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游牧民族时不时挠我边关。哪朝哪代没有事先用怀柔手段拉拢试图感化,结果呢,宋朝被元灭,百姓沦落下等贱名的事情好像没过去多久,尔等就忘了他们的狼子野心?不知道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说同意的那位大臣顿时被挤兑得哑口无言,哪里还有理由说得出来。
这就是游健的’民主‘’发言自由‘,如果没有说那么一连串的话,只怕都信了。
不过到现在,大臣们算是明白了,游健的意思是什么。那就一致的不同意,游健表示很欣慰,还夸奖大臣们道。
“朕很欣慰你们能一致对外,就这样吧,嗯,回信也难得毁,直接一把火烧了。对了,朕还要亲自下旨好好夸奖卢卿一番。他这个辽东巡抚做得没错。趁着今天天气好,朕就做主让卢卿再往上升升。就蓟辽总督。”
蓟辽总督官阶为正二品,全称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是负责统辖华北、辽东等地的军事、经济和行政事务的高级官员。
比辽东巡抚的品级高,称得上封疆大臣。原本辽东就算卢象升的一言堂,册封之后,更是了。并且还是名正言顺,整个华北、辽东地界儿的军事、经济、行政事务都由卢象升全权负责。
这道圣旨一出,可以说群臣都哗然了,还道游健对卢象升恩宠太过,只怕卢象升年轻办事不牢靠,辜负游健的信任。
游健:“”
再差都比你们这群老登儿强!
容人的雅量哪里去了?
这是嫉妒卢象升年轻吧。
对比这群占据中枢朝堂重要位置的老登儿来说,现年28岁的卢象升的的确确年轻。
毕竟华夏一直讲究论资排辈儿,先科举,然后考中进士后入翰林院待个几年,运气好就能混个一官半职或者外放,运气不好,在翰林院待到老死,也是可能的。
像卢象升这样的,年纪轻轻就圣眷浓厚,不是说没有,而是十分的少。
就大明后期而言,朝廷之上老龄化严重。碰到年轻的官员不容易,为官清廉有能力那就更加不容易了。
“你们还有别的意见?”游健笑着问。
这时候只见温体仁出列,不为别的,居然为了弹劾吏部侍郎王永光。
游健很惊讶,主要是要弹劾也该弹劾现在的吏部尚书张瑞图,弹劾王永光干啥。
不免略带好奇的询问,王永光犯了何事儿。
“任人唯亲。”温体仁貌似一身正气的道。
游健这时候倒是想起了温体仁、魏藻德、阮大铖三人,被成为明末三大奸臣。
说别人任人唯亲,实际上温体仁才是。他的上位史伴随着弹劾。
崇祯元年,弹劾王永光,王永光引咎辞职后,让自己的同乡姻亲闵洪学取而代之。
本来以为这一出儿,就跟宁远兵变一样被和谐了。没想到今儿温体仁就来这一出。
游健摇头,倒是开口让王永光自辩,明摆着不会处理王永光,但同时不会轻饶。
能当官的,哪一个不是好口才。即便口才不好,那也是思路清晰,特别是面对有人弹劾自己的时候,那思路清晰明了得连游健听了都要赞叹一句棒棒哒。
“任人唯亲没什么,只要推荐的人有本事,朕不会计较。”游健画风一转,又道。
“不过没规矩不成方圆。朕就罚张卿一月俸禄以儆效尤。”
“多谢万岁爷仁慈。”
王永光赶紧领旨谢恩,并飞速朝温体仁射眼刀子。如果眼刀能杀人的话,温体仁估计早就死无全尸。
游健高高在上,将二人的姿态看的清清楚楚。
想笑,实际上笑了。
“今天就这样。”游健吃了一口凉菜,笑眯眯的道。“现在退朝,朕交代的差事,尔等尽快办了。”
文武大臣拱手谢恩,鱼贯而出金銮殿。
“麻烦。这群老登儿能不能在撕逼的同时,干点正事。”游健听无奈的吐槽,随即上龙撵,往乾清宫的方向走。
此时其实时间还早,毕竟4点多就起来准备上早朝,现在也不过早上8点多,天色已经大亮,回乾清宫刚好可以吃口热乎的小米粥。
“咦,今天忘了说,让他们吏部将往日高中的进士、举人名单拿来。江浙一带折了那么多的官员,该找萝卜蹲坑了。”
第32章 Chapter 032酒囊饭袋!……
游健回了乾清宫,小厨房一直温着粥,回到乾清宫,刚坐下没多久,熬的小米粥就端了上来。
还有几碟小菜,配上颇具地方特色(应该偏南方的小吃)的凉拌酸果子,炸油条等,倒算比较丰盛的早食。
早食吃了一半的时候,昨晚依然很晚才睡的朱慈烺和朱媺娖醒了。
活力无限,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咿咿呀呀,甚至还吐了个单字’饿‘。
听到的游健挺惊讶,不过想想都快一岁了,会说话了一点都不奇怪,也就随意的用白瓷碗亲自舀了两碗小米粥,让王承恩喂他俩。
小米粥熬得烂熟,米油清晰可见,俩孩子吃得很香,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分别吃下小半碗的小米粥。
朱慈烺估计对炸的油条很感兴趣,剩下的小半碗小米粥没有吃,而是指着炸的油条,咿咿呀呀的表示自己想吃。
游健感觉孩子得糙养,就亲手扳了小半儿的油条递给朱慈烺。
乳牙都没长出来,只有粉嫩的牙床,自然咬不动油条,不过油条香喷喷的,朱慈烺就含着不停的嘬嘬嘬。
游健跟着’嘬嘬嘬‘,就跟唤狗一样,成功得到朱慈烺咧嘴甜蜜蜜的微笑回应。
宫娥将切好的青苹果,剥好瓣儿的橘子装盘端了上来。残羹剩肴撤下,朱媺娖手快的抓了一瓣橘子吃了起来。
其实和朱慈烺一样,是靠’嘬嘬嘬‘出来的果汁。橘子正是大量收获的时候,托老朱家祖宗小农思想的缘故,皇庄里面什么都种,果树、小麦水稻以及各种应季蔬菜。
“好吃!”
