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组合解散,我爆红了!(近代现代)——远上天山

时间:2024-12-15 10:07:06  作者:远上天山
  可就算章澈不乐意也没有办法,《侠客》摔得太狠了。
  虽然章澈死忠多,血厚,可他这次依然狠掉了一波粉。
  之前野海经纪暗示陆煦抢章澈资源那一次,他已经跑了不少粉丝,这一次除了《侠客》大扑的原因外,还因为有粉丝渐渐意识到,章澈的emo已经有了固定套路。
  几乎每一次都是章澈难过伤心失望,然后粉丝们为他冲锋陷阵。
  如果只有一次两次,不敏感的粉丝自然品味不出来,早几年章澈事业顺畅,他的emo大半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不满,粉丝们也能感受到他的上进心。
  可现在,章澈每次半夜发博,他的文字里都有强烈的指向性。
  星辰奖没能提名怪陆煦,《侠客》扑了怪张治珍,之前剧集爆了,功劳倒不是男主的,该归功于他,也就是说,他自己永远都没错。
  以前章澈好歹还算隐晦,但这一次,粉丝们被当枪使的感觉尤其强烈。
  章澈曾被那么多人喜欢,必然是有被喜欢的理由的,比如他靠拍古偶走红,之前被业内质疑过很多次,可他都熬下来了,去尝试转型,去演绎不同的角色,至少他是真的努力过。
  但现在,无论粉丝还是路人都有一种感受——章澈变了。
  “为什么只看大导的名声呢?《侠客》一看就是剧本有问题。”
  “吵得太难看了。”
  张治珍甩锅倒是维持了一直以来的人设,这位导演向来都是如此风范,看不起同行,看不起拍电视剧的,看不起观众,可章澈不一样,在粉丝们心目中,他一直更专注于事业。
  但这一回,张治珍的料不断被曝光,不少人因此被拖下水。
  《侠客》拍摄期间张治珍如何独断专行、如何欺负群演、如何看不起拍电视剧出身的演员……这些理所应当被曝光,但为什么不是《侠客》拍摄期间?
  非得等到《侠客》彻底扑街、人人喊打之后?
  说这些爆料背后没有野海经纪的手笔,再单纯的粉丝也不会相信。
  章澈因此迎来了自己演员生涯最大的危机。
  他以前emo的内容又一次被挖了出来,就连吃瓜路人都知道,他只要emo一次,就必然会有某个人倒霉。
  “笑死,这瓜吃到现在,只有陆煦逃脱了emo的诅咒,属实是以毒攻毒了。”
  “章澈:今天该抓一只小孩来emo了,找谁呢?”
  “小狗救我!!!”
  当评论区出现一堆“小狗救我”、“小狗护体”之类的留言时,陆煦先懵逼了几秒,搞清来龙去脉后便忍不住无奈。
  何必呢,好好拍戏不好吗?
  戏外的花样再多,演员最终还是要靠作品站稳脚跟的。
  ……
  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侠客》大扑并非坏事。
  同期上映的两部电影质量都不错,瓜分《侠客》的排片之后,两部电影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票房,可谓一鲸落万物生。
  唯一难受的只有《侠客》一家罢了。
  章澈也相当郁闷。
  《侠客》上映前,他虽然摆出了要往电影圈发展的姿态,却还是有人找他拍剧的,但现在,找他的资源掉了不止一个档次,甚至还有一部剧找他演男配。
  “我演男配?”章澈气到肌肉抽动,都忍不住乐了,“那谁来演这个男主?”
