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GL百合)——瑟嫣

时间:2024-12-25 14:21:20  作者:瑟嫣
  不管是去长生天那儿,还是下地府,总能满足关外游牧民族的精神需求。
  “朕怎么这么聪明,这么有才。朕佩服死自己了。”游健沾沾自喜,干脆就让和尚道士多做几场法事。
  不过这样的嘚瑟,只是在心里而已。在朝廷之上,游健没有说出来,却表现了出来。
  眼角带着得意,神采飞扬,带着年轻人所特有的意气风发。
  “可怜见的,现在才九月份,就冷得不像样儿,可见这个冬天有多寒冷。”
  “朕是大明的皇帝,不是他们蒙古的皇帝。他国皇帝,只能精神上为他们默哀。”
  “不过就像佛家说的,这辈子的苦难,是为了下辈子积福。朕仁慈,安排道家佛家给他们做了法事,还不止一场,定然能让他们顺顺利利的投胎。来世还做他们蒙古人。”
  啊这!
  文官们全都沉默不语了,倒是武将们,噼里啪啦当朝鼓掌为游健呐喊助威。
  棒,真棒,就像万岁爷说的那样,万岁爷你可真的太善良了。
  真的,哭死!
  居然还给死在天灾之中的异族人做法事超度。这是何等善良的人,才能这样在精神上帮助他人。
  文臣:“”
  窝草,谁说武将不会说话来着,你看看他们一个个的,表现得比他们还要回能说会道。
  就他们万岁爷现在的精神状态,都能闭着眼睛,玩命的夸奖。
  已经不能说不要脸了,而是极度的不要脸!
  难道
  他们这些文官越来越不受万岁爷看重的原因,不是上了年龄还死扒拉官位不放,不给年轻人腾位置的缘故?
  而是不会如此不要脸的拍马屁?
  文臣们不敢置信,下一刻就好像打开神奇的开关。也开始纷纷像武将那样,对游健歌功颂德。
  怎么说呢!
  文臣们不愧是读书人,说话的艺术,真的一般人都比不了。
  措词之优美,几乎都让大方接受赞美的游健怀疑,他们口中仿佛天神一般存在的伟大帝王,是他崇祯!
  哎呦,真是不好意思!
  难得的,游健开始不好意思起来。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现。然鹅在场的,除了王承恩外,站在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都没有发现游健居然被他们夸奖得羞涩起来。
  “行了,朕的聪明劲儿不用你们反复夸奖。知道就行了,反正朕呢,就是这样的汉子。”
  顿了顿,游健又选择继续臭不要脸的道。“蒙古鞑子的事儿,朕觉得已经不需要再讨论,今天的议题,与陕西白水县民王二高举义旗,聚众攻打蒲城之孝童,韩城之淄川镇有关。”
  “尔等怎么看?”游健又问。
  “自然是当战。”由于阎鸣泰生病,因此兵部尚书空缺,霍维华作为左侍郎,暂时和右侍郎王在晋一同管理兵部。
  按照惯例,如果阎鸣泰告老还乡的话,会由霍维华顶上。
  这是按资排辈。
  历史上阎鸣泰之后的确是由霍维华顶上。但是呢,仅仅担任了半年的兵部尚书,就因名列“阉党”而被充军。
  这其中肯定有东林党人运作的原因在。不过现在嘛,即便阎鸣泰致仕,兵部尚书的位置还轮不到霍维华或者王在晋。
  内有孙传庭,外又有卢象升,游健完全可以忽略内忧外患,专心搞基建。
  游健神色严肃起来。
  只听游健突然问话道。“可有举荐?”
  文武百官:“???”
  “朕的意思是说,谁可往陕西平叛。”
  寥寥无几的武官互相看了看,不约而同的自荐。
  游健见他们主动,还算有点儿欣慰。至于派兵部的官员,游健这时候才发现,偌大的兵部,纯正的武将居然很少。
  大部分都是文官,并且是一丁点武事都不懂的文官。
  直接就给蚌住了。
  等等,继位以来的这几个月,为什么游健没有发现呢!
  挺懵的!
