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盯着巴拉克看,像是要求对方即刻拿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
巴拉克拿不出。
“我现在不想告诉你了,卡尔。”高大的男人低声说。
“你担心我吗?你怕我生病吗?”
卡尔说着,把手从身后拿出来,轻轻卷起袖子,漂亮的手放进他的掌心。
踢后卫出身,他才不是什么瘦弱的小男孩,但手一放到巴拉克手里,就顿时显得细嫩了似的。
“你很在乎我疼不疼吗,米歇尔?”
巴拉克手腕一颤,本能着要松开,眼神中滑过迷茫,却被卡尔反拉住了。
“不是问我为什么要跟着你吗?我——”
他被捂住了嘴巴。
有两个人在外面说说笑笑着过去了,见楼梯间门上的玻璃显出里面亮着灯,疑惑地探头看了一眼,发现并无人影后重又放心走开。
巴拉克捂着卡尔坐在地上,缓缓伸手关掉了灯,然后才拉着他在黑暗中站起来。
现在只有从门外透进的一点点光了。
卡尔简直想张嘴咬他的手,毕竟他也不能蹭两下,那他就想张嘴咬他的手,但巴拉克已比他还匆忙地松开,彻底和他拉开距离。
“回你的房间去!”
声音中仿佛压满了怒气。
卡尔刚刚燃烧的勇气已经消失了——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有多可笑和难堪,在这么一个狭小的见不得人的地方,荒唐地因为一点被爱的错觉就逼问对方。
巴拉克如果真的喜欢他,哪怕那么一点点,他们也不至于在这儿,不至于这样说话。
羞耻感前所未有地浓烈翻滚起来,卡尔恨不得原地捅自己一刀,来缓和这种像比死还可怕的折磨。
他也不敢再问什么手表的事了,转身推开门就跑出去,拼命地往自己的房间里躲,像躲避可怕的噩梦——他恨不得把时间倒带回几分钟前,那他死也不会追出去,不会问对方那些傻话了。
施魏因施泰格正在精心琢磨摆盘,被他的动静吓了一大跳,再看到卡尔脸庞眼睛好像全红了,顿时急得不得了地站起来:
“怎么啦?”
卡尔再也绷不住了,羞耻得不得了地站进卫生间里,捂住脸放声大哭:“我好蠢,我为什么这么蠢……”
“才不是呢!米歇尔都和你说什么了?可恶!才不是呢!”
“不关他的事,我好蠢……”
卡尔去拿毛巾来试图擦干净脸止住泪水,却只是哭得更厉害了。
施魏因施泰格赶紧把他哄到外面坐下来,抓耳挠腮地给他擦脸、劝说,但不管他问什么,卡尔都摇头,过几秒又崩溃起来说自己是笨蛋,让他真是急得恨不得现在就去把拉姆喊过来帮忙。
无计可施下他只能像哄小孩一样举起勺子,挖了一大块松软喷香的华夫饼:
“吃吗?再不吃都要凉掉了。”
卡尔还在哭得喘不上气,施魏因施泰格本觉得这招也没用放弃希望要放下了,谁知道卡尔虽然哽咽着,却还是抹了把眼睛,好委屈地小声说:
“吃。”
施魏因施泰格一下子忍不住笑了起来,举起小勺子送他嘴里了。
怎么这么可爱呀!
虽说在卡尔这么难过时这样想好像很不道德,但是他确实天天见对方装小大人见多了,难得看他这副可怜样,真觉得好玩得不得了,要不是卡尔坚持要自己拿勺子,他还能继续喂他。
过了一会儿等对方心情平复,就变成那副为自己的泪水害羞、认真体面的小大人样子,他甚至觉得有点遗憾了。
他已经认定一定是巴拉克粗暴言语伤害了可怜的卡尔的心,没准对方直接对着他说“不要说蠢话”什么的,卡尔才会这么难过地跑回来。
施魏因施泰格觉得他有点优等生综合征,总是试图和权威一点的人搞好关系。
不像他,从小就调皮捣蛋,已成习惯。长大了也就不那么在乎,在心里只会呸呸呸,才不会回到房间流眼泪。
没说卡尔是“宝宝”呢。
不管他再怎么表现得成熟,这种稚嫩天真的地方还是不会变。
“真的好了吗?”施魏因施泰格站他旁边询问,和他一起刷盘子。
虽然扔着肯定有酒店负责,但卡尔不爱扔着。
刷完了他们一起好好擦手。
“嗯。”卡尔鼻头红红的,认真点头。
“我有没有因为你心情不好就笑话你?”
卡尔摇头。
“我有没有觉得烦,随便敷衍你,但实际上着急想溜走?”
卡尔继续摇头。
“有巴斯蒂在这里是不是感觉好多了?”
