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GL百合)——瑟嫣

时间:2024-12-25 14:21:20  作者:瑟嫣
  “罗天纵,就是那位被万岁爷御赐‘皇家寻宝鼠’的罗天纵?”卢象升好奇的道。“他真的有那本事,能找到金矿银矿?”
  张瑞川点头应是。
  “大善。”卢象升笑着道。“如此的话,罗天纵在倭国多留一段时间,必然能为大明讨要更多的补偿。”
  张瑞川还没附和卢象升的话呢,就听到刚刚带队去问候朝鲜国王的毛文龙就哈哈大笑的到来。
  “卢大人张大人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从此以后没有倭国,只有我大明倭州郡。”
  卢象升诧异,却并不吃惊,随即跟着一块儿爽朗的笑了起来。
  “对了,朝鲜国王还说,倭国天皇是个小丫头,好像只有5岁。骆指挥使的意思是上疏询问万岁爷的意思,是让这位5岁的女天皇继续居住在倭州郡,还是随军队一起带回国。”
  张瑞川:“这还要上疏询问万岁爷的意思,自然是随大明军队一起带回国。”
  就和春秋战国时期质子没什么两样儿。但是呢,春秋战国时代的质子起到互相牵制的作用,而倭国已经没了,那5岁的明正天皇,自然就只能迁居到京城居住,然后册封个公主郡主什么的荣养起来。
  至于天皇的称呼,想都不要想。没有斩草除根,直接弄死,都是因为她只是5岁的孩子。
  卢象升点头,“倭寇猖獗,扰我大明海域数十年,如今总算解决。万岁爷英明,更恭贺大明又添新州郡。”
  “说到新州郡,不知安南那边情况如何。”张瑞川突然道。“秦良玉将军虽是女流之辈,却骁勇善战,按理说早该将安南郡的动乱平息了才对,怎么到现在还没有确实的消息传来。”
  “蒲甘国、寮国!”卢象升提醒。“如今孙传庭将军还待在蒲甘国,秦良玉将军留在安南郡,可以起到随时增援孙传庭将军的作用。”
  “卢大人分析得对。老毛我也是这样想的。”毛文龙大大咧咧的道。“这回我去朝鲜国,那朝鲜国王果真不太老实,居然妄想和后金鞑子勾搭上”
  说到这儿的时候,毛文龙已经开始咬牙切齿。
  “我已经打算好了,接下来的几个月,一直到来年开春,劳资都在朝鲜国首都那边住着,我倒要看看那朝鲜国王,还怎么阳奉阴违,背着劳资搞事。”
  “这我支持。”张瑞林笑眯眯的道。“你去的时候,随便知会我一声,我得去亲自见见朝鲜国王,询问他是不是换个宗主国来拜。”
  如果是,那朝鲜国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既然多出倭州郡,那么再多个高丽郡又何妨!
 
 
第76章 Chapter 076朕有一个小目……
  朝鲜国古称高丽(高句丽),自古以来都和华夏不太对付。特别是隋唐时代,高丽就各种动作,甚至在边界线用阵亡将士的尸骨堆京观。
  别看现在朝鲜国老实,但到底真老实还是假老实,都要打一个问号。
  毛文龙为什么要带兵去找朝鲜国王‘聊天’联络感情,还不是朝鲜国自个儿找的。
  毛文龙只是几个月的时间,没有往朝鲜国跑而已,朝鲜国特别是现任朝鲜王,欠儿登的慌。
  游健琢磨,肯定是想念毛文龙这位时不时就会去朝鲜国‘做生意’的边关将军,就亲自下旨让毛文龙去朝鲜国多住一段时间。
  高丽参的生意做起来。
  零成本进货,高额卖出。实在不行,炖鸡汤的时候放点,味道一定超级棒。
  毕竟免费的,就是香。
  “打算什么时候再去朝鲜?”张瑞川询问。
  毛文龙:“就下个月初。”
  现在已经23日了,也就是说还能在辽东待上一周,然后就去朝鲜国,给朝鲜王送温暖。
  “那好,下月初,我们同行。”
  张瑞川和毛文龙简单的商量好后,又一起和卢象升谈了一会儿事。
  主要还是与关外的蝗灾有关。
  科尔沁草原距离关内辽东,说远不远,说近又不算近,蝗灾能从乌兰巴托一路祸害到科尔沁草原,难道就不能再从科尔沁草原,往关内跑
  蝗虫可是有翅膀的,并且飞行速度并不慢。
  “坚壁清野政策,不止能防鞑子,也能一定距离的隔离蝗虫。”
  “另外火把也要多多准备。”张瑞川道。“地里的庄稼。玉黍要收获,至于红薯和土豆,是长在地下的,可以不忙着收。”
  卢象升懂农事儿,知晓红薯叶是可以当蔬菜吃的。如果不忙着收获,要是蝗虫铺天盖地的来了,岂不是白白的便宜了蝗虫们。
