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头的热气渐渐散了,灶膛里的火苗也慢慢沉寂,叶溪站在门前瞧着外面的天儿又黑了些,忍不住扶着门框眺望着院门儿外,忧挂着还没归家的相公林将山。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从远处的山道上渐渐走来了一个身影,融在夜色里,叶溪眸子亮了起来。
林将山长腿疾行,从山道上走近了,瞧见自家夫郎在院门儿口巴巴的等着自己,忙加快了步子,“怎么在门口迎我,晚上风大,莫吹了风。”
他上前揽住叶溪的肩膀,将他圈进怀里,挡住正面吹来的风。
“我穿的厚,不怕吹风,饭已经做好一会儿了见你还没有回来,担心你路上有事儿耽搁了。”叶溪笑道。
林将山摸了摸他的手,见他手暖和着,这才放下心,解释道:“今儿是每月放工钱的日子,跟衙门的户吏对出工天数也是要些时间的。”
叶溪高兴道:“今儿发工钱啦。”
林将山嗯了一声,“待会儿就交与你。”
叶溪拉住他的手:“这不急,倒是快些用饭,免得饭菜凉了,我搁锅上蒸着的。”
林将山是真饿了,到了灶房帮着叶溪取锅里的饭菜,饭香味瞬间扑进他的鼻子里,勾的他饥肠辘辘。
“今儿吃玉米窝窝头?”
叶溪取来碗筷,“阿娘磨得玉米面,念着你爱吃,让我提了些回来,我今晚还炒了一碗腊肉菌子,香的很,拿来放在窝窝头里吃。”
林将山拿起窝窝头,用勺子往里面塞了两勺的腊肉,自己没吃反而递给了叶溪,“阿娘磨得玉米面香,夫郎手艺又好,腊肉炒的这般香,今晚上怕是我得吃他三五个了。”
叶溪知道他疼自己,便顺手接了,咬了一小口,果然是香的很,腊肉香菌的汤汁侵入了玉米窝窝头里面,咬一口油汪汪的。
林将山这才给自己夹了一个,一口咬了一大半,上工使了一天的力,就是要这般荤油精粮才顶事,三个下肚,才感觉补了一些力气回来,胃里舒坦的很。
叶溪怕他噎,还煎了鸡蛋青菜汤,只撒了葱花和细盐,拿来填胃缝正好。
“别吃快了,先喝点汤。”叶溪递了一碗过去。
林将山接过,一饮半碗,热汤下肚,抬眸就瞧见油灯下的夫郎笑眼吟吟,温婉可人。
窗外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寒噤的秋雨,打在树叶上淅淅沥沥的,山里的温度愈发的冷了。
而他归家来时,门口有迎接的夫郎,院儿里点了盈盈烛火,锅里有可口的饭菜,下肚的是暖人的菜汤,一切是这般好。
用过了饭,林将山和叶溪便回了屋子。
他坐在床边儿看着叶溪仔细的数着铜板。
“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叶溪将铜板摊在手心里垂眸认真数着。
林将山最喜欢看他这幅模样了,可爱的紧,像是冬日里囤粮的小松鼠,乖巧勤劳的打理着自己的小窝。
“是了,整好九百文呢。”叶溪高兴道,但也心疼自家相公,“你一月三十天从未懈怠休息一天,每日去上工,才有了这近一两的银钱呢。”
林将山倒是不嫌辛苦,只是觉得这差事不够久,再过半月便能完工了,“横竖离入冬不远了,想歇等入了冬再歇也成,现下有好差事能多挣些是些。”
叶溪拖来床底藏着的瓦罐,将家里银钱一一分门别类的整理起来,留了些铜板碎银出来当零用,稍大些的整银便又放进了柜子里的小匣子里用铜锁,锁了起来。
“相公是个勤快肯干的,咱家家底比成亲时翻了快一倍呢,再攒些,明年都能买块儿好地了!”
林将山早已有打算,“西边靠着山的那块儿有亩沙地,土肥,我打算明年开春后买下来,种上些棉花或是其他作物,怕是一年也是能卖几两进项的。”
叶溪弯起眸子,自是不会质疑他的决定,点头道:“行,明年开了春咱家就买地!”
