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死了!
真的烦恼死了。
游健眼神黯淡,本就不算好的脸色,重新变得难看起来。
游健一直站着,大概站了一个多小时左右,才去了美人榻躺着。就这样一直到响午的时候,内阁大臣前来禀告说城郊外的村子受灾严重。
很多人家的屋顶,直接被昨晚上的狂风给卷走了。
游健:“安排人手准备救灾。”
内阁大臣领命,自有其他人去做。游健却是稳不住的说。“有些事情,你们告诉朕还不如直接做。这样的话,朕听了或许心情会好点。”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总觉得哪里不舒坦。
总不可能是苦夏吧!
游健黑着脸,等内阁大臣一离开,就躺回美人榻继续休息。没曾想,还没有过一炷香呢,狂风又起。
这次的狂风估摸有7级左右,已经算是超级厉害的龙卷风了。反正狂风持续了大概半个时辰,等风一停,陆陆续续就传出有人被风吹走的消息。
游健:“”
啊这,龙卷风吹走人的消息,游健后世的时候没少听。但现在,拜托,他是在京师啊。京师怎么会有龙卷风。
想不明白的游健只能归纳成老天爷作妖,干脆就保持安静,并且让锦衣卫和东西厂的人,随时注意情况。
结果大概下午三点左右吧,郭允厚匆匆忙忙的进宫,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让游健给他唯一的嫡孙女做主。
“发生了什么事?”游健不免好奇的问。
郭允厚擦着眼泪,将发生了什么,都老老实实,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游健直接震惊。“等等,既然狂风乍起,让郭卿的孙女,和外男相撞,那外男又尚未娶妻,将郭卿你那孙女许配给那人不就是了。”
郭允厚:“万岁爷,孙女已经订婚,不日就要和未婚夫完婚,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要是以婚前失节为由,退了婚如何是好。”
游健:“”
“不知郭卿那孙女婿哪里的人。”游健笑眯眯的问,还说:“我今儿很闲,所以呢,郭卿,朕想问问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郭允厚更加委屈了,还抽泣起来。
游健大写的一万个无语。
“你到底进宫来干嘛?”游健没好气的道。“朕的答案已经给你说了,就看郭卿你到底是真心疼爱嫡孙女,还是假的疼爱。”
出了点意外的女子的确是郭允厚唯一的嫡孙女,但并不代表郭允厚就没有其他孙女。
说白了,郭允厚不止有嫡孙女,还有庶出的。要是实在不愿意放弃早就定下的婚约,那就换庶出孙女顶上咯!
游健很怀疑郭允厚就是这样想的,来找他哭诉也是想套路游健这位皇帝,可惜
想套路就套路,那他这个皇帝岂不是当得很失败!
游健心中冷哼,又道。“郭卿不管如何选择,朕都尊重郭卿。毕竟郭卿是朕的骨鲠之臣。”
郭允厚想想,擦干眼泪,老老实实的说。“这种意外,非孙女之过。孙女因此没了好的姻缘,老臣实在伤心,只能应了家中老母的意思,让庶出的孙女代替她嫡姐出嫁。”
游健:“”
MMD,他就说嘛!
这种事情都能发生,可真够操蛋的!
游健无奈叹息:“郭卿可是想让朕下旨,给郭氏和那谁谁谁赐婚?”
第71章 Chapter 071施粥!