卡尔点头。
“所以下次不高兴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施魏因施泰格眨巴着眼睛,手指自己问他。
卡尔忍不住笑了,同时鼻子又一酸,但这次不是因为他太难过了,而是因为真的超级超级感动。
“你真好……”
“哎哎。”施魏因施泰格打断他:“等一下,先回答问题。”
“再遇到不高兴的事,就和你一起吃华夫饼。”
卡尔小声说,但即刻感到自己这样好像有点太肉麻了,又不安起来,刚要改口讲得“正常”点,就被对方捏住脸夸夸了:
“就是这样!真棒!”
施魏因施泰格大笑起来,揽住他亲热地晃了晃。
他这才带上自己湿漉漉的衣服,回房间睡觉去了。
在队友的爱里,卡尔意识到了这才是健康的、积极的、超级好的关系,想和队长滚到床上去才不是呢。
他气鼓鼓地告诫自己,蠢事今天是真的做到头了,再也不许这样。
从小到大,他一直是那么擅长自控的,每次这样告诫完,他都能“操控”自己,完美回到现实中。
可这一次却不那么确信,因为他已失败了好多好多次。
也许明天还能保持正常,后天就又开始偷偷忍不住看巴拉克了。
到底为什么控制不了自己?
如果真的有神灵的话,这一定是对他的恶毒惩罚,卡尔绝望地想。
拜仁德甲夺冠了,人生第一个赛季就是双冠王,卡尔没法再感激更多。尽管已拿到冠军,队伍大幅轮休,但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还是非常拼搏——
最近几轮比赛,国家队主帅克林斯曼都在看球考察球员。
虽然没看到拜仁的头上来,约莫是因为队里卡恩、巴拉克、施魏因施泰格和拉姆的地位已非常确定,没什么可看的,但对于不确定的卡尔来说,这就很煎熬了。
他没有掩饰自己想去踢世界杯的意思,不想去是傻子——但这是一种“如果征召我我会非常开心”这样的想去,而不是“希望被带上”这样的想去。
才十八岁,踢得还是后卫这种位置,就想去所有球员都快争破了头要参加的本土世界杯?
卡尔自己听了都觉得贪婪过度。
但他不敢,别人却是要替他敢的。
首先是拉姆,他是发自真心地觉得卡尔有能力踢世界杯。
然后是施魏因施泰格,他虽然不确定卡尔能不能踢,但问就是他应当入选,主打一个两眼一闭就是溺爱。
接着是卡恩,理性告诉他卡尔可能踢这么大的舞台哪怕表现得好也是天大的压力,毕竟万一丢个球就是民族罪犯了,但是呢,感性告诉他,他非常非常需要卡尔(…)3.7旬老汉守门太难了让他带上他的小爹吧但是这种事是绝对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所以他也假装是发自真心地相信卡尔有能力踢世界杯。
再然后是赫内斯。他觉得卡尔去踢世界杯不是全然的好事,主要是怕表现不好挨骂了,或者在发育期末尾被过度使用。但因为考虑到对于年纪小的球员来说,国家队不是负担,而是一块特别香甜的蛋糕。
这次错过就要等两年后了,到时候20岁的卡尔还是年纪太小,又白白浪费两年在国家队攒资历的机会,位置被不如他的人霸占着挤不进去,那又怎么好?
毕竟万一世界杯没带好,克林斯曼铁下课了。
万一他下课了,谁知道下一个主帅还是不是这么疯狂地把国家队全盘年轻化,而且这么适合背锅!
所以他也表达了支持。
最后是鲁梅尼格。
虽然说在签用卡尔的选择上,他是偏保守的。但在营销上,他是偏激进和大胆的。
国家队里拜仁球员当然是越多越好,卡尔去年都能踢联合会杯了,今年还长大了一岁呢,在德甲和欧冠都有精彩表现、积累了足够的登场时间了,正儿八经的天才球员,带着当卡恩安抚剂也是好的,凭什么要给别人让位置。
再说了,卡尔被征召去也不一定有上场机会,到时候又能度假玩又能刷资历,岂不是美得要命。
所以他反而比赫内斯还要更着急一点,把赫内斯都吓了一跳,而后打趣他:
“现在真和小鲁梅尼格好上啦?”
鲁梅尼格呵呵一笑:“都喊他小鲁梅尼格了,我不送他去世界杯吗?”
