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话痨小夫郎(古代架空)——李飞土

时间:2024-12-24 07:54:37  作者:李飞土
  周云飞沉声道:
  “会的。”
  云飞哥的眼神炙热,让夏淼也有些不好意思,生娃娃……他们说好了的,等新屋子起了,再攒些银钱就生娃娃。
  花生豆堆满了一畚箕,石彬从外面回来了,背上有些青黄的鸡草:
  “好多花生!师父,小梅姐说她要多割些草拿回来晒干,怕秋冬没有好草,还说要多捡柴,我们也割些么?”
  “行,你平常弄鸡草的时候,每日多弄些,铺到药材担子边上,晒干了就放麻袋里,家里鸡也不多,冬天还能挖些草根什么的,用不了多少干草的。”夏淼朝着石彬招招手,见他额头都有汗了,让他去洗手洗脸,“走,跟师父一块去洗花生,我们先蒸一锅解解馋。”
  石彬高兴地应了一声,他们把畚箕里的花生分别倒进两个背篓里,这样到河里拿水一冲,多数就冲干净了,还不会有花生漏掉,外阿婆和周云飞则继续摘花生。
  花生冲洗干净,外壳棕黄,立刻剥开来,吃起来脆甜脆甜的,但有股油味,和莲子的清甜并不相同。夏淼直接把干净花生倒了一半到大锅里,倒水烧火煮上就行了,上头的小锅也顺便烧些热水方便用,这样也不浪费柴火。
  不到中午,天就阴了下来,一副要下雨的模样。周云飞去水田里看了,提前把出水口挖开,让水流走,就怕晚上下雨太多。
  “药材也攒了不少了,云飞哥,你说秦临他们什么时候再来送药材呢?”
  周云飞估摸了一下,把花生摘下,这几天要是下雨肯定不来:
  “中元节后吧。”
  “那好,还能再收些。”
  正说着,一阵风吹来,几个人都觉得有些冷了。外阿婆抹了一把衣衫:
  “还是得把东西收了,这风吹得身上冷飕飕的,怕是马上要落雨。”
  “对,刚好收了,那花生熟了,我都闻见味道了。”
  周云飞和夏淼一起去收竹担子,放到草棚里来,外阿婆和石彬就把竹担子上的药材收起来分别放不同的麻袋。
  现在房间里摆两张床,又摆了那些粮食,实在是放不下药材了,都放在草棚里。草棚的几边都用竹担子竖起来挡着,防止下雨溅水进来。
  阴暗的天气中,他们极快地收完了晾晒的药材和菜干,都坐上桌,夏淼捞起来一木盆热腾腾的煮花生,端到草棚桌上,都有点冒着热气了。
  外面果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秋山浸润在阴暗的秋雨之中。
  但手上一拿到这热乎乎的煮花生,轻巧地一挤,这新鲜的花生壳就破开了,露出里面的花生仁。这水煮花生,夏淼也洒了盐上去的,吃起来又香又软,但又特别舒服,在这样阴冷的雨里,剥着花生吃着,一点都不觉得冷。
  没一会功夫,几个人的手边就都堆了这么一堆花生壳。
  外阿婆吃着盐水花生,眼睛眯眯的,忍不住讲起以前的事:
  “那时候没饭吃,花生壳都能晒干了磨粉吃呢!还是现在日子好了,家里收了这么多花生,腊八煮粥都不用买。燕儿小时候还能吃上花生,后来我一个人拉扯她,她有好几年都吃不上花生,头一回再吃,还问我这是什么呢……”
  夏淼和周云飞也应和着,秋天的地里活不多,今天刚好起屋的师傅们也回去了,难得有这么悠闲的时候,慢慢地剥着花生,讲着话,一天也就这样过去了。
  连虎子从外面回来,都蹭了几颗花生豆吃,一直赖在桌下不肯走。
  直到过中元节前,这连绵的小雨才停了。
 
 
第99章 中元节看戏
  “阿婆,来吃药了——”
  夏淼喊了一句,把瓦罐里的汤药倒到碗里,他们从塘鲤村回来后他就把药配好抓齐了,安神养息,让外阿婆也好好地把身体调调。至于癫病,阿爸也说这汤药治标不治本,外阿婆能不能痊愈,说不准。
  他也把这事和云飞哥说了,两人都觉得先吃着药养身体,至于能不能恢复清醒……不恢复清醒,外阿婆大概反而过得好些。
  “我都说好了,还要喝药啊,这得花多少银钱呢……”
  外阿婆瘪着嘴,有些不太想喝,她手上还抓着几个花生豆,是她从摘完的花生苗上找出来的。夏淼笑了笑:
  “阿婆,哪花了银钱了?你的药都是我和小彬去采的,你上回不也帮忙了么?再说了,这是补身的,我和云飞哥可还指望着你带重孙呢,你不想抱着他到村里去给别人看看么?”
