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GL百合)——瑟嫣

时间:2024-12-25 14:21:20  作者:瑟嫣
 
 
第114章 Chapter 114黄河(1)……
  曹化淳对外的形象,就是阴险的代名词,很懂献媚。可那是对外,对内,其实曹化淳很好,很会做人。
  对自己人对外人截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对游健,那真的算是掏心掏肺。
  王承恩也是如此。
  确切的说,其实王承恩是曹化淳培训出来的。
  骆养性却不一样,作为锦衣卫的总指挥使,肯定是有家庭的。总指挥使的官职不世袭,但是各地卫所的千户百户却是世袭的。
  类似成了军户,后代子孙都会是军户,家中小娘子也会嫁给同样是军户的人家。
  最多就是家中男儿争气,考取功名,然后弃武从文,也就从这一代从军户变成了士族阶级。
  锦衣卫又和传统的军户不一样。锦衣卫可以从军户中选拔,但是他们主要的工作,是情报收集。相当于后世的特工机构,而军户,则是保家卫国的主力。
  总之骆养性是忠心的,也颇得游健信任。曹化淳这老奸巨猾的老狐狸,自然的也就表现出慈爱的一面。
  都挺受用的。
  “万岁爷仁慈,不管得了什么好东西,只要有多的,都会选择给手下分。咱们啊得了好处,记着万岁爷的好就成了。多的,咦,对了,不知辽东那边如何,杂家听说那健奴胚子最近又打算扰我大明边关。估计是想趁着天灾频频,打我大明一个措手不及。”
  “辽东有卢大人在,固若金汤。”
  “就怕健奴搞些阴损手段,错不及防遭了算计。”
  “没事儿,到时候让张瑞川再去炸一回盛京。”
  “哈哈哈,对,让张瑞川那小子时不时,就去盛京转悠一圈,让那健奴知晓当乱臣贼子的下场。”
  女真起源建州,又称健奴,和鞑子一样,具备侮辱性。明面上,很少有人当着面儿喊健奴鞑子,但脾气上来,像陈世乌那种,想要‘名流千古’,所以就使劲儿在雷区蹦跶。
  结果陈世乌活得好好的,还准备鼓动游健再来一封‘哈哈哈’的书信,好带去盛京气死皇太极。
  曹化淳几个呢,私底下要吗鞑子要吗健奴的称呼,偶尔称呼后金的皇太极为鞑子皇帝
  言语间的不屑,不用强调就流露出来。现在的情况就是,闲聊时一起鄙视后金。
  另外还谈论了一些国事。主要与辽东有关,还有安南郡、寮州郡、蒲甘郡三郡事宜。不知不觉间,游健交代三人处理的超大海鲜,全都处理得干干净净。
  据霍格二世·王所说,海鲜外形,并且能在星空遨游的虫族,除了内里柔软可食用外,它们的外壳坚硬,适合做武器。
  王者和肉包、最佳死党、贰神他们已经将超大龙虾的壳以及虾腿制作成了武器盔甲。
  特别是王者,他一个霸总世界的隔壁老王,居然搞冷兵器和盔甲,还防《圣斗士星失》里的十二星座圣斗士的盔甲和武器。还一个劲儿的在群里鬼哭狼嚎,喊着‘男人至死是少年’的憨话。
  群里唯二的女孩子都不想理会他,游健呢,暂时没有时间水群。他正在看资料,是范景文去了孟津治理黄河后送来京城的往任官员留下的治理黄河心得以及黄河100年来决口的次数。
  “水土流失,果然才是黄河难治理的缘故。”游健打了个哈欠,继续翻阅。
  “明年,六月初六。哎,希望来得及。”
  如果来不及,那游健也没有办法,游健虽有金手指,但真的达不到开天辟地的地步。只能事先预防,尽最大的努力阻止黄河决口于孟津。
  可惜有时候啊,有些事情真的人力无法避免。
  游健心中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哪怕提前了好几个月,游健依然觉得明年也就是崇祯5年,整个大明的气候,会让人更加难受。
  “不行。鼠疫必须是蒙古那边的。”游健咬牙切齿。“哪怕避免不了黄河决口,也要将鼠疫避免了。”
  游健记得清清楚楚,明末鼠疫首次爆发是在山西。具体原因,野史都写得不详细,但想来主要有几个点。
  第一气候,连续干旱,让整个山西地界儿的田野颗粒无收。
  第二黄河决口,黄河决口于孟津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两岸百姓流离失所,衣食无着的情况下,首先爆发的便是疫病。
  鼠疫其实只是一种而已,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疫指的是瘟疫,并不单单只是鼠疫。
