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熊猫穿越异世娶夫郎(穿越重生)——白云上

时间:2024-12-25 13:52:49  作者:白云上
  太傅回信说是翰林的侯大人。
  那白子慕这次应该是能过的。
  这侯大人不是爱诗的,这人喜务实,白子慕策论写得一流,应该是能考上。
  要是考不上,楼倡廉是想着,让他直接呆京城,让太傅亲自教导,以待三年乡试,重新下场。
  那这一去,少则三年,要是走狗屎运考上了,那定是要留京,不可能再回平洲了。
  蒋小一和蒋父几人商量,和他一起去。
  殿试过了的考生,寻常都会进入翰林,在里头呆个几年后,优秀者留京,不咋优秀的,寻常是下到地方为官。
  可寻常是不得回户籍所在地任职。
  这意味着白子慕不是呆京城,也得去旁的地,平洲是‘回不来了’。
  蒋小一几个自是要跟着去了。
  赵富民和赵主君没了儿子,如今在外头人眼里,他们得靠赵云澜给他们养老送终,赵云澜去哪他们自是得跟着。
  周老板又来了,酸溜溜的看着赵富民,说老兄,还是你能。
  能啥?
  举人他外公了,而且赵家如今生意蒸蒸日上,别说整个府城了,现在整个镇上,谁不知道福来客栈的赵富民?
  当初头个捐粮的老板。
  周老板可是都问过赵富民,知道当初筹粮这事儿是白子慕出的招,然后第一好处,就让赵富民占了。
  为啥?
  自家人啊!
  他要是有这么个孙婿,他现在估计也名扬平洲了。
  酸,真他娘的酸。
  赵富民啥也没说,被几个老友围着,那鼻孔是差点朝天开。
  赵主君摇头失笑,同赵云澜道:“看你父亲那嘚瑟劲,我是差点没眼看。”
  赵云澜也笑,指着一旁:“父亲还算好,蒋哥和小一才是没眼看。”
  要是赵富民是鼻孔差点朝天开,那么蒋父和蒋小一已经朝天开了。
  白天吃席大房一家是高高兴兴,晚上蒋小一同他们说了进京的事儿,大房也高兴,可就是笑不出来。
  “这是好事儿。”堂奶奶说着却掉起眼泪:“就是离家太远了。”
  府城离家也就一天半的路程,可京城……两个多来月的路。
  “在府城寻常扫墓过年你们回来,阿奶还能见着你们,去了京城,太远了,过年你们想回来也是回不来,这一去,阿奶怕是走了都见不到你们了。”
  蒋小一心里不好受:“阿奶,您别这么说,您长命百岁,以后我们有空,肯定会经常回来。”
  说是这么说,可大家都知道,难。
  要是真搁京城里当了官,哪里还有空跑回来?寻常最久的年假也就八/九天,即使想回来都回不来。
  可总不能不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得去。”大伯说:“白小子有能力走京城去,那就去,旁人想去都去不了,当官好,能护着家里。”
  二伯也点点头。
  这些年,镇上乡绅、老板到了年总给家里送礼,在镇上见了他们,还客客气气,半点不敢轻瞧了他娘,为啥?
  还不是白小子出息了。
  这次人乡绅老板来,对着白子慕是点头哈腰一个劲儿的奉承,村里人看得羡慕,说蒋家是真真正正的起来了。
  村里人看得明白,大伯几人更是懂。
  蒋小二搂着堂奶奶,默默的给她抹眼泪,蒋小三和赵鸟鸟也在一旁哄着她,看她一头刺眼的白头发,几人心里不好受。
  堂奶奶年纪老了,不知道下次回来时,阿奶是否还健在,或者这一走,再见可能就是天人永隔了,但不走……
  他们就见不着大哥和哥夫了。
  堂奶奶一直拉着他们的手,又看了眼正和蒋国强蒋晓晓玩的老六和小六,不舍极了,真真是像割她心头肉一样。
  特别是蒋小二,这孩子从小可以说是搁她身边长大的,几个孙子,蒋小二呆她身边最是久。
  赵主君道:“大姐,别哭,这人常说,天下就没有不散的一桌饭,可这没啥,只要各自过的好好的,那总有再聚的一天。”
  蒋小一凑过去:“就是啊阿奶,您别哭,我夫君不是当官的料,没准过几年我们就得扛着包袱回来了……哎呦,父亲你打我干啥?”
  蒋父没好气瞪他:“你就不能说句好?”
  蒋小一后背被打得生疼:“我也想啊!可这是大实话,我不说,现在阿奶哭得厉害,以为我们一去不回,以后都见不到我们了,结果没几年我们又回来,那阿奶岂不是白哭了?”