突如其来的小奶音,让游健震惊异常。
“闺女,是什么让你父皇都不会喊,就会说好吃。”游健’伤心欲绝‘的表示,“闺女啊,父皇那么爱你,你这样可太伤父皇的心了。”
朱媺娖歪了歪小脑袋,貌似在打量游健。
随后果断的继续’嘬‘橘瓣儿,根本就不理会游健的’伤心欲绝‘。
关键朱慈烺这个小混球,还在一旁拍巴掌,笑得咯吱咯吱的。
游健:“”
拒绝承认这对糟心玩意儿,是他的种。
游健咬牙,大有揍俩孩子的冲动。
不过游健忍住了,毕竟小孩子有什么错呢,只是表达方式太过耿直而已。
再说了,怎么会不爱父皇呢,毕竟皇子公主的身份,因为父皇而存在。
“不跟你们玩了。”
游健伸了伸懒腰,开始准备批阅奏折。这已经是这段时间以来,游健每天必做的工作了。
批阅奏折,休息一会儿吃午膳,然后吃了午膳午睡。午睡醒来休息一会儿,要吗去御花园走走散步,要吗继续批阅奏折
再然后,要吗时间还早,游健就会去校练场练武,锻炼身体。虽是宅男,但游健也是向往八块腹肌的人。
只是锻炼的情况很少,不是游健懒,而是屁事儿忒多。往往上一刻庆幸自己能够休息的时候,下一刻就会有事儿冒出来。
要是鸡毛蒜皮的事儿,其实还好,忍着怒火处理就是。可要是遇到倒灶的事儿,处理的时候,那是怒火高燃,恨不得将惹出倒灶事儿的王八犊子们给弄死。
次数久了,游健也就不再期望休息。
反正真正意义上的休息,对于他这种靠运气登上皇位的帝王来说,是不太可能的。
这不,游健用了早膳去批阅奏折,奏折刚刚批完,就有紧急军情来报,说是(四川成都)松潘卫地震。
游健难掩惊愕,怀疑自己所听到的。等等,根据群里小伙伴提供的史料,四川成都松潘卫地震发生在崇祯二年十二月初四日,为什么提前一年多爆发。
“安排钦差大臣亲赴松潘卫赈灾。”
“万岁爷,国库的银子”被紧急召进宫商量赈灾事宜的六部尚书全都迟疑起来。
有一说一,国库的确没有银子了,毕竟全国各地都拖欠将士的粮饷,抄家所得银两几乎全部填了进去。
不过好在临近秋收,很多农作物面临收获,前儿司农司卿郑云海就来报备说今年种植的高产农作物,定然会迎来大丰收。
赈灾的话,粮食方面应该暂时不用愁,但其他的,艹啊,养了那么多的大臣,赈灾事宜都要他这个做皇帝的来安排的话,干脆全都砍了,换能做事情的人上。
一时间,游健的脸色黑得吓人。
“这是朕该考虑的事情?”游健反问。“国库银子少,作为户部尚书,郭爱卿你该好好问问你手下的左右侍郎,在你和郑卿(司农司卿郑云海)忙碌种植新高产农作物的时候,有没有认真做事。”
郭允厚:死道友不死贫道!
赶紧表示自己疏忽大意,没想到户部左右侍郎捅出这样的篓子。
户部左右侍郎,李从心、杨景晨同时了。
倒是仅次户部尚书,却被封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太子太傅兼礼部侍郎的内阁首辅之一的来宗道开口道。
“还请万岁爷不必忧心忡忡,相信有郭大人在,定然能很好的平息松潘卫地震所引发的骚乱。”
郭允厚:来宗道这老东西,他不是好人啊!
