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间,荷花刚开,荷花池里面除了开放的荷花,就是还未开放的花骨朵,在一片碧绿中能看到或粉的,或白的荷花。
其他的游客看到有人坐着小船向荷花池中心而去,都觉得这种深入荷花中心的观赏方式很是不错,都不约而同的到小船边去询问如何坐船。
除了已经划出去的那艘小船,岸边的小船还有五只,只见这些小船隔一会儿就划出去一只,没一会儿,六只小船全部都到了荷花池中央的各个区域,并且停在那里不动,等游客欣赏荷花。
偶尔有只小船应游客的要求,会像其他方向的荷花划动过去。
荷花池与睡莲池虽中间相连,但是种植的区域并不相同,荷花池这边的小船还没有全部划出去,那边爱睡莲游客,他们也发现了另一边的六艘小船,那六艘小船也跟着荷花池这边相继划出去。
对于到的比较晚的游客,他们只能遗憾的等第一批回来之后,再坐小船到池中央去欣赏荷花与睡莲。
宁启和郑云坐在亭子中一边卖吃食,一边注意着那边的小船,从亭子这个位置,刚好可以把两边的景色都尽收眼底。
看到游客对小船的喜爱,宁启满意的笑了笑。
而荷花池与莲花池中的小船数量如此之少,也是宁启特意为之的。如果一次性放入太多小船,那么池塘中的小船会变得拥挤,非常影响游客的欣赏体验。
六只小船,是宁启和郑云观察了之后,觉得最合适的小船密度。
既然决定建设旅游村,那么游客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他们会不会第二次来此处游玩,以及会不会向认识的人推荐。
荷花陆陆续续的开放,一段时间之后,最开始开放的一批荷花已经全部凋谢,并且莲蓬也已经成熟。
宁启和郑云教船夫如何辨别新鲜的莲蓬,并摘了莲蓬给售卖给游客,当然,游客也可以自行采摘,但是前提是必须经过船夫的同意,以免游客不清楚什么样的莲蓬适合采摘而采摘不成熟的莲蓬。
在这里的游客基本都是没有吃过莲蓬的,他们对于采摘莲蓬的活动兴致勃勃,宁愿自己冒着大太阳去摘莲蓬,也不愿意买船夫提前摘好的莲蓬。
“这莲子真好吃,吃起来脆甜脆甜的,并且吃了觉得都没有那么热了!”
“哈哈哈,刘兄,你可真夸张,虽说这莲子确实有消暑的效果,但也没有这么立竿见影!不过好吃是真的!”
“客栈做的莲子羹也不错呢,昨晚我一下子喝了两碗!”
“我也是!”
这两人正是第一个到亭子里买雪糕的李姓书生与刘姓书生,他们此刻正坐在小船上,一边吃着莲子,一边欣赏荷花池中的风景,两人的身边已经堆了好几个被挖出莲子的莲蓬,此时他们的手中还在剥着莲子。
而在池塘上面,与他们一样的游客还有很多,都对这新鲜莲子的味道赞不绝口。
又过了几日,宁启和郑云感觉游客对于荷花、睡莲还有莲蓬的新鲜劲已经过去,宁启便重新给他们一些刺激。
宁启和郑云一大早便来到客栈中,准备给游客宣传渡水山游玩。
渡水山是宁启给石溪村旁边的山起的名字,以前村里人都是用外山和內山叫,但是既然要作为景区宣传,宁启便给这座山取了一个名字,方便游客记忆,也方便宣传。
山中水多,经过许久的思考,宁启起了渡水山这个名字,让人一看便知道这里有很多水流。
趁着游客出门欣赏荷花和睡莲之前,宁启和郑云站到门口,郑云敲锣吸引游客,等游客全部聚集在这里之后,宁启便大声说道。
“各位游客,相必大家都听说了我们在渡水山上修建石阶,现在石阶已经修建了三分之一,可以带大家上去游玩了。”
“第一批来此处欣赏荷花和睡莲的游客,肯定都已经欣赏了好长时间,并且也吃了许多新鲜的莲子,现在的天气比刚来这里的时候已经热了许多,大家想不想到山里去游玩,山里小溪众多,现在非常凉快!”
“渡水山?是听说在修路,刚来的那几天荷花没开,我还想过去看看呢,但是去了才发现没有修好,那边上山的路都堵了,不让上。后面荷花开了,我就只顾着看荷花,忘记这个事情了!”
“你还去看过,我来的晚,只是听过!”
“荷花和睡莲我还没看腻呢,这边就又有新的地方可以玩了?”
“想去!我想去!真的会凉快许多吗?”
“我这刚过来几天,还想先欣赏几天荷花和睡莲再过去,过几天还让过去吗?”
