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票房不错的话,说明他找章澈拍电影的决定是正确的。
并非张治珍现实,而是整个电影圈都很现实,他没有好产出的话,就算自身挂着大导的名号,也没有人会买账。
张治珍也承认,《侠客》这部电影的剧情稍稍晦涩了一些,但他相信,真正热爱电影、懂电影的人会明白他透过这部片子表达的思想。
张治珍在静静等待《侠客》票房过亿。
然而,到了下午,《侠客》的风评就急转直下了。
影视论坛、微博营销号、热搜……肉眼可见的,和《侠客》相关的帖子下方,清一色的全是差评。
明显是水军!黑粉!
张治珍一怒之下,连发五条微博指责那些“处心积虑”、“破坏电影市场发展”、“扼制良好运行的市场秩序”的水军。
他希望“真正热爱电影的观众”不该被水军的言论“蒙蔽”,而要真正走进电影院,去感受《侠客》这部电影的美好。
“感受屎吗?”
张治珍一条微博刚发,正以为自己可以得到观众们的理解,评论区第一条居然又是黑评。
张治珍这下真的怒了。
他直接删掉了这条明显是蓄谋的差评。
下一条评论接着来了,是“《侠客》它美就美在一般人真拍不出来,是给脑瘫和弱智欣赏的吧”。
张治珍:“……”
继续删评。
他没有料到的是,差评居然越删越多,他这个账号没有多少粉丝,平时留言互动的就是几个老粉和圈内关系不错的演员,眼下忽然来了这么多差评,张治珍只感觉自己被深深羞辱了。
“不懂艺术的人根本不配看我的电影!”
新一条微博,张治珍忍无可忍,言辞变得相当激烈。
这一下简直是捅了马蜂窝。
这个热点,营销号们怎能轻易放过?
#张治珍 删帖#和#张治珍 不懂艺术的人不配看我的电影#两个词条唰地飞升上了热搜榜。
经过一整天的发酵,《侠客》已经烂出圈了,张治珍的几条微博根本就是火上浇油,就算《侠客》本来还能抢救抢救,这下都不可能抢救回来了。
何况《侠客》根本救无可救。
第94章 094 隔空发功
“如果造[屎]就是艺术的话,这种艺术我这辈子都不想懂。”
“本不懂艺术人士从来就没考虑过看《侠客》捏。”
“笑死,本观众老爷还没嫌你那电影烂呢,居然先甩锅到观众老爷头上了。”
“这辈子都不可能再给张治珍贡献一张电影票了。”
张治珍评论区被一片骂声淹没了,他倒是还想摆摆大导演的架子,可网友们压根就不买账。
张治珍高高在上惯了,根本不理解普通观众的想法,那自然地,观众们也不需要理解他的想法。
骂就是了。
到最后,还是《侠客》投资方出面要求张治珍关掉微博评论区,这场骂战才算了结。
和观众作对=和钱作对,出钱的投资方显然更懂这个事实。
然而,到这时候,《侠客》的口碑已经彻彻底底坏掉了。
周五晚上,《侠客》票房停留在7423万后就没有再更新,而到了周六上午,周末场票房的热度本该从这时候开始爆发,侠客目前的总票房却是——176万。
没错,就是176万。
在日票房排行榜上,《侠客》目前排名第7,落后于同期上映的两部新片以及暑期档上映的几部票房不错的电影。
和176万票房一样引人注目的,是《侠客》仍位居第一的排片率。
当日上映的电影中,《侠客》的排片比目前票房第一的那部悬疑片高出一倍,票房收入却连对方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赶客的终极操作,没见过这样的。”
“该说不说,这难道不是《侠客》剧组应得的吗?”
“张导不用沮丧捏,至少有176万票房的观众理解你的艺术呢。”
整个周六,《侠客》的日票房都没有破千万,也因此,在同期的喜剧片和悬疑片票房纷纷破亿的情况下,《侠客》总票房至今只有8000多万,没有破亿。
更尴尬的是,这8000多万票房里还有一半属于电影上映前的预售票房。
惨淡归惨淡,却没有人对《侠客》表示同情。
导演都说观众不懂艺术了,他们这些不懂艺术的难道还要上赶着给人送票房不成?
