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古代架空)——山间柳

时间:2025-01-05 08:09:50  作者:山间柳
  沈淮之真没想到林樾会信,但还是顺着林樾的话把灯吹了,时候不早,今天又忙了一天,确实得睡了。
  翌日一早,天刚亮,沈凌之和方新觉一家便回来了,在家里吃过早饭,沈家一行人便动身去了祠堂,今天开祠堂的阵仗比当年沈淮之考中秀才那天大多了,不仅全村人都来了,外嫁的哥儿,姑娘也回来了,还有些其他村人来看热闹的。
  一早上祠堂外的爆竹就没停过,除了两封是昨儿宋寻春买的,剩下的都是村里人自发买的。
  拜过祖先,中午便是沈家的宴席,掌勺的大厨手艺一如既往的好,再加上沈家给的银钱多,做的是六荤两素,每个碗都装得满满当当的,因来的人多,沈家都坐不下,还在隔壁沈芳林家摆了几桌。
  宴席过后,沈淮之和林樾回了一趟林家,又特意去拜过老高秀才,老高秀才能坚持这些年已经是奇迹了,但因年岁高,已经有些不大认人了。
  沈淮之和他说了好久的话,老高秀才才想起来他,“是淮之啊,淮之来了,淮之是举人了,好,好啊。”
  这说了这一句话,老高秀才又睡过去了,沈淮之瞳孔放大,下一瞬就要扑上去,被他师兄拦住了。
  “放心吧,爹他没事,就是精神不济,经常说着话就睡过去了。”
  沈淮之这才放下心,跟着高师兄出去了。
  等办完村里的事儿,夫夫二人就动身去了县衙,上回来,县太爷只见了沈淮之一人,今天,县令夫妇设宴招待两位举人极其家眷,席间佳肴美酒,热闹非凡。
  屈坚白一见沈淮之就过来和他拥抱了一下,“沈兄,没想到再见是在这里,崔兄定然也中了,我们三人又能同行了。”
  沈淮之笑着恭喜他,“屈兄说的是,恭喜屈兄此次中举。”
  屈坚白摆了摆手,“侥幸,侥幸啊,虽然没有名落孙山,但我就是“孙山”,实在是上天眷顾。”
  “无论名次如何,总归都是屈举人了,合该高兴才是。”
  “这倒是,等过两天回了府城,咱们再约,崔兄肯定在等咱们了。”
 
 
第171章 
  宴席结束后, 县令夫人极力挽留,林樾夫夫和徐云夫夫都留宿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才准备离开。
  县令大人十分周到地安排了差役, 护送两位举人及其家眷回家,还提前把今年的俸禄一并发了, 一共两百石粮食,装了好几辆车, 其中一百五十石谷子, 足够一家四口一年到头顿顿白米饭了, 甚至还能剩不少,五十石麦子是特意为点心铺准备的, 也能用上许久了。
  田义镇和四方镇是反方向, 两方人马便在县城门口分别了, 沈淮之拱了拱手, “屈兄,府城再见。”
  屈坚白同样回礼, “九月下旬, 府城见。”
  他俩道别都板板正正的, 林樾和徐云已经拉上手了, “云哥,我们应该九月下旬去府城,到时候给你们带点心,前两天新做了柿子酥, 你们肯定喜欢。”
  徐云抿着唇笑,“那我们就等着啦,我没有这个手艺,不过家里种了不少果子, 梨子,柿子,石榴都有,到时候给你送几筐去。”
  “好啊,那到时候炖梨汤喝,秋天喝那个最好了。”
  要是平时,两人凑在一块儿,再加上何嫱,他们仨能聊一下午,但今天急着回家,只略说了几句便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了。
  两方的差役赶着车把他们送回家,在村口还引起了一阵围观,这可是县衙里的官员,每年收税见着都心惊胆战的,没想到现在差役当上车夫了,临水村人瞬间自豪了,这可是他们村的举人。
  “淮之,樾哥儿,你们这是刚才县城回来吗?”
  林樾笑着点头,“姑姑,正是呢,姑姑这是要去田里吗?”