他们俩和贝肯鲍尔见了面,指望着靠他在德国足协中发力,和慕尼黑的市长克里斯蒂安·乌德也私下吃了饭,在政治上继续加保险牌。
去年大选成功的是基督教民主联盟,而不是乌德所在的政党社会民主党。
但社会民主党作为最老牌的大政党,也不算完全输了。
基督教民主联盟与其姐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虽然赢得了最多的席位,党选之人默克尔成功出任总理,但并未获得绝对多数。
由于未能单独组建政府,他们只能选择与社会民主党组成了黑红两党联合执政的“大联合政府”。
这体现了柏林墙推倒、两德合并以来从未消失的社会性迷惘,他们站在混乱的路口,不管是往左还是往右,仿佛都是错,最后只好呈现一种“站中间”的渴望。
巴伐利亚州整体上是基督教社会联盟的传统支持地区,但慕尼黑市在政治倾向上与州内其他地区有所不同,主要支持的是社会民主党。
市长乌德就是社民党的重要人物之一,从93年开始就上台管制一方,13年一晃而过,慕尼黑发展得蒸蒸日上,他的地位依然稳得不行。
选举结果看起来是矛盾下无可奈何的不利结果,但对于拜仁来说,反而让他们相比别的俱乐部享有更独特的政治优势。
他们在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导的巴伐利亚州,和社会民主党支持的慕尼黑市之间,灵活游走,享受双重政治支持。
大联合政府的存在使拜仁既获得地方强势政党的支持,又能利用国家层面的政策资源。
他们也一向重视将自己塑造成德国民族自豪感的象征之一。这一长期积累的政治资本,在这样的联合政府下,显然更吃香,更好发展。
他们主要聊的是拿下背靠背双冠王如何承办庆典,顺带夸了两句拉姆卡尔等年轻球员。这届本土世界杯对慕尼黑来说本来就意义非凡,市长乌德三两句就听懂话音,笑呵呵地和俩主席拉家常,聊起拜仁夺冠战的表现:
“我非常喜欢卡尔,他和拉姆这样的慕尼黑本地小伙子,正代表了我们城市、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嘛。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球迷,也很期待他在世界杯上的表现。”
赫内斯和鲁梅尼格顿时都满意了。
话题到此为止,他们说起了打高尔夫的笑话。
联赛大局已定,征召大名单已成全民热议的话题。
克林斯曼一点也不奇怪年幼的卡尔被媒体们一片看好,他已锁定今年的最佳年轻球员奖,报纸三天两头盘点德甲年度人物时把他拉出来就放巴拉克下面大夸特夸;模拟征召名单时,足球专家们基本都会把他放入其中。
队友就更不用说了,三天两头被媒体“偶遇”,被询问相关问题,而后替他坚定站台。
赫内斯和鲁梅尼格熟稔地唱红白脸,一个说一定要带上卡尔、他完全有这样的能力报效祖国,另一个说不许带,别把我们的天才球员用伤了。
球迷们看多了,也开始习惯这些观点,去年卡尔在联合会杯上的良好表现还留在很多人心中呢,他们也觉得报纸说得对啊,克林斯曼就是爱用年轻人,那干嘛不继续用他呢?他可是德甲的最佳新秀。
你看看,拜仁自己小气得不得了,遇到真天才就捂手里,不舍得给国家队用!
都成年了,有什么不能踢的?就要用,就要用!
老手段了,克林斯曼叹着气想,去年他不征召卡尔还好,都征召过了,今年拜仁必不可能把到嘴的肉给吐出去的,要是拜仁的球员都没人捧,哪家球员有人捧?
可他当然还是迟疑的,无他,去年联合会杯输赢都不打紧,他带上卡尔纯粹是无人可用。但今年,年轻球员中,默特萨克,梅策尔德是他看好的首发双中卫,替补也选好了三个好歹超过20岁的,都是传统豪强的球员,平台不比卡尔差多少,比赛经验还比他多。
世界杯不是玩笑,不管是从他的个人前途,还是从整个国家的期待来看,他必须得负责。
可也正是因为世界杯不是玩笑,所以他拟定名单的过程中不可能百分百自由,必须要考虑到很多现实因素。
现在最大的一个现实因素就摆放在他面前,媒体施压完后,就该轮到德国足协出手了。
马特乌斯本该和赫内斯唱唱反调,这一会儿却也表赞同,这显然是贝肯鲍尔已下场。
克林斯曼与德国足协高层的关系并不好,上个星期贝肯鲍尔刚声言,倘若克林斯曼不能带领国家队打入四强,便必须辞职。这一会儿就要为了拜仁球员来要挟他,克林斯曼自己都好奇对方会怎么扯话。
说软化,克林斯曼感觉是不可能的。
继续和他硬刚,激将法?比如什么“克林斯曼根本绝不会征召卡尔的,因为他用不明白这样天才的球员”,那他就顺驴下坡,微笑着说用不明白所以我不招了,让他们拜仁内部撕嘴巴去。
但他还没和贝肯鲍尔杠上,就先受到政商界的压力了。
在阿迪和梅奔办的世界杯专题活动会上,他都被问询到了会不会让卡尔入队。
“这样年轻漂亮的球员很有话题度,而且他的能力也够!”他们都这么和克林斯曼说。
79/278 首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