  游健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整顿六部真的刻不容缓啊。
  文官干文官的事儿,武将干武将的事儿。结果文官的确干了文官该干的事儿,结果不止,还把武将该干的事儿给干了。
  而且绝大部分都擅长纸上谈兵。
  出类拔萃,文武全才的文官,真的属于极少的一批人。
  最起码就游健这一届,确切的说,游健当政期间,出类拔萃文武双全者,不过只卢象升、孙传庭数人。
  游健缄默片刻,到底还是选择开口。“既然尔等武将有心,那朕就随意点兵点将,左良玉,你且即刻赶赴陕西平叛。”
  左良玉和秦良玉名相似,只差了姓。
  还有性别,左良玉性别男,历史上因为剿灭山西、河南等地农民起义军,颇受重用。可惜的是,日益骄横跋扈,拥兵自重。其子左梦庚更是率所部降清。
  算是一个前期用得挺顺手的人才。后期的话,只要注意点‘拥兵自重’的问题,其他方面问题不大。
  游健又不像朱由检,疑心病甚重,还经常性的朝令夕改,游健现在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不是‘用人不疑,疑人也用’。
  对一个人实在起不了好感,总是怀疑他会背地里干坏事的话,最优的方式,从来都是不用。坚决不用。
  像对待袁崇焕这个人,就当游健太过小心眼了叭。反正游健是真的不敢用袁崇焕。
  连皇帝都敢忽悠,并且还胆敢将国内都急需的粮草,半卖半送给蒙古各部,就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约定。
  这样的行径,除非游健疯了,才会像朱由检那样给与袁崇焕全然信任,结果遭遇京师差点被围的险境。
  至于处理掉袁崇焕
  笑死,游健连魏忠贤都留着,自然不会容不下袁崇焕。
  只是不用而已,袁崇焕非不可取代,
  那么多将领,随便拉一个出来,剿灭农民起义军的话,还是可以的。
  这么想着,游健又道。“朕现在挺忧心忡忡的。哪怕蒙古那边,惹得朕最近心情极好,朕一想到灾难频繁的中原,就脑壳儿疼。你们说说,到底是朕得罪了上苍。还是上苍不仁,不打算让朕好好的当皇帝。”
  这
  一时半会儿,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虽说皇帝贵为天之子,也不该这样大大咧咧质疑老天爷吧!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的时候,外面突然应景的开始响炸雷。就好像在抗议游健对老天爷不尊重的行为似的
  游健顿时火冒三丈,差点就下意识的伸中指。鄙夷老天爷的差别对待。万幸没有这么做,因为文武百官,特别是文官已经激动起来。
  “万岁爷,慎言啊。”
  御史台的御史们个个都像帕金森患者一般,战战巍巍的道。
  “万岁爷乃天子,整可对老天爷不敬。”
  游健:“”
  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游健想了想,还是开口说自己失言。
  结果外头接连炸开的炸雷,就这么巧合的停歇了。
  游健:“?”
  我TM拳头真的硬了!
  其实长有反骨的游健此时此刻,真的超级想不管不顾的指着苍穹怒骂。
  然鹅,游健到底还是忍了,就兴致阑珊的拂袖而去!
  刚才搞的哪一出,真心打击游健的自尊心,怎么着,游健也要3小时到半天的时间,才能将那颗饱受伤害的心,好好的平复。
  出了金銮殿的游健吁叹,还不忘抬头看看依然晴空万里无云的苍穹。
  其实不止关外,辽东等地方的气候诡异,京师的天气也开始变化无常。这么说吧,已经连续一个月的时间晴空万里无云的。
  从夏季开始到九月中旬,天气依然没有转凉的架势。要知道七月八月九月可是秋季,再等十来天,就幡然来到冬季。
  后世的人都知晓,极热之后便是极寒。游健敢用jiojio保证,今年的冬天一定十分的冷。
  那么这样一来,就该提前准备如何过这个酷寒的冬季。
  而且对比关外波及面积及其广的冰雹,游健也怕京城在冬季的时候,不降大雪转而下冰雹
  哪怕像鹅毛大雪,也是年久失修的房舍以及茅草屋不能抵挡的。
  “水泥要扩大生产,必要时就用水泥加固房舍。”
  游健陷入沉思,想了几分钟,就登陆上线询问群里的小伙伴,有关火炕的锻造方法。
  ——王者咋了,紫禁城没火炕?
  ——快叫爸爸:我说的是东北大火炕!
  ——王者:对啊,我记得火炕是2000多年前汉族人民发明的,最早的历史甚至可以衍伸到殷商时期。
  ——林琳:难道明朝末年,火炕的技术已经失传?
  ——快叫爸爸:我不知道啊,反正紫禁城的是地龙,火炕的话,我还真没发现。
  ——最佳死党:我艹,游子你所在的大明,架空得够彻底啊。连火炕都没有。
  ——快叫爸爸:现在9月份了,已经秋季的尾巴,结果天气还是没有转凉,依然很热。
  ——快叫爸爸:我琢磨着大明后期是小冰川降临时期,9月份了还热得很,天气肯定不正常。所以我估计,崇祯元年没有秋季,不会夏季过渡秋季,慢慢的变冷,只会轰地一下子气温递减十几二十度。
  ——快叫爸爸:你们还记得上辈子气候变化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孩子老人因为天气骤变而感冒。后世还医疗科技发达呢,每天都有无数人去世,特别是冬季,可谓是‘老人杀手’。
  ——快叫爸爸:后世都这样了,那古代呢!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只怕这个冬季,会有无数老人孩子去世。蒙古那边因为冰雹和西伯利亚寒流,已经牲畜死伤无数了。
  ——林琳:你等一会儿,我找人问问火炕的制作方法。
  ——王者:对,就该@林琳去问,我在霸总世界啊,这里空调都是露天开,全天24小时不停地开,谁家会睡火炕,哪怕家里只有一套房的‘穷’人,家里都配套了空调!