  当即就道。“收了,都收了。等蝗灾过了,再按照季节补种就是。”
  从去年开始,辽东卫所这边开始的新田种植的农作物,便是玉黍红薯土豆以及小麦。
  水稻的话,种的少,大部分大米还是需要从南方运输。如今江南遭灾,大概今年的大米供应会有所不足。
  不过往年的存粮还有。大部分都集中在地主(世家门阀)以及乡绅商贾手中。
  如果他们老老实实的按照以往的粮价卖粮,或者只涨一两成的话,游健会忽略,但如果是成倍甚至十倍二十倍的涨价,那游健手中紧握的屠刀,便会狠狠的落下。
  游健生平最恨卖国贼,以及发国难财的人了。
  不提辽东这边,如何应对极有可能来袭的蝗灾,安南郡这边,嗯,早就稳定了。
  秦良玉还留在安南郡,并没有回重庆忠州,与现在蒲甘国的孙传庭有联系但不多,并且每次联系,都与怎么拿下蒲甘国以及寮国有关。
  总之除了无法人为控制的天灾外,大明情况还好。得知辽东传来有关科尔沁草原也遭遇蝗灾,连根草都没有剩的事情后,游健还甚有闲情逸致的嘲笑。
  “哈哈哈,真是活该。”游健笑得及其不矜持,感觉浑身的肉肉都笑得抖动。
  “去年西伯利亚寒风袭击,导致草原大面积枯萎,今年直接就来蝗虫。”
  “对对对,老天爷就该这样。既然小冰川时代全球降临,没道理只在大明国土范围内肆虐。”
  时不时就要被游健拎出来骂骂咧咧的老天爷:
  “万岁爷,江南快马加鞭,又送来消息说蝗灾无法有效遏制,只能放火烧山。”
  游健:“”
  我tm
  就不能让我多躺一会儿吧!
  游健‘垂死’挣扎着起来。
  “可是出了状况?”游健询问。
  放火烧山什么的,最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进而还容易连累城镇特别是村子。
  古代的建筑物都是土木结构,大火一烧,噼里啪啦很快就会波及邻里。
  特别是州县治下的村落,房舍基本都是稻草土砖结构,茅草屋比砖瓦房还要不耐烧。几乎一点燃,风助力下很快就能发展成熊熊大火,根本就没有抢救的可能性。
  所以谁TM提出的放火烧山?
  游健咬牙,又道。“是哪位县令下的命令。当朕的圣旨广而告之天下,是开玩笑”
  曹化淳不知道该怎么说,主要他也很正经啊!
  的确蝗虫可以用火烧,但提议的是用火把,并且将蝗虫成群驱赶到一个固定地方,点火烧毁而不是
  游健‘嘶嘶’抽气,只觉得腮帮儿都疼。
  “回禀万岁爷,好让万岁爷知晓,事情发生后,当地卫所周百户率领手下将下令的县令捉拿,并且灭火及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游健这下子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他坐回了舒服的美人榻,没有翘二郎腿,但肉眼可见的,神态举止都得到放松。
  “抓起来就行。朕实在不知道江南那些官员在想什么。难道真的读书考科举已经将他们的聪明都耗尽,导致一个个的,连常识都没有,就想当然的做官。”
  游健越说越觉得牙疼,结果还真是牙疼。
  牙龈上火,半张脸都差不多肿了。
  艹哦!
  一定是老天爷在报复他。
  实则着急上火,才导致牙龈发炎牙疼的游健这回更加暴躁了。
  根本冷静不下来,哪怕朱媺娖、朱慈烺一起来看他,游健的火气还是很大。
  “父皇没事。”游健宽慰两孩子,“父皇吃点药,休息几天就会好。”
  只是上火而已,太医已经开了药,并且药已经由王承恩亲自去煎了。
  就是吧,貌似太医开的药里面有黄莲。
  很败火,但是呗,忒苦。
  又不好放枫糖,怕影响药效,等去火的汤药端上来后,游健只能选择一口闷。
  然后拼命往嘴巴里塞蜜饯。
  曹化淳:“奴婢记得,先帝爷也是吃不了苦的。每回吃药,必佐以蜜饯。”
  游健:“皇兄的确吃不了苦。”
  除了临死之前卧床养病的那段时间外,朱由校的日子过得都挺甜的。
  不像他
  生母早逝,生父又不疼。并且养母,从最开始的西李康妃换成了东李庄妃,可谓是经历颇多,但是父爱母爱都没有享受到。
  老实讲,游健都挺怀疑的,自己,不不不,是原主朱由检到底怎么‘自学成才’的,毕竟教导朱由校读书的太傅,和教导他读书的太傅是同一人。
  只喜欢摇着脑袋之乎者也,连学生会不会写着,写的字到底是狗爬还是鸡爪过的都不在意,原主的字还过得去,真的算是自学成才。
  他皇兄朱由校同志,还文盲呢!