……
游客们听到之后,都开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大家稍安勿躁,你们的疑问我会一个个回答,首先,山里是真的非常凉快,如果在上面坐一会儿不走动,我都怕大家觉得冷。”
“第二,有些游客可能刚来,还想看荷花和睡莲,当然也是可以的,渡水山下面的三分之一已经完全修建完毕向大家开放,大家可以随时过去游玩……”
对于游客的疑惑,宁启一个个解答,解答完之后,许多人都表示自己愿意去,有些表示自己想过几天再去游玩。
“想去的,可以跟着我和我夫郎过去,今天过去我们给你们带路,会带着大家玩。”郑云说道。
宁启和郑云在客栈组织好今日去渡水山的游客之后,便开始带他们过去,到了山脚下,郑云开始介绍:“这就是上山的石阶,大家可以沿着石阶往上走,石阶都是沿着小溪建的,有几条岔路,路上的风景可能有些许不同,但是最终都会通向同一个地方,我们今日带大家走其中一条路线。”
“在这里可能感觉不明显,不过这山是越往上走越凉快,大家自己来游玩的时候,跟着这里的指示牌走,指示牌上面都有当前走的这条路通向的地方,记得不要往没有石阶的地方走,以免在山林中迷路。”宁启指着路边的指示牌说道。
“这指示牌可真方便,从镇上到石溪村以及客栈,我都是一路跟着指示牌过来的,现在这山中也有指示牌,郑郎君和郑夫郎放心,我们不会乱跑的!”有位游客说道。
“是啊,不会乱跑的,你们走太慢了,我们就先上去了!”宁启和郑云为了照顾大部分游客的脚程,确实走的不快,几个十七八岁的游客正是贪玩的时候,觉得他们太慢,便迫不及待的自行往前走。
进了山,一路沿着石阶往上走,果然是越来越凉快。
“这山里就是凉快啊,现在这个天气,竟然可以这么凉快,这真是避暑的好地方啊!”
“是啊,是啊,我在郡城住着的时候,每到夏天都被热的不行呢!”
“别说郡城了,就是这两日欣赏荷花和睡莲也被热的不行,也就晚上的时候,石溪村才会凉快很多!”
“看来以后夏季无事,可以到这里来避暑,真是凉快!越走越凉快了!”
“是啊,是啊,这确实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虽说我家也有避暑山庄,但是确实没有这里好玩!”
听到游客们此起彼伏的讨论声音,宁启和郑云对视一笑,都觉得很高兴。
“快看,这小溪水清澈见底,还能看到小鱼呢!”
他们现在走的这段地方相对比较平缓,溪水中的水流动的都很慢,确实可以看到小溪中时不时游动过的小鱼。
“你们过来,这小溪中的水好凉,摸起来很是舒服呢!”
有位游客走着走着,便想去洗把手,这一洗手,便感受到这小溪中的水非常凉,玩起来很是舒服。
“各位游客,那边有亭子,觉得累的可以到亭子里休息,亭子旁边的小屋中有卖吃食的,还卖有凉鞋,如果想要踩水,可以到那里买双凉鞋穿着,到小溪中去踩水。”
宁启看他们找到了乐趣,想留在此处玩水,便和他们推荐凉鞋。这凉鞋是参考村里以前许多人穿的草鞋编发编制的,只是不是用的稻草,而是用的细小的竹子,裁成短短的一截,编制成的鞋面。
宁启之所以能想到推出凉鞋,也是因为这个时代,许多人并没有非常保守,对于夏季穿着凉鞋踩水,他们还是非常能接受的。
“凉鞋?”有人疑惑。
第101章 意动
“对,各位请看,穿着可以直接到小溪中踩水,一点也不硌脚,非常舒服!”郑云拿起一双凉鞋道。
“我试试!”有个游客见到郑云手中的凉鞋便说道。
郑云将凉鞋递给他,那人便拿过凉鞋穿在了脚上,走动间,他感受到这鞋子鞋底柔软,并且穿起来很凉爽:“这双我要了,多少钱?”
“六十文一双,请到那边的小木屋中付钱!”郑云回道。
小木屋是宁启和郑云特地建了卖吃食和其他手工艺品的,此时这小屋中是他们雇的一个婶子在这里卖东西。
宁启刚开始设计的时候,只考虑到了游客休息的亭子,并未考虑要建设小屋,但是修建的过程中才发现,山里比起山外,似乎雾天和雨天都更多,有时石溪村只是小雨或者阴天,但是山里都已经下雨了。
宁启考虑一番才决定在这里修建卖东西的小屋。
“我也要一双!”
“我也要!”
几乎每个游客都买了一双凉鞋,这个地方的溪流不止平缓,并且水还比较浅,非常适合踩水。
在此处玩了一会儿,宁启和郑云便带着他们继续往上走,有一部分游客不想继续往上走,想留在这里踩水,宁启和郑云便带着其他的人继续往前走。
他们带着游客到的第二站是一处潭水,此处位于山坳间,小溪流经此处的时候就汇聚成了一汪潭水,潭水面积不小,水也比较深,宁启和郑云此前也来过此处捉鱼。
此处他们用木材和木桶修建成了一座水上浮桥,可以从潭水这头通向那头。虽说木头修建的可能需要经常翻修,但这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宁启给这潭水取名仙人潭,给这浮桥取名渡仙桥。
“这水面竟可以修建浮桥!真是厉害啊!”
