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进游戏的种田日常(穿越重生)——明月玉麒麟

时间:2025-01-02 10:08:57  作者:明月玉麒麟
  
  “不等了。”
  
  或许,与他,与他们,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千斤运扬长而去,离开了长宁镇。
  
  离开城门的那一刻,后面的城楼上传来一阵告别的呼唤。
  
  “宋老板!有空就回来瞧瞧!”
  
  “有空就回来啊——”
  
  是乡里街坊的呼唤。
  
  路途遥远,好在千斤运又快又稳。
  
  这一路上,并没有往日里的欢声笑语。
  
  因为他们大哥好像有些受挫,一路上都不怎么说话,兴致不佳的样子。
  
  “真是的,亏我以前还觉得他是个汉子。”宋二嘀咕着,“结果他一声不吭的就走了,连封信也没留下。”
  
  一旁的宋母连忙查看大儿子的神情,用手肘戳了戳小儿子。
  
  “少说些,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宋二抬眸偷瞄了一眼对面坐着的大哥,识趣地闭了嘴。
  
  沿途风景甚佳,尤其是越靠近南方,越靠近平江,风景就越是美羡。
  
  不到七天,千斤运就驶入了平江。
  
  初到平江,风尘仆仆。
  
  宋柳在酒楼简单梳洗,就带着一个包裹匆匆出门。
  
  他此次来到平江,临走前单少爷托他将这个包裹送到古方路的徐府。
  
  说是自己十分交好的挚友。
  
  宋柳不敢多耽误,随意拦下一辆板车,就去了古方路。
  
  其实自己跟单少爷相处下来,对他还是有一些印象的。所以觉得他的挚友应该跟他一样,是一个纨绔子弟,总之没想到竟然是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气度不凡的读书人。
  
  “见过徐先生,在下宋柳。”
  
  徐临有礼有度,举手投足中都不失风雅。
  
  “宋兄不必多礼,落座即可。”
  
  宋柳将自己带来的包裹递给徐临,说:“这是单少爷托我带与你的,还有一封信。”
  
  说着,将随身携带的信件递了上去。
  
  徐临先打开了信封,简单查阅。
  
  “单兄说让我多多照料你,看来你们关系不错。”
  
  “哈哈,其实就是在下会点厨艺,幸得单少爷青睐。”
  
  “宋兄不必自谦。”
  
  徐临说着,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少年。
  
  面相端正,容貌甚佳。
  
  难得,难得。
  
  “若是宋兄今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我府上。千万不要客气。”徐临嘴角带笑,道。
  
  宋柳还真就思索了起来。
  
  眼前这人他在了解平江的时候,听说过不少关于他的事迹。
  
  白鹿洞书院,南方三洲的第一学府。而这位先生,正是这书院有名的教书先生,都说这徐先生学富五车,教学精细。带出来的学生十个有八个考上国子监,剩下两个则是去了应天府书院。
  
  不说把自己的老三小幺塞进白鹿洞书院,就算是有幸旁听两节这“平江第一先生”的课,也算肚子里有墨水了。
  
  少年似乎终于敲定了什么,一脸真挚地道:“在下真有一事。”
  
  “哦?尽管说来。”
  
  “您,能不能让我家弟弟妹妹听您的两节课。”宋柳开门见山,而后又道:“一节也成,就是想叫您给他们启蒙一下,毕竟第一先生的名头在这摆着。还望先生不要怪我唐突。”
  
  这少年,还是一个少见的豁达明镜之人。徐临心下衡量,点头作应。
  
  “好,等你安定下来,就领着令弟令妹到白鹿洞书院听学。”
  
  宋柳立马展颜,起身作揖。
  
  “多谢先生!您可真是济弱扶倾,博施济众——”
  
  “诶,拍马屁的话就不必了。”
  
  徐临被他逗得发笑,连忙拦下。
  
  ……
  
  次日,一家子出门看宅子。
  
  跟着牙人走了两三家,要么就是小太,要么就是太大。好不容易有个大小合适的,价格却犹如天价,并且身在闹市。
  
  “只剩下古方路的一家宅院了。”牙人领着几人走进古方路。
  
  古方路位置有些偏远,远离街市酒楼,周遭大多是一些文玩字画和小型书院。
  
  相对安静和疏远,价格也会实惠一些。
  
  这最后一座宅子还真不错,大小合适,有大小两个厨房,分前后两个院落。
  
  前面的院子还带有园景,十分精美。
  
  “阿柳,这个宅子真不错。”
  
  “我也觉得,还带了一个书房!里面有好多书卷!”宋二接过话头,问一旁的牙人。“这些书卷原房主还要吗?”
  
  “不要了,你们可以随意处置。”
  
  “这么好!”
  
  宋柳也觉得不错,宅子整体的风格是十足的微派建筑——粉墙黛瓦。
  
  宋代柳永诗云:“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宋柳感觉诗词中的景象近在眼前。
  
  关键是,他方才跟着牙人进来的时候,发现徐临的府邸就在隔壁。这不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到时候多带着老三小幺去串门,发展一下邻里关系,时不时就能让第一先生给他们启蒙一下。
  
  “成,我们就定这里。”
  
  “您还真是有眼光,这间是我近期收来最好的了!”
  