夜风起,秋雨落,外面山风呼啸气温骤降,屋内两人相拥而眠,同入梦境。
第44章 这里是山秀村
转眼已到立冬,薄被子就收起来了,柜子里有两床叶溪陪嫁时带来的厚被子,这会儿拿出来晒晒,过两天便要盖了。
叶溪拿着鸡毛掸子在院儿里掸着被子,趁这几天天气好,晒上两天,到时候盖上也温暖蓬松些。
掸完被子,发现嫂嫂李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站在院儿门口笑着等叶溪抬头发现她呢。
“嫂嫂来了,快进来,站门口作甚。”叶溪拿着鸡毛掸子笑道。
李然道:“本想使坏吓你一跳的,又瞧你干活认真,不想搅你。”
叶溪笑了笑,提着茶壶去灶房加了半壶茶水出来,“嫂嫂心性怎跟小孩子一样。”
李然偏头看了眼晾晒在院子里的被子,夸道:“这被面儿是你绣的?瞧着绣工好的很,这锦鲤戏水活灵活现的。”
叶溪又拿了盘糖炒板栗出来,往她手里塞了几个,“是我成亲前给自己绣的压箱子的嫁妆。”
李然剥开栗子壳,吃着里面甜糯的板栗,同叶溪说着话儿。
两个人坐在院儿里刚聊了一会儿,院门口又来人了,是村里的王大婶婶,她为人和善,在村里口碑不错。
“溪哥儿可在家?”还没见到人,就听到她的声音从院墙外传了进来。
叶溪站起身去接应:“在呢。”
王大婶婶体态发了福,身材臃肿了些,上半山腰这一路没少累着她,坐到了院儿里还喘着气呢。
叶溪招呼道:“王大婶婶喝些茶水缓缓气。”
王大婶婶一口气干了半碗这才缓了些,偏头看见李然也在,又招呼她:“叶山媳妇儿也在。”
李然点了点头:“来找溪哥儿窜门子打发时间。”
王大婶婶哎了一声,打量起叶溪家的院子,忍不住夸道:“溪哥儿是个能干的,和将山小子两个人过的有滋有味,瞧瞧这院儿,地扫的干净亮堂不说,还有个池子,咱家都是井,还第一次瞧见池子咧。”
叶溪坐一边儿笑道:“山上打井耗时费钱不说,还不容易凿出井水来,幸好旁边有条山溪,用山泉水更便利些。”
王大婶婶道:“可不就是你们会过日子么,这打井得三五两银钱,省下这钱做什么不好,山泉水喝的比井水甘甜,哟,溪哥儿你们还种花咧!”
叶溪爱花,林将山进山里的时候遇见了好看的野花或是野生的兰花便给撬了回来,种在院墙根下,积积攒攒也是种了一片儿了。
叶溪回道:“不过是顺手种的,全当打发时间了。”
王大婶婶眯着小眼睛笑道:“将山小子是会讨夫郎欢心的,村里那些儿个汉子,从七十到二十的,没几个愿意给夫郎媳妇儿种花的,院儿里就开些丝瓜花南瓜花。”
她的话逗的叶溪和李然忍不住的笑。
就这么胡诌聊了一会儿子,叶溪才好问道:“王大婶婶今儿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儿么?”
王大婶婶这才叹了口气,“我家姑娘前些个儿不是订了亲么,就隔壁山岩村的人家,眼瞅着下个月就要嫁过去了,被面儿都还没绣,那身嫁衣也是绣的歪歪扭扭,我是不指望她能绣成被面儿了。”
她话一说,叶溪心里已经大致有了谱,“王大婶婶是想找我帮你家姑娘绣被面?”
王大婶婶敞亮的哎了一声,一脸为难道:“我家那损女子,从小就针线活不行,也定不下心来练,如今嫁人了,要抬嫁妆去撑场面,若不给她绣两床好的被面,到时候往夫家的新床上一铺,那还不得笑死人啊,我也是没法子了,来寻溪哥儿你帮着绣两床,我是见识过你绣活儿的,那是村里数一数二的。”
叶溪思肘着,眼下他还要给林将山做棉衣不说,棉鞋也未做,若是接下了这单大活儿也不知时间赶不赶得及。
王大婶婶瞧他有些为难,连忙拉住他的手道:“溪哥儿,婶婶可是从小疼你的,院子里的杏子果子婶婶是从没有苛待你,每回你来都给你摘,现下婶婶这件事你可一定要应下。”
叶溪抿了抿唇,也是不好回绝,“那这工钱?”
既然要出力,那定是要讲清楚价钱的。
王大婶婶听他这句话便是应下了,连忙笑道:“工钱绝不少你的,一床被面给你出五百文,两床共是一两银子。”
价钱是行价,若是赶制的快,一个月也是能绣出来的,到时候家里也能进一两银子,叶溪满意的点点头,“行的,婶婶,我这就应了,花样子可选好了?”
王大婶婶道:“自然是要喜庆,夫妻和美的,鸳鸯戏水定是要的,还有一床......”
另一床她还真没想好。
李然指了指院儿里晒着的被面,“婶婶,这锦鲤戏水,或是并蒂花开也是极好的,富贵又好看。”
王大婶婶哟了一声,站起身走到被子前摸着上面的绣花,十分满意道:“我就说溪哥儿绣活儿好,瞧瞧,这跟活的一样,行,另一床就要这富贵花开。”
叶溪笑道:“那婶婶尽快把被面送过来,我好开工,尽快给你姑娘绣出来。”
王大婶婶得了话高兴的走了,这心头的大事落下了,人也走的轻快不少。
李然羡慕道:“会手艺就是好,绣两床被面就能得一两银子。”
叶溪轻轻一笑:“嫂嫂是没见这绣被面有多麻烦,脖子酸眼睛涩不说,还极费时间,若不是家里要攒银子,我也是不大想接的。”
“家里缺银钱使?”
