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古代架空)——山间柳

时间:2025-01-05 08:09:50  作者:山间柳
  “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 然后考个秀才回来,钱什么时候赚都可以, 而且你才刚接了抄书的活计, 也是在赚钱啊。”
  夫夫俩说了会儿话, 林樾便起身出去了,趁现在还没天黑, 沈淮之得抓紧时间温习功课, 他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明天是第一次在村里收菌子, 虽然林樾从嫁过来到现在和村人相处还算融洽, 大家平时路上遇见也都是笑脸相迎,但涉及到银钱, 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人比比皆是, 第一天就得把规矩定下来, 以免到时候扯皮再闹矛盾。
  尤其林樾和沈凌之年纪都比较小, 而村里最不缺的就是倚老卖老的人,因此,林樾早早打定主意,第一天一定要强势些, 哪怕被说没有人情味儿,也比被占便宜好得多。
  “凌之,你忙完了吗?我们商量一下明天怎么收菌子。”
  沈凌之朝他招手,“哥哥快进来, 我正和娘商量这个事儿呢。”
  宋寻春也开口道:“你们第一天收菌子,到时候我跟着你们一起去,免得有不好说话的地方,等明儿一早我就去看看你们奶奶有没有空闲,若是方便,再把你们奶奶也叫上,按她的年纪和辈分,必然不会再有人倚老卖老,占你们两个小孩儿的便宜。”
  林樾顿时放松了不少,说话的口吻也轻松了,“凌之,我的想法是咱们第一天就得把我们收菌子的标准拿出来,像根部要去泥,菌盖长得太大的不要,还有一点,菌子最容易摔坏,像菌盖和菌体分开的咱们也收,以免有人家怕咱们不收,往里头塞石头、木棍,要是没发现卖出去了影响咱们的口碑。”
  菌子长得非常快,常常一夜之间就从指甲盖大点儿长到手掌大了,两天左右就完全长开,腐烂,长得太开太大的菌子看着好看,实则整体已经变软了,味道也不好,里头还常常是生了虫的,这样的菌子已经完全不能吃了。
  没生虫的还勉强可以晒成干菌子,但一般也没人会这么做,晒菌子主要是为了冬日里添个菜,晒的过程又劳心劳力,自然还是选好的为主。
  宋寻春连连点头,“还是樾哥儿想的周到,就这么办。”
  沈凌之想了想,也开口道;“咱们村的小孩儿从小就往山上跑,这回我估计也会有小孩儿去捡菌子来卖,明天要是有小孩儿来得让家里大人跟着,免得小孩儿看不懂秤,家里有人再计较,说我们占便宜。”
  宋寻春眉头一皱,“对,是得考虑这个,还有秤,明儿你们是第一次去,村后头大石头那旁边就是李木匠家,到时候从他家再借一把秤出来,两个对比着用,免得有人歪缠。”
  “咱们不占人便宜,也不能让人占我们的便宜,罢了,我现在就去找你们奶奶,看她明儿有没有空闲,你们俩就别跟着我去了,明天要收菌子,什么秤砣、竹筐之类的先收拾收拾,咱家的竹筐都是深口的,到时候估计得分层,不然最底下的菌子该压坏了。”
  宋寻春话音未落,人就急匆匆的出去了。
  林樾只能跟在后头喊了一声,“娘,那你快些回来,我们现在就去。”
  翌日一早,林樾和沈凌之仍然拎着竹筐去了山上,林樾虽然能捡到的菌子不多,但他摘杨梅是一把好手,到时候再拾一些柴火回来也是好的。
  至于沈凌之就专心致志地捡菌子,他本来就能捡到不少,现在惦记着卖钱,翻找草丛都更仔细了,自然捡的也比平时要多。
  因惦记着要收菌子,两人并没有在山上待多久,两个时辰不到便下山了。
  到家时刚过巳中,林樾把火烧起来就开始做点心。
  第一天卖菌子,也不知道情况如何,林樾暂时不打算摆摊卖吃食,若是顺利,明儿再用推车推着桌椅板凳去把小摊摆上。
  最近做的点心,若是赶集那日,卖得最好的就是米糕、发糕和苦荞糕这些量大管饱,味道还好的点心;若是平时,各种点心便卖得大差不差,今天不是赶集日,所以做的是南瓜大米发糕和红豆糯米凉糕。
  南瓜大米发糕和普通的发糕做法大体相同,只需在和面的时候加入蒸熟并且打成泥的南瓜就可以,若是有红枣,加一些红枣丁味道更好,样子也更好看。
  可惜红枣价钱不便宜,林樾第一次上山就惦记上了后山那几棵野枣树,现在就等野枣子成熟了。
  红豆糯米凉糕的做法更简单,沈凌之已经能上手了,做起来比林樾蒸发糕还快一些。