  牙人高兴地介绍,不忘对宋柳一顿溜须拍马。
  
  宋柳的神经却突然紧绷起来,不知为何他这两日经常这样。
  
  总感觉自己被人盯着,那个人躲在暗处,阴魂不散。
  
  路途中是,到平江也是,现在亦是。
  
  买下院落,宋柳自行回酒楼退房,还有押金没有退回来。
  
  “您拿好。”掌柜的打完算盘,从抽屉里取出相应的银两,递给宋柳。
  
  宋柳拿着钱就准备离开,却听到了一声熟悉的声音。
  
  那男人的语气带着天生的优越感,还有些少年的稚嫩。
  
  宋柳闻声望去,就看见那两个玄衣镖师坐在远处的座位上。
  
  在他看向那边的同时,祁言山敏锐的察觉,对上了他的视线。
  
  靠!阴魂不散!
  
  第23章 走街串巷
  
  购置宅邸,花了不少银两。以至于宋柳购置铺面的银两有些拮据。
  
  还是那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之前在长宁镇的时候,因为地理位置以及路途,物流运输一直比较受限。现如今,平江位置全州中央位置,并且周围有三十八条大路,四通八达。
  
  是最适合发展运输的地方。
  
  这也是宋柳为什么选择举家迁移到此地的原因之一。
  
  但是,宋柳对于平江的了解并不深刻。
  
  早上刚见明,宋柳就起来了。
  
  不只是不是生物钟养成了,还是自己年纪大一些了。他这几日都没有赖过床,基本上天亮就醒了,再也睡不着。
  
  “老二,你怎么才起来?”
  
  宋柳从外面买了早食回来,已经在周围的街道溜达了一圈。
  
  他弟弟宋阳刚起来,看起来灰头土脸的,没有晨洗。
  
  “大哥,你怎么又起这么早?”
  
  宋二打了个哈欠,看起来还没脱离睡意。
  
  “娘还没起来吗?”宋柳将早食放下,问。
  
  “娘给老三小幺洗脸呢。”
  
  “你怎么不洗洗你的脸,还有你这个脑袋几天没洗了?”宋柳嫌弃地看了他一眼,“这么大了,也不收拾收拾自己。”
  
  “哥,你变了。”宋二撅了撅嘴。
  
  宋柳没听懂他什么意思,只是道:“叫娘趁热吃。吃完饭你们去周围的街道转一转,买些日常用品回来。”
  
  说着,他从腰间取下钱袋递给宋二。
  
  “这里面是咱们这半年日常生计的钱,你拿好了。”
  
  “大哥,钱不都是你管吗?”宋二有些犹豫,觉得这笔钱有些压手。
  
  宋柳瞥他一眼。“学着管管家,今年就该成年了。”
  
  “你不是还想早点娶媳妇吗?”
  
  “我早点娶媳妇,让媳妇帮我管。”
  
  宋柳轻笑了一声。
  
  “那你把钱给娘,让娘带着你去市集。”
  
  “大哥不去吗?”
  
  “我去看看铺面,今天不回来吃。”宋柳摆摆手,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出去了门。
  
  平江的气候十分温和,还没到春天的尾巴,就有一些见热了。
  
  城中有不少的树木花草,有些建筑的缝隙里都能开出野花来。看起来生机勃勃。
  
  平江花多树多,水也多。
  
  三条街一条小河,五条街一池湖。
  
  水土养人,这里的人都生得红光满面。不知是不是方言的原因,平江人说起话来都温温柔柔的,路上拌嘴的妇人骂起街来都不甚而之。
  
  宋柳走到最热闹的五味十字街,坐在街口的五味茶摊点了一壶散茶。
  
  散茶味涩苦,茶香甚微。
  
  他本身被家里人矫养长大,口腹之欲很强。谁曾想,这几年早就习惯了人人喝得起的散茶。
  
  “今天有定胜糕,客官来一碟尝尝鲜吗?”
  
  “好。”
  
  宋柳应了一声,看向对面的杂摊。
  
  那个也不算是摊子,就是在空闲铺子的门口台阶上摆了一些话本杂谈还有一些小玩意。摊主还是一个乞丐,身上的衣物破旧,但是还算干净。
  
  “我,你没听过吗?平江百晓生——”乞丐对停驻在摊前的过路人说,声音拖得老长。
  
  嗓门不算小,吸引了不少人。
  
  “有什么事都能问我,只需要三文钱!”说着,他抖开手中的纸张,那是一张地图。
  
  “瞅瞅,平江的地图,大到周边乡镇,小到巷子走向——”
  
  周边没什么人理他,只有一些好奇的外来客在一旁听他吹牛。
  
  宋柳的茶见了底,定胜糕只吃了一块。
  
  “帮我将这些包起来吧。”
  
  他拍拍手,缓缓走到对面的摊子前。
  
  “老板,这张地图多少钱?我买了——”
  
  周围看客打量起他,有些好心人还凑过来提醒他别被乞丐骗了。
  
  宋柳只是微微莞尔,看向那乞丐。
  
  这人虽然乞丐装扮,但是面颊并无凹陷且饱满,不像是忍饥挨饿之人。身体健壮,甚至底盘不错,看起来像是有组织有帮派的江湖之人。
  
  “这位小哥好眼光!”
  
  “这张平江地图不要888,不要88,只要8文。”百晓生将地图卷起来,递给宋柳。“童叟无欺!”
  
  宋柳点出八文钱,掷到他摊子上的碗里。
  
  “小哥帮我开张,我额外送你一本县记。”他俯身轻声,不动声色地将一本册子塞进宋柳的手里。
  
  宋柳毫不客气,收下了。
  
  少年翻动着那本县记,走街串巷。
  
  平江除了一些闲散不定的小市集以外,只有两个固定且占地很大的市集。
  
  春晓市和百花市。
  
  其中,百花市有“寸土寸金”之誉。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