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穿越重生)——油盐不进

时间:2024-12-09 10:48:07  作者:油盐不进
  典型的风湿关节炎,褚归观大爷的面相直接下了结论,他请大爷坐下:“我给你扎两针,风湿得慢慢养,你平时注意防寒,戴个护膝啥的,别冻着了。”
  一伙人围着褚归看他扎针,那针刚碰着皮肤,性子急的立马问大爷感觉咋样。
  “刚扎上,要过会儿才有感觉。”褚归低头捻针,精湛的手法瞧得众人一愣一愣的。
  褚归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给人看病,不为名不为利,只要让病人免除病痛折磨他便能从中获取成就感。
  “诶?”片刻之后大爷神色一变,奇异地盯着膝盖,“好像确实不咋痛了?”
  围观人群闻言凑得更近了:“真的假的?你莫不是骗我们哦?”
  “真的!我骗你们干啥?”要不是腿上扎着针,大爷恨不得起身原地走两步。
 
 
第232章 
  冬天下雨无事, 听说村委有个医术好长得俊的后生在义诊,屋里猫着的人纷纷溜达着来凑热闹,把村委挤得水泄不通。
  大爷扎了针, 自愿留下给褚归做活招牌, 他招呼着同样患风湿得邻友让褚医生扎两针, 指定不后悔。
  褚归带的药不多,能扎针的尽量扎针,偶尔开张药方,病人还不太情愿, 毕竟扎针免费, 拿方子上卫生所抓药可是要花钱的。
  如此到了县长第一轮疗程结束, 褚归义诊的脚步已覆盖了三个公社八个生产队。他并非盲目涉足陌生地界, 那几个生产队是孙荣推荐的, 民风淳朴、大队干部正直负责,能够最大可能保证他的人身安全。
  褚归的药方收效甚佳, 连服五剂便令县长恢复了正常饮食,因病掉的肉长回了脸上,气血充盈,光彩远胜从前。
  感谢的话自不必多提,褚归记挂着困山村,复诊后向县长辞行, 县长再三挽留未果, 只得放人。
  “您胃部的病灶没有完全清除, 所以暂时不能停药。调整的药方我交接给师兄了,服药过程中和之前一样需要忌烟酒, 作息饮食规律。”褚归啰嗦了几句,希望县长活得长久, “我师兄以后麻烦您多照拂了。”
  “当然。”县长笑着答应,他跟孙荣是过命的交情,即使褚归不说,他也会这么做。
  一旁的孙荣满脸感动,小师弟对他真好啊,帮县长治了胃癌不为自己索要报酬,反而替他打算。
  在孙荣家吃了践行酒,告别孙荣及他的妻儿父母,褚归坐着县长派的车去了火车站。票是县长买的,卧铺车厢,司机放了行李,又找列车员预订了热水餐食,把县长的吩咐尽皆落实了方弓腰哈背地离开。
  褚归从未有过如此舒坦的火车经历,与贺岱岳陪着是两种感受,但让他选的话,他依旧选贺岱岳。
  枕着卧铺雪白的软枕,褚归眨眨眼,贺岱岳明天最好骑了车,这样他就能坐在后座光明正大的把人抱着了。
  归乡情切。
  火车到站,卧铺箱的箱门是单独的,不用跟罐头似的往出挤。褚归清清爽爽地下了车,四下一扫,没见到贺岱岳的身影,义无反顾地涌入了出站大军。
  衣服皱了,围巾乱了,鞋面不知被谁踩了个灰扑扑的脚印,褚归脚趾生疼,相较于之前,形容颇为狼狈,不过对比其他人还是很精神。
  像一只鸡群里被挤得东倒西歪的鹤。
