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将山挑着水桶回来了,今儿他将棉花地浇了一圈,瞧着棉花长的不错,是有个好收成的。
两个人坐在灶房开饭了,花卷咬着松软,夹着酸辣可口的凉菜,下饭的很,红油从花卷里浸出来。
林将山替叶溪擦了擦嘴角的油,“我得去镇上问问粮价,把仓里的红薯土豆卖出去一半儿,现在正是卖粮的好时候。”
家里的大事儿向来都是林将山做主的,叶溪是没有意见的,点了点头:“行的,另一个仓里的粮我已经留好了,大米,白面儿,红薯土豆都是备足了的,充裕的你去卖了换些银钱就是。”
林将山:“若是能卖上四五两银子,加上咱家攒的,我想着就能再买两亩水田了,日后就能多一仓的粮食。”
叶溪笑道:“若真是再置上两亩水田,那咱家可真算是富户了咧,娃崽出生后就不愁吃穿了!”
第91章 这里是山秀村91
到了七月立秋时节,断断续续下了几场雨,也解不了干旱之情,山秀村仗着地势好,有温差能蕴出露水来,稍稍保住了地里的一半多秧苗。
其他地方的村子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就是地里庄稼全部旱死的也是有的。
今年的野菜是格外抢手,就是平日里的马齿苋,荠菜,老一些的也是被人挖走了,都想着囤来入冬的时候吃,家里能少些菜钱。
叶溪去山上寻酸枣的时候,撞上了村里的许多哥嬷婶子,都是趁着入秋天还没冷起来赶快来捡些东西回去囤着入冬吃。
去年儿还笑林将山砍柴白做工的汉子们,现下也是下了苦力的砍柴,唯恐今年冬天再如昨年那般冷,炭火木柴价格再一涨,那这冬天是真没法子过了。
叶溪提着篮子,准备打些酸枣回去,何家的三个娃子来捡柴的时候瞧见了,拿了竹竿帮叶溪打呢。
酸枣是秋季最常见的野果子了,村里人不稀罕,即使今年干旱缺粮,也少有人吃。
叶溪剥开了一个酸枣,里面除了一个偌大的核外,就只有一层薄薄的果肉,吃起来略微酸了些,只有一丝浅甜。
叶溪在旁边叮嘱着他们小心些,看着何小娃麻利的扒上树去,心里也是担忧,慌着叫人下来。
“溪哥儿?”
叶溪听见有人唤自己,转头去看,原来是聘猫给他的汪二嬷,于是笑了笑:“汪二嬷怎在这里?来捡果子的?”
汪二嬷篮子里装了一大半野菜和其他七七八八的果子,“嗐,我原想着来捡些板栗榛子橡子什么的回去,拿来存着打发嘴也好,结果,这山上就差没被人扒空了,我寻了大半天,连个野柿子,毛果子什么的都没捡到。”
叶溪点了点头:“今年旱的紧,听说好多地方闹了旱灾,可不得抓紧捡些吃的回去么,二嬷家里粮食可够?”
汪二嬷叹了口气:“可别说,那会儿卖冬小麦的时候仗着粮价高,我卖了一大半儿,就留着到秋收口粮了,指着地里稻子长起来了囤食儿过冬呢,哪知道现在旱成这样,秋收能保住一半粮食就不错了,将将够一家子的口粮,是一粒也没得多的卖去。”
叶溪宽慰道:“如今能有口饭吃就是顶不错了,听说旁的地方是颗粒无收,怕是秋收后,立冬前粮价还得涨一些呢,也不知道会不会大闹起来。”
汪二嬷这么一想也对,总之他们是好歹还有口吃的能过冬咧,“管他闹不闹的起来,总之有朝廷,拿粮食出来赈灾就是了,我呀,以后是再不敢图银钱卖自家口粮了!当初若是听了溪哥儿你的话就好了!”
