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健冷笑,等骆养性、曹化淳一走,游健就改而带着儿子女儿一起睡觉。
别说,或许真的是太气了。游健上床躺着不过一分钟,就果断的睡着了。反而朱慈烺和朱媺娖俩孩子,活力无限,超级有精神。
为了能让游健安心睡觉,本来想把朱慈烺和朱媺娖抱下去,结果刚付之行动,张太后就找来了。
张太后询问:“这是要把慈烺、媺娖送哪儿。”
“回禀太后,好让太后知晓,万岁爷睡了,奴婢怕小皇子、小公主打扰万岁爷休息,所以才想将小皇子、小公主抱下去。”
“给哀家叭。”
这么说着,张太后示意宫娥抱着朱慈烺和朱*媺娖,跟着她往暖阁走。
天气冷了,张太后可舍不得让俩孩子日日从乾清宫来到慈宁宫,就想着自己劳累,跑来乾清宫看孩子。
朱媺娖最亲近张太后,张太后一来,朱媺娖就特别高兴的依偎着张太后。
“皇婶,吃!”
“肚子饿了?”张太后揣测,“还是媺娖想请哀家吃东西!”
朱媺娖点头,指着已经凉飕飕的糕点,“吃。”
张太后赶紧吩咐人将凉飕飕的糕点撤下去,重新端来热乎的糕点来。
乾清宫的小厨房一直不关火,此刻正在制作白米糕。
领话的宫娥一来,白米糕刚好蒸好。
“软软糯糯的白米糕,很适合小孩子吃。”掌勺的点心师傅笑眯眯的道。“春扶姑姑,可记得帮某美言几句。”
春扶笑眯眯的应了一声,就端着白米糕赶紧趁着热乎的,给张太后和朱慈烺、朱媺娖送去。
“皇婶,吃。”
这回是朱慈烺说的,他和朱媺娖一样,很喜欢吃。但也喜欢喝奶,这不,吃着白米糕,朱慈烺和朱媺娖俩孩子,都分别配上了奶。
“好次,皇婶,吃!”
“好好好,皇婶这就吃。”
张太后笑得合不拢嘴,整个人开心极了。
“看看我们朱慈烺,就是会说话,媺娖也不差,比你哥聪明。”张太后掏出手绢而,温柔的给朱慈烺和朱媺娖分别擦点心碎。
“父皇,懒。”
“你们父皇可不懒。”张太后并不在意朱慈烺冲他告状,还乐呵呵的问。
“是不是昨晚儿又鬼哭狼嚎,打扰到了你们父皇休息。”
朱媺娖歪了歪脑袋,半晌果断点头。
“你们啊!”
张太后点着鼻尖,笑得特别灿烂的说。“下场不要这么做了,不然你们父皇准揍你们。”
“朕可不敢出手揍你们俩。”
游健打着哈欠起来。先是给张太后请安,接着阐述自己昨晚和朱慈烺、朱媺娖,特别是朱慈烺的争锋相对。
“慈烺聪明归聪明,但朕始终觉得太不服管教了。”
相较之下,朱媺娖无疑乖巧可爱太多。
“这可不行。也就是现在还小,不然朕非揍得他屁股开花不成。”
“皇帝都说了还小,怎么能动手揍呢。”张太后不赞同的道。“即便启蒙,那也要等到孩子五岁。”
游健:“”
“说到五岁孩子启蒙,对了皇帝,你打算给慈烺、媺娖找什么样儿的老师启蒙。”
“朕不可以?”游健还算淡定的反问。
“万岁爷自然可以给孩子启蒙,只是万岁爷日理万机,还是得让德高望重的大儒,来给慈烺、媺娖二人启蒙。”
游健:“现在的大儒大多数都沽名钓誉。朕需要的是优秀继承人,而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朱允炆。”
张太后:“”
“哀家是妇道人家,对这些不是很精通。皇帝如果已经有了打算,那么哀家就不过问了。只盼着慈烺和媺娖好好的,往后余生幸福安宁。”
“朕替他们姐弟,好好的谢谢太后。”
游健这话说的真心实意,因为张太后本身对待俩孩子,付出的就是真心实意。
她是真的爱两孩子,所以处处才会对朱慈烺、朱媺娖着想。
“这白糖米糕味道不错。”
游健坐下来,开始拿一旁几上摆放的白米糕。味道的确不错,上好的糯米加大米磨成浆,然后加上面粉、白糖等,放入蒸笼蒸,蒸好后成型的,便是软糯,带着甜味儿的白米糕。
朱慈烺和朱媺娖也在啃白米糕,并且吃两口白米糕,就喝一口奶。就这样很快,一块白米糕,就被他们俩吃完了。
朱慈烺拍拍小肚子,开始冲着朱媺娖傻笑。
朱媺娖皱起眉头,下一刻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朱媺娖一巴掌糊了上去,直接打得朱慈烺愣住,然后哇哇大哭起来。
这一幕,看到的游健想笑,好悬稳住了没有笑。
“媺娖,你怎么打人?”游健好声好气的质问。“而且还是你嫡亲弟弟。”
朱媺娖微微侧了侧身子,冲着游健甜蜜的笑了起来。
“吃饭,睡觉,打弟弟!”朱媺娖认认真真的来了这么一句。
游健却陷入沉思,这话到底是谁教的,游健清楚的记得自己没有说这样的话。
游健:“你这么想的,那你弟弟呢!”