  贺岱岳不在出站口,为防走散,褚归寻了个角落静静等待,他发了电报告知火车到站时间,若无意外——不,即使真有意外,贺岱岳无法亲自到场,也会托别人来接他。
  站口渐渐空旷,褚归盯着唯一的大门,阴沉的天光下,一个人影匆忙闯入,裹挟着急切的风扫飞了地上的纸屑。
  “这里!”褚归用力招了招手,贺岱岳瞬间扭头,三两步奔至身前。
  汗珠成串沿着贺岱岳的下巴滴落,他呼吸沉重,胸膛剧烈起伏,显然跑了挺长一段距离。
  “等久了吗?”贺岱岳下意识抬胳膊擦汗,衣袖将将挨到侧脸,被褚归猛地拉住,换上一条干净的沾着人体温度的手帕。
  “你摔跤了?衣服上怎么全是灰?”褚归拍打着贺岱岳身前的泥灰,指腹蹭得滑腻腻的,那□□道分明是自行车的链条油。
  “自行车半道爆胎了,我一路扛到了县城。”贺岱岳顶着没擦干汗水的脸替褚归擦手,“你别拍了,脏。”
  自行车是稀罕物件,放外面一准有人偷,贺岱岳把车送到修理铺,紧赶慢赶,还是迟了。
  “你傻啊,车坏了不晓得推着走,扛着多累得慌。”褚归隔着手帕挠贺岱岳的手掌,“迟点慢点都没关系,我肯定等着你的。”
  “不累,想快点见到你。”贺岱岳把脏兮兮的手帕揣进兜里,提起褚归的行李,“饿不饿,要不要吃了饭在招待所住一晚明早回?”
  “不了,今天回吧,”褚归看眼时间,现在是下午三点,来得及,“你吃午饭了吗?”
  “吃了。”贺岱岳跟着褚归并肩往外走,车站没啥人了,他俩碍不着谁。
  修理铺的师傅补好了胎,气打得足足的,贺岱岳检查了一下,捏捏轮胎,随后踩着骑了圈。
  “谢谢师傅。”付过钱,贺岱岳绑紧了行李,一脚支着地让褚归上后座。
  轮胎的补丁明晃晃的,褚归扶着贺岱岳的肩膀迟疑,那轮胎能承受他们两个成年男性的重量吗?
  “你放心坐,绝对爆不了胎。”师傅看穿了褚归的顾虑,叉腰保证道。
  褚归抓紧了贺岱岳腰间的衣服,自行车稳稳向前滚动,似乎的确没有爆胎的迹象。
  感受到身后绷直的躯体缓缓卸了劲,贺岱岳默默提了速:“铁蛋他妈生了,初九生的,是个闺女,母女平安。”
  褚归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他倾身凑了凑:“生了?过程顺利不?谁接的生?”
  “顺利,田医生和接生员一起接生的……”
  自行车进了公社,还车前贺岱岳到供销社称了半斤糖买了两块肥皂,作为损坏自行车的赔礼。
  褚归没和他一起,独自去了趟卫生所,告诉曾所长他们自己回来了。
  钱玲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睛,仿佛在做梦一般,直到听见褚归说话,她才兴奋地嗷了一声:“褚医生,你可算回来了!”
  霎时间卫生所所有人的目光尽皆经由钱玲投向褚归,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褚医生好”“褚医生回来啦”,褚归对田勇丢下一句改天见,转身疾步出了卫生所。
  临近深冬,不到七点天色便黑透了,望着眼前的小院,褚归心中不由得产生了和钱玲一样的感慨。
  可算回来了。
  “瘦了。”潘中菊的眼珠子围着褚归转悠,仅分了贺岱岳一秒,“冷不冷,赶紧烤烤火,我去给你们热饭。”
  “不冷。”褚归跟着到厨房舀水洗手,“家里炖鸡汤了?”
