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GL百合)——瑟嫣

时间:2024-12-25 14:21:20  作者:瑟嫣
  如今得知科尔沁部被突然流窜在大漠的匪寇灭了,布和当场怒气攻心,吐血昏迷。
  吴克善还好一点,但依然满脸泪痕,哀求皇太极一定要给科尔沁部报仇。
  对此皇太极是很震惊的。
  是真的没有想到,大明那边居然会如此的下作,居然派出锦衣卫假扮匪寇,将科尔沁部以及其他蒙古部给灭了。
  一时之间,皇太极都接受不了这点,整个人摇摇欲坠,却始终未能昏过去。
  这时候海兰珠开口了,泪眼朦胧,期期艾艾,还挺美的。
  “大汉,求你为科尔沁部做主。”海兰珠留着眼泪道。“阿嬷他们,就这样没了,明朝也太欺负人了。”
  皇太极:“朕要想想该如何出兵。”
  无疑,临近夏季,不是出兵的好时候。可海兰珠到底是让他一见钟情,巴巴娶回来的真爱,皇太极不好拒绝。何况大明那边的的确确欺人太甚。
  口口声声说大明欺人太甚,却不想想每回骚扰边关的时候,给边关带来了多大的危害。又有多少百姓被杀,被掠夺困在关外成为奴隶。
  现在就过分了?那历史上清军入关,搞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那不是更过分。
  既然你都将汉人视为猪狗,想杀就杀。那反过来大明杀,就过分了?
  双标狗,就该死。
  完全不知道被游健心目中就是’双标狗‘的皇太极柔声宽慰海兰珠,甚至后边不知道怎么回事,答应了海兰珠一定会出兵攻打大明,为被灭的科尔沁讨回公道。
  只是后金已经错过了先机。在张瑞川领着残余部队回来关内后,卢象升就知会各守将加强巡逻,并且早就上疏,将正式挂牌’大明兵工厂‘生产出来的火器,特别是射程远,可手持定点发射的火枪要了10万的数量。
  并且改良过后的大炮,共要了200架,将各个光卡的防御力量,算是武装到了牙齿。
  游健后世来的,有后世种花家特有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得知张瑞川居然孤军深入大漠,将科尔沁部以及其他蒙古部落给灭了,便在卢象升求火器的基础上,吩咐大明兵工厂的工匠们,加班加点的生产火枪
  不过本身大明兵工厂只是最初级的武器作坊,所以呢,每天制作的火器,数量并不是很多。10万把火枪,实际上已经是囤积一年多,才囤积出来的数量。
  不过10万把火枪,每个关卡一分,即便分不了多少,但是吧,能把守城的弓箭手都给武装到牙齿。
  于是乎,当后金气势汹汹的杀来,首选攻击山海关的时候,镇守山海关的总兵直接下令,让弓箭手手持火枪,将骑马扬刀好不威武雄壮的八旗兵给突突突射杀。
  有的火枪手(弓箭手)枪法并不准,没把人打中却把马儿打中,马儿吃痛倒地,连带着人摔下,被后面的骑兵践踏而亡。
  就这样,白热化的交战下,后金八旗兵寸步难行,皇太极并没有御驾亲征。
  带兵打仗的是多尔衮。
  看到战局一边倒的情况,多尔衮那张隽秀的脸蛋儿,全然都写满了难看。
  “冲,给我继续冲。”多尔衮咬牙道。“大明士兵使用的火铳,弹药终有尽时,到那时候,就是一举攻下山海关,长驱直入攻打大明的好机会。”
  左右亲卫沉默不言,却很听话的姜多尔衮的命令传达。
  多尔衮是正白旗的佐领,其实最先上场的,是正白旗包衣,他们纯粹就是炮灰,用来消耗敌人的武器。
 
 
第121章 Chapter 121战事(4)……
  可惜的是,守兵弹药充足,一轮子弹打完,第二轮接上。根本就没有给八旗兵喘息的机会,到最后多尔衮所管辖的正白旗,死伤殆尽,根本就没有战斗力,何况再次进攻。
  这下子多尔衮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而且根本就不能看。那种惨白,代表了受到很大的惊吓。
  想想也是,现在的多尔衮可年轻了,哪有历史上那般,睿智聪慧骁勇善战。
  多尔衮才刚刚崭露头角,好向他的皇兄证明自己,结果初战就翻了车。
  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想立功的问题了,而是死伤如此大,他该怎么跟身为大汉的皇兄交代。
  亲卫们同样面无血色,甚至已经有了劝解多尔衮撤退的心思。
  只是还没有开口,就肉眼可见危险到来,眼睁睁的被强弓弩射了个透心凉。
  正站在墙头观看战局的毛文龙,不甚满意的撇撇嘴。
  “果然,强弓弩的射程,只能达到这种程度,要是威力再强一点,已经将那谁谁谁给射杀了。”