  一番话说得外阿婆眉开眼笑,她嘟囔了几句,还是趁着热乎把药喝了。
  明天就是中元节了,周云飞和张栋子一早就坐了竹筏去县上,买明日要用的黄纸和肉,不多时两人就回来了。
  黄纸不是买回来就能直接用的,要自己裁成纸钱、纸衣,还有手巧的能叠成纸元宝。
  周云飞多买了些黄纸,家里人都围过来折纸,夏淼和小彬都不太会叠,周云飞是只会裁最简单的纸钱,只有外阿婆会的稍微复杂些,她十分耐心地教着几个孩子:
  “这样一折,再一折,从这里剪过去……”
  几人都跟着做,夏淼做出来的最像外阿婆教的,外阿婆满意点头:
  “还是淼哥儿手巧,做得真好,这样以后外阿婆要是去了,就指着你做的衣服了……燕儿他们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
  夏淼心中一愣,侧脸看外阿婆神色如常,他连忙把话岔开了。按道理,中元节也是要全家团聚的,这样地下的人才安心。
  连不善说话的周云飞也插嘴:
  “听说李家村……有戏看,晚点,要不要去看?”
  “今晚么?唱什么戏啊,好久没看戏了。”
  周云飞也是听张栋子说的,正巧张小梅从围墙上探出头来喊他们,问他们今晚要不要去看戏:
  “我叫阿爸给我们炒些黄豆,带去吃,一边看戏一边吃多美啊。淼哥儿,你们都会去吧?”
  刚巧怕外阿婆在这个节里多想,去看看戏也好,夏淼连忙答应了。
  “我们一家都去,反正没什么事,阿婆,好嘛?我还没在村里看过戏呢,哪里才能看得清楚呢。”
  “傻哥儿,你让小飞带条长凳去,我们四个都得坐得下,长凳还高,摆在戏台前头才能看得清。我作姑娘的时候,得走路去镇上,才有戏看呢……”
  外阿婆似乎想起了以前看过的戏,很快就在淼哥儿的询问之下转到说戏文的故事里去了。
  小彬和周云飞都默默地听着,他们两个少有去看戏的时候,此刻听起来,居然也有了几分的期待。
  几沓黄纸都弄好了,夏淼他们吃过中午饭,便开始准备要带去看戏的吃食。这儿去李家村也不近,想要占得个好位置,确实要早些去。蒸几个红薯,再由周云飞弄了油盐炸豆子和花生,分别装在四个竹筒里,方便他们吃。
  夏淼还每个竹筒都捻了一根粗黄瓜进去,这黄瓜是腌好的,酸得很,当作零嘴也不错。他有些遗憾:
  “可惜家里没有柿子饼,也没栗子、圆子什么的,我记得秋天的时候阿爸会做和炒来吃。”
  周云飞前两天刚上了山,山里不少栗子圆子,看着一串串的,只是还没到时间:
  “到时去山里捡。”
  “对了!云飞哥,你上回给我们炒的南瓜籽还没吃完!我去抓一布袋的!”
  从阿爸那儿回来,他们吃了好多回南瓜,不少大南瓜都做成了菜干,因而留了许多南瓜籽。虽然有些忙,周云飞还是抽空炒了许多,让家里人想吃就拿,不用俭省。
  他们还背了两竹筒的水,又带了些红薯吃食之类的,竹筒放不下,干脆拿个小篮子放着,上面盖布巾也蒙不上灰尘。没到下午天黑,他们就全都准备好了,把半大的虎子关在家里,刚好让它看着点家,他们加上张家一家都去看戏去。
  路上还遇到草凹村几户人家,提着长凳或者矮凳,篮子里或多或少都有点吃食,一路上都招呼着说笑着,这感觉倒让夏淼想起年初他们一块去看花灯的时候了,不过现在比看花灯热闹,李家村还是比镇上和县上近的,看戏又有故事,不少人都愿意去。
  一路上都吵吵嚷嚷的,傍晚的风从桑田和稻田里吹过来,带着点热气,也带着点稻香。
  “这这这——淼哥儿,我们在这儿坐吧?前面的人还少,坐下肯定能看着的。”
  小梅和石彬跑在最前面,站到戏台下面朝着夏淼他们招手。
  有些李家村的来得很早,前面摆了几条凳子,但多是一些半大的孩子在看着。夏淼应了一声,让云飞哥把长凳放下,他们也走了这么久了,先坐下歇歇。
  张阿么和张大伯就坐在他们旁边,不少草凹村的人也挨着过来闲聊。
  天上灰蒙蒙的,唱戏班子已经在台上台下走了,李家村果然是十里八乡最富裕的,这个土堆的戏台特别大,如今上头挂着一盏红艳艳的灯笼,边山搭着三脚的盂兰盆,毕竟明日就是中元鬼节了,搭上这盆让鬼神别走错了位置。
  夏淼他们正在磕南瓜籽,连张阿么也夸周云飞的手艺好,好久没吃到炒得这么香的南瓜籽了。
  来的人越来越多,说话声也越来越吵,张阿么叫小梅和石彬都坐下,别再乱跑,要是跑丢了也不好找了。
  他们附近也来了不少李家村的人,其中一个妇人左右看了许久,神色间似乎有些犹豫,夏淼知道这怕是认出外阿婆来了,但他只当没看见。他们正磕着,李大娘从后面过来喊他:
  “我瞧着这么个俊俏的哥儿没有别人,还真是你!淼哥儿,看完戏上我家去坐坐呢!”