  “杀了只鸡公,肥着呢,你瞧面上的油多黄。”鸡汤飘着热气,潘中菊盛了碗让褚归端着先喝。
  鸡汤撇掉了浮油,喝着香而不腻,咽入肚腑驱散了周身的寒意。褚归喝了半碗,剩下半碗递给贺岱岳。
  洗了手稍作整顿,潘中菊把蒸得烫呼呼的饭菜端上桌,褚归与贺岱岳照着煤油灯吃饭,她便坐旁边椅子上摸着天仙子同他们说话。
  天麻在桌底使劲用脑袋蹭褚归小腿,嘴里细细的喵喵叫着,大半月没见着褚归,它黏糊得不行。
  禇归夹了块带肉的骨头探身放猫碗里,天麻无动于衷,坚持不懈地扒拉裤腿,潘中菊晚上喂过它了,小小一块鸡肉动摇不了它对禇归的感情。
  “哎哟真乖。”禇归拍拍板凳,“天麻上来。”
  天麻听话跳上凳子,任禇归捋它的脑袋,喉咙里胡噜作响,天仙子试图争宠,被天麻一爪子拍开。
  “吃饭。”贺岱岳摸了摸禇归后颈,提醒他收心,“菜凉了。”
  “这是什么?”炒肉里的蔬菜口感脆嫩,吃着甜甜的,带着淡淡的奶香味,禇归细细品了品,没尝明白是啥。
  “茭白,本地叫高笋。”看禇归爱吃,贺岱岳往他碗里夹了两筷子,“河边湿地长了一大丛野生的,你愿意吃我抽空再掰一些。”
  河边指困山村那条小溪与青山公社的河流交汇处,单程得走上近三个钟头,为了一顿茭白,花六个小时往返实在浪费功夫。
  “不用,尝个鲜得了。”禇归摇摇头,家里又不缺菜吃,虽然几样菜翻来覆去的做,但现采现吃,新鲜着呢,比北方天天萝卜白菜的强。
  贺岱岳懂禇归的意思,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把盘子里的茭白尽数挑给了他。
  和肉片炒的茭白太合口味,禇归一个不经意吃撑了,迫切需要活动活动消食,贺岱岳洗了碗,确认他真的不累后带他去了养殖场。
  吴大娘摔了之后,冬瓜正式担任了养殖场的夜间安全员,它聪明,搁家里吃了晚饭,自己便小跑着上岗,村里人有时路上碰到,见一次夸一次。
  今晚是大伯娘守夜,养殖场静悄悄的,她已经歇下了。
  冬瓜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呜呜咽咽地刨门,尾巴甩得像插了电的风扇,激动得不得了。
  贺岱岳推开养殖场大门,冬瓜嗅嗅他,抬着前腿扑向禇归。
  “汪汪!”
  “嘘,莫叫。”怕吵醒大伯娘,禇归赶忙掐住冬瓜嘴巴,“乖啊。”
  然而他动作慢了一拍,夜里的两声吠叫响亮异常,大伯娘刚躺下,闻声警惕地披了衣服起床:“谁在外头?”
  冬瓜心虚地夹紧尾巴,禇归瞥它一眼,闯祸了吧。
  “大伯娘,是我。”贺岱岳应了一嗓子,“你睡,我跟禇归看看就走。”
  说话间大伯娘提着煤油灯出了屋,见了禇归她目露惊喜:“禇医生回来啦,你来看鸡是不?我睡前喂了一遍药,感觉没那么蔫了。”
  鸡咋了?禇归用眼神询问贺岱岳,以大伯娘的语气,这事俨然发生有段时日了,贺岱岳信里完全没提。
  “嗯。”禇归含糊点头,催大伯娘进屋接着睡,别折腾走了觉。
  “行。”大伯娘打了个哈欠,“你们也早点回去睡,明天白天再做一样的。”
  属于煤油灯的光灭了,贺岱岳低头小声认错,鸡生病是他故意隐瞒,禇归远在泽安,他不想拿小事让人分心。
  “小事?养殖场几十只鸡你说小事?”禇归语调急促,“你是要跟我客气了?”
