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熊猫穿越异世娶夫郎(穿越重生)——白云上

时间:2024-12-25 13:52:49  作者:白云上
  不得了!
  进宫住几天竟然就长牙了,这宫里什么条件啊!!!
  “皇伯伯,这个力道还可不可以。”
  “刚好。”
  “那皇伯伯舒服不舒服?老六可有技术呢!”他们在家经常给赵云澜几个捶。
  周初落只觉得自己好像又多了两个儿子,问他们饿不饿,然后叫马公公拿点吃的来。
  三支胳膊大的人参被端了上来。
  白子慕和蒋小一扫了一眼,又悄咪咪出宫了。
  孩子想回来再回来吧!在宫里口粮那么好,回来他们压力还大,反正也没多想孩子。
  周初落早知道白子慕和蒋小一来了,以为是不好打扰他歇息,两人就没进屋,可马公公没一会儿却悄声附在他耳边说:“皇上,白大人和小一哥儿出宫了。”
  周初落瞳孔一缩:“他们出宫了?”
  “是。”
  周初落看了看正在啃人参的老六和小六,深深觉得白子慕和蒋小一太不靠谱了。
  孩子留他宫里好几天不闻不问也就算了,如今来一趟,竟然没跟孩子说两句话就走了。
  有这么做爹娘的吗?
  气都还没叹完,小马公公拎了两个包袱进来:“皇上。”
  “什么事?”
  “这是小一哥儿送来的,说是孩子的衣裳。”
  周初落:“……”
  这两真的是不打算要孩子了??再一看那包袱里的衣裳,干干净净,但边边却已经洗得起毛发白。
  老六小六有点可怜了。
  哎……
  正被可怜的老六和小六啃着人参美滋滋。
  五月中旬,白子慕正式入翰林。
  傅君豪早已返乡,楼宇杰三甲,没有入翰林,白子慕了解过,楼宇杰这个情况,照现代话说,是还没有当官的资格,还得进修两年。
  说白了就是学习。
  学习出来,再考一次,合格了也是入翰林,不合格,则是下放到地方上。
  他和王俨然倒是在同一部门,刚上职时倒是有老官指着人让他们互相认识。
  白子慕和王俨然倒吸一口气。
  这状元探花榜眼已经烂大街了吗?怎么满屋的探花榜眼?之前是见都不见一个,现在却是一板砖砸下来,能直接砸死三个状元。
  不过想想,好像正常啊!
  一甲前三都入翰林,那翰林里头自然全是一甲了。
  至于工作内容……
  白子慕不想说了,不就是文职和秘书嘛!
  他还以为有多难,上了一整天工,不是看书就是写东西,真真是办公室文员一个。
  不过他觉得可能是他人格魅力有点大,同事们对他那个热情就不说了,有活儿都不给他干,白子慕摇摇头,说:“你们别看我长得帅,就特殊优待,我来这儿是干活的。”
  大家说知道,然后塞给他一本书,又上了茶水,说让他看看,先了解了解。
  白子慕刚来上工也不敢摸鱼,不过也没多想,在现代第一天上班,都能先熟悉一下公司业务啊!规范啊!工作内容啊之类的,那他就先看看吧!
  大家见他‘安分’了,不‘吵’着找活干了,心里舒了口气。
  白子慕一家人在宫里住了一宿,这有点门道的都晓得了。
  现在谁还敢叫他干活?
  可能吴大人和鹿大人敢,不过这两人这几天不在,去礼部了。
  赵云澜和赵富民在京和街盘下了一间客栈。
  照旧的三层,花了将近八万两。
  这客栈虽说不比他们买的那个院子大,可京和街繁华,算是在富人区,而且做生意的‘门面’总是比住宅贵好些。
  八万两赵云澜没能一次□□完,就交了两万,家里如今也就这么点银子了。
  客栈盘下来,还得改造装修,京城这边喜欢什么风格,两人也不清楚,这时候就得多逛多看了。
  这两人忙忙碌碌,这会儿天气热了,烤鱼和海蛎子不好卖,蒋小一干脆没再出摊。
  蒋小二和莫小水带着蒋小三天天架着马车去城外摘野菜,山外头村民们都摘完了,深山没人敢去,想雇人,没一天四十,谁会去摘?