  像天花、流感、霍乱、疟疾等疫病,都属于瘟疫。
  明末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甚至席卷全国的鼠疫,说来说去,都逃不了‘小冰川时代’降临的因素在。
  因为小冰川时代降临,整个世界的气候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七八月份下冰雹算什么。
  平地起旋风,导致人被卷走的事儿还发生了呢。别忘了郭允厚的孙女,大郭氏就因为这事儿,和未婚夫退亲,重新嫁了人。
  反正游健有信心,解决掉鼠疫。但是呢,却不敢保证,和谐掉鼠疫后,不会爆发其他的瘟疫。
  “嘉靖十五年,黄河泛滥,决口孟津,毁良田万亩。”
  “嘉靖十八年”
  “天启元年”
  游健丢了县志,神色越发凝重。
  “朕又想说脏话了。”游健哀怨无比。“来个神话大明不行嘛。为什么非要天灾大明呢。朕又不是穿入无限,在搞无限天灾求生。”
  游健的语调真的哀怨得不得了。没办法,不能怪游健哀怨,主要游健穿来这么几年,年年都有天灾人祸发生。
  再加上游健的思绪飘逸,总会不由自主的跑偏,哀怨是真哀怨,并且这时候的游健还在想,要怎么将天灾给解决了。
  真不能解决,那就想想怎么和谐鼠疫。
  “崇祯六年的事儿,现在才崇祯四年,来得及来得及。”游健捏了捏脖子,转而叫来人询问秦良玉去了山西陕西一带,剿了多少匪。
  恰好王承恩、曹化淳、骆养性几人将超大海鲜处理干净,就各人去了各人的工作地点,忙活各人该做的事儿。
  王承恩负责专门伺候皇帝,自然回了乾清宫。也是巧了,游健刚好叫人询问秦良玉剿匪的进度。
  王承恩:“秦将军能干,已然将山西陕西境内的匪寇剿灭得七七八八,不日便会班师回朝。”
  游健点头,没说满意,也没有说不满意。只是沉默,过了一会儿,游健开口道。
  “朕知道了,山西陕西那边,嗯,今年怕是恢复不了耕种。”
  王承恩道:“明年怕也难。”
  游健:“”
  “朕又想朝天竖中指了。”游健无奈至极的说。“老天爷真的太无理取闹,无情无义了。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打击!”
  王承恩:“万岁爷苦,奴婢是知道的,只是万岁爷,咱们不能没有苦吃就执意找苦头吃。”
  游健:“你这家伙,倒说教朕起来。”
  顿了顿,游健转而道。“朱由崧今儿在干什么?”
  “回禀万岁爷,世子殿下还在工部跟着郭大人做事儿。”王承恩回答道。
  “这样啊,那就让他继续学。”游健语气淡淡,仿佛只是随意问,随意说一样。
  “对了,朕的好皇叔,这几天没有招惹不该招惹的玩意儿吧。”
  王承恩笑了起来。
  “回禀万岁爷,好让万岁爷知晓,福王殿下无时无刻都在招惹不该招惹的玩意儿。哪怕福王殿下不主动招惹,该找他麻烦的家伙,还是会主动贴上来的。”
  “王小伴儿你说”游健来了兴致,就开始八卦道。“明明朕比皇叔年轻,又比皇叔聪明,更比皇叔英俊。怎么那些个玩意儿不接近朕,反而接近皇叔呢!”
  “哎呦,奴婢的万岁爷。你乃天子,怎么能跟福王殿下比。”王承恩笑着道。“再说了,王爷在宫中,可没有像福王殿下那边住在宫外。自然的,福王殿下更好接近一点”
  最主要的是,朱常洵的憨憨之名广为流传。
  大家认为憨憨更好接近一点,同理那些个不可言说的玩意儿,也是这样认为的。
  当初游健不也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所以才将朱常洵立在前面,给足了恩宠,让世人都知道游健对朱常洵这位皇叔,尊重异常。
  这就造成了一个错觉,让前扑后涌的玩意儿认定接近朱常洵,就可以接近游健
  于是乎,就产生了‘葫芦娃救爷爷’,一个玩意儿倒霉,接下来就有越来越多的玩意儿跟着倒霉。
  “抓住的无论交代与否,都处理掉。”游健冷酷的吩咐。“如果明确是后金/蒙古那边来的,就杀了直接‘送’回给后金/蒙古。”
  王承恩领命,表示知道了。
  游健想想,又说:“前段时间朱由崧那小子不是闹着要去天津卫,帮着巡视皇庄的情况嘛。告诉他,即日启程。至于回来的话,什么时候巡视完情况,就什么时候回来。”
 
 
第115章 Chapter 115黄河(2)……
  “好的万岁爷,世子殿下一定十分感动。”
  感不感动不知道,但一定敢动!
