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捡到的夫君超会哄人(古代架空)——丹锦

时间:2024-12-09 10:02:30  作者:丹锦
  众人都跟着看出去,果然见到骑在马上慢行的荣少锦。
  嬷嬷连忙滑开车厢滑窗,急声吩咐马夫:“停车停车,快快,过去拦下郎君!”
  *
  姜闲招呼陈甫坐定,让云雁上茶水点心,笑问:“陈兄前来是有事要说,还是闲着过来聊聊。”
  陈甫没有马上开口,看向姜闲的目光相当复杂,姜闲甚至能从其中明显地看出惊讶、不忿、难过、婉惜、无奈、同情。
  姜闲笑笑,自然已经猜到他的来意,主动提起:“陈兄是知道我的婚事了吧。”
  陈甫最终只能一叹:“什么时候办”
  姜闲:“还有九日。陈兄日后若是不方便相见,那今日大概就是我们最后一次单独见面。”
  陈甫拧着眉:“没有一点转圜的余地了吗”
  姜闲:“今日上午,家父已经到衙门办好婚书。”
  说完,反倒劝陈甫说:“陈兄不用这般模样。我和你不同,本来也没什么远大志向,能和家母安安稳稳过一生,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以长公主府的家底,我在那里应当能比在这里过得好很多。”
  陈甫眼中的悲伤更浓一分。
  姜闲失笑地摇摇头,提议道:“陈兄今日若不赶时间,不如我们手谈几局日后怕是没再有这种机会。”
  陈甫收敛几分心绪,点头应好。
  姜闲就让云雁拿出棋秤,双方各自执棋。
  刚走没几步,刘山再次进来禀:“郎君,开阳侯来了。”
  正好轮到陈甫下,他手中棋子在棋秤上敲了一下,才落稳。
  姜闲一边接着落子一边回:“请他进来。”
  刘山退出去,陈甫才抬头看来:“我是不是该告辞……”
  姜闲:“你若是不介意就先等等,看看他是什么事。若是觉得不自在,我让云雁领你绕出去。”
  陈甫有些愣。原本他手都已经放在扶手,听见这话,就没起身。
  荣少锦很快进来,对姜闲点下头,目光就落到陈甫身上:“我刚听刘山说了,陈翰林。”
  陈甫起身作揖:“开阳侯。”
  荣少锦抱个拳,随后拖张椅子坐到姜闲身旁,和他一同看棋秤。
  姜闲侧头看他:“你会吗”
  荣少锦摇头:“不怎么会,你们下。”
  姜闲看一眼陈甫的面色,又问:“有事”
  荣少锦一笑:“也不算正经有事。刚才田钦——就是我一个朋友,泽恩侯的五公子。陈翰林应该知道”
  陈甫无言点头。
  荣少锦续道:“过几日在舞魁大赛,田钦包了艘画舫,约我们一同去看热闹。你有空吗”
  姜闲:“好,我没事。”
  荣少锦:“那我到时过来接你。”
  说完,又看向陈甫:“陈翰林在这里,我本是诚心想邀你一起。不过你大概不想和我们这帮子人挨边,对外会风评不好,我就不开这个口,免得你难做。”
  陈甫连忙拱手:“感谢开阳侯体谅。”
  荣少锦道声“好说”,再敲敲棋秤:“你们继续,不用在意我。”
  姜闲便掂起棋子,落下一颗。
  陈甫思考的时间长一点,两人你来我往落下几颗子。
  荣少锦看过一会儿,目光开始无聊地四下扫,找话题似地问:“陈翰林也是华泽的啊。”
  陈甫:“是,我与姜兄是同乡。”
  姜闲听得心下有点好笑,开始寻思起找个什么借口好让荣少锦离开。
  却只陈甫问:“我来京城时间不长,不太懂京中规矩。开阳侯与姜兄的婚事,我该送多少礼金合适姜兄在京里只有我一个朋友,到时可不能丢了姜兄的面子。”
  姜闲诧异地看向他,还发现旁边的荣少锦同样现出惊讶神色。
  荣少锦:“婚礼你要来”
  陈甫不卑不亢:“两位总不会吝于给我一张喜帖吧。”
  姜闲不由得和荣少锦对视一眼。
  荣少锦甚至忍不住提醒:“你可是在翰林院。”
  翰林院虽是最清水的衙门,但也是最清高的衙门。
  哪怕陈甫现在只是在里面学习,可一旦和荣少锦这种娶男妻的纨绔有交集,更别说他还是那个男妻的同乡,几乎都可以预见被同僚孤立的未来。
  陈甫却是无所谓地一笑:“姜兄以前帮我良多,如今办喜事,我怎能不到场。”