  糯米粉里加入生粉和糖,拌匀后上锅蒸熟,再加入少许油揉成光滑的面团,擀成长条状后把煮好的红豆馅儿包进去,再切成拇指大的长条,外头再裹上一层炒熟的糯米粉就做好了。
  两种点心,两桶杨梅汤,到时候分成两份,一份沿街吆喝着买,一份留在摊子上卖。
  点心刚做好,宋寻春就回来了。
  “还没开始做饭吗?我还担心回来晚了。”
  林樾往灶里添了一根柴火,回头道:“正要开始煮饭呢。”
  “那成,你们先忙着,我洗个手再来帮忙。”
  宋寻春刚蹲下洗手,又猛然抬头看向灶房里的两个人,“昨晚回来晚忘记跟你们说了,你们奶奶今儿也有空,等会儿咱们出门的时候再去叫她就是。”
  林樾往后一仰,跟着喊了一声,“知道了,娘,那咱们等会儿带几块发糕去,老人吃这个正好。”
  今天午饭吃得早,因沈正初还在地里干活,三人也没等他,只给他留了饭菜温在锅里。
  随后,三人就拿着东西出门了。
  林樾从刚踏出门就开始吆喝,“收菌子嘞,五文钱一斤的牛肝菌、七文钱一斤的青头菌、奶浆菌和鸡油菌,只要小骨朵儿,长大的半价,就在村后大石头处。”
  沈凌之也锻炼出来了,林樾的吆喝声刚停,他就吆喝起来了。
  两人一路走一路吆喝,路过沈大伯家时又进去叫了沈奶奶,林樾放点心时还顺手拎了一把椅子,等会儿可以让沈奶奶坐着。
  出了沈家,后头陆续跟了几个人,都是拎着一竹篮菌子的,见他们在吆喝也没上前,就在后头和宋寻春说话。
  “嫂子,怎么突然想起来做生意了?莫不是樾哥儿的主意?上回去镇上遇见他卖点心,我还买了两块儿呢,味道是不错。”
  “都不用问,肯定是,樾哥儿嫁过来之前可没见嫂子她们会做生意,这樾哥儿可真能干,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了吧,刚嫁进门就当家,啧啧……”
  这话夸得不好听,但今儿要做生意,宋寻春也就没反驳,只是脸上带着谦虚的笑,“樾哥儿是能干,我们享福了,他啊,浑身上下就挑不出一点毛病来,我和淮之他爹都觉得是祖坟冒青烟呢。”
  “啊,是吗?还是你们好,什么都敢放手让小辈去干。”
  宋寻春笑的更加温柔。“妹子这话说的,家里也就那点儿锅碗瓢盆,有什么好放不开手的?”
  沈奶奶也跟着笑,“依我看,樾哥儿管家也没什么不好的,寻春也能歇歇。”
  她们说话声音不小,前头的林樾两人自然也听见了,只是都默契地没回头和她说话。
  村里这样的人最多,也不是说人坏,但只要哪家日子好过一点儿,就总有许多酸话,时不时就要膈应你一下,让你计较也不是,不计较也不是。
  临水村不大,一行人一刻钟不到就到了村子后头的大石头旁。
  这块石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在这里的,比人还要高不少,但四周又很平整,路边还有两棵桂花树,除了村口,大家最爱来的地方就是这里,也算是临水村的标志了。
  树下已经坐了四五个人,见林樾他们过来立马就迎上去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村长媳妇郝雨兰。之前还帮林樾他们说过话,“哎哟,叔母怎么也来了?樾哥儿,寻春妹子,你们可算来了,再不来我们都想上你家了。”
  沈奶奶直起腰,轻笑道:“年纪大了,一天坐在家里也不是事儿,跟着樾哥儿他们出来溜达溜达。”
  因宋寻春只是今天来,所以便以林樾为主,这会儿也是林樾跟着回话,“婶儿,让你们久等了,这不是第一天嘛,总要多做些准备再来。”
  四周还围着几个人,林樾一一叫过去,最后还是卡壳了,悄悄回头看宋寻春,却发现宋寻春也在摇头。
  好在刚才郝雨兰开口了,“这是我娘家弟夫,昨儿我回娘家,他听说咱们村里有人收菌子,今儿便从他们村山上捡了菌子来了。”
  每个村后头都有自己的山,等闲是不能随便去其他村的山里的,无论是砍柴还是捡菌子都不行,郝雨兰也清楚这一点,直接就说了。
  林樾微笑颔首,“原来如此,小叔叔之后可以稍微来晚些,每天差不多都是这个时辰收菌子。”
  头戴木簪的夫郎看着不算年轻,但很是腼腆,闻言抿嘴笑了一下,“多谢你,我记下了。”
  说话的功夫,沈凌之也借了秤回来了,“娘,哥哥,这是借的李木匠家的秤,我先放地上啦。”
  郝雨兰疑惑道:“怎么还去借秤了?莫不是家里的坏了?早知道就把我家的带上了,省得你们去借。”
  林樾连忙摇头,“没有的事儿,婶儿你想多了,我家的没坏,只是第一次做生意,这斤两上总要小心些,便找李木匠借了一个来对比着用,明儿就只用一个秤了。”
  “哎呀这话说得,大家乡里乡亲的,还能不相信你们吗?”