  白子慕一本正经:“小一这话没毛病,父亲,现在说一声,堂奶奶他们有心理准备,到时候我要是真的得卷铺盖回来,也不至于那么尴尬。”
  蒋父:“……”
  赵云澜:“……”
  大房一家子:“……”
  本来心里难受得不行,现在却又感觉难受不起来了。
  蒋小一拿了十两银子出来给堂奶奶,他们这一去,清明过年是回不来了,家的坟,还有阿爷阿奶的墓,只能让大房帮忙扫了。
  每次清明买肉和纸钱还有香啥的,其实也用不了一两,但还有赵家的,而且这一去不晓得啥时候回来,蒋小一干脆多给些。
  赵富民和赵主君跟着一起去,家里爹娘和儿子的牌位他们是要带着的,可墓带不了,也只能托大房清明时帮忙去打扫一下。
  其实赵家的墓都用砖头围了起来,也不长啥草,但清明怎么的都得去上炷香,不然大过节的,别人都有的吃,就他们赵家的没香火,那怎么行?
  而且这墓,也得时常看看,要是塌了啥的,也得及时修整。
  大伯慎重道:“赵叔,你们放心,都是一家人,这事儿我记下了。”
  “劳累你们了。”赵富民说。他没啥不放心的,也不怕大房拿了银子不干事,大房什么人,他都清楚,也晓得即使他不说,大房都会自个帮他们扫。
  大房一家子不是爱占便宜的,都是实诚的。
  二伯娘摆摆手:“都是一家人,咋的还说这种话,你们进了京,就安安心心,家里有我们看着。”
  赵家的铺子,赵云澜也安顿好了,他让赵管家和蒋大石定期查看账本,有啥事就给他去信,每月赢利让蒋大石给他们寄过去就行了。
  吃鸡吗这铺子,蒋小一让竹哥儿几个‘入股’了,每人占股二十,剩下的四十是他的。
  竹哥儿几个先头不晓得啥是入股,占股二十又是啥个意思,蒋小一解释一番:“占股二十就是店里若是赚了一百两,那你们每人拿二十两,我占四十,那我就拿四十两。”
  这个听懂了。
  竹哥儿几个都坐不住,急忙说不行。
  他们怎么能占三哥这个便宜?
  后头还是蒋小一劝了一番,竹哥儿几个才应承了。
  “雨哥儿,燕娘,你们年纪也到了,到时候留在府城也好,回去嫁人也好,你们眼睛要亮些,晓得不?”蒋小一和他们呆了几年,感情深着呢:
  “有啥拿不定注意的,就跟竹哥儿和大姐二姐说,或者给我写信,被人欺负了,你们就去找张伯,上次你们哥夫带你们去见人了,还记得吗?”
  燕娘几个声音哽咽:“记得。”
  “咱上头有人,即使三哥不在了,你们也不用怕。”蒋小一牛逼哄哄。
  鸡去哪里拿,奶去哪里要,他都跟竹哥儿几个说过。
  见他事儿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竹哥儿几个不怕,就是不舍。
  他们三人只身来府城,竹哥儿在府城有了家,可雨哥儿和燕娘还小,他们把三哥当成唯一的依靠,如今人要走了,心里堵得慌。
  “三哥,你去了京城,要记得给我们写信。”
  “好。”
  至于凉粉和泡鸡爪,蒋小一给大姐二姐去了话,问他们来不来府城做生意。
  凉粉和泡爪的名声他已经打出去了,他们来,直接就能做,不愁没客人。
  蒋小一也说的清楚,凉粉和泡爪这两样他以往卖,刨去成本,一天能赚差不多三两银子。
  那一个月就是差不多九十两。
  大黄和大头已经八岁了,要是来了府城,那便可以直接送去私塾了。
  住的地方也有,赵云澜说可以直接住家里,不然空着也是空着。
  外头人在城里做生意不容易,做的好定是要遭人眼红,但没事,该打点的他都打点好了,不怕遭人打压欺负。什么都安排妥当了,去了压根就没啥后顾之忧。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在哪个年头,做生意才能赚着钱,不然光种地能赚得什么?
  村里人天天的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可种一辈子的地,却看不起病,吃不饱肚子,他们是干最累的活儿,却是挣最少的钱,一斤粮食换不回一斤肉。
  种田,也就勉强图个温饱。
  文娘和桂娘还犹豫,邵老夫郎就跳起来。
  犹豫啥?
  这种天上掉馅下来的好事还犹豫?