  “李大娘!多谢啊,今日和我夫君、阿婆还有叔伯们一块来的,就不去你家坐了,过几日再到你家去看你儿媳给她诊脉,你家小孙子可好?”
  “那感情好啊!哟,这是……春花吧?养了这些时日,脸都胖了呢!春花姐,是我啊,你还记得我不?”
  李大娘知道他们接走了李春花,村里传了好一阵呢,燕儿这孩子她也认识,她的儿子倒是个有仁义的,把自家外阿婆照顾得这样好,一看就是没让受苦。
  “哎,你啊!是……是那个桃妹吗?你现在可好?”
  李大娘本是顺嘴说的,她根本没想到李春花居然真的把她给认出来了!这……这夏小大夫的医术也太好了!疯病也能治好了?
  她说话了两句,那边有人喊她,她这才走了。
  李家村来了不少人,认出李春花的也不少,见她吃穿德都不错,又精神如常,心里都有了些计较。不过戏台上邦邦两声鼓响,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给吸了过去。
  夏淼从来没看过戏,只听阿爸讲过看戏时的热闹,现在他就坐在闹哄哄的台下,看着台上的人一个个上台、唱腔,还时不时地讲些笑话,夏淼都笑起来,他的笑声几乎淹没在大家的笑声里。
  这里没人要他守礼,也没人把他关着,天空中的星子和月都闪闪发着亮光,周围都是在笑的夫郎、女娘,没人觉得他是个不守规矩的人。
  台上的人啊哟啊哟地叫起来,夏淼侧头和云飞哥对上,在微弱的灯笼光中,他那双俊朗的眼睛是那么有神采:
  “怎么了?”
  夏淼偷偷地伸手过去捏捏云飞的大手,笑着摇头。没多会,云飞哥手上一把剥好的南瓜籽递过来,夏淼吃一个,就觉得满嘴都是香的。
  戏文果然是精彩,后来大家不够看,台上又演了个目连救母,连原本这个时辰要睡觉的外阿婆和小彬都没有一点困意,愣是把全程都看完了。
  “走了走了——周哥,淼哥儿,我们和秋哥儿一块去杨寨再回家吧?”
  张栋子身边跟着杨秋,他们坐在稍远点的地方,人群吵嚷着散场,他们这才有机会找过来。张阿么也知道杨秋一个小哥不方便,便道:
  “刚巧我和你家阿婆、小彬都是走得慢的,一块走,你们几个年轻人走夜路要小心。”
  “知道了,阿爸,那我们先走!”
  周云飞拿了长凳,夏淼提了空的篮子,让外阿婆和小彬跟着张阿么他们一家走。他们就陪着的杨秋先回杨寨,杨秋已经攒了不少药材,准备过了中元节就卖给夏淼。
  “行啊,反正家里一直有人,不过药材太多怎么办啊?还是让栋子哥给你搭把手呗?”
  夏淼忍不住打趣他们两个,几个年轻人都笑起来。杨秋知道他们要建新屋,忙得很便问:
  “你们家要打水井吗?我阿爸的老舅一家专给人打水井的,一口井要收八两银子,若是你们要,我叫我阿爸去给你们讲讲价呢。”
  夏淼和周云飞都忘了院子里水井的事……有个水井确实要方便许多。周云飞点头,夏淼也跟着道:
  “行啊,秋哥儿,麻烦你阿爸给我们问问价,打口井是好些,你不说我们都给忘了!要是又能住上新房,又能用上新水井,那多好啊!”
 
 
第100章 上坟烧纸
  中元节一早起来,便觉得有些冷,夏淼多套了件外衫,出去一看,小彬和外阿婆也都穿上两件衣衫了。
  周云飞正在灶前烧水和煮朝食,虎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见他来了,摇着尾巴就过来了。
  “早上是有点冷了,云飞哥你还穿着单衫会不会冷,我给你再找件外衫呢?”
  周云飞摇头把锅里的粥捞起来,肉食昨日都买好了,今天要给先人享用的,他们早上便吃得简单些。吃过了饭食,他们就说杨秋那儿要去看药材,晚点再回来:
  “阿婆,你们先在家呢,我们很快就回来。”
  “就得过节去啊?那得趁早,今晚可不兴走夜路的。”
  外阿婆没怀疑,小彬叫她一起去喂鸡,两人去了后院,夏淼和周云飞拿起昨天晚上偷偷放好的纸钱纸衣服就出门了。
  这里的习俗是这样,若是离得不远,纸钱之类的就该到坟前去烧,可他们要给阿父阿娘烧纸钱被外阿婆知道了也不好解释,两人只好想出这借口。
  周云飞的口袋里还放了一把,昨晚他路过自家稻田抓的新谷子,两人在路上看见不少人带着纸钱之类的到坟上去。
  周大家似乎没来烧纸钱,周云飞阿奶阿爷的坟前很干净,夏淼陪着他用火石点起火,给两个老人家烧了些,又到周二郎的坟前……旁边多了个墓碑,是周云飞给燕儿阿娘立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