叶溪摇头,将他和林将山的想法说了出来:“想开春置亩沙地,若是置了地,牛也是不能缺的,这两样儿哪样不是要大把的银钱,我也是想替相公分担些。”
自家相公不是去修官道,就是去山里捕猎砍柴,打渔去了两三次,都没什么收获,地里的庄稼还要一并看顾着,属实劳累,若是明年置了地买了牛,那他也不用再这般忙的团团转了,家里的庄稼便仅够着进项了。
李然道:“你们两个虽是家里小的,但日子的规计比我们这些做哥哥嫂嫂的还好,我若是同你一样能帮衬着家里就好了。”
此时倒有些后悔,怎没有学点其他手艺,从小就看爹娘杀猪宰肉去了。
叶溪出主意安慰她道:“听说嫂嫂的阿娘养猪熏腊肠有一手,嫂嫂从小耳濡目染想来是学了一手半手的,眼看着年关不远了,嫂嫂不如回家去跟我大哥商量商量,横竖家里养了几头猪的,到了年前儿宰来熏成腊肠拉到镇子上去卖,也是能赚些个辛苦钱的。”
村里的人过年能宰猪熏腊肠,镇子上的住户都是要到集上去买的,若是做出来的腊肠味道好价格不贵,定是好卖的。
李然豁然开朗,一拍掌:“是了,这我倒是拿手的!”
两个人商定好,明日就去镇上走一趟,叶溪要去布庄卖这些天攒下的帕子,为林将山裁几尺新布回来,李然则是要去香料铺子问问腌制腊肠所需香料调味的价钱。
又坐了一会儿,李然便走了。
叶溪起身去拌了鸡食喂了家里的鸡鸭,又去铡了猪草熬煮了猪食,倒在了食槽里,看着两头猪伸出拱嘴急不可耐的进食。
料理好了家里的家禽,叶溪便又去了菜园子里打理种下的蔬菜,葱蒜长的好,已到他的膝盖处。
丝瓜藤已经枯萎,今年最后的一茬丝瓜下架了,叶溪摘了藤子上最大的几根丝瓜,里面已经老的起瓤子了,回去剥出来,便是用来洗碗时最得手的丝瓜瓤子。
在藤子最里面还有两根弯扭扭的嫩丝瓜,回去还能做个白灼丝瓜。
叶溪又摘了一些只有虾米大小的辣椒,这是鱼鳅辣椒,是辣椒下树前最后长的一波辣椒,长不大的,但辣味却是最重的,能把人辣的直吸气。
将枯掉的辣椒树和丝瓜藤锄掉,翻了翻菜地,回到灶房,从灶膛里掏了一箩筐的草木灰出来,均匀的撒在地里,能肥土地,菜秧子长的会更好。
清空出来的地,叶溪又种了些花菜秧子和芥菜下去,花菜冬天不畏寒,冻不坏,好活。
芥菜能做麻辣芥菜吃,下饭下粥都麻辣可口,冬天吃点辣子浑身暖和,多的芥菜还能炒了做炝炒芥菜丝儿吃。
种完了菜,叶溪挑了一桶水浇了菜园子,便准备回去做晚饭了。
刚走到门口,林将山就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竹编壶子。
“今天回来的倒是早,我还没生火做饭呢。”叶溪笑道。
林将山:“那我帮你烧灶。”
“嗯。”叶溪又问道:“提的什么?”
林将山将竹编壶子递了过去,“路过了河滩,见河底的河蚬长的多,这会儿河水还不冰人,能捞些回来,再过十天半月就见不到踪影了。”
叶溪笑着抖了抖竹编壶子,里面省着满满的半圆黄壳河蚬,“可不是巧了么,刚刚清菜园子,得了两根丝瓜,今晚儿能和这河蚬一起打汤了,可鲜了,我正好也好久没吃过这东西了,好吃就是麻烦了些。”
林将山撸起袖子笑道:“夫郎出厨艺,我来出力,帮你把泥沙淘洗干净。”
叶溪:“行,那就要相公干活儿了!”
第45章 这里是山秀村
回了院儿里,叶溪便去拾掇鱼鳅辣椒和丝瓜去了,林将山坐在院儿里用木盆浸泡着河蚬。
河底的泥沙多,捞河蚬的时候不免捞了许多泥沙回来,木盆底沉了一层的泥沙。
要用水反复淘洗好几遍,然后往盆里放入一些菜油,河蚬遇见菜油便都会开了口,方便吐沙。
叶溪先用锅干煸了鱼鳅辣椒,辛辣的气味一下便呛了出来,惹得叶溪捂着口鼻,便翻炒锅里便咳了起来。
林将山听见后,便去了灶房,站在夫郎的身后,伸手捂住了夫郎的口鼻,“这般呛人,下次不要做了。”
叶溪的眼尾都泛了红,咳的眸子水光潋滟。
他这一捂,叶溪倒好受了许多,那呛鼻子的味儿钻不进鼻子里了。
又往锅里撒了盐,倒了一点点酱油,便将煸炒的表皮起了虎皮的鱼鳅辣椒盛了起来。
“下次吃怕是要明年落秋的时候了,这鱼鳅辣椒每年也就这一茬呢,虽然辣了些,但是煸炒烂了做下饭菜送饭的很。”
29/62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