差点被反咬的郭允厚赶紧开口。“万岁爷,钱侍郎其实说得没错,国库已经没了银子,执意要赈灾的话,只能就近运粮去松潘卫。”
“这朕知晓。”游健点头,还是肯定了郭允厚的话语,只是看向钱象坤的眼神,很是意味深长。
“朕记得钱卿乃是会稽(今绍兴)人士。”
钱象坤赶紧恭敬的回答。“承蒙万岁爷记得,臣的确乃是会稽(今绍兴)人士。”
“会稽啊,可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游健感叹,却又话锋一转,说起地震的事儿。“朕恍惚记得山阴会稽两地也曾发生过地龙翻身,并有春寒危害。像朕刚刚登基之时,还曾听闻春寒之苦,不亚于地龙翻身。”
钱象坤再次点头应是。
的确,山阴会稽等地,往往会因为春寒的缘故,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因此山阴会稽等地的春耕播种,要比其他地方晚上一段时间。
“今年山阴会稽等地种植的农作物,都是耐寒的。”游健突然道。“这是朕的吩咐,山阴会稽等地的县令还挺听朕的话,朕让他们种植耐寒的农作物,就马上安排民夫大面积种植。”
“听说已经迎来了丰收。”郭允厚赶紧捧哏儿道。“产量很不错,如此再两三年,必然能让粮食丰盈,百姓不再缺衣少食。”
游健颔首,黑黝黝的眼珠子一直瞅着有资格被请入宫开小会的内阁成员们。
又道:“郭卿你来说说,派谁前往松潘卫主持赈灾事宜。”
郭允厚:“臣以为李从心李侍郎可为钦差大臣,前往松潘卫主持赈灾事宜。”
游健听到李从心的名,却是想起了李从心好像擅长治理黄河。顿时迟疑起来,并不太想将李从心派去松潘卫。
“户部右侍郎杨景辰听旨。”游健突然开口。“朕封你为钦差大臣,即刻前往松潘卫赈灾。”
杨景辰惊讶,反应过来后立马领旨谢恩。
如此有关’松潘卫地震‘的事儿,算是告一段落。游健却依然眼皮子直跳,果然推迟了几天来临的浙江海溢,以更加凶猛的姿态席卷浙江靠近海域的地段,导致人畜庐舍漂溺无数。
之后伴随海啸而来的飓风更是带来了大雨,淹没了滨海及城郊,许多百姓来不及逃亡,直接被海浪卷走。
之后绍兴大风,海水直入郡城,街市积水堆积可泛舟行动。山阴、会稽、箫山、上虞、余姚等地,又被海溢龙卷风波及,到处一片狼藉。
骆养性一直留在浙江,他的两名手下庄志用和罗天纵都已经押解大量银两回了京城,骆养性却因为游健的密信留在浙江,等待有可能到来的天灾,好方便即刻救灾。
没想到天灾发生时间与游健预估的要晚好几天,并且灾难范围还要更大,哪怕骆养性早就有心,按照游健’预测‘的那样准备着,依然被到来的天灾给吓住了。
大自然的威力,再一次提醒了人类的渺小。
感慨之后,便是紧锣密鼓的安置百姓。海啸和地震一样,属于天灾。
危险性的话,其实都一样危险,但是地震呢,具备变动。有时轻微有时严重。
不过能上’史记‘,那就挺严重。但话说回来,历史上的崇祯元年是没有地震发生的。
崇祯元年的’糟糕‘在于兵变以及后金入侵,以及浙江海溢。而崇祯二年则是,陕西等地大饥,后金兵入关,遵化之役,山西援兵溃于良乡以及四川成都松潘卫地震,陕西起义军攻三水。
总结起来就是,元年的天灾人祸是海啸以及兵变和后金入侵,二年则是饥荒和后金打入关内,以及内乱。
都是天灾人祸齐了。
人祸可避免,可是天灾
TM的还会提前。
“一定是此方天道在针对老子。”
游健心中骂骂咧咧,觉得天道有时候真不是玩意儿,像他以前选定刘秀为天道宠儿,为了刘秀顺利在昆仑之战取得胜利,嘿,甚天降流星都搞出来了。
焉知严重得多的海啸以及提前一年多的地震,不是因为辽东防线那边,卢象升不像袁崇焕那样好忽悠,因此蒙古那边没有来自大明的’无私赠与‘,导致日子难过得很,能不能顺利熬过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还要冷的冬季,都要打一个问号。
而且历史记载蒙古得了大明的赠与,转头就送给了后金。先不提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只需要知道一点,那就是后金其实也被天灾波及了。
现在没了蒙古的’帮助‘,且因为需要蒙古的结盟,还要反过来支援蒙古,负担加重不少,因此对于大明,或者说富饶的中原腹地更加的势在必得。
20/107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