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沈浮白还在跟魔教弟子洋洋得意着,“这回,我们提前理解了教主的妙计,绝对会让教主刮目相看!”
“是极是极,好在有沈执事在,这才提醒了我们,没有在教主的面前出丑啊。”
魔教弟子更是亲自前来感谢了沈浮白,若不是沈浮白在,他们怎么能够了解教主的野心呢,估计就会觉得帮助一群没什么用处的流民就是在浪费粮食吧。
就这样,在全体魔教弟子其乐融融之下,唯有秦铭一人吃不好睡不着的世界达成了。
不过秦铭苦恼归苦恼,当看见魔教弟子特别听话的开始为城外的流民安置遮风挡雨的帐篷时,还是打心底松出一口气了,看来魔教弟子是真的赞同此事的。
而与此同时宋千户联合知府共同出台了一策名为‘以工代赈’,当天就在治都郡掀起了一阵风波。
人们都好奇地阅读着张贴在他们附近的告示,有人则慢慢读了出来:
“以工代赈政策:为了解决流民问题,本知府定一政策,若各家各户若有需要人力的,可上官府报名,挑选流民充当人力。不需要金钱,只需要提供最基本的一日三餐便可以挑选,若能够提供住宿者更佳……”
看到这里,百姓们不由得面面相觑,根本摸不着头脑:“这政策是什么意思,城外的那些人可以随我们安排?”
有人当即摸了摸下巴:“别说,我还真有些体力活苦于找不到人去做,那些人若是不需要银子,倒是正好合适!”
“我看你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有熟悉他的人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就你那两文钱工钱,谁愿意去做,这下倒是给你个便宜。”
听到他们的话,有些人的心思也打开了:“不需要银子倒是好极了,我正愁着工钱太少招不到人呢,现在岂不是正好?”
“但是外面那些人咱们又不知根知底,谁知道他们是什么货色?”还有人警惕起来,“若是我们给他们饭吃,他们却偷我们的银两又该如何是好?”
这句话引起了大伙的共鸣,可最先阅读公告之人却提醒道:“下面正巧就写了此事嘞,不仅我们需要登记,城外那些人也要登记,登记的还要更详细,若是出了事知道他的名字身份一抓一个准,而且能够来这里的大多都是拖家带口之人,知道他家里其他人的位置,也不怕他跑了!”
众人一听,纷纷眼前一亮:“这个政策不错,不知是何人想出来的,能够大大保证我们的安全!”
“是啊,这下终于可以放心了。”
秦铭虽然提出了个以工代赈的计划,但具体的事宜还是宋毅想出来的,并且交代知府去做,宋毅想出了各方面的细节,争取不让这一利好的政策节外生枝。
而且官府还第一个以身作则,提出可以寻三十名年轻力壮之人去修复城墙,瞬间解决了大部分流民的麻烦。
也就是这时,沈何庄也听到了官府出台政策的声音,脑海中便第一时间浮现出之前秦铭对他意味深长的叮嘱,不由得精神一振,带头前往官府报名去了。
“哟,没想到沈老爷也来了啊。”一些还在犹豫之人看见沈何庄,立刻露出些许惊讶之色,没想到富甲天下的沈老爷也打算参与到此事来。
“是啊,正巧我府里缺少几名书童小厮,便凑个热闹。”沈何庄自然知晓秦铭希望他做的事,想了想,还是将不易被挑走的孩童选中了,“我想要挑六名孩童进入我府,也算是做个善事了。若是其有家属,也可以进入我府里讨个活。”
众人一听,不由得纷纷赞扬道:“沈老爷高义!”
“也对,这也是善事啊,否则外面那些人也过不下去了,既然如此,那我也要六名女子吧,正好我的酒楼里也缺一些帮手。”
这时,有人忽然高叹一声,第二个站出来前往报名,众人看着他那平平无奇的面容,一时间不知道他到底是谁。
总算是有人记起来:“哦!这不是满堂酒楼的店小二吗,没想到竟也来了,我记得名字叫钱、钱小二。”
满堂酒楼可是他们治都郡赫赫有名的酒楼,连酒楼都凑了热闹,众人便更加放心了,再加上此事也算是善事,于是不再犹豫,也都开始一一前去报了名。
不过根据协议,这些人就算要挑选流民,也要排在魔教后面,等到帐篷搭建好后,秦铭便亲自前往现场监督施粥之事。
但是施粥也有技巧,就算秦铭很想喂饱每一个人,可他深切知道若是养着这群人,这些人就不会靠自己的劳动赚钱,而是想着反正留在这里也会吃饱,不思进取。更何况,魔教也不可能永远施粥。
因而,秦铭只给他们劣质粗粮制成的稀粥,维持在勉强能够饿不死的计量,唯有在小孩或者老人时才会多给他们一些米。
可饶是这样,也会发生大人抢夺孩子的食物,儿子拿起父母的粥一饮而尽的情况。
这时,四周负责监督的许生等人就会蹙眉上去制止,甚至还会甩几棍子教训一下这些贪得无厌之人。
但秦铭知道,目前秩序还算平稳,但若不抓紧时间安置这些流民,很可能就会导致流民暴起。
他再三派人催促宋毅快些到来,终于在维持了施粥三日后,等到了宋毅派来统计流民身份的官员。
一听到以工代赈政策,几乎所有流民都眼前一亮,现在的他们只考虑怎么活下来怎么饿不死,不管有没有银子赚,只要能够进入城内,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纷纷都恨不得抢着登记表明自己的心意。
唯有少数人开始不满起来:“凭什么!为什么我们干活不给银子!哪有这样的道理!!”