  沈芳林扛着一把锄头,“可不是嘛,你们大伯和堂哥一早就过去了,我给他们送饭去。”
  “对了,时候不早了,你们快回家去吧,你娘一大早就开始做饭了,我出来的时候还闻着你家饭香味了呢。”
  “欸,姑姑,那我们就先回了,晚上得空来家里坐。”
  家里宋寻春果然已经做好饭了,今天特意多做了些,原本是想着沈凌之他们可能会回来,但饭点了还没见人,估计得晚上了,多做的饭菜正好能招待客人。
  吃过午饭,几位差役临走前,林樾按惯例送了喜钱,最近送出去的喜钱实在不少,家里预备的荷包都没了,只能用红纸包了,封口处是沈淮之写的吉利话,看着也很喜庆。
  送走了人,宋寻春才得空细看他们带回来的粮食,装满粮食的麻袋整整齐齐地摞起来,屋子都快装满了,作为一个土里刨食的农家人,再没有比看到粮食还让人高兴的了。
  得知是沈淮之的年俸后,宋寻春乐得合不拢嘴,“每年都有吗?这么多粮食,咱家所有的田地都拿来种稻子都收不了这么多,真好,咱家也算吃喝不愁了。”
  林樾坐在院子里喝茶,闻言笑道:“娘,这下放心了吧,之前让你蒸米饭你还不舍得。”
  林樾和沈淮之在府城,一年下来还是米面吃得多,沈正初一个月能送两三回去,他们都吃不完,回来才发现沈正初夫妇俩吃稻米还没有杂粮多,家里的粮食堆了几柜子,就是舍不得吃,还等着年节里送去镇上卖了换些银钱给他们送去。
  宋寻春的手一直没从麻袋上拿下来,闻言只是扭头,“你这孩子,都和你说了我俩不是天天吃杂粮,怎么就是不信,家里剩的那些谷子是今年多买了几亩田,收成好才剩下的。”
  林樾可不信这话,单看家里的鸡,他们走的时候有十五只,过年吃了两只,他有孕后陆续送去了四只,但现在家里还有九只,可见夫妇俩年后就没吃过,不仅如此,鸡蛋也攒了好几篮子,这要是平时有吃,肯定攒不了这么多,米面也是如此。
  “娘,你就哄我吧,今年我们虽然没在家,但爹也是和我们说过的,就买了五亩田,三亩地,哪收得了那么多。”
  这几年不说风调雨顺,也没什么大灾大难,好好侍候田地里的庄稼,一年下来也能勉强养活一家子,所以临水村人卖田地的不多,今年整个村子就卖了这八亩田地,全都被沈家买回来了,今年还交了税的,现在好了,明年就不用交了,宋寻春真是越想越高兴。
  “咱家现在能免两百亩田地的税,是不是得再买些田呀?”
  沈淮之点点头,“娘,我和小樾都是这个打算,等明天我和爹一起去广叔家,让他帮忙问问,最好买村里人的,再远就不方便了,要是实在买不到,就买些荒地,正好家里现在不缺招工的钱,你和爹也能歇歇。”
  宋寻春不爱听这话,“我和你爹现在还干得动,哪里就全要招工了,就算现在手里不缺钱,但你们在府城花钱的地方多,也得多攒些我们才放心。”
  林樾伸手摸了下自己的肚子,一脸诚恳,“娘,你和爹年纪都不小了,田地里的农活又重,就听我们的吧,你俩要是闲不住,种些菜也好啊,而且我现在怀孕了,到时候还得你和爹帮我们带孩子呢,要是累垮了可怎么办?”
  “而且咱们家现在是村里日子过得最好的了,一年到头多招些短工,咱们村里的人就不用去镇上寻活计了,在村里就能多赚些钱,一举两得了。”
  宋寻春说不过他,但也没一口答应,只是道:“知道了知道了,晚上我就和你们爹商量,干不动的时候肯定招。”
  当晚,沈凌之夫夫也回来了,一家人吃过晚饭,就在灶房里商量这事儿,沈淮之连纸笔都拿出来了,他名下的田地,户下人家这些他都想尽快处理好,免得到时候去府城还牵挂这事儿。
  林樾顺手给他研了磨,沈淮之就动笔了,他和林樾之前已经商议过几次,现在直接写出来就是,“爹,娘,奶奶那里我们每个月送粮食过去,田地就暂时不管了。”
  “咱们家现在有四十二亩田地,给出去的份额是十六亩,总共五十八亩,再买一百多亩估计难了,暂定买十八亩,剩下的那些田我想着把岳父岳母家的挂靠过来,他们一共二十五亩,再买一些凑够三十亩,小叔叔家再分七亩,村里的祭田加七亩,一共是一百二十亩。”
  “剩下的八十亩看村里有没有想挂靠过来的,按佃户算,每年收的田租取税收的一半,每年再来咱家做十日工,这个具体明天广叔问过再商量。”
  “至于户下人家,方伯父家算一个,镇上的商户再选三户,剩下的日后再慢慢添。”
  这三户人家沈淮之和林樾也定下来了,就杨,王,刘三家,以杨家为主。
  沈正初和宋寻春听了个大概,都点头答应了。
  大舅哥中了举人,方新觉也很高兴,他们一家还庆祝过,但这会儿他真的有些惊讶,这便宜占大了,“沈哥,这事儿不用再商量商量吗?”
  沈淮之搁下毛笔,抬眸看他,“凌之是我弟弟,这是我这个当哥的该做的,你们夫夫俩好好的就行,别的不必管。”
  虽然没明说,但方新觉意外地听懂了他这个大舅哥的意思,他和凌之好好的这事儿就能成,要是有朝一日他和凌之和离了,那这种好事儿就没了。
  方新觉真心觉得他大舅哥是个好人,他和凌之那么恩爱,要不是凌之忙不过来,他爹娘连铺子都想交给他了,家里的银钱也是凌之手里,他可是连私房钱都不藏的人,这不是妥妥的嘛。
  “沈哥,你们放心吧,我都记住了。”
  一家人商量完天都黑透了,各自洗漱完就回屋歇下,翌日一早,沈凌之夫夫吃过早饭就准备走了,“爹,娘,我们就先回去了,下午再过来。”
  下午不止他俩,方新觉父母肯定也是要过来的,变成举人户下的人家,他们也是有文书要签的。
  宋寻春把他俩送出了门,“这两天家里忙,我都没去铺子,还忙得过来吗?”
