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赶着牛车回家,牛车摇摇晃晃的,林樾又眯了一会儿,总算是有点精神了,路过祠堂还顺道接了沈淮之,不过舍不得让小牛太累,林樾和沈淮之是走着回去的。
今晚的晚饭是蒸的麦疙瘩饭,和米饭混着吃,无论是泡汤还是拌腌黄瓜都是一绝。
吃过饭,一家人就坐在院子里纳凉,宋寻春还洗了几个枇杷,边吃边喝,好不惬意。
良久,宋寻春才开口道:“樾哥儿,今年还收菌子吗?今年雨水好,菌子出的也早,前两天就有不少人去捡菌子了,还有人来问要不要收的,这两天忙着差点忘了问你。”
林樾直起身,把手里的枇杷塞进了沈淮之嘴里,又擦了擦手才回道:“娘,我也正想和你们商量这个事呢。”
“是吗?那可巧了。”
早在半个月前,林樾就和沈凌之商量过了,他俩今年肯定是腾不出手的,沈淮之也没空,但他们都不想搁置这个生意,为了维系关系,他们往食肆送过好几回点心,要是现在不做就亏大发了。
“娘,咱们收菌子是有经验了,去年为了卖菌菇酱买的陶罐也还有不少,要是不做就浪费了,但我们仨都没空闲,所以就想问问您愿不愿意做这个事儿,收菌子虽然赚不了几个钱,但菌菇酱还是能赚些的。”
宋寻春喝水的动作一顿,除了惊讶,还有些许不知所措。
第130章
去年林樾他们收菌子, 卖菌子的时候,宋寻春也是跟着忙前忙后的,一连帮了好几天的忙, 但现在要让她自己一个人干,她又有些退缩, 宋寻春实在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行。
林樾提起这个事儿也不是突发奇想的,明年九月份, 甚至八月他和沈淮之就要去府城了, 府城那么大, 开销肯定也不低,就算现在手里有点积蓄, 到时候十有八九也是要为生计担忧的, 他们在府城如何生活暂时不提, 但家里不能因为他们不在就没法儿生活。
如果不出意外, 按照林樾的想法,沈凌之在出嫁后就做甜香坊的掌柜, 到时候找个伙计, 这样手里有钱, 婚后也能过得更自在些, 最好是宋寻春去帮忙,这样两个人都能赚钱,也不用操心找的伙计不合适。
沈正初就负责接送,农闲时再料理一下家里家外, 农忙的时候田地里的活儿就找人干,村里招工要的工钱远比镇上要低,细算下来还是赚的。
不过这些只是林樾目前粗略的想法,到时候具体怎么干还有待商榷, 而且也要看沈正初夫妇自己的意愿,收菌子这个买卖如果宋寻春愿意干,那等这个生意做完,宋寻春也有了独立做生意的能力,不管是去铺子帮忙还是做别的,都要比干农活儿来的好。
宋寻春思考了许久,才迟疑地开口:“这我能行吗?万一收了卖不出去,咱们就亏了。”
林樾坚定的点点头,“娘,你放心,我们去年是和杨记食肆做的生意,赶明儿去镇上我再去问问,看他们今年还收不收,要是收,有这个稳定的主顾,就算剩下的卖不出去也不会亏太多,要是不收,咱们就少收一些,到时候做菌菇酱或者晒成干菌子,等来年冬天再拿去卖,冬日里能吃的菜少,干菌子肯定也有不少人愿意买。”
沈凌之也跟着开口了,“娘,只要你愿意干,别的都不是事儿,刚开始这几天我和哥哥轮流跟你在外头摆摊儿,再不然让爹跟你一起去。”
宋寻春眉头皱起又松开,松开又皱起,如此来回了好几次,才回道:“我自己就成,你们爹没空,趁现在田地里活计不多,他得赶紧多砍些柴回来,家里剩的柴都不够用到冬天了。”