叶溪便又同汪二嬷说了几句,汪二嬷瞧他肚子又大了些,看了看他的肚形。
“圆溜溜的,瞧你气色也好,怕是怀的个小哥儿咧。”
叶溪嘴角含着笑摸了摸肚子:“小哥儿贴心呢。”
村里人都是要生汉子的,庄稼汉,庄稼汉,指着汉子种庄稼呢,谁家汉子多便谁家有脸面福气,走路的时候都要傲两分。
汪二嬷唯恐叶溪伤心,自己肚子里的不是个汉子,连忙宽慰道:“你和林小子年轻着咧,他又如牛一般壮实,总是要折腾出几个儿子出来的。”
叶溪笑了笑,自己并不担心生不出汉子来,“只要是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便是只有这一个我们两个也是知足了。”
村里其他嫁人的小哥儿哪敢说这话儿,不被自家汉子呵斥也是要被公公婆婆指着脑袋骂的,可见人家溪哥儿这日子过的实在是舒坦顺遂,没有公婆不说,家里汉子疼人,又会下力赚家底儿,听说又要买地了咧。
汪二嬷心里是酸甜的羡慕着咧,只求自己家的小哥儿日后能如叶溪这般嫁得好就是了。
又说了几句话,汪二嬷还要赶着去再挖些野菜,便先走了,叶溪让他带些酸枣回去,他也是连连摆手。
“这东西酸的我牙疼,本来肚儿里的油水就少怕是吃下去更是搜肠刮肚的馋咧。”
叶溪守着三个孩子打了一篮子都酸枣,笑道:“够使了,回家去,我给你们做酸枣糕吃去。”
三个娃崽听了,笑的高兴,林阿嬷手艺巧,总是能做些好吃的出来,他们时不时就能吃上些解馋呢。
叶溪提着一篮子的酸枣回了院儿里,用清水洗净了,放到蒸笼上去蒸,何小娃主动帮着烧火。
大娃带着秀姐儿便去喂牛割草,顺带给兔笼鸡舍铲粪便,他们是从来不白吃叶溪的东西的,便想着多做些活计,叶溪自是明白他们的傲骨和自尊的,便也从不拦着。
比起卖力气,饿肚子才是最难受的,家里若是有好的他总是会让他们带些回去。
蒸笼的雾气散开,酸枣的味道浅浅溢了出来,叶溪又倒了些糯米粉出来,揉成了面团儿。
大娃高兴的跑进灶房来:“阿嬷,牛的肚子大了些,可是有崽子了?”
叶溪笑道:“是咧,有小牛了,明年你们就能帮着放两头牛了!”
林将山前些日子去花钱叫人给牛配了种,没想到一次还真成了,如今牛肚子都大了。
“那我要多给它找些嫩草吃!”大娃高兴的跑了出去。
蒸笼上的酸枣已经蒸的软糯,叶溪便跟孩子们一起剥了皮儿,然后放入盆里,用擀面杖不断搅着,酸枣肉粘稠,搅做了一团儿,将里面的果核挨着挑了出来。
撒了几把蔗糖,再搅一会儿,便擀成一张饼状,拿到院儿里去晾晒,等着变的干硬便用剪刀剪成一条条的酸枣糕就是了。
叶溪又用揉好的糯米粉,里面包上他自己做的红糖枣泥,捏成一个个饼子,锅里的油热了便放进去炸,表层的糯米金黄酥脆,里面的红糖馅儿香甜的紧,他舍得放油,因此一咬手指都沾的油汪汪的。
孩子们吃的高兴,每人两个红糖酥饼,另外走的时候还带了一些酸枣糕。
等着院儿里的活计都收拾好了,叶溪这才将剩下的酸枣晾晒起来,等着晒脆了磨成面儿做酸枣面儿吃。
冬季里用来冲水喝能预防伤寒,还能安神促进睡眠呢。