  “父皇,不,乖。”
  朱慈烺的话语,打扰了游健的沉思。
  “是的,父皇不会再生病,很乖的。”游健伸手将朱慈烺脑袋上扎的小揪揪薅乱。
  “弟弟是说,父皇不乖!”
  只是相差半个时辰,朱媺娖咬字明显比朱慈烺清楚。并且还将自己想说的话的意思,表达的清晰明了。
  但挺伤游健自尊的。
  不对,游健这家伙根本没什么自尊。别看他一天到晚让人叫他爸爸,如果有人对他有超级大的帮助的话,那么游健立马可以滑跪,改叫别人爸爸。
  他就是如此丝滑的男人。
  “父皇很乖。”游健笑着对朱媺娖道。“你仔细看看父皇,父皇已经将这么苦的药都喝了,哪里不乖了?”
  朱媺娖:“那行叭。”
  一会儿坐到了软墩子上,翘着小jiojio。
  “父皇,女儿和弟弟,一会儿回去!”
  “嗯,媺娖和慈烺被你们皇婶照顾得很好。”游健笑了起来。“你们要听皇婶的话,知道吗!”
  “听话。”朱慈烺重重点头,像只小鸭子摇摇晃晃,别提有多可爱了。
  游健:“王承恩,送小公主小皇子回慈宁宫。朕想睡一会儿。”
  蜜饯吃多了,总感觉嗓子都甜滋滋的。
  王承恩应了一声,就和奶两孩子的奶娘,一人抱了一个,回了慈宁宫。
  倒不是游健不想和俩孩子多相处。
  主要他本身病着,精神不太好,再者朱慈烺和朱媺娖都太皮了,精神不太好的时候,游健还真不一定能够管得住他俩。
  还是交给张太后管吧。
  张太后沉迷养娃,连那群住在隔壁慈安宫的太妃太嫔们,都没怎么管了。
  不过本身作为寡妇,太妃太嫔们除了范氏外,都挺低调的。
  很少出慈安宫,哪怕有时候出门去逛御花园,也从来不单独一个人去。而是会叫上相熟的太妃一块儿,同进同出,完全不给人说嘴的机会。
  毕竟现在紫禁城已经换了主人,年龄方面,游健并不比朱由校小多少。
  换句话说,不管是嫡的还是庶的寡嫂,年龄方面和游健相差无比。
  开玩笑,游健继承了皇兄的皇位,可没有那个心思还把皇兄的后宫继承了。
  长辈就是长辈,游健认准了这点,并且方方面面都做到了避嫌。
  每隔三日,游健就会去给张太后请安,顺便见见俩孩子,陪俩孩子玩耍。
  王承恩将人送到慈宁宫,没多作停留,就回了乾清宫。游健这个时候已经睡了,不过睡之前,为了缓解喉咙的腻味儿,连灌了两大杯温的白开水。
  这样一来,睡着睡着,游健就被尿意憋醒了。
  好在没尿床。
  游健挺颓废的收拾妥当,就继续批阅奏折。
  游健挺善于揽事儿,像奏折之类的,哪怕批阅得再疲惫,游健都不敢像朱由校那样,诸事不管,直接将权利全部交给魏忠贤。
  倒不是说曹化淳和王承恩不好。而是魏忠贤一开始也是好的啊,只有好的,且善于揣测朱由校的心思,才能博得朱由校的信任,进而大权独揽。
  可人心都是会变的。
  时光流逝,或许现在好,可未来呢,谁又能保证,能一直好下去。
  正是基于这样的不确定,再加上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所以才不会将重要的权柄下放。
  像批阅奏折这样的事,除了怕时间久了被阳奉阴违外,更多的还是游健出不了宫,天下事除了通过各地卫所传递来的消息知道外,就只有通过奏折
  刚刚登基之时,各地的知府县令写奏折还喜欢溜须拍马,将歌功颂德的话当成诗儿来写,正事一件没停的问题,被游健直接骂了好几回,到现在总算改了这个臭毛病。
  不敢再写着鸡毛蒜皮的事儿混字数,只敢老老实实的将所管辖的地方,发生的事情一一阐述。
  肯定是简略了,不然估计一本奏折的重量都重得很。
  某些方面,肯定也避重就轻了,不过没事儿。只要比较重大的事情,地方官员不敢避重就轻就成了。
  今日份的奏折数量不多,不过挺厚的。每一本大概都有10来页的量。
  游健细细的看,慢慢的批阅,批阅完奏折,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也就下午4点左右。
  腹中有些饥饿,游健就让小厨房的御厨,给自己煮了一碗粥。没有配小菜,粥的话,是蔬菜肉沫粥,撒了少许盐,吃起来淡淡的却异常好吃。
  “京城各家还在开设粥棚施粥?”吃着粥,游健突然问王承恩。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