反倒是沈正初摇了摇头,“咱们后山不远,一个早上就能来回两趟的,要是手脚麻利些,一天来个三四趟不是问题,可以先跟你去镇上卖菌子,等回来我再去砍柴。”
自从开了铺子,家里越发费柴火了,原本后院堆了整整一墙的柴火,现在已经烧了大半了,刚把秧插了没几天沈正初就开始砍柴了,但凡不下雨那天他都要去一趟山上,这几天也是如此。
昨儿沈正初还捡了几朵菌子回来,可惜实在太少,炒盘儿菜都不够的,刚好遇到隔壁芳林姑姑也去捡菌子回来,沈正初就把那几朵也送过去了,刚好给她家凑够了一盘儿,这俩堂兄妹都不是会捡菌子那一类,也算是同病相怜了。
商量完正事,一家人就各自洗漱回屋了,林樾再次坐到了书桌前,之前一直在忙,他读书识字一直是断断续续的,尤其是春耕那一个月,整整一个月连笔都没摸过一次,现在要是再不抓紧练,估计再过不久连字怎么写都要忘了。
林樾虽然不算天赋异禀,但也绝对不差劲,不至于连怎么拿笔都忘记了,但沈淮之硬是要从握笔开始重新教他,林樾总觉得他不大对劲。
沈淮之一本正经的,说的话更是正直的不行,“握笔姿势不对容易伤手,写出来也不好看,你太久没写字了,我握着你的手写比较合适。”
“是吗?”林樾看了一眼自己左肩上的手,“右手握着我写字就算了,左手为什么还要放在我肩膀上?”
沈淮之看着有些心虚,但还是道:“放在你肩膀上比较顺手,椅子上太硌了。”
林樾:“……”算了,写字吧。
不过最后还是没写多久,不过半个时辰林樾就坐不住了,把笔一搁,“你温书吧,我要算账去了。”
这个月赚了不少钱呢,得好好算算。
林樾说完一个闪身就甩开了肩膀上的手,背着小手溜溜达达地坐到了床榻上。
沈淮之也是有正经事要做的,看林樾已经半躺着了,他也没过去打扰,俯身拨了拨灯芯,坐在方才林樾的位置上就专心致志的开始看书。
卧房里只有铜钱碰撞的声音,以及灯火摇曳发出的噼啪声,今夜风大,微风透过门窗的缝隙,原本就不甚明亮的油灯火光开始跳动,映在纸上一晃一晃的,不过沈淮之并没有注意到,此时的他已然沉浸在书里了。
直至油灯快要燃尽,火光昏黄的照不清书上的字迹,沈淮之才合上书,起身回了床榻,此时林樾已经躺下了,不过他还没睡着,听到动静还朝沈淮之招了招手,“油灯不吹吗?”
沈淮之摇摇头,抬手把身上穿着的里衣脱下来搁在了床头。
这件里衣是年后才做的,淡淡的豆绿色,和林樾现在穿着的是一样的,这个颜色很衬肤色,林樾因为干活晒成了小麦色的脸在衣裳的衬托下都显得白皙了,因为暖和甚至还是白里透红的那种,但并不是很适合沈淮之。
沈怀之肤色偏深,身材高大而匀称,无论是手臂还是脊背看着都很有力量,其实不穿要更好看些,玄黑色的衣裳应该也不错,今年裁衣裳的时候得好好挑一挑。
林樾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了一通,脱了衣裳的沈淮之已经躺下了,不过林樾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不记得沈淮之夏天有脱了里衣才睡觉的习惯啊,去年都没有。
但很快他就没空想了,沈淮之的手已然覆在了他的腰间,粗糙干燥的掌心一碰到林樾的腰,林樾就战栗了一下,随即里衣上的带子就被解开了。