“但凭万岁爷做主。”
郭允厚诚恳谢恩,倒让游健觉得自己好像被套路了。
不过不碍事,本来古代女子就不容易,何况是礼法苛刻,却对男儿很放纵的明朝,突如其来的天灾导致郭允厚嫡孙女被狂风卷走,又导致被狂风卷走的郭氏和同样倒霉的男子相撞。
应该不止相撞,还有其他亲密的肢体接触。不然郭允厚这帅老头,不会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跑来找他做主。
下旨赐婚,很顺手的事。就当奖励郭允厚这小老头战战兢兢和郑云海一块儿种田。
游健当即不再说什么,直截了当的写下赐婚圣旨。并且还让人通知张太后,让张太后赏赐了一套头面作为贺礼。
算是将‘意外之灾’对郭氏所造成的流言蜚语,压制到了最低。
唯一勉强算是获得好处的,可能就是郭氏的庶妹。门当户对的婚事不可更改,只能新娘子换人。
按照家世来讲,重嫡庶的世家大户,姐儿们的确拿来联姻,但是呢,嫡庶分明。
嫡女可以嫁到世家大族当主母,而庶出,则嫁给同样庶出的世家子弟。或者嫁给世家大族的某位当填房。
还有一种就是家族想要拉拢真·青年才俊,将家中庶女下嫁。
小郭氏年芳十六,待字闺中,并没有定亲。郭氏倒是13岁的时候就订婚了,如果不是发生天意难违的意外的话,现在已经嫁给未婚夫了。不会像现在这般,丈夫换人,未婚夫变成妹夫。
自从意外发生后,郭氏的心情就很不好,哪怕她的祖父进宫找皇帝求了赐婚圣旨,尽可能保全她的脸面,郭氏的心情依然没法开怀。
万幸她的庶妹没有跑到她面前嘚瑟,不然郭氏准会不管不顾的出手,将庶妹打一顿,让她得了便宜还卖乖。
“小姐,你别这样,万岁爷给了老太爷面子,你这回定会风风光光的出嫁。”
郭氏瞄了小丫鬟一眼没有理她,依然坐在院子里,漫不经心的看着过道。
小丫鬟想了想,又想说什么话儿来劝告郭氏的时候,郭氏直接说了闭嘴二字。
小丫鬟委屈巴巴的闭嘴,又一会儿,郭氏突然道。“粥棚都准备妥当了叭。”
小丫鬟:“是的小姐,都准备妥当了。明儿,不不不,今儿就开始施粥。”
“做好事是积德。”郭氏慢吞吞的道。一点都没有看出来本身脾气挺暴躁的。
“小姐,奴婢知道的。就是干嘛非要用红薯、玉黍煮粥啊。”
“福王妃便是如此做的。”
“为了老太爷受重用,小姐也不必学福王妃啊。”
郭氏瞄了一眼小丫鬟没有说话,不学福王妃学谁?学宫里的太后?万岁爷总共就几个亲近的长辈,其中最为亲近福王、福王妃两夫妻。焉知福王妃的行为,不是万岁爷的授意。
这样既能做好事攒功德,又能供给上位者留下好印象的行为,不止要做,还要大张旗鼓的做。
哪怕她会这样,只是利己主义占据上风。可她也是在做好事啊。为什么不能将做好事转化成对自己有利的情况。
这些弯弯绕绕,可没有和丫鬟说的必要。
“还是往常的时辰开始施粥?”
小丫鬟回答是。
欲言又止的,估计又想说什么。
郭氏不想听,坐了一会儿就打算亲自前往以郭家的名义开设的粥棚。
出门的时候,还碰到了小郭氏。
小郭氏看到郭氏,挺不自在的,怯怯的喊了一声姐姐。
郭氏撩起眼皮子瞄了小郭氏一眼,嗯了一声,就继续往大门的方向走。
小郭氏一愣,便问道:“姐姐出门这是去哪儿?”
郭氏:“你不知道?”
小郭氏指着自己的鼻子,小心翼翼的问。“我该知道吗?”
郭氏扯嘴干巴巴的笑了笑。
“行了,不想和我打招呼,就别打。反正隔不了多久,你和我都要出嫁。以后啊,可怜见一面的机会都难得了。”
小郭氏:“我也没说什么,大姐你怎么总是这样阴阳怪气的说话。”
“我乐意。”
郭氏头一扬,这回倒是高高兴兴的走了。
没一会儿,就到了施粥的地方。
不止郭家,很多能揣测上意的人家,最近都在施粥。
粥水以红薯粥,玉米粥为主。
红薯粥软糯香甜,玉米粥不怎么甜,但吃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并且挺管饱的。
以前煮粥的时候,同样数量的大米煮出来的粥水清澈可见,如今加了红薯块或者用石碾子碾出来的碎玉米粒,煮出来的粥水不再清澈可见。
相同的量,自然比以前要管饱。
不像以前撒泡尿就饿了,现在起码得撒三泡尿才会感觉到饿。
郭氏算是少有勤快的,她作为郭家还没有出嫁的娇客,很亲力亲为。倒是其他人家,设了个粥棚,就把施粥的活儿,交给下人。
怎么说呢,有优有劣吧!