  ——最佳死党:万恶的有钱人!
  ——王者:那@快叫爸爸是什么?万恶的特权阶级人士!
  ——肉包:游子是金字塔尖尖。
  过了一会儿,跑去找村支书询问火炕做法的林琳回来,将火炕制作方法,按照她的理解,直接发布在公共频道。
  其实东北大火炕的做法超级简单,首先你得有水泥以及泥土,当然有砖的话更好。
  就是水泥和泥土按照比例混合,然后用来做炕,配以火炉,平时添煤/炭/柴入火炉,使得炕本身很热,故名火炕。
  游健随即回到乾清宫,开始铺纸磨墨用毛笔将火炕的制作方法抄录下来,然后叫了工部的官员,让他们好好研究怎么制作火炕。
  工部尚书依然是薛凤翔。
  这小老头呢,特别擅长划水,但是并不怎么敛权,如果有游健特别安排下来的活儿,那么薛凤翔会选择让工部左侍郎或右侍郎顶上,有他们其中一人负责,美其名曰训练手下的决策能力。
  游健有时候懒得跟他计较,反正工部真正得用的,都是有官身的工匠。
  “万岁爷这是”薛凤翔有些迟疑,因为他看着火炕制作法儿有些眼熟。
  游健:“为了让百姓们平稳的过冬,朕特意问人要的火炕制作流程。”
  顿了顿,游健又问。“怎么了,薛卿对此有异议?”
  薛凤翔摇头,只是说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万岁爷,这修建火炕很简单,工匠们立马就能上手。只是这造价,谁给?”
  游健沉思,本来想说政府全包的,但是想了想,这样根本不可能。就道。“花费一人一半。国库出一半儿,另外一半儿修火炕的人家负责。”
  “万岁爷,庶民百姓穷。”薛凤翔说得情真意切。“我琢磨了一下,哪怕用上水泥厂的水泥,造价也要一两银子左右。有的人家一年到头都赚不了一两银子,即便只负责成本价的一半儿,依然负担不起。”
  游健:“朕开私库。国库的话,户部尚书那儿准又会叽叽歪歪。”
  薛凤翔哭笑不得。“万岁爷,郭大人可不敢叽叽歪歪。”
  “哟,老薛,听你口气,对老郭很熟悉啊!”
  薛凤翔顿时警觉,害怕游健说的调侃话语,实际上指自己想和郭云厚结党,当即就道。
  “回禀万岁爷,臣和郭大人并不是很熟。”
  游健:“朕没有其他意思。”
  “薛卿,你先将火炕制作方法拿回工部,让工匠们看过之后仔细核算成本。朕的意思,先在京城地界儿实行。期限5日。也就说5日之类,你们工部要将整个京城地界儿的百姓家里都修建好火炕。”
  薛凤翔:“”
  ——不是万岁爷,5天的时间哪里够?
  薛凤翔本来想再争取宽限一下时间,结果薛凤翔还没有开口,就听游健意味深长的来了一句。
  “现在已经9月份了,可京师的天气依然酷热难耐。”
  薛凤翔心中一惊,顿时不可思议的看向游健。
  游健这时候又道。“朕没有说错。所谓久热之后必然久寒,朕有预感,今年的冬季一定是近些年来最冷的冬季。薛卿啊,你可别忘了,关外蒙古的遭遇。”
  “是臣的疏忽。”薛凤翔果断认错,又道。“微臣这就去办,还请万岁爷放心,微臣一定在5日之内,将整个京师地界儿的百姓家中,都安装火炕。”
  游健点头,就让薛凤翔退下。而薛凤翔既然敢立军立状,那么定然有办法只花费5日的时间,就将任务完成。
  事实上也是,拿到制作方法的当天,薛凤翔回到工部衙门后,就叫来所有官员开会,并且详细的规划哪位官员负责哪一区。
  “只有5日的期限。”薛凤翔道。“皇家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全部提供,至于泥土,则就地取材。”
  工部的官员们已经将火炕的制作方法看了一遍并且抄录。觉得修建火炕没什么技术含量,比修窑子烧瓷器还要简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