 
 
第233章 
  跟褚归客气意味着把他当外人, 贺岱岳哪能,忙不迭解释了来龙去脉,褚归才知道他去泽安的期间, 潘中菊阴差阳错的做稳了养殖场鸡舍的饲养员。
  这事要从月初说起, 贺岱岳公布了招饲养员的信息, 毛遂自荐的人络绎不绝的踏平了门槛。潘中菊愈发打了退堂鼓,竞争的人那么多,她还是不掺和了。
  贺岱岳请了吴大娘、大伯娘、彭小燕等人做说客,潘中菊吃了秤砣铁了心, 始终不肯, 他也没法赶鸭子上架。
  最后是村东头的一位姓杨的妇人竞争成功, 她养鸡的水平虽不如潘中菊, 但在村里算排得上号。
  鸡舍的活儿轻松, 早上放出去喂一顿,晚上鸡群回笼喂一顿, 白天捡捡鸡蛋,偶尔清点一下数量,防止黄鼠狼钻空子把鸡偷了,基本不受累。
  不过饲养员拿的工分都一样,因此鸡舍饲养员每日得帮着打扫猪圈的卫生,总体付出的劳动和吴大娘他们差不多。
  新饲养员手脚干净, 捡的鸡蛋悉数上交, 挑不出啥大毛病, 贺岱岳便减少了对鸡舍的关注。
  第一次发现鸡蛋数量少了时贺岱岳不以为意,只当是天冷造成的浮动, 结果到了理应凑齐一百个鸡蛋交供销社的日子,贺岱岳一数, 差了近三十个,其中显然有猫腻。
  在贺岱岳的追问下,新饲养员支支吾吾地吐露了实情,不是她偷了鸡蛋,是鸡病了。
  那些鸡整日放养,入冬害点小毛病是正常的,新饲养员没往心里去,后来发蔫的鸡越来越多,她慌了,害怕担责,故意隐瞒了消息,直到被贺岱岳发现。
  此时是白天,鸡舍里状态萎靡的鸡超了半数,仅零星十几只在外面刨土啄食。
  “杨大嫂,养殖场的规章制度我给你讲过了,一旦发现牲畜有问题必须马上报告,我强调了不低于五遍。”贺岱岳语气凌厉,追责的话尚未出口,杨大嫂浑身一抖,转身跑了。
  “鸡生病又不是我造成的,哪家的鸡不会生病啊,你要求简直太高了,这饲养员我不干了,你爱找谁找谁吧!”
  杨大嫂跑到院子里,隔墙喊了一通,愤怒的样子仿佛是贺岱岳的错,喊完一溜烟没了影,弄得吴大娘她们满头雾水。
  贺岱岳来不及找她算账,杨大嫂撂了挑子,养殖场的鸡不能不管,好在截至目前鸡全都活着,喂点药应该有得救。
  “大伯娘,你们先帮我把病鸡和好鸡隔开,我去兽医所找人来看看。”贺岱岳刚拎了几只鸡检查,判断它们大概率是呼吸道的某种疾病,褚归不在,他不敢贸然用药,请兽医所更稳妥。
  贺岱岳跟潘中菊说了鸡舍的事,迅速动身,凭着养殖场的名气,兽医所派了人随他回困山村。
  鸡群的病症与贺岱岳推断地一致,兽医开了药,教了些平时防治的方法,兴致勃勃地要参观猪圈。
  贺岱岳自然全程陪同,他一个办养殖场的,和兽医所打好关系有利无害。
  几人忙着处理鸡舍的烂摊子,浑不知杨大嫂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向村里人添油加醋地倒打贺岱岳一耙,说养殖场的工作多么多么难做,贺岱岳他们整日盯她像盯贼似的,怀疑她偷鸡蛋。
  鸡蛋少了怪她,天冷把鸡冻病了怪她,老天爷,鸡不生蛋关她什么事,她一个普通妇女,哪有那么大能耐。
  吴大娘知晓后火冒三丈,骂她不要脸,张嘴鬼扯,杨大嫂一边躲,一边怼他们跟贺岱岳是一伙的,所以帮着贺岱岳说话。
  因为杨大嫂的造谣,加上鸡舍的病鸡瞧着半死不活的,之前上赶着求贺岱岳选他们的纷纷躲远了,潘中菊适时站了出来,鸡舍的担子其他人不接她接!
  吴大娘见状扭着杨桂平写了份大字报,贴到村委办公室的外墙上,强调潘中菊是为集体做奉献,而非关系户,彻底消灭了村里反对的声音。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