朱慈烺抽泣着道:“样。一样。”
“不一样。”朱媺娖瞪圆了眼睛,很不高兴的说:“你,吃饭,睡觉,被姐揍!”
游健:“”
上一刻还无语的他,直接哈哈大笑起来。
“你啊,就仗着父皇偏心你。就使劲儿折腾收拾你弟吧!”游健微笑着摇头,感觉此时此刻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第48章 Chapter 048冬碳!
吃完午饭,又开始零星下冰雹。好在冰雹并不大,因此倒没有行人被砸伤的消息传来。
之后表面上无事可做的游健开始猫冬。
东西厂和锦衣卫活动越发频繁,白天的时候,也经常看到。百官们关门闭户,除了必要交际外,轻易不会外出。
只有负责采买的内务府,按照惯常的作息表活动。
其实大冬天的,采买不到什么好东西。蔬菜的话,就只有窖藏的大白菜和萝卜。
以及嘉靖年间传入的南瓜,以及东汉时期传入的冬瓜,又称胡瓜。至于其他蔬菜,大概就是入秋后开始晒着的菜干以及咸菜了。
包括住在紫禁城的,冬日吃的都是这些。
还有各种酱菜。
像后世一些传统酱菜,这时候大部分都有的。但是延边风味儿的辣白菜,辣葱等酱菜,现在还没有普及。
主要辣椒这时候已经从墨西哥那边传来了,但并没有大面积普及。还是当做观赏植物种植。
毕竟辣椒一旦成熟,果实红彤彤的,看起来格外的喜庆。很多人家,只要有余力,就会种上几颗辣椒。
像天气还好的时候,游健不也是在御花园发现被当做观赏植物种的辣椒。
就连番茄,这时候其实也已经传入华夏,和辣椒一样,同样被当做观赏植物种植。并且认定红彤彤的果实有毒,还是剧毒,人一旦吃了就会死亡。
由于都是观赏性植物,因此宫里的花匠那里,是留了不少的种植。并且在游健不知道的情况下,种植了好几茬儿。
反正今年的话,辣椒是能吃,但是番茄的话,要吃得等明年,并且还需要‘试毒’,如果不让小太监‘试毒’,只怕游健这个做皇帝的,连看的机会都没有。
这不是讽刺,而是超级正常的现象。
扯远了,总之皇帝吃的御膳,哪怕冬日也挺丰富的。但可惜,游健是个抠逼。
这不是诽谤之词,而是游健超级习惯,将钱花在刀刃上。而且一个人吃饭,哪怕只是最低标准的三十六道御膳,对于游健来说,也是奢侈的。
于是乎,入冬之后游健就设了一个标准,早膳以粥水、面食为主,几个小菜以酱菜为主,午膳最多十道菜,随意安排就成。晚膳的话,也是随意安排,5道菜至10道菜。
宵夜则以面食,甜点羹汤为主。
除此之外,慈宁、慈安两宫也被削减了开支。张太后的,按照游健的标准来,至于其他太妃太嫔,则再降低的标准下,再砍三分之一。
还别说,如此一来,每个月省了不少的伙食费。而这,就让游健开始怀疑内务府是否存在贪污问题。
毕竟吧,一个鸡蛋一两银子左右的事儿,不止发生在清道光、光绪年间,几乎每个朝代的中后期,都会出现这样的事儿。
究其原因,与皇帝的威严越来越低有关。
威慑力不足,根本就不把皇帝放在眼中。
主弱奴强,奴自然要欺主。
而且只是欺‘主’的话,都算‘奴’善良。很多时候,都是‘奴’取而代之,夺取了‘主’的一切。
很多朝代就是这样,比如隋文帝杨坚,谋取了女婿北周静帝宇文阐的皇位。
先是重臣,接着国丈,然后取而代之,推翻北周建立隋朝。
扯这些,并不是说内务府有篡国的嫌疑。只不过从嘉靖帝开始,到天启帝,都没有过问庶事,甚至于根本就没怎么出过宫。
游健也没有经常性出宫,不过他比较重视了解物价。肉价多少,米粮面粉多少,果蔬蛋禽鱼虾蟹价格多少,不说全然了解,却也知道七七八八。
反正在游健的认识中,鸡蛋不可能卖到一两银子一个。哪怕半两银子也不可能。
如果信了,那他就是彻头彻尾的傻子。而出现这种情况,必然是内务府出了问题。
这个时候,就是他那3米长的西瓜刀发挥作用的时候。
万幸游健自从登基后,不到一年时间连续大规模抄家三回,凶残程度直接让很多人都怕的。
而内务府工作的,都是一些无根之人。
最大的靠山就是皇家。
在位皇帝不聪明,注意力从来不放在庶事上的时候,倒是可以贪墨一些。
可一旦在位皇帝与众不同,那么答案只有一个,敢伸爪子,并且爪子伸得够长,必然会被剁了爪子。
游健这位崇祯帝那么凶残,内务府的采买公公们,即便贪,也不敢贪太多。最多一个鸡蛋报两个鸡蛋的价格,报出一个鸡蛋半两、一两的价格,是万万不敢的。
“万岁爷,范皇太贵妃那儿打发人来问,说是这个月的火炭数量不够,想再多领一个月的份额。”
“???”游健茫然。“这些事儿太后管着的,问朕干嘛,难道朕还能亲自去问内务府的管事,怎么发的火炭?”