  游健勾唇一笑,倒是没有纠结,转而说起其他。
  说来也是好笑,游健心情不好的时候,跟王承恩说事情的时候,外头天气还好,游健心情好,和王承恩说话心情更好的时候,外头天气就发生变化了。
  不知道哪里跑来的乌鸦,在殿外头‘嘎嘎嘎’的叫唤。
  古代,乌鸦是吉祥鸟,被认为与太阳相关。其中三足金乌,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但并不代表游健就喜欢听它在外边‘嘎嘎嘎’的叫唤。
  “乌鸦嘴叫唤,心情不太美妙。”
  游健停止和王承恩的交谈,注意力放在了叫唤的乌鸦上面。
  他起身,往殿外走去,在殿门口的地方,停下脚步,往屋檐的位置看去。
  不止一只乌鸦,而是刚好10只,他们排排队的站着,一只接着一只嘎嘎的叫。
  哪怕注意到游健抬头在瞅着他们,依然不停地嘎嘎叫唤。
  “朕突然想起神话故事了。”
  游健双手背于后,神色莫名的道。“传说扶桑树栖息着10只金乌。看看他们,是不是挺像金乌的,刚好10只,不多不少”
  “万岁爷说得及是。”
  “你别说这样的话哄朕。”
  游健收回视线,倒是没有出声让人将乌鸦赶走。并且也没有在殿门口久站,就坐回了案桌旁。
  游健继续看有关治理黄河的书籍,王承恩则安排宫人准备糕点以及果脯。
  也是巧了,刚准备好,朱媺娖就带着兴子蹦蹦跳跳的跑来。
  “万岁爷安。”
  兴子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原话问好。
  “不必多礼。”
  游健微笑,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父皇。”朱媺娖笑眯眯的道。“媺嫱姐姐,最近大杀四方,将她那好继母折腾得奄奄一息。”
  “哦!”游健挺惊讶的。“朕记得朱媺嫱不是嫁人了,怎么海能折腾娘家。”
  “媺嫱姐姐嫁给了张指挥同知,自然有办法折腾继母。”
  张指挥同知说的便是张瑞川。朱媺嫱被张瑞川救下,游健还挺仁慈的给封了郡君。
  之后吧,游健也不知道两人怎么‘勾搭’上的。反正游健不是那种喜欢棒打鸳鸯的主儿,干脆利落的就赐婚,让张瑞川娶了朱媺嫱。
  只是张瑞川一直待在辽东,协助卢象升,根本就不能长回京城。所以嫁给张瑞川后,朱媺嫱在京城住半年,又在辽东住半年。
  夫妻俩的感情还算可以,就是朱媺嫱从来没有放弃过整治娘家,特别是收拾把她卖了的娘家。
  她那软弱无能的父亲,也不敢管,由着她折腾继母。
  朱媺嫱将继母折腾得奄奄一息什么的,游健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朱媺娖说,那他就听。
  “今儿媺娖怎么没有跟弟弟一起玩耍?”游健好奇的问。
  朱媺娖:“姐儿就要和姐儿一起玩,跟着哥儿一起玩,像什么话!”
  游健:“”
  “谁教你的。”游健不可思议的问。
  “就教养姑姑”朱媺娖不是很在意的回答。
  游健:“”
  “别什么乱七八糟都学。”游健没好气的道。“父皇知道你聪明,能听懂父皇的意思。所以媺娖,下次不要这样了。你再这样逗慈烺,把他逗成小哭包怎么办!”
  朱媺娖不是很在意的说:“女儿怎么知道该怎么办,女儿今年也才5岁。”
  游健:“5岁的大孩子了,怎么能欺负弟弟?”
  朱媺娖嘟起嘴巴。“兴子可没有说女儿这样,是在欺负臭弟弟。”
  兴子点头,抿嘴笑得十分含蓄。
  “就这样吧!”朱媺娖又道。“父皇有时候别操心,女儿知道该怎么和臭弟弟相处。”
  游健:“行,倒是朕的不是。以后啊,朕少管。”
  说‘少管’而不是‘不管’,代表游健没有想要处处管着,而是想要朱媺娖学会,如何跟弟弟相处。
  最好相爱,而不相杀。
  “父皇就是这样”
  朱媺娖故作老成的叹了一口气。“让女儿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游健:“”
  所以倒霉孩子,别以为朕没有听出来嫌弃。
  无语的游健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挥手让朱媺娖和兴子继续玩耍,而不是‘莫名其妙’的跑来打断思路。
  朱媺娖上一刻扮鬼脸,下一刻就带着兴子跑了。
  游健看着两人的背影,一时间都忘了自己该做什么了。
  “算了,朕懒得说。”
  游健话这样说,接下来却是:“媺娖喜欢豌豆黄,慈烺喜欢红豆糕,小厨房备着,等慈烺和媺娖想吃就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