那官府的衙差都懒得看他们,只不耐烦的驱赶道:“那你们就不要进行登记,自然就不会被城里人挑走,等你的银子去吧,让开让开。”
为了活下去的流民争着抢着开始登记身份了,而小部分人迟疑地想了想,还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屈辱的登了记,不过也真有一两个刺头不打算登记,却也无人理会他。
登记时要写清自己的姓名,原家庭住址,家里有几口人,是否婚配,擅长什么,还有专门的肖像师将人容貌粗略绘制,就算是一个凭证了。
“记住,你们的信息都记录在衙门,若是有人犯了事无论天涯海角都能找到你们,都安分守己一点!”
衙差冷着脸威胁着,直到流民们面露畏惧一一点头,这才恢复成笑容,对一侧的秦铭请示:“宋大人说您可以最先挑选他们,请。”
秦铭礼貌点了点头,却不主动站出来,而是对身边的沈浮白眼神示意。
这下,所有流民的目光便都落在他们的身上,一个个面露好奇,在他们眼里能够让衙差毕恭毕敬必非常人。
而且秦铭一袭青衣,气宇轩昂伫立一侧,光是看上去就有一种不泯于众人的气质,脸上的面具在阳光下银光闪闪,一看便是大人物。
而其身后走出的白衣青年更是相貌堂堂,看着也是个出尘的人物,却是这青衣人下属,由此可见青衣人的地位之高!
若是能够被这种人物看上,那岂不是吃喝不愁了?
众人皆目光希冀盯着那白衣青年,甚至开始打理起了衣着,就希望能够获得此人的青睐。
但谁知对方却只要求道:“会读书识字的人出列,随我一同去帐篷里。”
众人一听,顿时脸上露出浓浓的遗憾,唯有几人当即喜笑颜开地走了出去,挺胸抬头好不快乐。
也有几个有心眼的人眼睛一转便追了上去,管他会不会识字,反正去碰碰运气。
不过沈浮白却不会给他们钻这个空子,来到帐篷,他当即将印刷出来的三字经递给第一个人,让他随机选择一页读出来。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确定此人真识字,早已迫不及待的许生就会趁机问问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若是能够回答上来,便对江湖晨报所有重用,但若是回答不上来,也就去酒楼当个普通的线人。至于那些浑水摸鱼连三字经的字都不认得的人,许生就会冷哼一声赶他回去。
最终一番挑选下,有五个识字之人便正式被秦铭收编。
接下来就轮到衙门之人挑选三十名壮丁,随后才是城内的百姓,对于那些有一技之长的流民,此时入选会更加容易,比如说铁铺需要一些学徒帮忙,织衣坊需要一些女工,钱小豆的酒楼也挑选了一些妇女,而沈五未则代替他的父亲前来挑选书童。
沈五未自然不知道为何自家父亲要选什么书童,但这位少爷在一顿棍棒教育下还是选择乖乖听话。
几乎来到城外,他一眼就看见了曾经来到他家做客的那位青衣人,顿时明白了自家父亲就是在为这位办事,可他仍旧觉得奇怪,按理来说他们沈家腰缠万贯,除非是大人物才值得父亲毕恭毕敬,而这人似乎不像是官府之人,又会是谁呢?
他打量的目光过于肆意,令那青衣人似乎察觉,目光微微向他这里一瞥,但那目光里没有多少危险,反倒是一直跟随在青衣人身后的白衣青年对他忽然怒目而视,眼里闪过的警惕与危险令沈五未紧急收回目光,摸了摸鼻子。
好家伙,这人还挺护主。
不过若是有这样一个护主的属下在,似乎也不错?
一边想着,沈五未一边高声道:“我沈家需要六名书童,年龄从六岁到十二岁的少年出列。”
流民之中最难以被挑选的就是妇女老者和儿童,老者能跋山涉水来到此地的不多,但妇女和儿童却有不少,她们原本惶恐不安不知道应该怎么样被人选上,但此刻听到沈五未竟是眼前倏地一亮,神色瞬间活了起来,纷纷朝沈五未走去。
见到达年纪的儿童不过十几个,沈五未一边随便审视着,一边思索着该如何挑选。
不过就在这时,沈五未却突然发现其中一位十岁左右的儿童非但不出列,反而向后躲避着他的目光,似乎并不想被他选上,身后有一虽然身形羸弱却面相不错的女子正尝试推着他,他却怎么也不肯出列,这可急坏了那位女子。
沈五未来了兴趣,忍不住上前询问起来:“你既然年纪符合,为何不出列,难不成不想被我沈家选上吗?”