  这剧组不知是常年游离在娱乐圈的八卦之外还是什么,居然说了大实话:“男主的话,我们剧组考虑找陆煦来演。”
  章澈:“……”
  真是疯了。
  别说他根本不可能演二番,就算要演,他也绝不可能演陆煦的二番。
  ……
  《侠客》剧组吵得沸沸扬扬,陆煦则安稳待在《诡诈》拍戏。
  在这部电影里,陆煦扮演的宴欢是一个欺诈大师,他因故被卷入了一桩欺诈案件,成为被围攻的猎物。
  然而,高明的猎手总是以猎物的形象出现。
  宴欢看似随意,却总能抓住要害——在这场以欺诈为名的游戏中,他活到了最后。
  宴欢有多层掩饰,一开始是懦弱古板的书呆子形象,后来则是被欺诈师们集体看中的猎物,到后来,宴欢才慢慢揭开表象,露出自己真实的一面,当然,即使是“真实”的一面,也不代表这就是他的本我。
  他不会把真实的自我展现给别人看。
  进组后不久,陆煦和岳徽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
  在这之前,他和岳徽只是在星辰奖颁奖典礼碰了一次面,之后就是在电话里沟通《诡诈》这个剧本,虽说陆煦一口答应了合作,可他实际上和岳徽并不熟悉。
  但进组之后仅有的几次和岳徽交谈,陆煦发现,对方为人虽然圆滑,总体上却是一个真诚的人。
  换句话说,他既善解人意,又不会让人觉得虚伪。
  娱乐圈里的人精确实多,可陆煦觉得,能在圈子里混到一定地位的,必然不是那种圆滑过头的。
  太圆滑太聪明的人吃不得一点亏,他不吃亏,和他打交道的人就必然要吃亏。
  《诡诈》整个剧组的阵容都是岳徽找来的,导演高行川,今年27岁,拍短片出身,在《诡诈》之前只执导过一部电影,和《诡诈》风格有些类似,只是票房平平。
  陆煦特意去看了这部电影,只能说高行川太会渲染氛围了,他导的那部电影带点邪典风,故事本身是简单易懂的,却被他烘托出了邪恶的、令人惊恐的氛围。
  细节一点说,就是高行川具备把平淡的故事拍得有吸引力的能力。
  “现在的剧本,要写得有意思很难。”岳徽提到了他邀请高行川的原因,“故事就那么些,咱们能想出的创意,其他电影早就已经拍过了。”
  “所以能拍出新意就很不容易了。”
  岳徽并不迷信大导,他拍电影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说,圈里数得上号的大导他都合作过,只是大导并不意味着全能,什么题材都能拍。
  尤其《诡诈》并非传统题材的电影,还是找一位有想法的导演更合适。
  陆煦是看过《诡诈》全部剧本的,进组之后,演员们和导演、编剧们一起开了场会,主要是聊拍摄,在电影剧组,编剧的作用不如导演,因为剧集相对来说更编剧中心制,而电影则可以通过视觉、音乐等展现主题,这也是电影导演可以由摄影师转型而来、电视剧导演却不行的原因。
  在电影中,台词的作用没有电视剧那么重要,但却不是完全不重要——《侠客》的失利就是明证。
  在陆煦看来,张治珍过于注重声和画的效果了,却忽略了剧本本身的单薄。
  不过这场会开完,听过导演和编剧们的阐述之后,陆煦开始感觉到压力了。
  举个例子说,《诡诈》讲述了一群人陷入一场游戏,互骗之后争夺财富的故事,这群人身上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暗黑过去,宴欢所假扮的常青身上也有,这是他入局的原因。
  剧本是正常叙述的顺序,角色依次出场、诡计开始,他作为旁观者,是可以看懂剧本的顺序的。
  但高行川打算把这个剧本打乱,让整个故事欺骗性更足,也让观众更难猜到故事推进的脉络。
  陆煦仔细想了想,这么去拍的话,《诡诈》会更有趣,只是这样剧本就需要更多创意去支撑,至少高行川要能把控好节奏,而不是让剧情全盘乱掉。
  他必须成为控场的那根针。
  ……
  陆煦很快发现,高行川之所以敢提出这种想法,是因为他已经有了计划——剧组搭建期间,岳徽已经把剧本给高行川看过,听过对方的设想了。
  陆煦进组的这段时间,高行川把想法重新整合了一遍,去掉了不合理的部分,因而就算打乱了去拍,剧本的逻辑依然是严丝合缝的。
  就是演员们已经背过的台词需要重新背,每天拍摄的戏份和前一天未必是衔接的。
  不过……岳徽显然会更吃力些。
  他背台词不如陆煦那么快,年纪上来之后,视力也没那么好了,陆煦见他随身带着老花镜,带着一个本子一支笔,把当天要记的内容认认真真写下来。
  岳徽的剧本同样整整齐齐记满了笔记,不像有些演员的剧本永远是干净的,或者胡乱画着一些他自己都识别不出的字迹。
  《诡诈》听起来是个复杂的剧本,可剧组的氛围却格外安静,除了陆煦和岳徽两位主演外,其他演员的知名度虽然没那么高,可一对戏,陆煦就知道对方绝对是实力派。
  ——岳徽也是。
  陆煦和他的第一场戏,是书呆子“常青”和岳徽扮演的石信山第一次碰面,只是三言两语,石信山就察觉到了“常青”身上的违和之处。
  石信山像个狐狸,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人引入他的圈套。
  “今天第一场戏是岳老师和陆煦的对戏?”