  雇人不划算,蒋小二几个自己去。
  赵鸟鸟没跟着去,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能背着背篓连跑几处山腰只为割把猪草而能脸不红,气不喘的孩子了。
  他如今一副成功人士的样,爬个山喘得厉害,爬到山腰得歇大半个时辰,如此还能找什么野菜,去了几次都是拖后腿,最后是差点被蒋小三背回来,知道自己什么能力,他干脆留家里。
  小贝子在后院忙,不是扫马厩给马儿梳毛,就是去劈柴,反正就是闲不下来。
  李菜花和星哥儿,赵主君三人则是洗衣裳。
  如今暖和了,厚被子盖不着就得收起来了。被套得摘了洗干净叠柜子里,厚衣裳厚鞋子也得洗,这些都是活儿。
  赵鸟鸟在家里逛了一圈,没什么活儿能干,想找大哥,发现大哥也不在,大哥这些日子经常往外头跑,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老六和小六也不在。
  赵鸟鸟干脆进宫玩几天,每次去蒋小一都会给他带点东西,不是自个做的辣条,就是卤的排骨,上次蒋小一就发现了,他带去的吃食周初落好像挺喜欢的,不过酸菜鱼再热了不好吃,而且鱼肉全碎了也不好夹,蒋小一就没做,只做了几样好带的让赵鸟鸟带进宫。
  赵鸟鸟往宫里玩了几天,又感觉不得劲儿了。
  大家都在忙活赚银子,只他像个无业游民一样,多不好啊!
  回来路上路过书肆,看见里头站着好些姑娘哥儿。
  京城达官贵人多,这些人家,有时候比旁人更加注重规矩,可有时候却又似乎没那么讲规矩。
  像在镇上,书铺这些地方,姑娘哥儿就少有进去的,可在京城,书铺里头不止书生郎,就是那姑娘哥儿丫鬟小厮就挺多。
  赵鸟鸟顿了顿,步子一转朝书铺去,在里头逛了一圈,发现那些姑娘哥儿买的都不是什么正经书,探头一看。
  《俊美状元爱上我》
  《他竟然只独宠我一人》
  《少爷那出逃九十九次的小丫鬟》
  《公子,求你放过奴家吧》
  一看名儿,就知道里头写的啥。
  赵鸟鸟看见这些话本似乎很畅销,旁的书架是满满当当,可搁话本的书架却是空空荡荡。
  他一下就嗅到了赚银子的商机,又在书铺里头逛了两圈,然后笑着回了家。
  蒋小一从外头回来,煮了饭,都没见他,找过去,见他正趴在书桌上奋笔疾书。
  “鸟鸟,干啥呢!”
  赵鸟鸟慌忙捂住纸张:“大哥,你回来了?”
  “嗯,你干嘛?”蒋小一看他。
  “没干啥呀。”
  “那出来吃饭,下午我要去祥柳镇,你要不要同我一起去?”
  赵鸟鸟给大家打了饭,赵云澜和赵富民不在家,这几天都是在外头客栈吃,虽说浪费点银子,但进人客栈去,总不能啥都不点。
  白子慕晌午也不回来,直接在宫里吃。
  蒋小二几个要跑的远,出门时带了午饭,也没回来,家里就几个人。
  他打了饭,最后才在蒋小一跟旁坐下,问他:“大哥,你要去祥柳镇干什么?”
  蒋小一道:“看一下能不能找点生意做。”
  冬季那会儿河道冻起来,海货都是百姓们从海里捞的,天气冷,海货就贵了点。
  不过这所谓的贵,在蒋小一看来还是很便宜的。
  不过最近又更便宜了。
  他在外头逛了几天,如今鱼都是二文,三文,比较难打的鱼贵些,不过也才四文。
  虾和螃蟹比冬季那会儿上涨了两文。
  鱼货实在是便宜,他问过,渔民挑城里卖的,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货’,要是想要低价,去祥柳镇那可就便宜了,一筐鱼仔才十五文钱。蒋小一心里有了点注意,想亲自去那边看看。
  白子慕刚上职,还没到歇息日,又刚入翰林,也不好请假,蒋小一昨儿就跟他说了,今儿想去外头一趟,白子慕不放心,今儿一大早跑周初落那儿去,要了两护卫。
  晌午人才来。
  赵鸟鸟说:“哥夫你去吧,我就不去了。”
  蒋小一啃着排骨,看他:“那你一个人在家不无聊?”
  赵鸟鸟摇摇头。
  他不想去,蒋小一便也没强求,刚吃完饭,外头有人喊。
  是周初落派的护卫来了。
  蒋小一一看,竟然是夏林涛,心里顿时高兴,这个二哥真好,把得力干将都派来了,大哥回来,他可得好好劝劝大哥,得对二哥好点才行。
  蒋小一不会骑马,夏林涛是架了马车来的。
  京城离祥柳镇不算太远,半个多时辰就到了,这还是走官道绕了些,平常渔民来卖货,那都是走的小道,小道要爬山,但近些,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到了。
  一到祥柳镇蒋小一就往码头走。
  这边右侧码头是来往船只停靠,这些船只寻常是运客运货,离得稍远的左侧,则是渔民们的码头。
  渔民们的船只不能停在右侧,因为海货味道大,来往客人不乏富贵,熏着、脏着了人都不好。
  这会儿大概是刚出海回来,左侧码头这边停了好些小渔船,渔民们正陆陆续续往岸上搬货。
  独自出海风险太大,而且下网收网不是仅凭一人之力即可,因此渔民寻常都是扎帮结队,二十来个汉子组成一伙。
  蒋小一站一旁看了会儿,大概是丰收,渔民们打捞的海货倒是挺多,鱼、虾、蟹应有尽有,有的已经被分装在桶里,有的大概是怕先头打捞上来的海货死了不新鲜,赶着回来,好些海货还搁网里没有分练。
  妇人夫郎们早在岸边等着了,渔船一停,大家拿了桶就上去忙。
  渔网打开。
  鲫鱼放一桶,虾放一桶,网里什么海货都有,在祥柳镇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没有任何一只鱼能活着走出祥柳镇。
  就是鳄鱼来了,都得留下两颗牙齿。
  是典型的雁过拔毛兽走留皮。
 
 
第343章 
  春天暖和了,海水里的浮游生物暴增,这个季节的海货是海鲜蟹肥,好打捞得很。
  可再好打捞,祥柳镇的渔民还是异常贫穷。
  路上蒋小一问过,因为他之前就发现了,卖海货的渔民大多穿的都很破旧,照理说离京这般近,祥柳镇的百姓条件应该都挺好。
  还是夏林涛说了一嘴。
  祥柳镇的大多渔民,其实都是以前逃难来的难民,后头朝廷是安抚了,近的难民被遣回去,可有些难民却是回不去的。
  一路奔波到京城,已是去了大半条命,怎么回去?