#没贱到那种程度#
光靠章澈粉丝的力量显然也挽救不了《侠客》的票房。
周六《侠客》好歹还能维持着高排片,到了周日,再不差钱的院线也经不住《侠客》这么浪费排片,《侠客》的排片一降再降,很快掉到了同期上映的两部电影后面,甚至比已经上映20天的电影还要低。
投资方和发行方也很难再给《侠客》买热搜了——《侠客》的拍摄成本早已过了亿,宣发的支出也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电影既然挣不到钱,那么至少得先省下钱来。
“按这个趋势,《侠客》过亿难了。”许闻道,“昨天票房好歹还过了千万,今天的话,我看500万都难。”
票房走势跟坐了跳楼机似的,“欻”一声就落地了。
陆煦表示:“很神。”
但他觉得,这是《侠客》应得的。
剧本不知所云也就罢了,观众顶多觉得张治珍文化水平低,可他非要把票房低这个锅甩到观众头上,这谁受得了?
当演员这么多年,陆煦唯一能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不尊重观众的人,观众绝对会让他付出代价。
张治珍的傲慢都快漫出来了,关键是,他有什么资格傲慢?
就凭他拍了《侠客》这部不知所云的电影?
陆煦愤怒的点倒不是张治珍没邀请成他就背后踩他一脚,说实话,自始至终,陆煦都是对《侠客》这个剧本很不满。
《侠客》绝对不是拍给观众看的,而是满足了张治珍本人对艺术的所谓“臆想”,甚至可以说,是他的艺术性癖。
这和暴露狂并没有任何区别,只是暴露狂表现在肉体上,张治珍则表现在精神上。
他同情所有看了《侠客》的观众。
“不知道接下来《侠客》剧组要怎么收尾。”陆煦感叹道,“估计又要热闹起来了。”
“绝对的。”许闻道,“你就等着瞧吧。”
《侠客》投资大约3亿上下,绝大多数剧情都是实景拍摄,只有打斗部分用了绿幕,而电影自启动宣传后就花费了高昂的资金,虽说最终效果有限,这笔钱却是实打实花出去了的。
假设拍摄、宣发和杂七杂八的各种成本加起来是5个亿的话,片方想要回本,这部电影的票房大概要达到15亿。
但现在,《侠客》的总票房只有1亿不到,而院线方面必然会提前分走一部分。
换而言之,《侠客》这么大的漏洞,该由谁来补?
男主卫侨早早隐身,张治珍和网友们吵到飞起,按理说这个锅应该是导演本人来背。
但张治珍是什么人?
电影圈的大大大前辈,国内电影还没有票房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拍电影了,以他的脾气,这辈子都不可能把《侠客》扑街的责任背到自己身上。
毕竟他宁愿责怪观众不懂艺术,都不认为《侠客》是一部屎一样的烂作。
于是,在《侠客》扑得令人同情的某天,收敛了脾气的张治珍出现在了镜头前。
他接受了《电影》杂志的独家专访。
在采访中,张治珍坦诚,他对《侠客》这部电影的准备不足,他构建了一个“自己想象中”的武林,却没有塑造出观众想看到的武林。
在选角上,剧组也有疏漏之处:“没有坚持一开始的选择,某些演员对剧本的理解存在偏差,我不该妥协的。”
《电影》杂志记者并没有问“某些演员”是哪位演员,但接下来的采访中,张治珍夸了男主卫侨,也夸了在片中扮演养女的演员殷茵。
那么,“某些演员”是谁自然清晰了。
章澈的粉丝们气炸了。
“就20分钟?!!!20分钟的威力能有你那140分钟的烂片大吗?”
“呵呵,现在就开始甩锅了是吗?”
“电影本身就很烂谢谢,烂成这样还天天带章澈上热搜,某位导演你到底是什么想法?”
“如果没有章澈,《侠客》连5000万票房都不会有!”
事实上,这事也不全怪张治珍。
因为章澈又emo了。
他没敢发公开的微博,而是在某天晚上空降粉丝群,表达了自己后悔的心情。
“看不懂剧本,每一天都很焦虑。”
“我对剧本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可是我不敢问,去问的话,必然是要被导演指责的。”
“怪我,导演他情绪那么激动,我该劝住他的,不然事情不至于恶化到这一步。”
“我真的想不通,《侠客》怎么就走到现在这一步了?”
章澈这段话被有心之人截图发到了张治珍那里。
张治珍顿时大怒。
张治珍邀请章澈本就是作为陆煦的替代的,他还没怪章澈呢,章澈倒先发起了牢骚!