  荣少锦深深看他一眼,抬手拿过茶杯,扬唇笑道:“礼金这种东西没个定数,你按着心意给就好。在我家里办婚宴,我看谁敢给姜闲朋友脸色。或者,你干脆送幅字吧,也挺好,别致。”
  说完,喝下茶水,放杯起身:“我性子耐不住,你们慢慢下,我就先走了,不用送。陈翰林,日后要有空,欢迎来找姜闲下棋,这个我陪不了他。”
  姜闲不和他客气,只让云雁和刘山帮着送人。
  陈甫目送荣少锦离开,抬手落下一子,对姜闲笑道:“长公主府的门槛是高一点,不过我还是能迈得过去。”
  姜闲无奈地摇摇头:“你会被拿来和姜德一起比较,背上趋炎附势之名。”
  陈甫现在很是放松,回道:“无所谓。等过了翰林院里的一年学习期,我都打算直接寻一处没人想去的下县。一走就至少三年,甚至六年九年也不定,我们兄弟就今年还有些时间能聚一聚。”
  姜闲沉默片刻,重新落子:“我娘会照顾好你娘,你放心去。”
  陈甫拱拱手:“多谢。”
  不一会儿,云雁拿着一个信封回来,递给陈甫:“开阳侯给的。”
  陈甫有些莫名,接过打开,从里面抽出五百两的银票,吓了一大跳。
  云雁:“开阳侯让陈公子拿这个当礼金。”
  陈甫有些无措地看向姜闲:“这……我哪拿得出这么大一笔,太明显了……”
  姜闲好笑又无奈地伸手接过,吩咐云雁去拿张五十两的来给陈甫。
 
 
第15章 热闹
  风平浪静地过去五天,距离荣少锦和姜闲的成婚日还有五天之时,由京中最有名的三家妓馆共同举办的舞魁大赛拉开帷幕。
  主举方早早便在宣传这事,如今整个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还是在金洛河上比,前前后后要比好几轮,哪怕是平常去不起那些妓馆的人,也可以找地方瞧个热闹,因此可以称得上是人人期盼。
  兴乐帝是个好热闹的皇帝,以前民间举办新奇的活动,他都时常微服出游,与民同乐,更别说这次还美人云集。
  武敏吉作为在兴乐帝身旁长大的人,对他的爱好脾气再清楚不过。自然是体贴地早早跟兴乐帝说了这事,并做好万全准备,只等着今日带兴乐帝去看个开心。
  活动在中午开始,武敏吉吃过早饭,试了几套衣裳,挑出适合的一件,就要出门进宫。
  这时,负责姜闲相关情报的门客匆匆进来,行礼说:“殿下,刚刚听到一个消息——开阳侯会带姜大公子一同去看等会儿的花魁赛。”
  武敏吉:“确定对这种以女人为中心的活动,荣少锦向来没有兴趣。”
  门客:“应当八九不离十。田钦包了艘画舫,他们那一帮子人都去。开阳侯大概是被拉去了,就说带姜大公子去收见面礼。下官刚核实完,他们那一帮子的确这几天都在淘礼物。”
  武敏吉点下头:“你去换身好衣裳,跟我一起去,在宫门外等着伴驾。”
  门客大喜过望,伴驾可就意味着有能被皇帝赏识的机会!一迭声地送上赞美与感谢,再连忙跑去准备。
  武敏吉轻轻捻着折扇扇坠下的穗子,慢慢露出个冷笑。
  *
  姜闲今日挑了用荣少锦新衣改好的衣裳,是长公主府的绣娘们赶工出来的一身,昨日才给送过来。
  云雁帮他整好衣,再取来一只新香囊,习惯性地要往姜闲左腰挂。
  姜闲伸手拦了下:“挂右边,左边挂那块双鱼。”
  云雁转到右边,又不由得笑道:“我都忘了有开阳侯送的玉佩。”
  他挂好香囊,再找出荣少锦送来的玉佩,也给姜闲挂好。
  收拾妥当,姜闲等没多久,荣少锦就到了。
  还带来一名瘦瘦高高的青年,看着估摸比荣少锦要小上个三四岁。
  荣少锦给姜闲介绍:“这是我姑姑的儿子,我表弟韩恭,最近刚进了国子学念书。”
  姜闲有些惊讶。
  本朝国子学只收荫生,且要公侯之家,或三品以上官员才有名额。这几日姜德正式升任工部尚书,就打算把姜贵送进国子学去。
  荣少锦看出姜闲的诧异,解释道:“我家有个名额,但我不想去,就求了圣上恩典,让给了韩恭。”
  姜闲点点头,吩咐云雁:“取个香囊来。”
  云雁很快端来一只小香囊,送到韩恭面前。
  姜闲:“去水边蚊虫多,这是我自己配的驱虫香,韩公子若不介意可以戴上。”
  韩恭没想到还能收到礼,赶忙道谢收下,瞥一眼荣少锦的脸色,见他似无异样,才低头挂在腰间。
  荣少锦起身过来扶姜闲:“走吧。今日我搭车来的,坐我的车去。”
  姜闲却从袖中也摸出一只香囊:“这是给你的,和我这只一个式样。”