  “回禀大人,那谁谁谁,好像叫多尔衮,是鞑子皇帝的异母弟弟。”
  “哟,还大小是个王爷。”毛文龙转而询问起其他人。“活捉他,老子在万岁爷面前,也算将功补过了。”
  亲卫赶紧道:“瞧将军说的话。那孔有德生有反骨,背祖的玩意儿,关将军什么事。将军即便再怎么英明神武,也不知道孔有德是这种背德的玩意儿。”
  “你说的对。”毛文龙哼了一声。“孔有德既然有心当叛徒。老子粗人一个,能察觉出来那就奇怪了。”
  “倒是卢大人,是位厉害的人物。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孔有德心有反意。就连一贯和孔有德交好的尚可喜、耿仲明,也暗中和后金的探子联络。听在张指挥使手底下做事儿的锦衣卫说,从尚可喜、耿仲明家中抄出不少的金银。”
  毛文龙瞄了一眼亲卫,哼笑起来。
  “你倒是了解得清楚。下回锦衣卫出动抄家,你可以跟着去涨涨见识。”
  “那敢情好。”手下嘿嘿道谢,看来是早就想跟着锦衣卫一块儿行动了。
  毛文龙懒得理会,再次拿起强弓弩,企图射杀多尔衮。
  多尔衮也是贪生怕死之辈,毛文龙第一次瞄准却将护卫他的亲卫射杀,第二次拉起弓弩,结果没找到人。多尔衮已经被亲卫架着,远离战场至少500米开外。
  毛文龙:“”
  “呸!”毛文龙骂骂咧咧。“怂货。”
  被骂怂货的多尔衮在亲卫的怀中拼命挣扎。
  “放开本贝勒。”
  多尔衮拼命挣扎,就是挣脱不开,感觉就像做戏的挣扎。反正到最后,后金方面撤军,多尔衮和亲卫已经提前好几步跑了。
  “穷寇莫追?”毛文龙转而询问镇守山海关的总兵。
  “穷寇莫追。”山海关总兵回答道。
  “我带兵追追。”这么说着毛文龙果断丢下山海关总兵,领着一路人马手持火枪,另外还带着长柄砍刀,气势汹汹的杀向逃走的后金八旗兵。
  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诚然是吹嘘八旗兵战斗力强悍,但是呢,侧面上来讲,因为人少才会这样说。
  如果人多,哪里会吹嘘什么’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名气。如果像大明那样,一处卫所动不动就数万甚至十来万的军户,早就猛烈攻打大明,而不是吹嘘战斗力强悍的同时,还实施反间计,打了十几年,都没能真正意义上打败大明。
  不过有一说一,大明末期军队的战斗力,呈现两个极端。要吗战斗力强悍,能和后金八旗兵以及起义军周旋,要吗拉胯,敌人一来就闻风逃跑,连战斗的勇气都没有。
  后金的八旗兵人少是少了点,但少点有容易齐心的优点。
  不像大明
  emmm,现在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还好,毕竟不计成本的开发研制火器,游健很有一段时间,都在为钱的事情发愁。
  甚至都打算开展全国范围的搜查商贾有没有通敌卖国的可能性。
  幸好没有做,不然只怕心中有鬼的商贾,会开始大规模的叛逃。就像后世,大毛和二毛干架,大毛、二毛家的有钱人,都连夜坐飞机往鹰国跑一样的道理。
  并不是说商贾留在大明就有好处,而是游健不想让商贾的东西便宜后金。
  挣大明百姓赚大明百姓的,最后TM的将从大明百姓身上赚的,都送给了大明的敌人。
  一想到这个,游健就恶心。
  但要想游健就此放过,那更是不可能。所以呢,游健想的办法就是徐徐图之,一波杀了隔段时间再杀另外一波,反正就一个意思,不可放过一个,只不过是慢杀还是快杀的区别而已。
  如今呢,效果还是有的,反正在辽东战役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游健搞了一波大的。
  游健抄了几位大臣的家,罪名就是与后金暗中有勾结。以叛国罪论处。
  一时间,朝廷的气氛十分的紧张。
  孙承宗从山西回来,孙传庭则继续待在陕西,领兵从陕西转悠到山西,在从山西转悠到陕西,务必将山西陕西两地儿的匪寇,都杀得干干净净。
  如今孙承宗已经回京续职,继续担任内阁首辅的职位。
  而孙承宗一回来,就把六部几乎骂了个遍。唯一工部没怎么挨骂,却也因为工部人家是搞工程的。
  挨骂最凶的,则是户部和军部。
  对于孙承宗的凶悍,游健直接拍起巴巴掌。
  “孙爱卿骂得在理。朕因为户部拖三拉四的行为,已经生了好几回闷气了。”