晚上,林将山和叶溪在屋里商量道:“如今已经入了秋,冬天就不远了,粮价是最合适的时候,我便拖着那半仓红薯土豆去镇上卖了去。”
他一直都在等这时机,如今价格已经差不多了,便想赶着去卖了,若是真等天气冷下来了,秋收粮食欠收,粮价上涨的跟天价似的,怕是要乱起来,卖粮食就别说了,怕是拉到镇上去都会遭人抢的。
叶溪嗯了一声,帮着林将山捡了一牛车的红薯土豆来,如今这可是真正的好东西咧,填饱又耐饿。
早上的凉凉秋雾还没散,林将山就套着车去镇上了,他特地叫上了叶山和李习二人,防止出乱子,如今人心惶惶,难免得有几个壮汉撑着。
叶溪出门前给几人烙了葱花饼吃,又反复叮嘱了几句,这才看着汉子们赶着牛车缓缓消失在山道上。
汉子们都去了镇子上,叶溪便去菜园子看了看,将秋收的菜都摘了回来,不耐放的早日晒成菜干。
日子可真是快,他和林将山去年成的婚,一眨眼就又要入冬了,便又得想着冬季的吃食了。
菜园子里的阳荷已经在根部长出了许多的花苞,跟一个个红色小竹笋似的,这是个新奇菜,一般人的菜园子里还没有,这也是叶溪偶然在山上潮湿的地方寻到的。
移了十几颗在菜园子里的角落上种着,没想着还真种成了,提了篮子来摘了有半篮子。
分了一些给厘哥儿家送去,再给嫂嫂送一些去。
厘哥儿在屋里拆洗床铺呢,叶溪站在院门儿口唤他,他听后便擦了擦手过来了,瞧着叶溪提着篮子,定是又来给自己送什么东西的。
“这是又得了什么好东西来给我?”
叶溪晃了晃篮子:“家里种的阳荷能吃了,给你送些来,当个新鲜菜。”
“哟,好些年没吃过这个东西了,沾你福了,正好家里还有肉呢,晚上李二回来我炒给他吃。”
叶溪:“前些天你们给我送来的猪下水我也还没吃完呢,这阵子肉价贵,你们还时不时送些下水来,菜里都是有油荤的呢。”
厘哥儿是个大方的,“那些个又不值钱,横竖我家也有多的,还不能让我送些东西给你么。”
两个人聊了会儿,厘哥儿捡了些镇上的听闻来说,尤其是最近又听了一耳朵幺哥儿的事儿,便巴巴的来告诉叶溪:“那个曹斌真不是个东西,他没考上秀才便不爱去私塾读书了,整日里跟人混在花楼酒肆里,幺哥儿去逮了好几次人,也是没拦住,前阵子这厮居然被楼子里的传了脏病,听说全身都烂了,抬回家去找郎中看了,吃了一两个月的药也是无用,听说是快不行了。”
叶溪抬眸:“这是他的报应,色字头上一把刀,他也该落得这般下场!”
“嗐,他是曹家的独子,现下儿子快不行了,家里的血脉就幺哥儿生的那个小哥儿,虽是个小哥儿但日后也能招个赘婿上门来的,曹家现在都听幺哥儿的,不敢得罪了他,他虽然现在是守了寡,但把持了整个曹家咧,日子也算是不差了。”
第92章 这里是山秀村92
跟厘哥儿又唠了会儿,叶溪便又回了村里的叶家,刘秀凤抱着小雷子在院儿里看鸡鸭玩儿呢,李然在旁边缝着孩子的棉衣。
叶溪捻了朵花来逗了逗自己的小侄儿,又把带来的阳荷给了阿娘,“大哥买新地了?”
刘秀凤高兴道:“是嘞,昨儿个去买了河西边的那块儿沙地,日后拿来种些桑麻棉花,或者是拿来种芝麻红薯也是好的!”
叶溪笑道:“大哥如今也去是有出息了,把家立起来了,过的越来越好呢,可要买牛?”