  要是遭了雪灾,雪化了,开春回去,田屋都还在,还能继续过日子,难民们也都懂,因此逃难的时候绝不会跑太远,寻常就是跑本州洲城讨点吃的,大老远跑到京城的,多是田屋都被毁,回不去的。
  这帮人被安置在祥柳镇,可祥柳镇里头的百姓大多都是开铺子做些生意过活,镇外的田地、山头原本就那么多,要是有人再来分食,村民们肯定不愿,而且也没那么多田地。
  周初落刚登基那会儿,让这帮难民搁祥柳镇做了渔民,如此也算有了糊口的门路,饿不死。
  这帮渔民,是没田没地,就在祥柳镇北方临河一带搭了小屋子住,渐渐的发展起来,成了小渔村。
  镇上,京里物价贵,他们大多数人日子都是过得苦巴巴,也就勉强能温饱肚子。
  渔民大多数都是半夜外出,捞网下网后便回来,这会渔网里头一只大鲫鱼被一夫郎抱了出来,要放桶里,那鲫鱼扑腾得厉害,鱼尾挥来挥去,那夫郎身子都跟着摇晃,后头没抱稳,那鲫鱼掉渔船上,一个扑棱,又掉进了水里。
  那夫郎气得不行,骂骂咧咧的:“这该死的东西,怎么不淹死你算了。”
  蒋小一听了这话笑出了声。
  那夫郎大概是个直率性子,一边忙活一边扭头朝蒋小一看去,见他陌生,身后还站着两身姿挺拔的护卫,也没怕,问他可是要来买鱼。
  蒋小一摇头说不买。
  那夫郎哦哦两声,没再说什么,只当他是镇上哪家夫郎呆府里无聊了出来逛的。
  大鱼小虾被分练出来,网里剩下的,便是密密麻麻的鳀鱼,这种鱼类一般被誉为海洋粮仓,它们的繁殖能力特别强,每次产卵可达数以万计,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繁衍出庞大的数量。
  不过它们个头小,喜欢结伴而行,寻常都是一群一群,因为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是海里大鱼的主要食物之一。
  但这种鳀鱼寻常渔民都不爱要,因为价格实在是太低了。
  这会儿大个鱼虾捡完,网兜里剩下的还在扑棱的鳀鱼被几个妇人抬起来倒回了河水里。
  蒋小一眼皮一跳,三两步过去:“这鱼你们不要了?”
  “不要。”方才那位夫郎说:“要了占地方,还不好卖。”这种鱼仔一桶都赚不了几个钱,大家都嫌鱼小肉少,渔民挑去镇上,买不了价就浪费力气了,而且摊位就那么大,摆贵的海货才能多赚些,他们自己又吃不了这般多,毕竟当家的汉子天天都会出海,天天都能打捞些海货回来,这些小鱼拿回去没用。
  这可真是太浪费了。
  还有两个渔网没分练,蒋小一说里头要是还有小鱼,他要了,不要扔河里,他给银子。
  那夫郎心善,问:“是想拿回去煎了吃吗?那你随便拿就行了,不要你银子,反正你不要我们也是扔河里。”
  最后蒋小一和人唠了半个多时辰,走的时候带走了两背篓。
  搁马车里的时候车厢里面全是鱼腥味。
  夏林涛各守本分,全程一句话都没多问。
  回了家,夏林涛要回宫,赵主君喊住他,说等会儿,然后收拾了一个小包袱,又装了一麻袋鲜笋,跟着他走了。
  他想老六小六还有周辞越了,想进宫看他们两天。
  虽然还是有点怕皇上。
  可孙子重要。
  周初落忙完,到东宫时就看见赵主君在陪三个孩子玩,都怔了,问夏林涛怎么回事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