  沈凌之点点头,“娘,你就放心在家吧,之前找的那个伙计已经上手了,忙得过来。”
  他俩走后,沈淮之和沈正初也出门了。
  临水村的祭田只有两亩,在沈淮之中秀才后就免了田税,听到沈淮之要再加,沈广初真是又喜又忧,犹豫了良久,他才开口道:“买,我今天就去和几个族老商量,全村凑钱再买几亩田,祭田的产出除了每年祭祖,修缮祠堂,补贴读书儿郎的,再加上补贴孤寡老人和孤儿的,争取让咱们临水村再没有人饿死。”
  沈淮之点点头,回道:“广叔,祭田我们家单独出钱买三亩,村里买四亩即可,只是这产出,还望广叔一定要用到实处。”
  沈广初当即一拍胸脯,“淮之,广叔给你保证,绝对做到,让村里的族老监督着,年底就给村人汇报一次。”
  “你们家还要再买田吧,这事儿交给我了,我下午就去打听,除了咱们村的,还有榆水村和清溪村这两个离咱们近的我也去打听打听,争取年前买到。”
  沈淮之拱手谢过,又商量了些细节,就起身起来了。
  下午,林樾夫夫俩赶着牛车回了林家,车上还有十多袋谷子,未免他们不收,夫夫俩一商量,就把这当做是提前送的年礼了。
  他俩到的不巧,林樾开了门,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我爹娘不会下地去了吧?怎么门都锁上了。”
  “应该是,我先把东西卸下来,你坐着歇会儿。”沈淮之扶着林樾坐下,就挽起袖子卸粮食去了。
  林樾帮不上忙,晃悠到灶房里倒了水出来,就坐在院子里等沈淮之忙完,“你慢些,可别闪着腰啊。”
  沈淮之搬的好好的,听到这话愣是踉跄了一下,差点没摔了。
 
 
第172章 
  林樾睫毛颤了颤, 眼珠子提溜转了个圈,再一看沈淮之欲言又止的表情,顿时有些心虚, 他真的只是想提醒一下而已,毕竟那个麻袋好几十斤重呢, 谁能想到就乌鸦嘴了。
  林樾立马起身往前快走了两步,“没事吧?不会真闪着了吧?”
  沈淮之看他走那么快心惊肉跳的, 院子里虽然平坦, 但平地摔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儿, 尤其林樾现在还怀着孕,不像之前那么方便, 可别再摔了。
  偏他肩上还扛着麻袋, 身上又全是灰尘, 只得立马开口道:“没闪着, 你慢些走,这边灰尘大, 别过来了, 等会儿爹娘应该就回来了。”
  林樾越发心虚了, 眼神一直没离开沈淮之的腰, 该不会是闪了不好意思说吧?沈淮之都扛着麻袋进屋又出来了,林樾的视线还一直跟随着他的腰腹。
  一时之间沈淮之耳朵根儿都红了,自从林樾怀孕后,夫夫之间再没有那事儿, 沈淮之这会儿实在有些受不住林樾的眼神,要不是手上不干净,他差点要直接上前捂住自家夫郎的眼睛了。
  未免出问题,沈淮之开口问道:“还有水吗?我想喝一口。”
  林樾瞬间站直, 眼睛亮晶晶的,“有,我现在去给你倒。”
  总算走了。
  没有林樾添乱,沈淮之扛麻袋的动作都快了不少,林樾倒完水出来,他都来回三趟了。
  不多时,林远和周问兰夫妇便扛着锄头回来了。
  今年耕地是借的沈正初家里的牛,已经耕的七七八八了,就剩下边角的地方得重新挖一挖,今日得闲便想着下地,刚挖没一个时辰呢,就遇着村里人说是林樾夫夫俩回来了,周问兰立马收了锄头就催林远赶紧回家来。
  一进家门,周问兰就看见沈淮之在扛麻袋,林樾像个小尾巴似的跟着,周问兰顿了一下,才想起来问:“这是扛的什么?怎么过来也不提前和我们说一声,家里冷锅冷灶的,连口热水都没有。”
  林樾头一抬,“想回就回来了嘛,又不是走亲戚,没有热水我自己就烧了。”
  周问兰横了他一眼,“就你有理,娘这不是想着你怀孕了,不能劳累,也不能喝生水嘛。”
  林樾嘿嘿一笑,上前挽住了周问兰的胳膊,“娘,没几天我们就要去府城了,现在得空就想来看看你们,再在家里住一晚。”
  “好,住几晚都好。”林樾算得上是榆水村出嫁的哥儿回来得最频繁的了,但周问兰还是一直记挂着,尤其之前去府城,那样大的地方,淮之还要读书,林樾一个小哥儿都不知道怎么支撑下来的,周问兰每次想起都会担心得睡不着觉,好在如今是苦尽甘来了。
  “对了,淮之这是扛的什么?怎么还用上麻袋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