难道是他求着章澈演《侠客》的不成?
无非是陆煦拒绝了,章澈那边表现得挺积极热衷,对方属于年轻一代里有些知名度的男演员,张治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对方罢了。
章澈觉得自己亏了,可如果不是演了《侠客》,他的高奢代言从哪里来?顶刊的封推又从哪里来?
《侠客》是扑了没错,可这并不意味着章澈没有从中获益。
现在倒怪《侠客》以“章澈首部电影”为卖点进行宣传,这难道不是《侠客》剧组和野海经纪双方共同的默契吗?
何况章澈演绎的角色并没有太强的艺术性,在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上,章澈比剧组其他演员要逊色不少。
这显然是电视剧拍多了的后遗症。
为了纠正章澈的坏毛病,张治珍自认不遗余力,就连章澈在《侠客》电影中唯一可吹的镜头,那也是他调整好角度、烘托好氛围之后拍出来的。
章澈本人根本不长那样!
既然章澈做了初一,那就不能怪他做十五。
章澈应该对出演《侠客》这件事感恩戴德才对。
张治珍在《电影》杂志专访中坦白的内容无疑是对章澈的回击,但很快,野海经纪也反应过来了——
在这之后不久,就有一位曾在张治珍工作室任职多年的员工表示,张治珍已经“扑街很多年”了,《侠客》里那个角色他一开始邀请的是陆煦,陆煦看到剧本后没肯接。
“看了电影的都知道这片子有多烂,陆煦出了名的会接剧本,怎么肯踩这个坑?”
“人陆煦没答应他,他就开始说自己不认识陆煦,明明是你先邀请陆煦的好吗?”
“这人太烂了,有关他的烂事真的数都数不清,我们都懒得说,按理说《侠客》扑街该是导演的责任吧?他非得往章澈身上甩,《侠客》的主角明明是卫侨,又不是章澈。”
野海经纪对《侠客》寄予厚望,毕竟章澈是野海目前最赚钱的男艺人,眼看着章澈要被《侠客》给毁了,野海自然不再顾及张治珍的圈内威望。
《侠客》把章澈坑惨了。
只是——这个锅转了一圈,居然又在中途和陆煦产生了关联。
有记者特意跑过去采访陆煦,问陆煦对《侠客》扑街是什么看法,问他没接《侠客》是不是很高兴。
怼着脸的高清镜头里,陆煦整个人的表情都透着茫然:“啊?”
记者:“……”
脸是好看的,就是人……怎么看着有点傻。
这采访进行不下去了。
当然,陆煦后续还是做出了回应的——他发了张小狗骑自行车跑路的表情包,配文:【狗know nothing。】
“中英文结合,很有文才。”
“一看就是懂艺术的人。”
“笑死,真懂艺术的话,大概就能看明白《侠客》的剧本然后接了。”
“陆煦:感谢年少时不懂艺术的自己。”
陆煦极力表现出了一副甩锅的模样,毕竟《侠客》的烂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他都不明白,记者为什么要把他和这部电影扯到一块。
当初《旭日初升》他好歹还去试镜过,可这部《侠客》他并没有实际接触,看到剧本的一瞬间,就注定他会远离这部电影。
问题在于——
《侠客》上映期间,《18岁那年》刚好播到了大结局。
《侠客》剧组吵得轰轰烈烈,《18岁那年》热度却一天比一天高,以至于有网友点评,说陆煦在“偷偷发功”,跨题材给了《侠客》一个深刻的教训。
陆煦:“……”
#我没有别瞎说#
#难道我真的行#
#改天试试#
#咒语该怎么念来着#
第95章 095 进组
接下来一段时间,陆煦在《诡诈》剧组围观了张治珍和章澈扯头花的全过程。
电视剧扑了好歹还有平台托底,电影扑了的话……除了发疯,似乎别无选择了。
章澈的结局已经注定——他被电影圈退货了。
如果之前他话没放那么满的话,倒是可以回去继续演电视剧,但遗憾的是,他又把星辰奖组委会给得罪了,靠奖项奠定地位这条路也走不通了。
因而摆在章澈眼前的路只有一条——演他赖以成名、他本人却并不太欣赏的古偶。
但娱乐圈向来是一代新人换旧人,古偶这个赛道一向拥挤,还有一群亟待成名的年轻男演员。
71/186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