王承恩:“奴婢也这么说,但范皇太贵妃那儿,话里话外都是说太后娘娘娘手段轻巧,根本没有威慑力,还得万岁爷亲自过问。”
游健闻言无奈得很。
“朕亲自过问?行啊,王承恩,你替朕亲自去问问,内务府到底怎么做事儿的,连皇兄的未亡人都要苛刻。”
王承恩领命,随即没有多做耽搁,就去了内务府。内务府此时挺忙碌的,核算支出的管事公公,和负责采买的管事公公正在对账。
三日对一回账,几乎要花费一上午的时间。
前文说过满清袭明制,像嫔妃的俸禄,基本差不离。以前天启帝在的时候,俸禄是那样,天启帝死了,他们升级成了太妃太嫔,也没提高多少。
俸禄保持不变,而用度
老实讲,提高了差不多五分之一吧!
而削减开支,身为太后,张太后那儿首当其冲,张太后都没有意见,结果反倒是范皇太贵妃率先跳了出来。
王承恩一来,正在对账的两位管事公公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冲王承恩打招呼。
“王公公来内务府,可是万岁爷又有什么吩咐。”
王承恩简洁明了的说明来意。
两位管事公公面面相觑。
“这”长得稍微胖一点,负责支出核算的刘公公有些傻眼的道。“范皇贵太妃那边,每月俸禄以及用度,都是送得足足的。特别今年天气比往年要冷,像火炭之类的,都是往多了送,就怕送少了,贵人们受凉便是罪过。”
意思就是说,不可能送少,只可能多送。
王承恩其实也多多少少知晓,这些细节方面,内务府是不可能出现问题的。一旦出现问题,必然有人从中搞鬼。
王承恩叹了一口气,“现如今范皇贵太妃已经闹到了万岁爷那儿。万岁爷的意思,就是让杂家来问问,了解一下到底是谁的责任。好好查清楚,并下不为例。”
“这等事儿闹到万岁爷面前,我等惭愧。”
采买管事赵公公拱手道。“我等这就细细调查,定然给万岁爷,范皇贵太妃一个交代。”
王承恩点头,倒是不发一语的走到一旁,静看刘公公和赵公公怎么调查。
其实还是很好调查的,首先将范皇贵太妃的俸禄以及每月用度记录单独调出来。
“年份白银600两,蟒缎1匹,补缎1匹”
“日用猪肉9斤8两红箩炭夏10斤、冬15斤,黑炭夏30斤、冬60斤”刘公公指着一处示意王承恩查看。
“还请王公公看这儿。”刘公公道。
只见11月初开头就用红色细笔写了一行小字:今冬天寒,特按吩咐黑炭量提高至每日百斤。
赵公公又翻了其他记录,均按照太嫔太妃品级该领的用度,都多了每日40斤黑炭。
赵公公无奈的说:“火炭都是我采买的。今年酷寒,红箩炭少黑炭多,只得采买多多的黑炭。这等事儿,采买之时,就禀告了太后娘娘。如今范皇贵太妃突然搞这一出,是我等没有想到的。我等真的不敢随意糊弄太妃太嫔。”
开什么玩笑,他们现在的万岁爷那么凶残,谁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犯错儿。
至少刘公公和赵公公是不敢的。
莫名的,现在的他们心中还挺委屈。
感觉要是没有一笔笔账,记得清清楚楚,只怕这无妄之灾,要让他们狠狠地栽个跟头。
36/107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