,准备出发了~”,便撑着船往荷花池中心划去。
荷花池很大,从岸边到中心有一条预留出的空隙用于划船,刚好可容一艘小船通过,游客坐在船上,可以近距离触摸到荷花的叶子,并且近距离接触荷花。
64/68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