四月里两人都忙,忙完自己家的,他俩还回了一趟林家帮忙干了两天,每晚洗漱完躺到床上就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了,就算沈淮之还有力气,林樾也实在是没精力了,沾床就睡,早上还困得起不来床,原本还是新婚的夫妇,愣是大半个月没亲热过,好不容易忙完了,自然不能再错过。
林樾察觉到沈淮之动作后,几乎是同时就缩到了被子里,原本是要抬手推他的,但一把摁在了沈淮之的胸膛上,结实滚烫的肌肤又让林樾瞬间缩回了手,只能支支吾吾道:“油灯,你还没吹油灯。”
“没油了,最多不过一刻钟自然就熄了。”
林樾还想再说什么,但张嘴就变成了呜咽声,春宵苦短,夜色漫长,羞红了窗边的风,天边的云。
什么时候睡着的林樾有些记不清了,但醒来的时候,衣裳就放在枕头旁边,沈淮之连洗脸水都给他打好了,但一想到他连油灯都不吹,林樾还是气得咬牙,偏偏他今早起的有些迟,院子里宋寻春几人都在,他也不好多说什么,瞪了沈淮之一眼就出去了。
沈淮之摸了摸鼻子,更心虚了。
好在今日一切都很顺利,杨记食肆的掌柜看见林樾过来还挺高兴,三言两语便定下了今年的生意,林樾回铺子前还顺道又去订了几个陶罐备用。
下午铺子关门的早,一行人回到家,宋寻春就拿着针线出门了,明天就要做生意,今天得抓紧把收菌子这事儿告诉村里人,免得明天收不着菌子。
另外还要收些杨梅,去年杨梅汤卖的不错,今年自然也是要接着卖的,不过今年没空自己去摘了,只能买,青杨梅太酸没法儿做杨梅汤,所以只能收全红的那种,这样也能多收一段时间,免得杨梅刚长出来就被摘了。
按照去年的章程,早上收完菌子就差不多巳正了,这个点铺子都开门一个多近两个时辰了,母子三人没法儿一起去镇上,最后商量的是早上沈正初赶着牛车把林樾和沈凌之送去镇上,回到家就上山砍柴,赶在巳时前回家,再送宋寻春去镇上,林樾和沈凌之轮流出来接她,最后再一起去摆摊,下午三人又一起回家。
第一天收到的菌子不太多,杨梅也只有一斤的量,林樾和宋寻春一起先去了杨记食肆,等食肆称完自己要的,筐里就只剩下三四斤了。
就这么点儿,连租摊子的必要都没有,两人拎着篮子走街串巷,第一声是林樾吆喝的,“卖菌子嘞,新鲜的菌子,已经是第二茬的了,无论是炖汤还是炒了吃都好吃。”
他们这的说法是头茬菌子不能吃,所以林樾吆喝的时候还特意强调了,以免有人担心吃了闹肚子甚至中毒。
林樾吆喝完,看这条街上人不算多,便提议道:“娘,你吆喝两声试试。”
宋寻春有些张不开嘴,林樾也没催她,自己又吆喝了几声,直到看见下一条街了,宋寻春才鼓起勇气喊了一声,“卖菌子,卖菌子了。”
声音虽然有些小,但起码喊出来了,而且还很清晰。
林樾不由想到沈凌之刚来摆摊的时候,也是不敢开口,但现在的沈凌之已经能自己照看铺子了,招呼客人也是一把好手,吆喝声有的时候比林樾还要大。
“娘,你真厉害,凌之刚来的时候还没你胆子大呢,现在他都能一个人看铺子了,你肯定也行的。”
林樾夸的情真意切,宋寻春果然信了,不由又开口喊了一声,这回声音还稍微大了那么一点,堪称进步显著。
第131章
刚进六月, 镇上摆摊儿卖菌子的人还不太多,还有不少人担心是头茬菌子的,所以林樾和宋寻春才吆喝没几声, 就有好几个人过来问价了。
因为菌子的数量不多,所以今天也没特意分开, 而是全部混在一起卖的,有贵的鸡油菌, 也有便宜的牛肝菌, 最后定的价钱是六文钱一斤。
刚走没几步, 又迎面走过来一个问价的,“这位嫂子, 小哥儿, 你们这菌子是怎么卖的?确定不是头茬菌子吧?买回去要是吃出问题了, 我可是要找你们的。”