  邵老夫郎先发了话跟儿子儿媳说:“这是好事儿啊!你们带两个娃儿去,我和你爹在家守着,桂娘啊!跟着你三弟干有肉吃,不过亏得你三弟有良心,事事都能念着你。”
 
 
第318章 
  桂娘哪能不知道这个三弟有良心。
  就是晓得,因此那几年三叔家还穷得叮当响,每次她回娘家时,和文娘都会给二房送吃送肉,即使二房没啥回礼给她们,她们照旧的年年送。
  不过当家的和小爹有心,从没说过啥。
  那时候她三弟见她送肉眼睛就亮晶晶,笑得合不拢嘴,可没啥东西回礼,他就羞答答,脑袋低垂着,像犯了错的孩子,在家里搜刮一遍,也只两个刚编的背篓和几把干菜拿得出手。
  庄稼人不稀罕这个,可给啥都是弟弟和三叔的心意。
  那时候她还可怜这个三弟,想着能帮衬就多帮衬些,虽然她嫁的也不富贵,可好歹的还能吃饱肚子,一年到头也能吃上几回肉,三叔家却是吃了上顿不见下顿。
  可现在没成想,倒是反过来了,她这个当大姐的,如今能指望弟弟了。
  真好。
  一月九十两,文娘和桂娘心动也不敢想,毕竟这么多银子,但更心动的是蒋小一说了,带孩子去了府城,让他们进私塾。
  来传话的机灵,蒋小一交代的他是一字不落全说了。
  蒋小一也不是没有私心。
  只要亲族起来了,那以后他们就能多个仰仗和依靠,也能多条后路。
  独木不成林。
  又何为世家大族?
  只要家族起来,强了,大了,那才能称一句世家。一人成不了家。
  赵云澜也是这般想,森*晚*整*理只有家族真正强大了,那才是真的强。
  文娘和桂娘不再犹豫,带着娃儿和汉子去了府城,村里人又羡慕了。
  去府城做生意啊!这又能赚银子,活儿又比地里轻松,可真真是好。
  有个富贵亲戚,到底是惹人羡慕,这黄邵两家,这几年就靠着亲家赚了不少银子,没成想,现在亲家还要把他们带城里去。
  这两家是走了什么运啊?
  “黄家邵家的,你们去山里看过祖坟了没?别是祖坟冒烟了。”有人打趣说。
  邵老夫郎和黄老汉黄老太笑哈哈,也没理,这么好的事儿,大家肯定要嘴酸两句。
  那传话的汉子当初刚说完,文娘大嫂就迫不及待闹着让文娘把他们一家子也带去。
  文娘不答应,她立马坐地上撒泼打滚。
  外人还在呢自家大儿儿媳就这般,丢脸,实在是丢脸,黄家两老臊得说不出话。
  杜大妮也知道这般丢脸,可这是去府城啊!要是能跟着去做生意,那以后自家两儿子没准也能进私塾读书去。
  杜大妮想到此,哪里还顾得上面子。
  黄老汉和黄老太是臊,一时没说出话来,那传话的小汉子便以为他们也是这般想,这种事儿他没少见,立马道:
  “小一哥儿和白举人说了,家里没地方,小生意,也用不着那么多人,就大姐二姐去,要是二姐还想带人,住不下,就大姐自己去。”
  这话什么意思大家听出来了。
  小本生意,只一家做也是行的。
  大姐二姐都叫,这是不想偏袒。
  可要是二姐想‘拖家带口’,那就算了。
  文娘知道这是蒋小一给她找的由头,想来是早料到杜大妮会闹,因此才这般说。
  她不能拖三弟后腿,立马道:“既然三弟这么说,那我和大力就不去了。”
  黄大力也知道蒋小一啥个意思,配合道:“对,爹娘,我们不去了。”
  不去咋的成啊!不去以后就得在家,一辈子都没出息了,而且去了还能送大黄去读书。
  去,必须得去。
  黄老太严着脸骂起来。
  杜大妮你别闹,你再闹你就滚回你娘家去。
  黄大有不高兴:“娘……”
  “你这管不住媳妇没出息的,你把你媳妇拖屋里去,再让她闹,今儿咱就分家。”
  黄老太和黄老汉一凶起来,杜大妮也不敢再闹了。
  文娘和桂娘带着娃儿和汉子去了府城。
  凉粉和泡爪咋的做,蒋小一都教了。
  卤味这个没有教。
  倒不是不信大姐二姐,而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客栈里头的烤鱼、香油至今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原因就是在香料上——没人能想得到这些是用药材做的。
  要是教大姐二姐做卤味,,大姐二姐还有两个姐夫要是不注意,被人学了去,那那脑子聪慧的,马上就能推断出香油咋的做了。
  蒋小一思来想去,还是没教他们。
  凉粉和泡爪也够他们赚的了。
  教完了大姐二姐,他们才回村里祭祖。
  在村里呆了三天,岁月不饶人,堂奶奶年纪上来了,大伯二伯几个,也都上了岁数,到底是亲戚,白子慕拿了一颗添寿丹出来给了堂奶奶,让她得了空,就撮点粉泡水喝,这东西延年益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