“在这桥上看风景可真是不错呢!”
“这名字也取的好,渡仙桥,好像是仙人过的桥!”
游客们都迫不及待的走上浮桥,在上面游玩,一个个对这浮桥都喜爱不止。他们也不是没有见过水上的桥梁,但是修建浮桥的确实是第一次见。
看游客玩的尽兴,宁启和郑云叮嘱他们安全之后,便到仙人潭旁的小木屋中拿了两把钓鱼竿和一些鱼食,到潭水边找了一个地方坐着钓鱼去了。
潭水边适合钓鱼的地方,工人们已经提前摆放了石凳。
游客中也有喜爱钓鱼的,看到宁启和郑云在此处钓鱼,便走过来问他们:“郑郎君、郑夫郎,我们也喜爱钓鱼,如果钓到鱼,客栈能帮忙处理吗?”
这些喜爱钓鱼的游客对自己钓鱼的技术很自信,但是他们都不是会做菜的主。
“当然,你们在这里钓到的鱼、虾和蟹,都可以带到客栈中,客栈可以根据你们的要求帮你们做成菜,收一点加工费就可以了。”宁启笑着道。
听到宁启的回答,喜爱钓鱼的顾客表示感谢之后,便也道小木屋中去买了钓鱼竿和鱼饵,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钓鱼去了。
等游客们在此处游玩的差不多了,宁启和郑云便将鱼竿放到小木屋中,继续领着游客继续往上走。
再往上走,他们还经过了一座石桥,取名为仙人桥。石桥是建在两座山之间,中间是溪流,山间的沟壑很窄,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过去。
最后到的地方是一处小型的瀑布,取名为仙人飞瀑。这瀑布落差约为十多米,水流从上面留下来,因为落差,便变成了好看的瀑布,从很远出就能听到“哗哗”的水声。
游客来到此处,便立刻被眼前的瀑布吸引了目光,对于大部分游客,他们都是没有见过这种瀑布的,因为这里虽说有许多地方可能都有瀑布,但是没有经过开发,游客们根本都没机会看到。
这瀑布虽说不大,但是已经足够让游客惊讶,他们有的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有的已经开始为这瀑布吟诗作赋了。
到了这处瀑布之后,渡水山已经修建好的部分已经游览完毕,但是游客们还意犹未尽,想要继续在此处游玩。
并且有些游客知道客栈可以加工鱼、虾和蟹之后,也想到浅水出去抓些,许多游客本就是贪玩的年纪,对于抓河虾和河蟹都很感兴趣。
宁启和郑云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之后,便打算和郑云先回去。
“各位游客,这山上还有一部分游玩的好地方,等明年夏天就可以开发完成,欢迎大家明年再来避暑。”
“小木屋那里也有卖吃食,中如果来不及下山,各位可以在那里点吃的,只是这里的吃食种类会少一些,我们就先回去,大家玩的开心。”
说完之后,宁启和郑云便提前下山。
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宁启几乎每日早上起床都会看孩子醒了之后逗他们一会儿,要是出门也会在逗他们之后才会出门,今日出门的比较早,宁启只看了一眼两个孩子就出来了,现在也很惦记自己的孩子。
两个孩子虽都是奶娘喂养的,但是很神奇的是,他们似乎知道是宁启将他们生了下来,能感受到宁启的气息,一直都很粘着宁启。能感受到宁启气息的时候他们就会很乖,但是时间长没有感受到宁启的气息,他们就会开始哭闹。
宁启在家的时候,奶娘他们带孩子也会在他旁边。今日出门了半日,也不知道两个孩子会不会哭闹。
“郎君、夫郎,回来了!”云儿看到他们进门,便问道。
“怎么样,今日大宝和小宝有没有闹人?”宁启问道。
“早上起来那会儿哭闹了一会儿,不过很快就被哄好了,现在刚喂完睡着了!”云儿回道。
“行,我们过去看看!”宁启道。
宁启和郑云到了两个孩子的房间,果然看到他们躺在摇篮上呼呼大睡,脸蛋都是红扑扑的,奶娘在旁边看着两个孩子。
奶娘刚准备跟他们问好,宁启和郑云便制止了她,怕吵醒孩子。
两人刚吃过午饭,奶娘和云儿就抱着孩子匆匆走过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两个孩子的哭声。
“郎君、夫郎,大宝和小宝醒来之后一直哭闹,喂他们奶也不吃,应该是太久没感受到你的气息,我们便抱着过来了。”奶娘说道。
65/68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