  荣少锦一愣。
  他今日特地挂了双鱼玉佩,刚才发现姜闲穿了新衣,也挂着双鱼玉佩,感觉心情都更好些。虽然也看到了姜闲腰间的香囊,不过姜闲身体弱,戴药囊不奇怪,也就没在意。
  就连刚才姜闲送韩恭驱虫香囊,他只当是姜闲临时拿一个给表弟当见面礼。完全没想到,姜闲还备了给自己的独一份。
  韩恭的那只,就是寻常的方包模样。
  而姜闲和荣少锦的,都是葫芦模样,并且绣有字。一个是“锦”,一个“闲”。
  荣少锦惊喜地伸手摸一摸那个字,不自觉地脱口问:“你绣的”
  姜闲:“嗯。就是绣得不好,我也没学过绣活。你可以收在袖袋里,一样能有效果。”
  荣少锦抬眼看看他,拿起香囊低头挂在腰上。
  姜闲也弯下身,帮忙整理一下衣摆。
  韩恭站在旁边瞧着,面色不由得有些微妙——姜闲看起来竟然对这桩婚事没有抵抗心,这是认命了
  不过转念一想——先前在华泽那里查到的消息,姜闲母子俩每年吃药就得花费一大笔钱。以姜德待他们的苛刻,面对荣少锦的大方,会妥协倒也不奇怪。
  这番寒暄之后,三人才一同往外走。
  荣少锦扶姜闲坐上马车。这辆车比姜闲自己的小车宽敞不少,甚至可以在车里躺下休息,加上云雁和花清两名小厮都不挤。
  韩恭骑了马,跟马车一同离开姜家,就靠到车旁和荣姜两人人告辞,自己打马离开。
  姜闲奇怪地问:“韩公子不去看热闹”
  荣少锦:“他和国子监的同学有约,不和我们一起。”
  说完,目光在姜闲扎发鬓的飘带上扫过:“怎么没戴那只簪子。”
  前几次见面,姜闲都戴着木簪。今天估计是木簪和衣裳玉佩不相配,才换成发带。
  姜闲:“琉璃簪易碎,出门我担心不注意会磕着。”
  荣少锦:“坏了就再买新的。”
  姜闲笑道:“那是你送我的第一样礼,坏了总感觉兆头不好。”
  荣少锦看着他眼中的笑,突然感觉心头像是被针尖轻轻戳了一下,泛起一点轻微的麻。
  姜闲又续道:“而且,我看你都喜欢用发带,我们一同用也挺好。”
  的确,荣少锦除了正式场合,平常都不扎发髻,直接用发带把头发高高束起。一开始是为了符合纨绔的作风,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这样。
  荣少锦随手摸一把自己头发:“我的发带多,日后你要瞧着哪条喜欢,随便拿去用。”
  *
  金洛河是一条穿过京城的大河支流。三家妓馆在一段河面上搭了舞,此时已经有舞娘在上面跳舞暖场,周围停满大大小小的船只。
  荣家的马车停在岸边,荣少锦扶着姜闲下车,马上就有个小厮上前问好,领两人去田钦包的画舫。
  姜闲抬眼四望,见不仅是河里船多,两岸和附近一条桥上更是站满了等着看热闹的人,
  田钦包的画舫位置很好,就在舞台前方,只偏左一点。旁边是一艘更大的船,看装扮也更精致,上面站着不少佩刀的劲装护卫。
  荣少锦随口问领路的小厮:“旁边那船里是谁”
  小厮却摇摇头:“我家公子打探过,但那边不说。”
  荣少锦心念一转,大概猜得出——十有八九是兴乐帝来了。
  不过那也不关他的事。
  荣少锦带着姜闲上了画舫,田钦等人已经聚齐,都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道贺。
  人虽不算多,只有五六个,但这个一句那个一句,又都是中气十足的嗓门,听起来实在是有点吵。
  荣少锦一一给姜闲介绍过,还对众人的见面礼逐一点评一下,就抬手赶人:“行了行了,你们自己玩吧,我带姜闲到上面躲清净。”
  众人纷纷起他的哄。
  “还嫌弃我们,平常声最大的不就是你。”
  “我们以后再去长公主府,是不是可以欣赏到开阳侯温声柔语说话的奇景啊。”
  荣少锦没理会他们,只对姜闲道:“你先上去坐一会儿,我和他们说几句话。”
  姜闲点点头,又向众人行一礼,就带着云雁先一步上二楼去。
  他刚走,田钦就开口夸:“姜大公子不愧是能让咱们少锦一见钟情的人,果真是俊美无双。”
  有人接着感慨:“还好没让端王先瞧见,不然咱们少锦怕是要相思成疾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