  林樾没接这话茬,只笑着道:“不是担心这个,只是怕家里的秤许久不用,失了准头,这才借的。”
  又寒暄了几句,见等着的人越来越多,林樾便停了话头,扬声道:“各位乡亲,收菌子的价钱方才已经吆喝过了,实话说并没有镇上的高,若是有嫌价钱低的,还是建议大家去镇上卖。”
  随后又把昨儿商量好该注意的都说了一遍,比如根部去泥,长辈陪同之类的,也算丑话说在前头了。
  话刚说完,就有几个小孩儿又拎着篮子跑回去叫自家爹娘了。
  而率先开口的还是郝雨兰,“放心吧,樾哥儿,我们心里都有数。”
  林樾脸上带了感激,“我年轻不经事儿,多谢婶子,那咱们就开始称吧。”
  沈凌之突然抬起手,露出了手里拿的南瓜叶,“这儿有南瓜叶,可以擦泥,还不会把菌子擦坏。”
  不管是不是心甘情愿,周围的人还是一人接过一片叶子,蹲在原地就开始擦泥。
  反倒是郝雨兰的弟夫,直接就把篮子递过来了,里头的菌子都是干干净净的。
  “劳烦樾哥儿先称一下我的。”
  林樾扬起个笑,“好嘞,这就来。”
 
 
第43章 
  郝雨兰家在村里算条件好的, 再加上她家男人又是村长,便是为了面子,她也不会在这种买卖上占便宜, 她弟夫前脚递了篮子过去,后脚她就跟上了, 余光还扫了一眼其他人,仿佛在说可别想着占便宜了, 瞧瞧, 这就被邻村的人给比下去了。
  但这人是她弟夫, 她又有些得意,哎呀, 她们家的人就是这样好品行, 人穷志不穷。
  “樾哥儿, 还有我的, 保准擦得干干净净的。”
  林樾正忙着秤菌子呢,一时腾不出手, 还是沈凌之起身接过去了, “好嘞, 婶子您稍等等, 马上就秤你的。”
  郝雨兰摆摆手,“不急不急,你们慢慢秤。”
  “小叔叔,您这篮菌子分成两种秤的, 牛肝菌两斤,青头菌奶浆菌共一斤一两不到点儿,长开的一斤,加起来十四文钱, 您数数。”
  林樾手上动作十分麻利,不过片刻便交接了银钱,转眼那夫郎就告辞离开了。
  “十四文钱,已经数过了,多谢小哥儿,赶明儿再来卖菌子,村里人还托我帮忙问问,他们也想过来卖菌子,还是在这儿吗?”
  既是有了外村人,在最里头就不合适了,林樾想了想回道:“在这儿你们来也不方便,从明儿起就在村口收,你们直接来就是成,就是得劳烦小叔叔把要求给他们说一说。”
  “你放心,我一定告诉他们,那你们忙,我就先回了。”
  说完又转头和郝雨兰告别,随后拎着篮子急匆匆走了。
  此时林樾已经秤完了郝雨兰的菌子,见他们说完话才开口,“婶儿,您的这一篮子一共十六文钱,您拿好。”
  郝雨兰“哎呦”一声,笑着道:“可真不少,看来明儿得早些去捡菌子。”
  前两个人打了样,后头也顺利不少,直到秤一个老夫郎的菌子,林樾一眼扫过去就发现有一朵菌子里塞了个石头。
  好巧不巧,这周老夫郎的儿媳就是周秀莲,上回两家闹了一场,林樾还想着他家应该不会找他卖菌子,没想到还是来了。
  林樾没有挑明,只道:“叔爷,您这好几朵菌子泥还没去干净呢,想来是您擦的时候没看清,您也年纪大了,该在家多歇歇,下回让我叔叔婶婶来,再不然您孙儿来也是成的。”
  “咳咳,是年纪大了,下回一定擦干净。”
  林樾点头,轻笑道:“那感情好,这回我帮您擦干净。”
  老周夫郎却是像被吓到了一样,说话结结巴巴的,“不,不用,你先秤下一个,我在旁边自己弄就成。”
  这话一出,几乎是明晃晃地告诉林樾其中有猫腻了,就算林樾方才没看见石头,这会儿也会发现不对劲。
  沈奶奶也叹了一声,起身拉了他一把,早些年两人也是常来往的,这些年走不动了才没怎么凑在一起。
  一把年纪的人了,一辈子都没什么主见,年轻时候听他男人的,后来听儿子的,结果儿子也是个没主见的,愣是让他爹爹被儿媳妇拿捏了,这事儿十有八.九是周秀莲的主意,她想占便宜,便不顾自己爹的脸面。
  “你啊,下回别跟着你儿媳裹乱了。”
  周老夫郎的腰都快弯到地上了,良久,才长叹了一声,“是我老糊涂了啊,是叫樾哥儿吧?樾哥儿,劳你动手了,不能要的就挑出来。”
  林樾一听沈奶奶的话就猜到了大半,心里更犹豫了,按他以前的作风,这会儿他就直接把篮子还回去,一句话,不收了。
  直接了当的说清楚,有了第一个出头的,想来后头的就轻易不会这么干了。
  但他是刚来不久的晚辈,老人家也没胡搅蛮缠,听这个意思还不是自愿的,一一挑拣出来说不要了看着也不好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