那孩童抬起漂亮的黑眼睛,看起来十足有灵气,扁着一张嘴摇摇头:“我不想跟你走。”
说完,竟是大步流星朝那青衣人的位置拍去,用小手努力攥着青衣人的衣摆:“我想跟他走!”
“……”
此话一出,不仅令沈五未有些发愣,就连青衣人和身后跟随的下属也同时怔了下。
沈五未看见,那护主的下属蹙起眉,正打算驱赶脏兮兮的孩子,却被青衣人伸手拦下了,而青衣人饶有兴趣地盯着身下的孩子,看起来并未生气。
见他没说话,沈五未也就大着胆子地与孩童解释道:“为什么?我沈家虽不能说富可敌国,但腰缠万贯也差不多少,若你来此保证你一生荣华富贵,岂不是比那位连来历都不知道的人好上很多。”
说罢,沈五未当即拿出一金元宝随意在手中把玩着:“怎么样,本公子没骗你吧,只要你跟我走,这金子就是你的了。”
其他围观的人看见那金元宝,顿时羡慕得眼睛都红了,恨不得推开那孩子自己上前宣布效忠,而那孩子早就明白钱的重要性,更是眼睛闪烁着光,似乎有些意动,可在沈五未得意之下,他最终还是狠狠别开头,拒绝了:“不要,我要跟这个人走!”
沈五未震惊了,还真就有他连银子都收买不了的人?这青衣人到底有何本事,竟然这么受小孩欢迎?!
别说是他疑惑不解,秦铭更是摸不着头脑,他来到此处不过是见证以工代赈政策的开始,能够收留一些识字之人便是他的极限,可没想到却突然被一小孩赖上了,秦铭哭笑不得,抬手制止住身后盯着小孩恨不得将其丢出去的沈浮白,也好奇地问道:“你为何非要跟我。”
只见小孩左右看了看,用手捂着嘴轻声对秦铭道:“我叔父曾经给我母亲寄了一封书信,他说他遭到外敌骚扰,迫不得已在山上当了一名土匪,以抢劫商人为生,还说这里是十连山,与大名鼎鼎的魔教共处一处,没有什么危险。”
秦铭一听,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毕竟现在十连山上的土匪都已经抓到魔教了,那他的叔父也早就在魔教之中了。
而那小孩眼睛一转,笑盈盈道:“结果他下一封寄过来,却说他在无意间打劫时竟遇见了魔教教主,魔教教主抓他们到了魔教中,从此为魔教办事。叔父说那魔教教主就喜欢穿一身青衣,还喜欢佩戴银色面具,此地又是十连山下,所以……”
秦铭摸了摸自己脸上的面具,哑然失笑,虽然自己的容貌形象已经崭露江湖,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认识的,没承想这小孩仅仅凭借着一些细节就大胆地猜测,而且还猜对了。这孩子倒也算聪慧!
“怎么。”秦铭打趣道:“那你叔父没说他现在在魔教过得如何水深火热,你偏偏要往泥潭里面凑。”
“才不是。”小孩笃定地一仰头,“我叔父说了,他们在魔教吃的是酒楼里名贵的菜肴,每天轻轻松松干会活,还能够盖房去后山打猎,甚至还能获得银两,别提有多开心了。而且跟我一般大的孩子有很多,都在学堂里上学,获得免费的书籍,这生活可比我之前好多了,因此我才拉着娘往这边跑,就是为了能够有机会加入魔教!”
秦铭哭笑不得,这么说,他的魔教都成为大家梦寐以求想进的地方了?这还像魔教吗?
“我们可是魔教,你当真不害怕?”秦铭故意板起脸,询问那小孩。
却只见小孩歪头思索一阵,随即坚定道:“教主再上,您要是收了我跟我娘,我就学武功当您的下属!谁敢拦您的脚步,我就第一个上去宰了他,好不好?”
“……”
秦铭神色古怪一阵无语之时,身后的沈浮白却忍无可忍地开口道:“胡说什么,那是我沈浮白的活,怎么能够交给你这小崽子呢!”
小孩上下打量着他,不屑一冷哼:“等我加入魔教就成为教主的左膀右臂了,你还是靠边站吧。”
“你说什么?!”沈浮白瞬间火冒三丈,咬牙切齿。
当他正准备给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一个脑瓜崩时,教主却拦下了他的动作,甚至揉了揉小孩的头:“你怎么还跟孩子计较上了,别动手。”
65/112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