毕竟有忠仆,更有喜欢阳奉阴违,小心思多多的下人。
郭氏如此,必然更令人印象深刻。反正就游健那儿,郭氏的存在还挺明显的。
游健下令褒奖福王妃的时候,顺带也褒奖了郭氏。哪怕只是顺带的,对于郭氏这种因为意外只能另嫁他人的女子来说,无疑是不小的荣耀。
“只是京师这边施粥?”游健询问曹化淳。
曹化淳:“天津卫那边也在施粥。”
游健点头,看来逃荒的难民,大多数选择北上,而不是继续往南走。
其实往南走,生机反而更好。
江南更往南的地方,出了滇南外,闽南也是个好去处。可惜呢,在很多人眼中,不止闽南,包括滇南以及靠近滇南的贵川渝,都是穷山恶水。
而往北方走。大明首都也在北方,一国之首都都在北方,自然的,在很多人的眼中,往北方走才有生路。
“吩咐各地官府开设粥棚,供来往流民食用。”顿了顿,游健又补充一句,“另外不许采用极端手段,拒绝流民入城。”
曹化淳点头,表示记下来了。
这时候游健又说,“朕其实很烦恼,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慢慢来,慢慢试探改进。”
他当皇帝都是摸索,继承了原身所有记忆又如何。朱由校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难道他这个唯一的弟弟就受到过正统教育了
不知道哪儿出了问题,反正大明的文盲皇帝还是有一点点多的。朱由检粗粗认识几个字,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教育,哪里知道皇帝该怎么做。
只能摸索,只能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学会怎么做好皇帝。可惜时不待他,千疮百孔的大明,根本就支撑不了上位者在不停试错中成长。
而游健,他也在摸索着怎么做皇帝。他当皇帝的这一年多以来,能成功的避雷很多事,全靠后世的记忆,以及群里小伙伴的分析。
这是他的运气,先前说的话,绝对是有感而发。
“麻烦。”游健说着,情绪又低落了下来。
“父皇早逝,皇兄临终之时,将大明江山社稷托付给朕,他说朕当为尧舜。朕何德何能,能和尧舜相提并论。”
“万岁爷不要妄自菲薄。”曹化淳认真的道。“在奴婢看来,万岁爷聪明能干,都是小时候被耽误了,才会字写得不太好看。”
“可万岁爷你已经在学了,勤勤勉勉,谁又能说万岁爷皇帝当不好。”
“曹大伴儿,你是会安慰人的。”
“多谢万岁爷夸奖,奴婢只是实话实说。”
曹化淳是真心觉得游健很好。不会就学,多简单的事情。可偏偏拿朱由校来说吧,他的文化水平比朱由检还差,可他当上皇帝学习没?
没有!
一天到晚沉迷木工,甚至为了避免麻烦,一心扶持起魏忠贤和文武百官打擂台赛。
不可否认,魏忠贤还是很有能力的。
可他狠毒啊。
他掌权时期,真的祸祸了不少官员。
朝廷之上不说乌烟瘴气,却也差不多。
当然魏忠贤这个人,还是很有用的。所以游健登基后,不管旁人怎么说,他都下定决心不处理魏忠贤。
现在呢,局势还算稳定。后金那边,暂时可以不用理会,反正有卢象升在,后金是不可能突破关宁防线的。
游健该忧心的是国内。事实上,游健也忧心了好一段时间,从江南地区出现严重干旱,导致有的地方出现逃荒现象的事儿发生后,游健就一直关注,甚至安南郡那边,游健都忘了理会。
游健觉得百姓逃荒不是小事儿,偏偏呢,事情已经发生,只能想方设法的补救
就是吧,再怎么补救,游健心里总是不得劲儿。他当上皇帝才多久啊,满打满算一年多的时间,结果呢,一年12个月,真的没有舒坦的月份。
这遭狗啃过的糟糕处境,可真的是越想越不得劲。
第72章 Chapter 072海盗!
“薛家也在施粥!”
“薛家?可是薛爱卿(薛凤翔)家?”
曹化淳点头,又道。“除此之外,来大人(来宗道)杨大人(杨景辰)刘大人(刘廷元)家里都在施粥,并且都是家中女眷出面,亲力亲为。”
“是因为朕褒奖了郭氏的缘故?”
“自然是的。”
“那行。让他们好好做事情,不就是要名嘛。朕满足他们,只要百姓获得实惠就成。”
不就是写*圣旨夸奖嘛,又不用付出实际的东西,并且拟旨的还是王承恩帮忙,游健也就盖个章而已。
轻轻松松,拿捏!
游健坐回位置上,轻笑了起来。
“松潘卫那边,地龙翻身造成的影响,前往的钦差已经将大部分事宜都处理妥当了。”曹化淳给游健禀告说。
“现在只剩下一些灾后重建工程。”
哪怕建房子,也非一时之功。后世华夏被称为基建狂魔,游健没在工地上打过工,但混泥土钢架结构的房子怎么修建,大概的流程,游健还是知晓的。
而古代建筑,土木结构为主。修建的恶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不一定需要用到工部所属的工匠们,当地自有泥瓦匠。
而这,就是当地父母官该做的工作了。
“处理完毕就成。剩下的收尾工作,可以交给当地父母官。”游健自觉不是苛刻的人,直接就让前往松潘卫处理地震后续的钦差回京续职。
并且还顺口问起滇南那边的情况,并且还问了他们有没有去寮国那边质问白莲教贼党事宜。
54/107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