  游健开口道。“朕没有打过仗,都知晓两军交战,粮草先行的道理。朕总不可能让大明将士为大明卖命,却连基本的保障都做不到吧。可偏偏,朕的户部大臣们哦,明明知晓’知晓两军交战,粮草先行‘的道理,偏偏在与军部统筹粮草的时候,反反复复的确定。想干嘛?朕现在当着孙爱卿的面儿,再次问你们,你们究竟想要干嘛。”
  被骂得狗血淋头的户部官员懦懦不敢言。
  游健早就气过了,现在嘛,不生气,真的不生气,唯一生气的点,大概也就是户部做事情磨磨蹭蹭的老登儿有点多。
  在他的霸权主义下,现在中枢朝廷的官员,未必敢私通后金,只不过人嘛上了年龄,做事情就有点儿拖拖拉拉。
  游健承认自己的脾气,估计也挺坏的,所以户部官员再三确认,唯恐出错。
  深知这一点,游健骂过就算了,多的比如说罢免官员,多事之秋,尽量不会这样做。
  这回当着孙爱卿的面儿再骂一通,也是让户部官员们知趣一点,再有下次的话,不止会挨双份儿骂,还会被推出午门斩首,然后家产全部洗白白。
  还好,被’调教‘那么多次,中枢朝廷的官员还算知情识趣。于是乎,骂了一通的孙承宗很欣慰的又说起辽东战局。
  “万岁爷有眼光,卢象升虽说年轻,却很有本事儿。在他的领导下,打得后金八旗兵节节败退。又有毛文龙乘胜追击,将八旗兵撵得犹如丧家犬。”
  游健:“后金跗骨之蛆,若能乘胜追击将后金给灭了,朕定然跪拜太庙,告之列祖列宗好消息。”
  “大明这几年天灾不断,万岁爷采取修生养息的办法,让大明稳定。关外大漠,同样天灾不断。且关外人烟稀少,大多数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
  顿了顿,孙承宗又道。“往年每逢秋高气爽时节,关外的游牧民族,便会骚扰边关,究其原因,还是关外气候恶劣,游牧民族又不善于耕种。因此每逢秋收时节,关外的游牧民族就南下打草谷。”
  游健连连点头,表示孙承宗说的在理。这不就是后世经常说的转嫁风险嘛。
  就和鹰国为了贩卖武器,所以出兵攻打阿F汗是一个道理。
  为了让自己人活得更好,关外游牧民族选择将生存的险恶转嫁给大明,完全没有问题。
  当然大明反击,将关外游牧民族尽数斩杀,也完全没有问题。
  反正就是兔子、狼、猎手的因果关系,不想当被饿狼惦记的兔子,那就必须先下手为强。
  “粮草事宜,万岁爷得时时督促。”孙承宗再次开口道。“不能辽东方面开口要,中枢朝廷这边才开始筹备。这样一去二回,得耽误多少功夫。”
  游健:“朕也是这个意思。”
  想想,游健又道。“朕的意思是,按周调拨粮草而不是按月。”
  孙承宗听闻这话,沉思片刻。
  这时候来宗道说:“万岁爷如此,*会不会过于劳烦运粮官。”
  游健斜眼瞄他。
  “你要不要仔细想想你说的什么话?”游健冷哼。“劳烦,什么劳烦?难道运粮官不是大明人?没有领朕给的俸禄,为大明做事儿?”
  “既然身为大明人,又领了朕给俸禄为官,那就该心有大明,处处为大明百姓着想。”
  “辽东将士们,为了守卫边关和鞑子交战,运粮官多做事情,也是可以的,现在你居然跟朕说,会过于劳烦运粮官。来卿啊,你是官员,该想的是怎么为大明效忠,而不是专注一些旁枝末节。平日里无事倒还好。一旦非常时刻,还这样,那就很难不让人朕怀疑,你是特意来逗朕发笑的。”
  来宗道:“万岁爷恕罪,微臣下次谨记,不会再犯。”
  “那行。”
  游健示意太监将手中奉着的茶水递给他。
  “接着议事。”
  游健没有再开口,而是端着茶盏,慢悠悠的喝着茶水。
  金銮殿顿时吵吵闹闹。孙承宗也没有多言,只静看其余大臣的讨论。
  没一会儿,讨论结束,文武百官便开始有次序的畅所欲言。说的都与辽东战局有关,并且还讨论要不要现在就给辽东官员论功行赏。
  自然要的。
  这其实根本不需要详细讨论。结果拿出来详细讨论。
  讨论就讨论吧,反正游健不发表看法,等讨论完,再一锤定音。
  “就这样子。”游健开始吩咐。“由孙爱卿负责,诸位爱卿接下来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那么就找孙爱卿谈。”
  顿了顿,游健又开口强调一点:“朕不想过问过程,朕只需要结果。”
  文武百官暂且不言,接下来没什么好说的,就宣布退朝。退朝之后,孙承宗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和其他内阁成员,跟游健一起,猜测后金这回来势汹汹攻打大明的原因所在。
 
 
第122章 Chapter 122战事(5)……
  原因?
  嗯,可以用’英雄难过美人关‘来形容后金这次出兵,完全可以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