宋寻春一时有些语塞, 不知道该怎么回这话,下意识看向了林樾。
林樾十分淡定, 做生意嘛, 说这种话的可太多了, 别说现在是在卖菌子, 就是铺子里卖点心的时候也有这么说的,其中自然有确实担心吃出问题的人,但更多的是还是想砍价。
林樾头一回遇到的时候还真被唬住了,就买了五文钱的点心还给人便宜了一文钱, 又送了个小馒头,结果那人尝到了甜头,每天都要来一回,一连来了三天, 林樾才反应过来,第四天那人再来的时候林樾就不肯便宜了。
那人先是好声好气的饶价,后头就开始骂人了,林樾可不管那么多,要不是顾忌铺子里有客人,他恨不得痛骂回去,可惜有人看着,他还是有点在意名声的,担心影响铺子的生意,只能阴阳怪气回两句,就这样也把那人气得够呛,再也没敢来铺子。
现在这种随口一句话的那简直就是小打小闹,林樾脸色都不带变一下的,笑着道:“这位大哥,您瞧,我们这菌子那都是挑的最常见的,咱们吃了几十年的那些,两筐菌子就没有一朵是不认识的,保管没问题,但这菌子又不像白菜萝卜,同样的菌子,换个人做可能就有问题,您一看就是常吃的,肯定也知道这个理儿。”
“哈哈,确实,去年我家隔壁就是菌子没炒熟吃坏肚子了,要不是吃的少,估计就要没命了。”
林樾:“是吧,我们村也有呢,火候没把握好,你说这炒菌子怎么能小火呢?”
“哎哟,连这个经验都没有怎么敢吃菌子的。”
林樾一脸赞同的点头,“谁知道呢,像大哥这种一看就是有经验的,肯定煎炒煮炸样样都会,今儿的菌子拿去煮汤正好,种类多,吃起来味道也丰富,价钱也不贵,一斤只要六文钱。”
“那我可得瞧瞧。”这位大哥伸手往筐里探了探,不过他也没扒拉,菌子可是娇贵的东西,随手一扒拉可能就蔫巴了,所以买菌子的只要稍微讲究些都不会用力,他翻了个边,一打眼就看见了四五种,确实不少,“那给我来两斤,今晚就炖汤。”
林樾立马点头,“得嘞,您稍等,我这就给您称。”
宋寻春看林樾几句话就把这生意做成了,那人甚至连价都没讲,整个人都看愣了,直到林樾要拿秤才反应过来,急忙从筐里把秤拿出来称菌子。
一直到那人买完走了,宋寻春才看着林樾感慨道:“樾哥儿,你真会说话,难怪你能做生意呢,我们村就没人比得上你的。”
林樾不由笑了一声,才回道:“娘,这算什么,今天要是凌之在他肯定也行,等见得多了您肯定也行。”
林樾又给她说了不少做生意的小窍门,比如怎么看来人想不想买,是更看重价钱还是味道,还有讨价还价的一些小话术,宋寻春听得一愣一愣的,已经开始怀疑自己行不行了。
“娘,你就放心吧,等会儿再来人的时候您就试试,您相信我,保管能行。”
看林樾对她信心十足的样子,宋寻春也不好说自己不行,硬是鼓起勇气上了,没想到效果还不错,真的卖出去了,宋寻春收钱的时候都是恍惚的。
有了开门红,接下来就更顺利了,今天本来菌子就不多,不过两个时辰就卖完了,中途甚至还回铺子吃了个饭,把杨梅汤也熬上了。
今天的杨梅不多,而且是今年第一次做,林樾也没想着要卖,母子三人各来了一碗,林樾就寻了个阴凉的地方把桶放进去了,预备等会回去的时候送到祠堂去给沈淮之喝,还有他的学生,虽然分量不多,但一个人半杯还是有的,酸酸甜甜的杨梅汤,最适合小孩儿了。
87/121 首页 上一页 85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尾页 |