李然扯着针线,柔柔笑道:“家里鱼塘大,得先守着塘呢,先买头骡子好拉草料,想着地不是很多,便想着请人翻地,后面儿手里再宽裕些,再置办头牛咧。”
“嫂嫂大哥好规计!如今这家底算是头等富户了咧。”叶溪抱过自己的小侄儿,用一个布老虎逗弄的他呵呵笑。
刘秀凤忧记着他的肚子,唯恐小雷子踢到叶溪的肚子:“哎呦,祖宗,你可顾着肚子些,瞅着都大起来了。”
叶溪笑道:“我晓得的,相公宝贝着我肚子里的孩子呢,我可不敢慢怠了他。”林将山每晚都要趴在他肚子上跟孩子说话呢,也不管孩子能不能听得懂,反正每天都要念上两句我是你阿爹,笑人的很。
坐到了天稍晚,叶溪就回去了,刘秀凤将他送到了山腰上,才放心的回去。
将今日采的阳荷切了,用干蕨菜和腊肉一起炒的油汪汪一盘,再蒸了一甑子米饭,饭香味飘出家门去,叶溪便坐在灶房前,绣着帕子,和小鹿羊儿一块儿盼着林将山回来。
远远传来了车的轱辘声,两只狗先摇着尾巴出门去迎接主人了。
林将山赶着牛车披着夜色回来了,车上的箩筐都空荡荡的。
叶溪笑着站起来,替他接过东西:“卖完啦?!”
林将山将车解下套,又将箩筐一一归置在柴房,牛入了圈,这才松了松肩膀,笑道:“卖光了,价钱还不低呢,先进屋子去。”
叶溪便去锁了院门儿,又用石头抵了门儿。
到了灶房,叶溪先给他盛了碗菠菜鸡蛋汤,用菜夹了一个馒头让他先紧着垫了垫肚子。
天不亮就出了门,忙碌了一天,林将山也是饿狠了,吃了一个馒头才缓过来,笑道:“晌午饭在镇上吃的,吃的早了些,我请大舅哥和李二吃的烧鸡和馒头,让他们陪着我跑一趟总是不能亏了他们的肚子,回来又给他们各自买了一只烧鸡回去,花了六十五文。”
叶溪点了点头:“是该花的,这点子银钱不用省。”
林将山擦了擦手,才从怀里摸出钱袋子来,放在桌上的时候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叶溪一听便知道分量不轻,里面装的还不是铜板呢。
林将山道:“镇上的粮价都涨到三十几文去了,寻常人都舍不得买来吃,我这拉去的粗粮就好卖了,以往红薯土豆都是四五文一斤,如今镇上铺子里的粗粮早卖光了,因着干旱,周围农户都舍不得去卖粮食,我今儿拉去的这一车是这十几天来第一次有人卖粗粮咧,我便按着行价卖的十五文一斤。”
叶溪微张嘴巴:“这粮价都贵到天上去了!怎这般贵!”
林将山回道:“北方开战了,多余的粮食都收到那边儿去了,今年南川洲又遇干旱,秋收减产,这些粮铺子都囤着粮往价高了卖,虽粗粮现在也比之前的米贵,但现在只要是能填肚子的,便捡着便宜的吃。”
叶溪打开了钱袋子,里面竟装着几块儿银锭子,不似以前那般碎小,是稍大一些带着印儿的。
叶溪掂了掂,“这怕是得有□□两了吧!”
林将山笑道:“八两七钱,我花销了一钱,今儿拉了一车去,约摸有五百来斤,不到两个时辰就卖光了,铜钱太占地方又笨重,我就拿去钱庄去,给了十文的换钱,换成了银子,这样好保管咧。”
叶溪回屋子从柜子里拿出他的钱匣子来,里面装了几张地契,还有他们之前攒的碎银子,有十三两,如今又加上这将近九两银钱,他们家又攒到二十来两了。
虽比不得镇上富户和洲府里的权贵大官,但要知道在山户乡村人家里,能有六七亩好田,家里有牛又有二十余两存银,那已经是头等富户了,一大家子一年的花销也不过一二两。
便是娶个媳妇办个席面儿也才七八两呢。
60/62 首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