  一大早,演员们就凑在一块讨论今天的拍摄,见陆煦和岳徽已经在准备化妆了,众人视线不由朝两人看过去。
  《诡诈》剧组都是实力派,这一点演员们都清楚。
  不过相比岳徽,这群常年拍电影的演员们对陆煦还不太熟悉,岳徽拉他演宴欢,演员们都很好奇陆煦是怎么解读角色的。
  等高行川宣布拍摄开始,场中,岳徽先开口了。
  上扬的颇有些怪异的语调,配上一张笑得褶子挤在一处的脸,这就是石信山的形象。
  岳徽演正派角色更多,可石信山却怎么看都叫人觉得不太舒服,很怪异,透着一股老谋深算。
  “常青”露面时,石信山抬眸:“来了个生面孔呢。”
  常青穿着件古板的衬衫,玻璃瓶底眼镜,看起来是一个平平无奇到叫人懒得搭话的人,对于他蓦然进入的新世界,常青表现得格外惶恐。
  格格不入——这是此刻的常青展现出来的特征。
  他的存在感低到叫人忽视演他的其实是陆煦。
  但这的确是初出场的常青给人的印象。
  谁都没有料到他会活到最后。
  陆煦隐藏起了知名演员的光芒,在常青厚厚的眼镜之下,他那张出众的脸也被隐藏了。
 
 
第96章 096 拍摄
  这一场戏,岳徽的存在感要更强一些,毕竟石信山是一个更鲜明的形象,“常青”则更模糊一些。
  但也正是“常青”对外展现出的面貌,让游戏的其他参与者们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前期“常青”越是平凡,后期宴欢露出本来面目时,反差感才会越发明显。
  这是岳徽邀请陆煦扮演宴欢的想法。
  从揭秘的角度看,陆煦并非宴欢这个角色的绝佳人选——观众只要走进电影院、看到演员表,就会明白表面上平平无奇的“常青”绝对不是路人甲。
  《诡诈》是陆煦的第一部电影,岳徽郑重其事地邀请他,不可能给个无聊角色打发他。
  但从故事呈现效果的角度看,陆煦是合适的,毕竟他第一部主演剧就是《识骨之途》,俞一这个角色的反差也很鲜明。
  ……
  人员就位之后,游戏正式开始。
  第一个游戏是解谜。
  参与者们坐在轮盘桌前,听毫无感情的机械音讲述一个欺骗孤女、进而将侵吞她庞大财产的故事,甚至孤女之所以成为孤女,都来自主人公蓄谋已久的谋杀。
  凶手是谁,猜对的人可以分走轮盘所指的奖品,凶手本人会得到惩罚,猜错的人则会损失一部分道具。
  如果凶手获得的投票不是最多,那么,获得最多投票的人将会代替凶手受到惩罚,这个人拯救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投中凶手。
  轮盘上有很多提示。
  有真有假,显然,这是考验参与者智慧的一环。
  桌前此刻有八个人。
  光鲜亮丽的富豪、成名已久的明星、勤奋的书呆子、舞蹈家……有人惶惑,有人冷静,也有人全身上下写满了担忧。
  担忧的自然是“常青”。
  坐在桌前的所有人里,他和眼前的氛围最为格格不入。
  自然地,他成为了这群参与者眼中的猎物。
  在演绎“常青”这个角色时,陆煦添加了很多自己的思考。
  “常青”虽表现得担忧,看起来是个不通人情的书呆子形象,可陆煦不想演成影视作品里常见的那种书呆子,眼镜厚厚的,头发油得好像半个月没洗,再顶着一个巨大的锅盖头,那样太刻板了。
  “常青”只是对一件事更专注罢了。
  在这段剧情里,他好似根本没有料到自己会成为获得票数最多的人。
  当最终投票显示他获得了足足5票之后,“常青”眼神慌乱,他根本不知道该投谁,只能向旁边人寻求帮助。
  他旁边坐着的,刚好是石信山。
  对方选的是邹云。
  “常青”便手忙脚乱填上了邹云的名字,好似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石信山似的。
  这一下,恐慌的人变成了邹云。
  他正欲强撑,指责石信山鼓动“常青”,就听机械音揭晓了这一环节的谜底——凶手正是邹云。
  因为“常青”投给了邹云,受惩罚的就是邹云,投给邹云的三人将获得这一关的全部奖励。
  而其余人虽然损失了道具,却依然能够分到一些奖励。
  这是一笔庞大到吓人的金钱,即使猜中者拿到的更多,余者所获的依然不菲。
  在《诡诈》剧本中,游戏的历史十分悠久,有人在此丧命,却也有人突破关卡获得了惊人的财富,进而返回人间过上国王般的生活。
  这场游戏的参与者,尽管背景不同,有人似乎一直富贵光鲜,然而,既然选择来到这里,这些人必然有着巨大的金钱缺口。
  邹云还在强撑,狂笑着说惩罚都是骗人的,但下一刻,他就失去了自己的双手。
  喷溅而出的血和邹云狂笑变为尖叫的声音格外可怖,但在这张轮盘桌前,一切似乎只是寻常。
  游戏参与者变为了七位,唯一的变化是邹云不见了,染血的轮盘桌换了一张新的。
  ……
  拍这场戏之前,陆煦嘀咕了好一会儿:“我演的戏怎么一天到晚都在死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